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苏州工业园规划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卫星城和三个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简要介绍

卫星城和三个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简要介绍

卫星城和三个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简要介绍卫星城和工业园区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城一般是指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城市集群,而工业园区主要是集中大量先进的科技企业和工业企业,是一个现代化的制造业集聚区。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卫星城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将就中国卫星城和三个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卫星城建设情况卫星城的建设对应当地市区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旨在分散市区人口和疏解市区压力,推进城市转型升级。

卫星城的建设对人口住房、公共设施、交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极大的要求。

我国的卫星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完善着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例如,像宁波卫星城、浙江兰溪卫星城、天津滨海新区卫星城等,这些卫星城都是我国目前建设较为成功的代表性城市之一。

但是,我国卫星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用地浪费、环境破坏、交通堵塞等问题。

因此,加强卫星城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卫星城更好地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工业园区是当代城市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加速推进当地现代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工业园区的优势在于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较为完全的、功能互补的产业链,产业联动效应逐渐显现,城市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更为迅速。

作为一个世界工业制造业的基地,在我国,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眼下我国不少工业园区在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金,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效益也相应提高。

以下是三个成功的工业园区简要介绍:1.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深圳高新科技园区,是中国国务院早期批准创建的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它是中国最早、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出一批高新企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深圳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兴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情况简介一、概况和发展历程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

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户籍人口31.5万(常住人口61万)。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

十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注册内资135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

200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其中出口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苏州市3.4%和5%,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占1%和2%,但完成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占到全市的15%左右,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占到25%左右,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规划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

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

2.交通优势: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 达,是连接海内外、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 同时拥有跻身世界20强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 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重 要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
3.资源优势:在滨海地区有1199平方公里可供开发 建设的荒地、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渤海海域石 油资源总量98亿吨,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 亿吨、天然气近2000亿立方米。
4.工业基础优势: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 与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业名列全国前茅。海洋化 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 国领先。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
5.体制创新优势: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 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 一批功能经济区,已经建立了适应经济快 速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与世界经济接轨 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利用国际国内两 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 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三、滨海新区未来发展规划
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天津,而且对推动 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全局性战略意 义。新区具备了诸多发展优势和潜力。
1.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 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 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 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 “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 。
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总体布局
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
一轴: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轴” 。 一带: 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 带” 。三个城区: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以 塘沽城区为中心、大港城区和汉沽城区为两翼的宜 居海滨新城。 七个功能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 业区、滨海化工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海 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航空城)和海滨休闲旅游 区以及若干现代农业基地。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介绍




划术



管规



理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原则
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
“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
适度超前、高水准建设“九通一平”。
路 灯
燃给 气水




有电交 线讯警 电光 视缆
路 灯
工 业 用 气
供 电




雨 水
供电能力
将三级变电差改为“110 KV—20 KV”两级, 同样线径,供电能力提高一倍,线损减少30%
THE END
污水管网图
道路及轨道交通
规划“四横、四纵”快速路网,总长81公里 规划“十三横、十二纵”主干路网,总长268公里 建成道路606公里,桥梁476座,河道驳岸384公里
苏州市共规划9条轨道线路,总长409公里 进入园区的有7条,总长112公里。
中新合作区:
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强度达8亿元、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首期8平方公里平均建筑密度45%左右、容积率1.3左右,接
110KV电缆全部入地 建成50万KV变电站1座, 22万KV变电站6座, 11万KV变电站32座
供水、供热、供气
自来水厂2座 日供水
65万吨
供热厂4座
供热能力 500吨/小时
供气(天然气) 日供气能力 248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
国内率先实现区域污水管网100%全覆盖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 污水处理厂2座,处理能力35万吨/日 污泥干化厂,处理能力300吨/日 中水回用能力4.2万吨/日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介绍

滨海工业区

滨海工业区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滨海工业区面临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问题
滨海工业区环境保护问题
• 海洋环境污染:包括海水污染、海滩污染等 • 生态系统破坏:包括海岸线侵蚀、红树林破坏等 • 噪音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滨海工业区资源利用问题
• 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 资源利用效率低: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 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雷同,同质化竞争激烈
滨海工业区发展的战略重点与突破口
滨海工业区发展的战略重点
• 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 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潜力
滨海工业区发展的突破口
• 发展新兴产业,如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制药等 •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滨海工业区的产业分布
• 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各滨海工业区产业各有侧重 • 有些地区重点发展海洋渔业,如山东半岛、浙江沿海等地 • 有些地区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业,如海南、厦门等地 • 有些地区重点发展海洋能源产业,如福建、广东沿海等地
02
滨海工业区的优势与挑战
滨海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滨海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 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 • 靠近大型港口,便于货物的进出口和转运 • 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开展国际合作
滨海工业区的交通优势
• 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便于人员、物资的流动 • 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便捷高效 • 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紧密,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 展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 1 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 平方公里,其中178 平方公里(包括14.2 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 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 15 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

