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合集下载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通常是指矿山下方的一个大型停车场,用于停放矿工的车辆和设备。

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位置:车场应该位于采区的下方,便于矿工下班后直接到达。

2. 大小:车场应该足够大,能够容纳所有矿工的车辆和设备。

3. 停车标准:车场应该设置停车标准,以确保每个车辆都能有足够的空间停放,且不会妨碍其他车辆。

4. 照明:车场需要充足的照明,以确保夜间停车的安全。

5. 安全性:车场需要设置防盗装置,以确保车辆和设备的安全。

6. 排放:车场应该设置排放设施,以便矿工可以排放废气和废水。

以上是一个采区下部车场的设计要点,具体细节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一、采区下部车场设计概述采区下部车场是一种特殊的车场,它是为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而设计的。

它主要是为采矿设备提供运输和存储服务,并且要求车场空间尽可能大。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旨在满足采矿工作所需的车辆运输和存储服务,保证采矿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有效的运输。

二、车场设计要点1、车场空间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的空间设计要求尽可能大,以满足采矿设备的运输需求。

车场的空间设计应考虑车辆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以及设备的配置和维护。

2、车辆设备:采区下部车场的车辆设备要求安全、可靠,并能够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

车辆设备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行驶和操作性能,能够满足采矿设备的运输需求。

3、车辆管理:采区下部车场的车辆管理要求安全、高效,并能够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

车辆管理应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和操作,同时记录车辆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问题。

4、车辆安全:采区下部车场的车辆安全要求安全、可靠,并能够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

车辆安全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和操作,同时记录车辆的安全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安全问题。

五、车场设计方案1、车场空间设计:采区下部车场的空间设计应考虑车辆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以及设备的配置和维护。

车场空间应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以便车辆运输,同时应考虑车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配备足够的车位,以便采矿设备的存放和维护。

2、车辆设备:采区下部车场的车辆设备要求安全、可靠,并能够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

车辆设备应采用高性能的柴油机、液力变矩器等设备,以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同时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行驶和操作性能,以便满足采矿设备的运输需求。

3、车辆管理:采区下部车场的车辆管理要求安全、高效,并能够满足采矿工作的需要。

车辆管理应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和操作,同时记录车辆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问题。

车辆管理应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车辆的远程控制,并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

第七章 采区车场设计(第3节)

第七章 采区车场设计(第3节)

1 (α1)
2 (α2)
二次 回转 方式
RP
(¦ ) Δ AD KD
AG KG
1
RP
1 (α1)
2 (α2) AG KG AD 2 P R KD R P1
斜面线路先变 平后转弯方式
很少采用
7




7.3.2.1 甩车场提升牵引长度角 甩车场的提升牵引角φ(矿车上提时,钩头车的运行方向 与提升钢丝绳的牵引方向间的夹角(如图7-4所示)不应 大于20°,以10~15°为宜。可采用下列方法减少场提 升牵引角: (1)采用小角度道岔(4号、5号)。 (2)单道变坡二次回转层面角δ或双道变坡二次回转层 面角(α1+α2)不大于30°。 (3)双道变坡方式的甩车道岔与分车道岔直接相连接。 (4)没置立滚。即在上山底板直埋一根钢管,管上套一 个长滚轮构成。



表7-8 甩车场空重车线坡度
矿车类型 1.0t、1.5t矿车 3.0t矿车
线路形式 直线 曲线 直线 曲线
空车线iG 7~12 11~18 6~9 10~15
重车线iG 5~10 9~15 5~7 8~12
11

