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 园区简介
(完整)苏州工业园和张江高科园案例分析

1.1.1 案例借鉴(1)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下辖三个镇,总面积达80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25 万。
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 年,历经16 年的发展,园区规划完善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已经初具规模,高新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
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2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512.8 亿美元。
○1发展定位、战略与目标定位:苏州现代化新城区,中央商务区。
发展理念:实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
发展战略: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向科技依托、创新驱动转变,从“工业经济”、“制造经济” 向“服务经济”、“智力经济”转变,和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
发展目标:把园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2主导产业、示范区与产业业态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示范区:即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
四大产业业态:信息产业集群,包括独栋高端办公楼、组合式商务中心、花园式办公;制造业园区,包括公园式制药园区、集中式中低层研发区;会展中心,包括临湖大体量建筑、倚自然景观的特色建筑群;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型酒店、分散式度假型酒店主题酒店。
○3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
目前已经建成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独墅湖高教区,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 万平方公里,建成邻里中心、左岸商业街、星海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50多万平方米。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情况简介一、概况和发展历程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
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户籍人口31.5万(常住人口61万)。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
十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注册内资135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
200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其中出口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苏州市3.4%和5%,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占1%和2%,但完成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占到全市的15%左右,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占到25%左右,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规划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经济特区,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由苏州市和新加坡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合作建设,以新
加坡的规划、管理和经验为基础,引进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
目前,工业园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早、最大、最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之一。
工业园区的产业涵盖了IT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
园区内拥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
和生产基地,如英特尔、IBM、索尼、松下等。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推动创新创业,鼓励创业者和创新企业落户,为
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园区设有孵化器和创业服
务中心,提供办公场地、人才培训、法律咨询、财务支持等服务,
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除了经济发展,苏州工业园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
园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了一大片公园绿地和湖泊,注重水资
源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总体来说,苏州工业园区以其发展迅速、创新驱动和生态友好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创业者,在推动苏州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州园区地图

苏州园区地图苏州园区地图苏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以其千年城市历史和美丽的园林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苏州拥有众多的园区,这些园区在推动苏州经济发展和吸引各类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苏州园区地图,让您对苏州园区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开发型新兴产业园区之一,它位于苏州市城东,东临太湖,西接苏州市中心,南濒长江,北靠吴江。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生活、制造业、高新技术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内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富士康等,这些企业在带动苏州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苏州市西北部,毗邻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园区,园区内的企业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科研机构,吸引了众多的科技型企业入驻,推动着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其他苏州的产业园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苏州园区经济圈。
这些园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除了工业园区,苏州还拥有许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园区。
例如,苏州花坛文创园区是苏州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
花坛文创园区位于苏州市中心的古城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园区内有众多的艺术工作室、画廊、艺术展览馆等文化创意产业机构。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作品,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苏州园区地图展示了苏州市丰富多样的园区资源。
这些园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对推动苏州的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对苏州园区地图的了解,您可以更好地认识苏州,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
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苏州工业园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实施方案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区,依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优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苏州工业园实施方案。
一、产业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二、园区规划建设。
工业园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交通、水利、供电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整体的发展环境。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建设的全过程。
三、人才引进和培养。
工业园区将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体系,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工业园区将建立健全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贴息支持,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保障,提供更加便捷的审批流程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开放合作。
工业园区将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海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技术引进,推动工业园区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六、风险防控。
工业园区将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市场变化和政策风险的监测和研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保障园区稳定健康的发展。
七、社会责任。
工业园区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当地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园区和谐稳定发展。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全解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正是这些外围的居住用地不仅仅只为园区内部服务, 更是为整个苏州东南区域服务,使得园区与中心区真正的 做到了无缝连接。
