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操作法.ppt.ppt
合集下载
胃肠镜操作ppt课件

.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成襻时,需 手法防襻。乙状结肠:压脐左下方触及 腹后壁。横结肠:顶住横结肠下垂角。 小技巧,必要时,助手按压腹部。
.
正
常
结
肠
直肠
粘
乙状结肠
膜
图
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横结肠
结肠肝曲
.
.
.
.
结肠袋较升结肠稍深,肠腔宽大,成倒三角形。
.
.
.
.
正常回盲瓣
.
正常回盲瓣
回盲部炎症
.
总结
三个阶段:
1.完成内镜检查----熟悉 纤维内镜工作原理、性能、给水给气、旋钮
角度、光源等。熟悉操作技术技巧。 2. 快捷、安全、痛苦小的完成检查---勤
完成一定的例数,你也会有感觉! 3. 终极目标:“五到”
既心到、眼到、手到、镜到!做到人镜合一, 指哪打哪!
.
谢 谢! .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在分块黏膜 切除术后内 镜下见一大 的缺损,大 小约 50x50mm
.
内镜下用钛夹在黏膜缺损的近侧缘与远侧 缘固定圈套环
.
结肠镜检查并发症
肠穿孔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胀,弥漫性腹 膜炎体征,腹平片有膈下游离气体。 原因:盲目滑镜和暴力插镜;注气过多; 活检过深;内镜下息肉摘除。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成襻时,需 手法防襻。乙状结肠:压脐左下方触及 腹后壁。横结肠:顶住横结肠下垂角。 小技巧,必要时,助手按压腹部。
.
正
常
结
肠
直肠
粘
乙状结肠
膜
图
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横结肠
结肠肝曲
.
.
.
.
结肠袋较升结肠稍深,肠腔宽大,成倒三角形。
.
.
.
.
正常回盲瓣
.
正常回盲瓣
回盲部炎症
.
总结
三个阶段:
1.完成内镜检查----熟悉 纤维内镜工作原理、性能、给水给气、旋钮
角度、光源等。熟悉操作技术技巧。 2. 快捷、安全、痛苦小的完成检查---勤
完成一定的例数,你也会有感觉! 3. 终极目标:“五到”
既心到、眼到、手到、镜到!做到人镜合一, 指哪打哪!
.
谢 谢! .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在分块黏膜 切除术后内 镜下见一大 的缺损,大 小约 50x50mm
.
内镜下用钛夹在黏膜缺损的近侧缘与远侧 缘固定圈套环
.
结肠镜检查并发症
肠穿孔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胀,弥漫性腹 膜炎体征,腹平片有膈下游离气体。 原因:盲目滑镜和暴力插镜;注气过多; 活检过深;内镜下息肉摘除。
结肠镜操作法ppt课件

20
2019
镜身的控制
进镜前 确认镜身及各部无扭曲。
单人操作
持镜身的手势: 右手拇指和食指,不是整 个手掌。 右手负责:旋转镜身,进镜,退镜。
体会: 进镜是否有阻力,有,不直,成襻。
2019
-
21
单人操作的基本技术
一、操作的基本姿势
1.病人左侧卧位,医生站在其身后,
1.电解质液:属高渗性泻法
常用配方:1000 ml 水加氯化钠 6.14克, 碳酸氢钠2.94 克,氯化钾0.75 克。
术前2—3 小时服 ,速度: 4—5 分钟, 250ml。20--- 60 分钟内饮完3000ml。 排出清水为 止。
优点:方便, 粘膜呈自然状态。 缺点:饮水量大,患者不愿意接受。
是:上,下角度钮调至一定角度。
2019
-
16
5. 上、下角度钮调至极限时,其他 角度
钮失去作用。
6. 角度钮调至极限时,内镜无法沿肠腔 滑行。
7. 镜前端有阻力时,调节角度钮失去作
用。
8. 旋转镜身可解襻亦可结襻。
17
2019
大肠镜操作手法
2019 18
单人法
左手——调节角度钮 右手——持镜,插入,旋转或退镜。 持镜——距肛门15 – 30厘米为宜。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持镜身。
2019
测。
14
操作要点
1. 镜身拉直 —— 最佳之策 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 出迅速反应。(见图) 2. 暂时退镜 ——非常重要
2019
镜身的控制
进镜前 确认镜身及各部无扭曲。
单人操作
持镜身的手势: 右手拇指和食指,不是整 个手掌。 右手负责:旋转镜身,进镜,退镜。
体会: 进镜是否有阻力,有,不直,成襻。
2019
-
21
单人操作的基本技术
一、操作的基本姿势
1.病人左侧卧位,医生站在其身后,
1.电解质液:属高渗性泻法
常用配方:1000 ml 水加氯化钠 6.14克, 碳酸氢钠2.94 克,氯化钾0.75 克。
术前2—3 小时服 ,速度: 4—5 分钟, 250ml。20--- 60 分钟内饮完3000ml。 排出清水为 止。
优点:方便, 粘膜呈自然状态。 缺点:饮水量大,患者不愿意接受。
是:上,下角度钮调至一定角度。
2019
-
16
5. 上、下角度钮调至极限时,其他 角度
钮失去作用。
6. 角度钮调至极限时,内镜无法沿肠腔 滑行。
7. 镜前端有阻力时,调节角度钮失去作
用。
8. 旋转镜身可解襻亦可结襻。
17
2019
大肠镜操作手法
2019 18
单人法
左手——调节角度钮 右手——持镜,插入,旋转或退镜。 持镜——距肛门15 – 30厘米为宜。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持镜身。
2019
测。
14
操作要点
1. 镜身拉直 —— 最佳之策 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 出迅速反应。(见图) 2. 暂时退镜 ——非常重要
胃肠镜操作(检查部分) PPT课件

