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一)

合集下载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作者:汤毅来源:《右江医学》2013年第02期【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文章编号: 1003-1383(2013)02-0259-03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13.02.049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单人肠镜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新方法,已在国内推广[1]。

而双人操作曾是我们国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因其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节省人力资源及有利于开展内镜新技术等优点[2]而得到我国内镜医师一致认可。

我院自2009年开始尝试改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优越性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进行全结肠检查患者共2308例。

其中男1002例,女性1306例。

年龄12~94岁,平均年龄43.2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血便、里急后重、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

2.肠道准备术前一日低渣饮食,检查当天早上禁食,早上8点口服甘露醇500 ml,温水1500 ml或老年患者饮糖盐水1500 ml,1小时内喝完;或口服磷酸钠盐90 ml+温水1500 ml,50分钟内喝完;不能耐受饮水或肠梗阻者则清洁灌肠2~3天,检查当天早上再次行清洁灌肠。

术前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

3.操作方法采用Fujinon EC590WM电子结肠镜操作。

内镜主机及监视器位于操作者对侧的床尾;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左手握镜身控制部,右手握镜身20~30 cm刻度处。

检查前予适量耦合剂涂镜身前段增加润滑作用。

按循腔进镜原则,采用短缩法检查;根据大肠走向不断调整镜头方向,右手适当旋转镜身,配合拉、勾尽可能拉直肠道,只要能判断肠腔方向,就尽可能少充气,多吸引;进镜至距肛门15~20 cm处适当让患者改为平卧位;在进入乙状结肠后反复多次快速进退以拉直镜身,大部分以右旋镜身为主,并适当按压腹部,基本上都能顺利通过;只要能顺利通过乙状结肠,并保持肠管缩短状态,通过其它肠管也可以适当按压腹部或变换患者体位,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整条大肠检查。

浅谈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的护理体会

浅谈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的护理体会

但可进 食。同时 注意观察 患者的食 欲 , 大便 色泽 , 有无腹 痛 、 发热 、 疸等 情 黄 况 。患者在拔管后 经 2— 3天换药 治疗后 , 道外 口即 封闭治 愈。本 组 中有 瘘 1 例患者在拔管后出现食欲不振, 大便呈灰白色, 伴发热、 黄疽。
4 讨论 .
4 1 加强心 理护理 : . 胆道 系统疾病 具有 发病率 高 , 病情变 化快 , 急性重 症胆管炎死亡率高的特点。以往传统上护士总是将所有精力放在对患者生 命的抢救 和病情监 测上 , 而忽视 了心理护 理 。近年来 。 由于护理 技术 的迅速 进步, 护士掌握了观察判断病情, 准确实施治疗方案, 积极有效的t 管护理及 心理护理干 预 , 道系统 疾病 的救 治极为重 要。 对胆 4 2 防止 自行 拔管 : . 阻塞 性黄 疸 患者 出现 过术 后 精神 症状 , 于 这类 对 患者术后严 密观察患者 的举 动 , 现异 常情 况时 , 取 了预 防性 措施 , 发 采 妥善 安置 t , 心周到 的护理 。 管细 并指导家属 严密 看护 , 患者提前拔 管。 再无 43 整 体护理在 … ’ 引流护理 中的重要性 : 过对放置 t 患者 实施 . t管 通 管 全 方位 的整体 护理 , 我们深 刻体会 到护理 工作绝 环是 一项简 单的工作 , 使 它 需 要患者及家属 的共 同配合 , 在临床 工作 中, 理人 员只要 运用所 掌握 的新 护 知识 、 新技 术采取 因人 、 因时 施教 的办 法 , 面实 施整 体 护理 。通过 学 习对 全 患者 采取不 同形 式 的健 康 指 导确 实 可 以避 免 并 发症 的发 生 , 提高 手 术 成 功率 。
医学 信 息
全科 护理
ME IA F R A IN DC LI O M TO N N. 00 o9 1 2 ・2 8 ・ 45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