7.3.2.5 甩车场的存车线 甩车场存车线有效长度可按表7-9选取。

单道 起坡
回转 方式
二次 回转方式
1 (α1) (R P ) (δ) A K (γ )
双 道 起 分车道岔向内分岔 坡 斜面线路一次回转方 道岔 式 | 道岔 系统
1 (α1)
2 (α2)
1-甩车道岔; 提升牵引角,交 2-分车道岔; 岔点巷道断面小, 围岩条件好, RP-斜面曲线半径; α1 - 斜 面 一 次 回 转 角 易于维护;空重倒 提 升 量 小 的 (甩车道岔角); 车时间长,推车劳 采区车场 α2 -斜面转角(分车道 动强度大;动量小 岔角); γ-斜面转角; 交岔点短,工程 K -起坡点(落平点); 量小,易于维护; A-竖曲线起点; 围岩条件差, 提升牵引角大,不 RP1-平曲线半径; 提升量小的 利于操车,调车时 RP2-平曲线半径; 采区车场 KG-高道起坡点(高道 间长,推车劳动量 落平点); 大 KD-低道起坡点(低道 落平点); AG-高道竖曲线起点; AD-低道竖曲线起点; δ-二次回转角;

《采区车场设计》课件

《采区车场设计》课件
《采区车场设计》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采区车场设计概述 • 采区车场设计基础 • 采区车场设计实践 • 采区车场设计优化 • 采区车场设计案例分析
01
采区车场设计概述
设计理念与原则
设计理念
安全、高效、环保、经济
安全
确保采区车场运行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高效
优化车场布局,提高运输效率
设计理念与原则
采区车场经济效益优化
成本分析
对采区车场运输成本进 行详细分析,找出影响 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节能减排措施
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 低采区车场运行过程中 的能耗和排放,提高经 济效益。
资源优化配置
合理配置采区车场内的 人、财、物等资源,实 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 高经济效益。
05
采区车场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井采区车场设计
案例三:现代化矿井采区车场设计
总结词
现代化技术与传统设计的结合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现代化矿井采区的车场设计, 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设计相结合,提高了车 场设计的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同时也
注重了车场的美观性和人性化设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采区车场设计的重要性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规划车场布局,提高设备 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科学的车场设计,降低安 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提升经济效益
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提高采 区的整体经济效益
促进技术进步
推动采区车场设计技术的不断 创新和完善
02
采区车场设计基础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巷道布置的原则
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
实施提升方案后,对采区车场的运输能力进行再次评估,确保优化效 果。

东翼采区下部车场设计说明书

东翼采区下部车场设计说明书

XXXX矿业公司XXXX矿一号煤东翼采区下部平车场设计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2011年11月6日设计名称:一号煤东翼采区下部平车场设计设计:审核:总工程师: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为满足一号煤东翼采区的运输需求,特设计XXX矿一号煤东翼采区上部车场。

第二章设计依据1、XXXX矿一号煤东翼采区采掘平面图。

2、本矿现场实际测量情况。

3、有关规范、规定(安全规程,采矿设计手册等)第三章巷道断面与支护形式一号煤东翼采区下部平车场巷道为岩石巷道,所以选用拱形巷道,断面规格为:净宽4.1m净高3.25m,选用“锚网喷”支护顶板,顶锚杆长度为2.2米,锚固长度为350mm,垫片规格为150×150×8mm,锚固剂型号为23`35型,间距为900mm,排距为1000mm,共9根,金属网的规格为3800×1100mm,网孔规格为100×100mm,金属网用¢16mm圆钢制成。

第四章车场线路设计一号煤东翼采区下部平车场采用双轨线路,以便增加车场的运输能力。

储车线路采用自动滚行坡度,下图为自动滚行线路示意图。

图中O-O水平线以上的线路为高道线路,O-O水平线以下的线路为低道线路,高道线路自上而下甩放车辆,低道自下而上提升车辆。

将空车推入储车线后,自动滚行至低道起坡点Cˊ,停车后,经轨道上山绞车提升至一号煤东翼采区上部车场。

将物料车自轨道下山下放到高道边坡点C,摘钩后自动滚行到储车线终端O点。

因此,轨道下山平车场,高道为重车道,低道为空车道。

1、斜面线路一号煤东翼采区轨道下山下端采用3号对称道岔,高低道储车线路中心距为1.7米,斜面曲线半径取9米。

对称道岔DC622-3-9,道岔参数 =18°26′06″;a=2.2m b=2.8m;根据已知数据求得:S=1.70m;R=9m;B=S/2cotα/2=0.85×cot9.2°=5.24mT=Rtanα/4=9×tan4.6°=0.72mm=S/2/sinα/2=0.85/sin9.2°=5.3mn=m-T=5.3-0.72=4.58mb1=b/cosα/2=2.8/cos9.2°=2.84mc=n- b1=4.58-2.84=1.74mL=a+B+T=2.8+5.24+0.72=8.76m2、储车线线路1)储车线平面线路的布置。