• 染色按钮
• 活检钳入口
先端部分
• 光源 • 物镜 • 活检孔
(吸引位
• 食管 •胃 • 十二指肠
2.检查方式
• 常规检查 • 清醒镇静检查 • 全麻检查
3.检查前准备
• 空腹:术前禁食6h、钡餐后2-3d、幽门 梗阻患者需洗胃;
• 取出假牙; • 口服去泡剂、咽喉部麻醉; • 必要时解痉或镇静
5.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自然呼吸等; • 行肛门指诊后缓慢进镜; • 检查过程中可与患者交谈,以使
其放松。
6.检查后注意事项
• 术后让患者安静休息,观察1h; • 对活检的病例应酌情给予止血剂; • 瞩患者48h之内不要进食过饱,应以细
软食物为主。
四、胃镜检查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 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临床又不能 确诊者;
电子胃、肠镜的 临床应用
(检查部分)
武汉国医堂医院
(内镜中心)
李和平
一、了解设备
胃、肠镜设备
• 主机 • 内镜 • 显示器
内镜(主机)
• 光源系统 • 成像系统
内镜(胃、肠镜)
• 连接部分 • 操纵部分 • 插入部分
内镜操纵部
• 上下旋钮 • 左右旋钮 • 吸引按钮
• 送水、气按钮 • 图象冻结按钮 • 图象放大按钮
4.病人体位
• 左侧卧位 • 头适度后仰 • 松开裤腰带
5.准备仪器
• 连接胃镜 • 打开显示器 • 检查送水、送气、吸引功能 • 开启光源 • 检查图象采集系统
6.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告诉病人配合检查 的要点;
• 给病人戴好口垫; • 开始检查……
• 活检钳入口
先端部分
• 光源 • 物镜 • 活检孔
(吸引位
• 食管 •胃 • 十二指肠
2.检查方式
• 常规检查 • 清醒镇静检查 • 全麻检查
3.检查前准备
• 空腹:术前禁食6h、钡餐后2-3d、幽门 梗阻患者需洗胃;
• 取出假牙; • 口服去泡剂、咽喉部麻醉; • 必要时解痉或镇静
5.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自然呼吸等; • 行肛门指诊后缓慢进镜; • 检查过程中可与患者交谈,以使
其放松。
6.检查后注意事项
• 术后让患者安静休息,观察1h; • 对活检的病例应酌情给予止血剂; • 瞩患者48h之内不要进食过饱,应以细
软食物为主。
四、胃镜检查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 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临床又不能 确诊者;
电子胃、肠镜的 临床应用
(检查部分)
武汉国医堂医院
(内镜中心)
李和平
一、了解设备
胃、肠镜设备
• 主机 • 内镜 • 显示器
内镜(主机)
• 光源系统 • 成像系统
内镜(胃、肠镜)
• 连接部分 • 操纵部分 • 插入部分
内镜操纵部
• 上下旋钮 • 左右旋钮 • 吸引按钮
• 送水、气按钮 • 图象冻结按钮 • 图象放大按钮
4.病人体位
• 左侧卧位 • 头适度后仰 • 松开裤腰带
5.准备仪器
• 连接胃镜 • 打开显示器 • 检查送水、送气、吸引功能 • 开启光源 • 检查图象采集系统
6.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告诉病人配合检查 的要点;
• 给病人戴好口垫; • 开始检查……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 ppt课件