3.产业结构调整 4.分段建设 5.小结与启示
居住片区与主城衔接
首期建设的邻里单元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创造一个健康、充 满活力和独特的城 市环境。
●在对土地使用项目和基础设施分配地段时,考虑并 减少空气、水源和噪音的污染。 ●利用独特的水域特色如湖泊和河道,加强“水城” 的形象。 ●通过设计独特的道路格局和街景,并配合翠绿的环 境,从而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一、二、三期依序向东延伸,中部是环境优美、面积 为600ha的金鸡湖。东西纵向式延伸加强了原有城市形态 的轴向趋势,又由于该轴的发展方向和沪宁城市带的城市 发展轴完全重叠,和沪宁城市带有着最大的“接触面”(由 河西新区、古城区到工业园区长约50km)。 这种城市形态保证了城市与附近重要的交通干线能有 多处接口,又不会增加城市中心的交通负荷。
传统的社区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是“ 天女散花” , 哪里有 路哪里就应有商店。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 所有商业 服务、社会服务设施都集中在邻里中心、分中心和中心商城。
1.概况 2.空间布局
2.1功能分区 2.2交通 2.3社服设施
共规划19个邻里中心, 每个邻里中心承担为半径0.5km的1 万多户居民服务的功能, 在地块较大的居住区域另设4个邻里 小中心,规划2个规模大于邻里中心的商业服务分中心,在园 区中央建1个中心商城。
苏州工业园区英语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英语介绍Title: Introduction to Suzhou Industrial Park.Suzhou Industrial Park, located in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is a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known for its innovation and modern infra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1994, it is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Singaporean governments, aiming to promot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The park covers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including electronics, bio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home to numerou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tart-ups, creating a vibrant and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With its well-planned layout, green spaces, and state-of-the-art facilitie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as become a hub for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attracting businesses and talent from around the world.中文翻译:苏州工业园区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区简介
首页>
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
年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月实施启动。
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四个镇,总人口万。
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园区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年月,江泽民主席首次亲临视察时,欣然挥笔为园区题词:“加快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为发展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积累新经验。
”年月,胡锦涛总书记访问新加坡时指出:“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上的成功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利益。
”
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年月访华时指出:“新加坡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与中方继续加强合作。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双方庆贺。
”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年月在会见到新访问的苏州友好代表团时表示:“这个项目我们双方都尽了很大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取得的成效比我们任何一人所预期的都要好。
”
为了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两国政府建立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海关总署和新加坡外交部、贸工部、国家发展部、环境部、经发局等有关部门及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的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定期举行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中新双方财团还共同出资组建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成片土地开发建设。
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项目审批、外事管理、海关物流等许多方面授予园区相应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江苏省和苏州市更是把园区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开发建设,为园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园区以不到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和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工业产值、的注册外资、的进出口额,每万元耗水吨、耗能吨标准煤,达到了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的新
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
、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十年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尤其是年股比调整以来,园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努力争创发展优势,取得了新的业绩。
年,园区固定资产投入突破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分别是开发之初年的倍和倍;进出口总额从万美元增加到亿美元,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和重要增长极,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跻身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
、国际资本加速集聚。
十年来,园区以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海内外资本纷至沓来。
到年月底为止,全区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近多个,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近个,注册资本亿元。
飞利浦、英飞凌、三星、日立等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区内设立了多个项目,投资额上亿美元项目有个,亿美元项目有个,中新合作区工业项目平均投资额达万美元,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达到亿美元。
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以及机电一体化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园区的支柱产业。
、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十年来,园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亿元,中新合作区平方公里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基本完成,集中建设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厂、集中供热厂和发电厂等一批重点源厂,修筑道路近公里、桥梁座,整治河道多公里,开工各类建筑多万平方米,新增绿地万平方米,一批商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陆续交付使用。
中央公园、湖滨大道、城市广场、香樟园、红枫林、文化水廊等开放式景观工程相继建成,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出口加工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等功能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九龙外资综合医院等余项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新城区正在金鸡湖畔快速崛起。
、科技教育快速发展。
十年来,园区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增长超过,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到以上。
为了夯实区域发展基础,园区积极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先后投资亿元资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网络,并在双语教学、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等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园区还规划建立了信息产业园、国际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等重要创业发展载体;形成了以设计中心、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职业技术学院和独墅湖高教区等为核心的创新培育体系;设立了科技发展、人才培养、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和留学生企业融资担保及创业基金等一批专项基金;完善了包括投融资、管理咨询、人才和信息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功能。
目前,园区科技型企业已超过家,海外留学人员创办企业余家,越来越多中外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