20-采区车场-下部车场

20-采区车场-下部车场

背向井底车场
(a)
(b )
2、绕道与(运输大巷)的关系
2) 绕 道 与 装 车 站 线 路 的 关 系
2)绕道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
3 2 X L l3 N5
n
(1)顶板绕道式
X0 m N3 R4 a4 K4 4 N4
1
( L -e )
1
lAB
S
c
1
R1 R2 a1 a2 K1 K2
R3 a3 K3
优点:布置紧凑,工程量省;调车方便。 缺点:影响大巷通过能力;绕道维护量大 适用条件:
顶板绕道式—上山倾角12,起坡点落在大巷顶板,且顶板围岩 稳定的条件。 底板绕道式—当上山倾角12,上山提前下扎于大巷底板变平, 且底板围岩稳定的条件。
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
1、在石门里布置装车站
河南省精品课程
《采矿学》
采区下部车场
District station
河南理工大学 李东印
采区下部车场 -主运输(矿车)下部车场
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联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按装车地点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可分为:
大巷装车式; 石门装车式; 绕道装车式。
7
6 Ⅱ Ⅰ
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
Ⅰ Ⅰ 1 3


采区煤仓的
5 3
2 2 4 7 6
煤炭直接在大 6
巷装 大巷装车站采区下部车场 输送机; a-顶板绕道 b-底板绕道 1 2 2 1 5-人行道; 6-材料车场; 7-绕道 3-采区煤仓 4-大巷; 1-运输上山; 2-轨道上山;
4
辅运由轨上 3 与大巷间的绕
6 5 3 4
7
道相联。
5
7 6 :绕 底板绕道式 道位于大巷的底 Ⅰ 板岩层中。 Ⅰ Ⅰ 1

矿井开采设计--采区下部车场设计示例

矿井开采设计--采区下部车场设计示例

n' nT 1841 21 62 75 301
20
采区中部车场设计——甩入平巷
m
T
n
c
b
S
α
a
B
T
L
α
21
采区中部车场设计——甩入平巷
2、确定竖曲线的相对位置
1)竖曲线各参数计算
取高道平均坡度iG=11‰, Gtg1iG3'7 4'9 ' 取低道平均坡度iD=9‰, Dtg 1iD3'5 0''6
存车线道岔选为ZDK615-4-12,参数同前,则
L k a B T 1 33 7 40 0 1 81 8 1 21 5553
29
采区中部车场设计——甩入平巷
4、甩车场线路总平面轮廓尺寸及坡度计算
1)总平面轮廓尺寸m2、n2计算
m 2 a 1 c a 2 o b 1 m c s ' c o ' T o 1 c s ' ' l D s o T 外 c s ' o
3)计算斜面非平行线路联接各参数
2、确定竖曲线的相对位置
1)竖曲线各参数计算
2)最大高低差H的计算
3)竖曲线相对位置——L1和 L2值计算 3、高、低道存车线各参数计算
1)闭合点的位置计算
2)计算存车线长度
3)平曲线各参数计算
4)计算存车线直线段长度
5)计算存车线单开道岔平行线路联接点长度
4、甩车场线路总平面轮廓尺寸及坡度计算
取低道竖曲线半径RD=9000;暂定高道竖曲线半径RG=20000。 高道竖曲线半径各参数计算:
G '' G 1 0 3 0 '4 ''1 3 1 '4 7 '' 9 9 0 5 '5 '3 ' 2

采区下部车场

采区下部车场
绕道位于大巷顶板方向 大 巷
1、顶板绕道式 绕
下部车场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大 巷
绕 道 绕道位于大巷底板方向
2、底板绕道式 下部车场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绕道与大巷的位置关系
(β >β2>255°o)
(β:β=1280°~~2255°o)
Δβ
β
1
β
21
2
β1
轨道上山不变坡直 接设竖曲线落平
轨道上山上抬△β, 两条竖曲线
G—矿车载重,t/辆;
Kg—矸石系数,取0.1—0.25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2、辅助运输 提升车场线路
线
斜面线路