推荐2000年版WHO肿瘤分类:结肠或直肠发生的上皮恶性肿
瘤,只有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时才被认为是恶性的。 2.
3.
上皮内瘤变:低 级别上皮内 瘤变 (LGIN)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IN):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原位癌可疑浸润及黏膜内癌。 癌前病变:结直肠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瘤病,炎症性肠病相 关异型增生,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 (HP) 、传统锯齿状腺瘤 (TSA)、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
(1) 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 (2)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 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 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筛查方法
粪便潜血实验 血浆SEPT9DNA甲基化检测(mSEFf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 为74.8%和87.4% 结肠镜-金标准
结肠镜检查
建议留图如下:回盲瓣1张、阑尾隐窝1张、盲肠、升结肠、肝曲、横结 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应至少留1~2张。如发现异常,需 额外留图。同时,需保证每张图片的清晰度。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 治指南
流行病学
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约14万, 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 我国结直肠癌分布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东部地区) 比内陆(西北地区)高发,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女性的 1.2~1.3倍。
定义和术语
1.
早期结直肠癌:局限于结直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癌(粘膜内癌 粘膜下癌)
内镜下切除术
3.EPMR(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用于传统EMR不能一次完整切除
的较大病灶,将病灶分几部分多次切除,适用于>2cm的巨大平坦病变。 分片切除的组织标本体外拼接困难,影响精确的病理学评估,局部残 留/复发风险高,分片较多者应密切随访。
结肠镜图谱解说 ppt课件

结肠镜图谱解说
6
肛管与直肠交界 部,前方较大的 腔隙为直肠腔
结肠镜图谱解说
7
直肠壶腹部 可见三条直 肠横裂的全 貌
结肠镜图谱解说
8
结肠镜图谱解说
消化内科 夏举志
结肠镜图谱解说
1一、正常人Βιβλιοθήκη 肠各部位内镜表现结肠镜图谱解说
2
正常肛门及直肠
正常肛门口 皮肤邹折呈 放射状
结肠镜图谱解说
3
肛管皮肤
下邹折呈 放射状
结肠镜图谱解说
4
肛管内所 见纵行邹 襞为直肠 柱
结肠镜图谱解说
5
肛管与直肠 交界处下部, 可见纵行隆 起为直肠柱
2分钟完成结肠镜绝招

变换体位与手法推压
精髓—寻腔进 镜,不进则退
寻腔 –必须认识肠腔的特点及走向。找腔的要点: 进进退退、注气调钮、旋转镜身。 跟腔 –准确地跟腔,一是为了不失插镜的时机, 二是为了加快进镜的速度。要熟练辨认肠 腔的方向,迅速的调节角度钮及旋转镜身。 滑进 –在不见肠腔的情况下镜头贴在肠壁上滑向 深部肠腔。但要见肠黏膜滑动,而手中阻 力不大。有一定危险性。
吸引
–吸引减少肠腔的气体,肠管向肛侧收缩,
形成相对插入。通过吸气可以使锐角变为 钝角。
–应始终送气不过量。操作不顺利时,多用
吸气和退镜。过度充气寻腔往往适得其反。
单人法的基本技术与技巧
拐弯时取最短路径 透明帽辅助
单人法的基本技术与技巧
变换体位与手法推压 –变换体位利用重力改变肠管的走向。 –一般规律:左侧卧位是基本体位。 到达脾曲之前-左侧卧位, 脾曲至横结肠中央-右侧卧位, 横结肠中央至升结肠-左侧卧位, 升结肠末端至盲肠-左侧或仰卧位。 –小技巧,必要时,助手按压腹部。
精髓--寻腔进镜,不进则退
拉镜 –使肠管像手风琴箱样皱缩在镜身上。要 领:越过弯角,使镜头保持一定的角度, 缓慢退出镜身,视野可能前进或不动, 直到视野后退停止退镜。 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成襻时,需 手法防襻。乙状结肠:压脐左下方触及 腹后壁。横结肠:顶住横结肠下垂角。
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前端作出迅速反应。 不进则退——非常重要
–进镜有阻力或不通畅,可暂时退
镜。
插镜的基本方法
少充气,多吸引 –肠腔保持恰当的充气量是成功的保障。 寻腔进镜结合滑镜 –寻腔进镜最安全,但有时需采用滑镜。 去弯取直 –借助手法或器械使镜身取直。 急弯变慢弯,锐角变钝角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结肠镜单人操作

