第六章地域文化题目

第六章地域文化题目
第六章地域文化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 记录藏语的藏文创制于()世纪,在全国藏族聚居区通用。

A.5

B.7

C.6

D.8

答案:B

2. 青海有()的人使用的是汉语。

A. 74%

B. 75%

C. 70%

D. 60%

答案: A

3. 西宁话一共有()个声母。

A. 23

B. 24

C. 30

D.25

答案:A

4. 撒拉语是在古突厥语的基础上,吸收糅合了突厥、阿拉伯、波斯、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语言成分,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

A. 阿拉伯

B. 古突厥

C. 波斯

D. 蒙古语

答案:B

5. 生活在青海省河南县的蒙古族大多已经不会使用蒙古语,取而代之的是使用()。

A.汉语

B.藏语

C.撒拉语

D.土语

答案: B

6. 东沟、丹麻、五十、东山等乡大部分居民是土族,因此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很高,约有()的土族只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

A. 75%

B.80%

C. 90%

D. 95%

答案: B

7. 从语音角度来说,撒拉语有()个辅音音位。

A.30

B.35

C.20

D.25

答案: A

8. 青海玉树地区的藏族操藏语()藏语。

A.安多

B.康巴

C.拉萨

D.卫藏

答案: B

9. 西宁话一共有()个韵母。

A.20

B.23

C.25

D.30

答案: D

10. 乐都话共有()个声调。

A.3

B.4

C.5

D.6

答案:A

11. “鲁沙尔”“阿尼玛卿”“扎陵”等是()词。

A.蒙古语

B.汉语

C.藏语

D.撒拉语

答案: C

12. “楚玛尔”“格尔木”“德令哈”“都兰”“柴达木”等是( ) 词。

A.蒙古语

B.汉语

C.藏语

D.撒拉语

答案: A

13. 青海方言名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B

14. 青海人都会说谚语,而且以掌握谚语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的才智的一个标准。能掌握很多谚语又能灵活运用的人被尊为()。

A.尕机溜

B.沙哇

C.溜瓜嘴

D.客哇

答案:D

15.谚语“短骡子长马,好牛脖子一大柞”属于()谚语。

A.风土谚语

B.生活谚语

C.自然谚语

D.社会谚语

答案:D

16. 青海是全国()牧区之一。

A.三大

B.四大

C.五大

D.六大

答案:A

17. “无名手指爱弹祭,来世是山神的侍从”,这条谚语反映了藏族同胞的一种()习俗。

A.喝茶

B.饮食

C.弹祭

D.舞蹈

答案:C

18. 谚语“多下五功苦,少说天堂话”传播了()文化。

A.汉传佛教

B.伊斯兰教

C.苯教

D.基督教

答案:B

19.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青海境内少数民族人口占()。

A. 46%

B.40%

C.45%

D.50%

答案:A

20.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这里也是保留()较多的地区之一。

A.民族词汇

B.外来语词

C.古汉语词汇

D. 字母词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 青海藏语主要分布在()等藏族自治州,。

A海南 B.海北

C.黄南

D.玉树

E.果洛

答案:ABCDE

2. 互助县的()等乡大部分居民是土族,因此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很高,约有80%的土族只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

A. 东沟

B. 丹麻

C.五十

D. 东山

E.威远

答案:ABCD

3. 青海汉语方言内部较为复杂,总体上可分为()几个语言片区。

A.西宁片

B.乐都片

C.民和

D.循化片

E.黄南

答案:ABD

4. 撒拉语的词汇中除了保留有较多的古代突厥语词和大量的与乌古斯语族土库曼语相同的词外,还有不少()借词。

A.汉语

B.阿拉伯语

C.藏语

D.波斯语

E.蒙古语

答案:ABCDE

5. 青海大部分蒙古族都能使用()进行交流。

A.蒙古语

B.汉语

C.藏语

D.撒拉语

E.保安语

答案:ABC

6.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话属于循化方言片。

A. 同仁

B. 泽库

C. 尖扎

D.河南

答案: AC

7. 青海的地名词汇,既有汉语地名,也有()地名。

A.藏语

B.阿拉伯语

C.蒙古语

D.波斯语

E.撒拉语

答案:ACE

8. 青海谚语具有()等特征。

A. 民族性

B.辩证性

C. 地域性

D.哲理性

E. 完备性

答案:ACD

9. 乐都音系包括()等几个语音系统。。

A. 乐都

B. 湟中

C.民和

D. 湟源

E.平安

答案:AC

10.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土族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几个乡镇,约2万人。。

A. 官亭

B. 中川

C. 甘沟

D.马营

E. 前河

答案:ABCE

(三)判断分析题

1. 青海较多地保留了汉语的古老特征。()

答案: √

2. 藏语使用人群分布很广,遍及西藏以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的部分地区。()

答案: √

3.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但这里的绝大部分土族人不懂本民族的语言。()

答案: ×

4. 撒拉语内部较复杂,方言区别很大。()

答案: ×

5. 撒拉族本族群众交流时大部分以撒拉语作为交际工具,他们与其他民族交往时则以

汉语作为主要语言交际工具。()

答案:√

6. 生活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部分藏族也有丢弃了自己的母语而使用别的民族语言的,他们就是青海人中的“嘉西番”。()

答案:√

7. 藏文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通用文字。()

答案:√

8.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土话属于西宁方言片。()

答案: ×

9. 从韵母角度来说,循化话有30个韵母。()

答案:×

10. 青海话中的一些地名词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合璧而成,青海人形象地俗称其为“风搅雪”。()

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