臀高位 , 吸氧无效者可输注高渗溶液。
2 . 症状 性透析相关低血压 的处理 .3 9 除 以上措施外 , 快
扶正补气 中药 , 如生脉饮 、 参脉饮 、 参芪 注射液等 , 症状 性低血
压 可 明 显减 少 。
速输入高渗液体 , 3 如 %氯化钠 、% 萄糖 注射液或 5 5葡 %碳酸氢
钠, 可泵前输入 。如低血压持续 , 可给予升压药如多 巴胺等 , 必 要时结束血 透。
2 透析中低血压的紧急处理 . 9 2 . 识 别透 析相关 性低 血压 .1 9 透析 患者 出现 头晕 、 眼
( 收稿 日期 :0 8 0 — 6 20—60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应用体会
宋晓琴 罗其泰
用双人操 作法进镜 ,退 镜由单人
操作学起 , 熟悉单人法左 右手对 内镜 的上 下 、 右旋钮和镜 身 左 转 动的操控感 ,实现从 双人操 作法 向单人操作法 的顺利过渡 。 左右手掌握协助退镜方法后 , 可开始学单人进镜操作 。
1 肛 门直肠指诊 . 5 进 镜前要 常规行 肛 门直 肠指诊 , 右 手戴 上双层手套 , 食指涂适 量表麻润 滑胶浆 , 进行肛 门直肠指 诊。 此操作 既可了解肛 门、 直肠 下段有无肿物及肠腔狭窄 , 又可
麻醉润滑肛门及扩肛 , 弛肛 门 , 松 减轻被检者入镜 时的痛苦 , 指 检后除去外层手套后 开始进镜操作1 3 ] 。
1 各肠段通过 的方式 . 6
当前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 势。
1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过程
1 被检者 体位 . 1
被 检者 体位 与 双人 操作 体 位基 本一
①直肠 : 固定 , 较 肠腔较大 , 稍注气 , 轻轻旋转上下旋钮 , 循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应用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应用体会
当距离 , 时旋退 、 气 、 适 抽 变换 患者 体 位 及 助 手 腹 部 按 压 , 持 保
状 结 肠 游 离度 大 , 曲 多 , 果 完 全 按 照 轴 保 持 短缩 法 , 持 弯 如 保
直线 进 镜 , 长度 只有 1 c 但 如 果 没 按 此 法 完 成 , 长度 可 其 0 m, 其
离 , 适 距 离 约 2 m, 要保 持 镜 身 稳 定 , 人 操 作 法 因操 作 最 m 且 双 者 和 助手 问 的配 合 很 难 达 到 如 此 精 确 。 单人 操 作 法 有 利 于 对
胀 、 泻 、 血 、 液 便 、 液 脓 血 便 、 秘 、 部 不 适 、 部 包 腹 便 黏 黏 便 腹 腹 块等 。
3 讨 论
操 作 法 , 深深 体 会 到 其 优 越 性 , 也 现分 析 总 结 如 下
1 材 料 与 方 法
在 操 作应 用 过 程 中患 者 的痛 苦 明 显 减 少 。单 人 操 作 法 采 取 的 是 短 缩 法 进镜 , 得 患 者 的 肠腔 始 终 处 于 直 线 状 态 , 则 使 原
1 . 道准备 2肠 术 前 3天 低 渣 饮 食 , 前 晚 进 少 许 流 质 , 查 术 检
微 小 病变 的定 位 观 察 , 高对 微 小 病 变 的判 别 率 。 人 操 作 法 提 单
更 有 利 于 需 要 精 细 操 作 的 某 些 结 肠镜 诊 疗 技 术 ,如 隐 蔽位 置 的定 位 活 检 、透 明 帽 辅 助 的 黏 膜 切 除术 及 结 肠 某 些 位 置 的反
度 、 气 、 引 . 手 握 住 离 肛 门 2 ~ 0 m 处 的镜 身 , 转 镜 送 吸 右 0 3c 旋
过 程 中 自始 至 终 都 保 持 镜 身 处 于 取 直 状 态 。 我们 在 肠 镜 操 作 中常 为 了求 快 . 味 的 进 镜 , 时 刻 采 取 短 缩 法 , 结 肠 打 襻 一 未 在 或过 度 伸 展 情 况 下 ,仍 让 患 者 忍 耐 直至 脾 区或 肝 曲才 进行 钩