竖曲线

存车线 高低道
c1 lAB
(L1 -e)
3
2
X0 X
L
m
4
1
l3
N5
n
N3
N4
R4 a4 K4
R1 R2
S
a1 a2 K1K2
R3 a3
K3
N2
d
l5 c2
L9
C1
平面线路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第四节采区下部车场一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一车场形式大巷绕道绕道位于大巷顶板方向11顶板绕道式下部车场第四节采区下部车场大巷绕道绕道位于大巷底板方向22底板绕道式下部车场第四节采区下部车场12512182521绕道与大巷的位置关系轨道上山不变坡直接设竖曲线落平轨道上山上抬两条竖曲线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一、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 (一)、车场形式
单开道岔参 数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3)、装车站通过能力验算
AN 60NGN rTs TzKb(1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采区下部车场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上机进行采区的下部车场的施工图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采区设计,并增加计算机绘图能力,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计算机在煤矿的普及应用,从而提高利用计算机和系统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原理以采区设计中采区下部车场及硐室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为基本原理。

三、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及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要求1.根据学生自主提出的设计已知条件进行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计算,并利用计算机绘制出采区下部车场设计施工图。

2.弄清采区下部车场的作用、形式及施工图的绘制要求。

六、实验内容及结果1.叙述专题设计内容(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的已知条件和车场设计的计算过程)。

2.专题设计结果(车场设计施工图)。

已知:采取范围内每层倾角19°,运输上山河轨道上山均开掘在煤层内,运输上山与轨道上山中心线相距20m。

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内,大巷中心线处轨面水平至煤层底板垂直距离20m,采取不在井田边界。

大巷轨道上山均采用600mm轨距,井下主运输大巷采用3t底卸式矿车运煤,10t 架线式电机车牵引,每列车由20辆矿车组成。

上山辅助运输采用1t矿车固定式矿车,由绞车牵引完成。

车场与大巷铺设22kg/m钢轨。

设计步骤: (一)装车站设计根据给定条件,装车站应为石门装车式,并应设计成通过式,绘制草图,如图图一 单煤仓尽头式装车站设计图渡线道岔选用ZDX 622–4–1214型号,α=14°02′10″,a=3462,b=3588,单开道岔连接点长度L K =12523623134625.045005.0l m e 1=⨯+=⨯+=L L78500500034622045005000n m e =+⨯+=+⨯+=L L L H ,取790002018006225125232790002l 221=+⨯+⨯=++=K H D L L L(二)辅助提升车场设计 1.甩车道线路设计辅助提升车场子啊竖曲线以后以25°坡度跨越大巷见煤。