a、 SD 弯曲部是指从移动性大的乙状结肠到固 定在后腹膜腔的降结肠之间的弯曲部, 从肛门 侧的腹侧到口侧的背侧多呈很锐的弯曲。 b、 在脾曲部,肠管从背侧移行腹侧,到横结 肠处。 c、 横结肠的移动范围特别大,其中间部分弯向 下腹部。 d、 在肝曲部,肠管移向背侧,直至固定在腹 膜后的升结肠处。
结肠镜插入法的应用
但是这只是在肠管短缩的状态下的插入长度。肠管是否已被短缩是由内镜的自由感来判断。必须注意的是,当内 镜打弯儿时,无法估计其插入长度。另外,常会遇到肠管过长而松弛的病例,在这种情况下充分短缩后插入到盲肠 的长度相反只有40~50cm,比通常短缩的更多一些。事先对各个部位的内腔特征有一全面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肠镜插入法的应用
乙状结肠通过方法要领 • (1)回转穿行技术
• 采用角度操作、旋镜和抽吸空气法通过急峻的弯曲部后,下一皱褶通 常位于相反的方向。因此,在越过一个弯曲部后立即向相反方向调角 度和旋镜,常能顺利地越过皱褶。这种方法是在管腔中接近直线地不 走弯路以最短距离,将皱褶一个一个推开前进。此时重要的是不要忘 记调节空气量。
关 于 插入部位的标志及特征
• 单人操作法,原则上不使用X 线透视。为了弄清内镜插入到什么部位,基本上以内镜的插入长度,内腔的特征作为 标志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在轴保持短缩的状态下,各个指标的插入长度分别为:
• Rs:15cm • SD 移行部:30cm • 脾曲:40cm • 肝曲:60cm • 盲肠:70~80cm
•在紧贴弯曲部轻调角度向上,一边抽吸空 气,一边退镜。通过此项操作把内角的皱 褶(X)钝角化的同时,下一个弯曲部(Y)会自 动接近内镜。 •·然后,朝管腔展开的方向徐徐转动镜身, 为让内镜前端追踪管腔而缓慢调节角度。 这项操作可使管腔方向与镜身保持一致。 •·越过弯曲部(Y)后,旋回镜身继续进镜。
结肠镜插入法的应用
但是这只是在肠管短缩的状态下的插入长度。肠管是否已被短缩是由内镜的自由感来判断。必须注意的是,当内 镜打弯儿时,无法估计其插入长度。另外,常会遇到肠管过长而松弛的病例,在这种情况下充分短缩后插入到盲肠 的长度相反只有40~50cm,比通常短缩的更多一些。事先对各个部位的内腔特征有一全面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肠镜插入法的应用
乙状结肠通过方法要领 • (1)回转穿行技术
• 采用角度操作、旋镜和抽吸空气法通过急峻的弯曲部后,下一皱褶通 常位于相反的方向。因此,在越过一个弯曲部后立即向相反方向调角 度和旋镜,常能顺利地越过皱褶。这种方法是在管腔中接近直线地不 走弯路以最短距离,将皱褶一个一个推开前进。此时重要的是不要忘 记调节空气量。
关 于 插入部位的标志及特征
• 单人操作法,原则上不使用X 线透视。为了弄清内镜插入到什么部位,基本上以内镜的插入长度,内腔的特征作为 标志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在轴保持短缩的状态下,各个指标的插入长度分别为:
• Rs:15cm • SD 移行部:30cm • 脾曲:40cm • 肝曲:60cm • 盲肠:70~80cm
•在紧贴弯曲部轻调角度向上,一边抽吸空 气,一边退镜。通过此项操作把内角的皱 褶(X)钝角化的同时,下一个弯曲部(Y)会自 动接近内镜。 •·然后,朝管腔展开的方向徐徐转动镜身, 为让内镜前端追踪管腔而缓慢调节角度。 这项操作可使管腔方向与镜身保持一致。 •·越过弯曲部(Y)后,旋回镜身继续进镜。
胃肠镜健康宣教ppt

注意事项
除了药物准备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肠道 清洁。在检查前需要遵循医生给出的饮食建议, 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需要进行肠 道清洁,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肠道黏膜。
配合医生
在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完成所有必要的准备程序。如果患者存在任何疑问或 担忧,可以向医生咨询并寻求帮助。
在胃肠镜手术后,应适当休息,逐渐恢复 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康复锻炼和生活习惯改善
康复锻炼
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 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系统的恢复。
生活习惯改度劳累等,有助于胃肠镜后的康复。
05
胃肠镜的并发症 及预防措施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出血
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 出现胃或肠道出血的情 况。处理方法包括使用 止血药物和补充血容量。
穿孔
在检查过程中,胃或肠 道的穿孔时有发生。处 理方法包括紧急手术修 补穿孔和放置引流管。
感染
胃肠镜检查可能导致感 染,如腹膜炎或肺炎等。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 素和对症治疗。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胃肠镜检查对诊断的 作用
预防肠道癌变
早期发现胃肠病变
早期诊断 01
通过胃肠镜能够及早发现胃肠的异常变化, 有助于早期诊断胃肠癌等恶性疾病。
有效治疗 02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胃肠镜筛查,可以 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胃肠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胃肠镜检查
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癌 前病变和早期癌症,提高治愈率。
注意事项
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好 地评估风险和制定检查计划。同时,患者在检查后也需要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 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