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体会

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体会

文章 编号 :06- 2 3 2 0 )2— 24—0 10 63 (0 8 0 0 1 2
结 肠 镜 检 查 单 人 操 作 体 会
李 泽 民
( 苏省 如 皋 市人 民 医 院 消化 内科 , 江 苏 如 皋 江
关 键 词 : 结肠镜 ; 单人 操作
中图分类号 : R 7 .2 5 46 文献标识码 : B
维普资讯
第1 4卷 第 2期 2 0 2月 0 8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河 北 医 学
HE E B IMED C N II E
Vo. 4, . 1 1 No 2
Fe .. 0 8 b 20
2 1 两 组 疗 效 对 比。 治 疗 组 4 、 , 效 3 例 . 5例 显 6
竭的发生, 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_危及生命。引 而
起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病毒主要
为流感病毒 , 鼻病毒 、 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 细 菌感染 以肺炎链球菌 、 流感嗜血杆菌 J 卡他莫拉菌及葡
萄菌为多见。急性加重期 的主要临床 表现有喘息、 胸 闷、 咳嗽 、 咳痰增多 , 痰的颜色和粘稠度 发生改变 、 发
260 ) 2 5 0
结肠 镜检查是结肠疾病最可靠 、 有效 的检查 方 法, 顺利、 快速 、 安全、 低痛进行肠镜操作是每一位肠镜

12 检查 方法 : 前 常规 进 行肠 道 准 备 , 用 任 何镇 . 术 不
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笔者 自20 年 4月至 20 年 01 07 1 O月 , 在学习他人经验基础上 , 改用单人操 作进行结 肠镜检查 11 例 , 62 现将有关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l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11 例次 , 87 , 75 。 62 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l — 2岁。全部为本 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 8 8 因腹 痛、 腹泻、 腹胀或便血、 便秘等主诉就诊。

1820例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的临床体会

1820例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的临床体会


据肛
-
f
j
2
0

30c m
处的
镜 身 . 同时 插 入 及 旋 转 内镜 . 左 手 控 制 角 度 钮 及送 气 吸 引 钮 。
2 结果
靠 . 值得 基 层 单位 推 广 。 单 人 操 作应 采 取 不 急 不 躁 , 沉 着 耐 心
地 进行镜 身取 直短 缩 法 .旋 转 后 应 逐 步旋 回 . 要 保持 镜 身 呈
退 镜 操 作 恢 , 复 了 内 镜 的 自 由 感 。 可 再 行 反 复 快 速 进 退 内 镜 。
把肠皱 襞套在肠 镜上 ,则可顺 利通 过脾 曲和 肝 曲。⑤在 回盲
瓣 可望 不 可 及时 ,往往 通 过 吸气 . 压 腹 及转 变体位 等方 法 到
达。
总 之 , 我 们认 为单 人操 作结肠 镜 比双 人 操 作更 安 全 可
自2 0 0 2 -
0 4 一

2 00 8一
Ol 采 用单 人 操 作进 行全结肠 镜检
查 共 1 8 2 0 例 .男 9 1 8 . 女 9 0 2 洌 . 年 龄 2 2 ~ 8 4 岁 . 分别 使用 O ly m -
结 肠 镜 p u s C F 一 2 4 0 . w c 一 8 8 w m

1 .
2
术前 准 备
根 据 病 情 及 检 查 目 的 的 不 同 . 进 行 不 同 的 准 备 方 法 我 . 院多 用 2 0 %甘 嚣 醇 2 5 0 m L . 并 用 温 水 2 0 0 0 ~ 3 0 0 0m L 的饮 用 方 法 ( 息 肉治疗换 用硫 酸镁 ) 。 1 .3 方 法
采 用 左 旋 镜 身 同时 向后 退 镜 的方 法 . 可 在 短 时 闻 内送 达 肝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范本模板】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范本模板】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道疾病。

在我从事肠镜操作的多年经验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1.准备工作: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其病史以及过去的手术史等。

其次,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消毒,确保仪器的安全和卫生。

最后,进行麻醉,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4.注意术后护理:肠镜操作之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特别是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其次,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

最后,及时进行复查和随访,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

在我进行肠镜操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操作技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心得:1.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进行肠道检查时,要对肠道内的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微小的病变,要注意仔细观察和记录。