上山改铺22kg/m 钢轨,斜面线路采用ZDC622–3–9D 对称道岔分车。

ZDC622–3–9D 道岔参数:α=18°26′06″, a=2200,b=2800。

辅助提升车场双轨线路中心距为1900。

对称道岔线路连接长度:(连接半径为12000)90214606218tan 120002606218cot 2190022004tan 2cot 2S a T B a l 对='''︒⨯+'''︒⨯+=+⨯+=++=ααR水平投影长:817625cos 9021cos 对对=︒⨯=⋅='θL L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竖曲线半径定位R G =15000(甩车线) R D =9000(提车线)存车线取半列车,即390004500345010n e m =+⨯=+⨯=L L A O图二 竖曲线计算图i G 取11‰(高道自动滑行坡度,重车道),9473ractani r '''==G Gi D 取9‰(低道自动滑行坡度,空车道),6503ractani r '''==D D高道竖曲线各参数计算:112224947325r '''︒='''-︒=-=G G θβ ()()140425cos 9473cos 15000coscosr h =︒-'''=-=θG G G R ()()61749473sin 25sin 15000sinr sin l ='''-︒=-=G G G R θ 32392112220tan150002tan ='''︒==GG G R T β638018011222415000180=︒'''︒⋅=︒=ππβG G PGR K低道竖曲线各参数计算650325650325r '''︒='''+︒=+=D D θβ()()84325cos 6503cos 9000cos cosr h =︒-'''=-=θD D D R ()()38856503sin 25sin 9000sinr sin l ='''+︒=+=D D D R θ O20382650325tan90002tan='''︒==DD D R T β40081806503259000180=︒'''︒⋅=︒=ππβD D PDR K41038203839000=+=+=D T AO EO41828650325sin 25sin 41038sin sin ='''︒⨯︒=='D EO O O βθ 8746503sin 25sin 41038sinr sin ='''⨯︒=='D EO E O θ11159473sin 112224sin 41828sinr sin ='''⨯'''︒='='G G O O F O β4203225sin 112224sin 41828sin sin =︒⨯'''︒='=θβG O O FO38793323942841=-=-=G T FO BO两竖曲线起点A 、B 间水平距离l AB :6016503cos 390009473cos 39602cos cos l ='''⨯-'''⨯=⋅-⋅=DG AB r AO r BO两竖曲线起点A 、B 间水平高差h AB :7789473sin 387936503sin 39000sin sin h =''''⨯+'''⨯=⋅+⋅=GD AB r BO r AO两竖曲线上端点之间的距离l CD :3190203887411153239l =-++=-'+'+=D G CD T E O F O T由上述计算可得,高低道竖曲线相对位置满足要求。

2.起坡点位置的确定绕道车场起坡后跨越大巷,需保持一定的岩柱,取运输大巷中心线轨面水平至轨道上山轨面垂直距离h 2=20000,则49362203825sin 20000sin h 21=+︒=+=D T L θ()()454691925sin 19sin 20383753118sin 20160sin sin sin 112=︒-︒︒⨯⎪⎪⎭⎫ ⎝⎛+-︒=-⋅⎪⎪⎭⎫ ⎝⎛+-=βθββDT L h L3.绕道计算 弯道计算:途中R 1、R 3、R 4取9000,弯道部分轨道中心距取1900(可满足1t 矿车高低道线路中心距要求),则10900190012=+=R R︒==9021αα 05757543'''︒==αα18850180909000180111=︒︒⋅⋅=︒=παπR K218341809013900180222=︒︒⋅⋅=︒=παπR KC 1值(低道):取C=3000,则141662183430003900021=--=--=K C AO C C 1′值(高道)1654918850601300039000l 11=----=---='K C AO C AB 选用ZDK622–4–12(左)道岔:α=14°02′10″,a=3462,b=3588,连接曲线半径12000。

125392012014tan 120000120cot14190034622tancot a T B a l 4='''︒⨯+'''︒⨯+=+⨯+=++=ααR SL 2值:因列车已进入车场,列车速度V 控制在1.5m/s ,R=12000。

()()3925~1675120005.16.0100300~100550100300~100l 22g 2=⎪⎪⎭⎫⎝⎛⨯⨯+≥⎪⎪⎭⎫⎝⎛+≥R V S S B故l 2取4000。

N 4道岔连接点n ,m 值:选用ZDK622-4–12(左)道岔:道岔特征同前,转角δ=90°,R 4=12000。

12512012014sin 3588012014cos 12000sin cos sin cos sin cos n ='''︒⨯+'''︒⨯=+=-+=ααδδααb R R b R()16032057575sin 2057575tan sin sin ='''︒⨯⎪⎭⎫ ⎝⎛'''︒++=++=R b a T b a m δβ4.高低道闭合差计算设1点及1′点相对标高为±0;2点标高 3516503sin 39000sin h 2-='''⨯-=-=D r AO 3点标高 49284335123=+-=+=D h h h4点及4′点标高 184025sin 3190492sin 344=︒⨯+=+='=θCD l h h h 2′点标高 43614041840h -h h 42=-='='G以高道计算2′点: 4369473sin 39602sinr h 2='''⨯=='G BO 高低道闭合无误差。

根据以上计算数据可绘制采区下部车场线路平面图及坡度图。

图三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平面图和坡度图(a)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