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 。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苏州市在 1992 年拥有总人口 567 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856 ,700 人,自 1975 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 1.85 %,虽然增长率在 1980 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 %),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 ,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上海宁波福州广州苏州合计面积16 , 646 4, 276750 1, 033 1,043 1 , 444178 (平方公里)建成1,394 336 254 63 51 182 60 区土地面积总人28 , 737 5, 809 7,862 1, 095 1,308 3 , 620857口非农22 , 401 4, 611 7 ,528562 891 2 , 953723业人.口社会16 , 891 3, 334 4,387 729 797 2,212 517 劳动[58.8%] [57.4%] [55.8] [66.6%] [61.0%] [61.1%] [60.3% ]者人数(千人)[ 占人口的比例]第一 1. 721 221 63 196 99 253 30产业(10% )(7%)(1%)(27% )(12% )(11% )(6% )第二8,959 1, 950 2,655 327 398 946 320产业(53% )(58% )(61% )(45% )(50% )(43% )(62% )第三6,211 1, 163 1 ,669206 300 1 , 013167产业..(37% )(35% )(38% )(28% )(38% )(46% )(32%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 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 60% 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 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前言一、区位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是嘉兴和湖州,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

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苏州市。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

太湖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

苏州境内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苏州成为众所周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苏州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二、背景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苏州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江苏省人民政府。

这个概念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1994年2月,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

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苏州市人民政府。

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

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

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年12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5月,展开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有限公司、裕廊环境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划。

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苏州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

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三、参与单位1.参加编制的规划单位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私人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2.参加编制的专业单位2.1由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负责协调的专业单位(a)消防规划--苏州市消防支队(b)人防规划--苏州市人防办公室(c)航运规划--苏州市交通局(d)环保规划--苏州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e)邮电规划--苏州市邮电局(f)有线电视规划--苏州市有线电视台(g)化工园规划--中国化工部规划设计院2.2由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协调的专业单位(a)供电--裕廊环境工程私人郁民公司与苏州供电局(b)供水、污水规划-- m/s Binnie&Partners(c)热电规划-- m/S Squire Mech Pie(d)煤气规划-- m/S Development Resources Pie Ltd与苏州工业园区配套供气有限公司(e)防洪、排水及河道规划--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苏州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所,河海大学(f)垃圾处理规划--m/S Keppel Integrated Eflgineering第二章规划结构一、性质第二区:高科技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

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概况
天津
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2006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此后,空客A320,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中新生态城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滨海新区,并开始规划建设。

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央指示和国家战略,发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新一轮《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指导下,2008年编制了《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
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2006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此后,空客A320,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中新生态城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滨海新区,并开始规划建设。

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央指示和国家战略,发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新一轮《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指导下,2008年编制了《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6年国务院下发20号文,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确定了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并要求新区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2010年,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标志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要求,需对上一版总体规划进行完善提升。

滨海新区规划范围包括滨海新区行政区全部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
为2010
年至2020
年,并对愿景发展进行展望。

天津滨海新区分区规划
☐中部新城和盐田利用规划
☐滨海旅游区分区规划
☐滨海高新区分区规划
☐临港经济区分区规划
☐临空经济区分区规划
☐中心渔港经济区分区规划
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7年以前,滨海新区控规仅完成了建成区的30%,且分别由各区自行编制,缺乏协调和衔接。

2008年初,滨
海新区和市规划局统一组织、各区共同参与开展了滨海新
区控规全覆盖工作,2009年基本编制完成,经过一系列审
核、专家审议、征求部门意见以及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后,
2010年3月,经新区政府第七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下发执
行。

该控规为滨海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了条件,
为新区土地出让提供了依据。

天津滨海新区重点地段城市规划
☐1.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大田示范镇规划
☐2.天津市汉沽区茶淀镇总体规划
☐3.滨海新区大港中塘镇总体规划
☐4.滨海新区大港小王庄镇示范小城镇规划
☐5.滨海新区大港太平镇(一)期

6.
滨海新区大港太平镇(二)期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中央大道景观规划
中央大道景观规划项目北起第二大街,南至中部新城北
组团中心湖的南边界,西至中央大道(或公园)的建筑外墙(含
若干公园),东至中央大道(或公园)的建筑外墙(含300米绿化
带)。

总长度约10公里,总用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

9个节点
包括滨海文化中心临时绿化、紫云公园改造、宝龙北绿地公
园、城际站公园、中央大道景观、于家堡岛南公园、大沽船
坞公园、300米绿带公园、中心湖。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周边地区概念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报告
苏州
苏州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
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区居住用地发展指导与控制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区总体规划(1998-2010)
唯亭镇区工业用地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
唯亭镇区居住用地发展指导与控制规划


苏州市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总平面图
鸟瞰图
苏州苏州市东环路地区控制性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
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分区指导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新区中心区指导性规划
苏州金鸡湖观景工程

州现代大道设计方案
节点公园
贵安


贵安新区规划情况
贵安贵安新区已编制的规划
贵安新区总体规划
据悉,根据《规划方案》,贵安新区涉及贵阳市金阳新区、花溪区、清镇市的8个乡镇和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14个乡镇,共计22个乡镇,约2000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规划约400万人口规模和5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