同时,要注重观察肠道壁的颜色、纹理和血管分布等,以及有无其他异常的器官或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灵活掌握肠镜:正确握持肠镜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操作肠道和获取更好的视野。

在握持肠镜时,要灵活运用手和手腕的力量,控制肠镜的方向和深度。

同时,还要注意调整镜头的角度和放大倍数,以便更好地观察病变和获取图像。

3.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操作的过程和风险,并回答患者的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病变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护理和随访。

4.持续学习和改进: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技术,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改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人肠镜操作体会(一)
1.单人肠镜的困惑,怎么进行钩拉?过脾曲时为什么疼痛?
感觉进镜不畅时,就要退镜、小幅度的调整角度、旋镜、寻到腔隙后吸气通过就是钩拉。

乙状结肠取直后通过脾区不疼痛。

角度打多少,要看你镜子所处肠腔的形态,最好是寻腔勾拉。

举个例子,你在脾曲勾拉,那你就可以UP到底。

如果你在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勾拉的时候,打的角度要尽量可以勾住,还要可以顺着前面的肠腔,这样勾拉的时候镜子就顺势往里走了。

进行勾拉时,一般先抽气,大旋钮打成一定角度,但前提是勾拉时还可以看见肠腔,这样比较安全,可以防止黏膜撕裂。

另外,退镜时,镜身右旋,可以取直镜身,说明是“α”袢;如果右旋反而肠腔退了出来,说明是反“α”袢,此时左旋镜身即可取直镜身。

乙状结肠取直镜身很重要,这样进脾曲、肝曲一般都比较顺利!
2.瘦人在做肠镜检查时关键是取直镜身,千万不要结袢,反复勾拉,一般用较短镜身就可到达盲肠。

瘦人难在乙状结肠,胖人难在横结肠。

瘦人乙状结肠肠腔狭,皱襞厚,皱襞之间间距小,故易成攀,要熟练须很长的时间反复磨练,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胖人主要因为肠系膜脂肪厚,导致横结肠下垂,这时应在脾曲处改为右侧卧位就可顺利到达肝曲了,但要保证到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在乙状结肠没有成攀。

通过直乙结肠、乙降结肠移行部:左侧卧位通过直肠及直乙结肠交界时,调角度向上,再向左旋转镜身进镜,越过直乙交界后,充分抽出空气,回拉并右旋镜身,进行镜身取直缩短的操作,拉直直乙弯曲部。

通过乙状结肠时,一边抽
吸空气,一边有意识退拉内镜,一边右旋内镜,有时要左旋,使乙状结肠缩短直线化过程中插入结肠镜。

我们将这种方法总称为“右旋短缩技术”。

在乙状结肠通过后或脾曲通过后,如有结袢,右旋短缩技术在此时的应用极为重要,通过右旋镜身及向后退镜,可使绝大部分结袢消除并取直镜身。

3.结肠脾曲、肝曲:在紧挨脾曲部位使内镜直线化,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镜身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为使脾曲部弯曲钝角化,应稍微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边吸气边左旋内镜,使之进入横结肠。

如遇脾曲角度扭曲变锐,肠腔不明显时,可改为右侧卧位,循腔进镜,勿强行进镜而造成穿孔。

通过肝曲,头端到达肝曲后,最重要的是抽气和退镜操作。

通过抽气使肠管充分缩短并退镜,在肠管发生缩短后,调整角度和旋转操作。

多数情况下,调角度向上并右旋镜身就可以插入升结肠。

如因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弯曲结袢致内镜的前端无法前进时,患者改为平卧位,请助手按压患者腹壁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通常按压脐部,或从脐部向剑突肋弓方向推顶,以抵御结肠的下垂,减轻下垂角度和肝曲的锐角。

结肠镜过程中要牢记:
1.“40法则”。

即达脾曲处镜身进入40cm,说明镜身已拉直!!
2.镜身自由感,包括旋钮自由和镜身自由。

但初学者往往在乙状结肠容易结攀,且不能判断镜身进至何处,依靠肠袢形态来判断常容易出错,经常进镜60cm以上,见到蓝斑,以为到了肝曲,其实还在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进镜过程中看到前端的肠腔在扭,肯定要结攀了,患者会
叫痛,如果强行进镜到下一个拐弯处前,一定要记得短缩肠管。

我的经验是在乙状结肠多花点时间,从进入直乙移行部就开始防止结攀,旋转的幅度不要过大,以防人为成攀,缓慢通过每个皱襞,如遇拐弯处先钩拉退镜,看镜身是否自由,然后再进镜。

左侧卧位如果淌过了一段有水的肠段(降结肠)后,说明到达脾曲了,这时就看镜身是否为40cm,如果不是说明乙状结肠结攀。

4、时间比较长:40min~60min一例,进境的时候很慢,通过脾区比较费劲,进镜到了升结肠后就不能推进了,大部分停在升结肠中段,不敢暴力操作,开始是看着工藤的书来操作,但是旋镜做的不好,还是要用小旋钮辅助,很累。

说来还是熟能生巧的事情。

个人觉得工藤的书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

至于“进境到了升结肠后就不能推进了,”主要还是乙状结肠处理不好引起的,所以应该在乙状结肠花更多的时间,不要一开始觉得乙状结肠、降结肠进境很顺利就一直进境,个人认为进了直肠到乙状结肠开始就应该以吸气为主,尽量少充气,把乙状结肠拉直了,后面进境就相对好做了。

如果40min一例的话,应该花30min在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讲一下个人体会,单人做镜子最好的体位是仰卧位,跷着二郎腿,这个时候病人最为放松,最利于进镜子,当然一开始还是左侧位才利于进镜。

当你进镜不顺时多变体位会有较大转机的。

另外介绍一下腹部的辅助手法,我见过很多人在压腹时都是用指尖垂直向下压,这样子病人痛苦大效果也不理想,我的经验是:一、在左侧打圈时用手掌平压肚脐部,二、右侧进镜难时,尤其象楼主所说“到升结肠中段就进不了”的情况,让助手轻轻平压上腹部,一般都能轻松的通过。

要注意的是助手加压时动作要轻柔加力不要突然,根据情况调整压的深度,这样病人痛苦才小,不会收腹抵抗,大部分是不用深压的,深压有时反而会压住自己
的镜子不利进镜。

肠镜过乙状结肠时不宜过急,多花些时间,钩拉,吸气,右旋回拉。

进入乙状结肠时,保持腔在右侧会减少成袢的机会。

到升结肠时持续吸气,也许可以把升结肠缩短,回盲瓣吸到镜头前。

我的感觉是一定要多拉,腔好,进境顺利的时候也要做到进进退退,有阻力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退。

肠镜进入升结肠中部感觉阻力较大,可能是肝曲没有拉直,因此首先进肝曲时应该通过旋镜勾拉取直,多抽气,如果在升结肠还是觉阻力大,可以在该部位继续抽气,不要着急进镜,注意镜子自由度,如果自由度好的话,可以在原位抽气,之后再进镜就会顺利很多。

升结肠阻力大大部分原因可能是横结肠成袢,这时除了吸气拉镜外,可以让助手由脐下向上腹部压,阻止镜子成袢。

但对肠道的理解很重要,首先肠镜操作不象胃镜,胃镜是进进进,而肠镜是退退退,还是退;其次,肠镜操作时直乙交界和降乙交界的处理很重要,在这两处要多花时间,注意旋转时拉镜,而且一般是右旋,将肠道拉直,切忌失去耐性滑镜,一般来说滑进也能进入乙状结肠或降结肠,但一旦滑进后肠道伸展,镜身将失去自由感,往后的处理将变得很难;必要时要助手辅助按压,不要自己一味浪费时间,按压时有时很快在不成攀的情况下进入;肠腔很直很好的情况下,比如横结肠、降结肠等要注意防攀。

我的体会是首先是心态,要稳中求进,操作时少注气多抽气,在通过降乙交界之前随时要感受镜身的自由度,说白了就是你的进退和视野进退同步,说明镜身是直的,没有大的结袢,一旦自由度消失或病员感疼痛、助手感进镜困难要毫
不犹豫的反复的短距离进退加镜身的旋转,大都可以解决结袢。

只要顺利通过这一段其余的操作基本都比较简单,只需要反复的练习和操作就可以了。

过脾曲后一般是左旋拉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