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新药研发方向

合集下载

我国新兽药的研发战略

我国新兽药的研发战略

我国新兽药的研发战略价值,要看其是否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竞争力,疗效及辅助作用、毒性、用药的依从性、生产成本、工艺和动物产品安全等方面是否有优势,而有经验的临床兽医和集约化养殖集团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这些方面很有发言权。

因此,在引进或开发新品种时,最好听听相关专业兽医的意见,以了解现有品种的优缺点和市场有无新需求,而不只是从技术角度来判定产品的开发价值。

四、关注而不拘泥于国外研究进程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国内企业越来越注重国外,有的归国学者也带回技术或品种转让给国内企业,但千万别偏听和迷信国外,而避免影响自己的研发进程。

关注国外的研究进程有助于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应充分利用自身得资源优势,借助或联合国内高水平的药物研究机构、动物疫病研究所、动物福利研究机构,重视兽用药物筛选和前期研究。

五、注意研发途径(一)加大制剂研究的力度药物的制剂研究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在国外制药企业中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他们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开发新药上。

我国兽用制药-I-_业(包括人药)虽然新药开发能力差,但长于跟踪仿制,对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较多。

(二)从资源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中寻找新药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利用现代植物化学、生物化学方法从天然药物植物中寻找新的药用化合物可能是一条捷径。

国际、国内的医学领域都有这方面成功的先例,如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从太平洋冷杉的树皮中提取的,红豆杉树皮中含量也很丰富。

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是从传统中药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

我国传统使用的疗效显著的中药材、中成药品种众多,可以探索从中分离出一种或数种单一分子的有效成份,利用现代药理学方法阐明其机理,可能会有所收获。

医学上的葛根粉针、双黄连粉针、穿琥宁粉针等已经开发成功并进入市场。

(三)充分利用生物技术,高起点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我国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兽用新药取得了长足进步,且研究成果丰硕。

如猪白细胞干扰素、精制蛋黄抗体、基因工程疫苗、转移因子、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制剂等都已经进入市场并获得较高认可。

我国中兽药研发的方向

我国中兽药研发的方向

我国中兽药研发的方向2014-12-26 15:00 星期五近几年来,尽管中兽药的应用、开发和研究有了长足进步,但其在兽药市场的份额却并不大,这和当今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应从不同方面寻找中兽药的未来发展对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提高中兽药的研发质量我国加入WTO后,兽药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这不但要求我们加快中兽药开发研制步伐,更要提高中兽药的产品质量。

中兽药开发和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中兽药的质量控制,为了控制与提高中兽药的质量,应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与先进仪器设备来进行分析检验。

但是中兽药的质量控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药品制剂分析,直接搬用化学药物的一套质量标准要求是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应根据中兽药自身性质特点来考虑。

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只有控制好中兽药的质量,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二、加强中兽药新药研发中兽药发展要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必须走自主创新的路子。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中兽药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持,企业效益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开发水平和能力,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将中药用于治疗畜禽疾病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继承和创新是兽医中药科学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兽药生产企业应增加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切实有效的新型中兽药制剂,同时要吸收先进的制剂工艺应用于中兽药生产。

作为兽药生产企业,要想走自主创新的路子,还应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开展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高层次的往来与实质性合作,在中兽药课题研究、项目实施等方面,以委托开发、联合实施、合作研究等形式,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合作与交流,以提高中兽药的整体水平。

同时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把握全国乃至世界中兽药科技前沿,增强创新能力。

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中兽药现代化方面的学术研究,扩大中兽药行业在国内外的影响,传播中兽药生产的新技术、新成果。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药研发创新与新药开发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药研发创新与新药开发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药研发创新与新药开发动物药学专业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动物用药,其中兽药的研发创新和新药开发是该领域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动物药学专业中兽药研发创新的意义以及新药开发的方法和挑战。

一、兽药研发创新的意义兽药的研发创新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动物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兽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兽药研发能够提供更多种类和更有效的药物,帮助防治动物疾病,减少动物的痛苦,提高养殖效益。

另外,兽药研发创新还能够提高兽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研发新型兽药,可以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因此,兽药研发创新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新药开发的方法1.疾病调查和病原分析:在新药开发的起点,疾病调查和病原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对动物疾病的调查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能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方向。

2.活性成分筛选:新药开发的核心是筛选出具有明显药效的活性成分。

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对不同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确定具有抗病活性的化合物。

3.药物安全性评价:在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此阶段需要进行药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以及药物的代谢、药动学研究等,确保新药的安全性。

4.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开发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该阶段需要进行分为三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即I期、II期和III期,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新药开发的挑战新药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多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

其间,研发团队面临着许多挑战。

1.病原微生物的变异性:病原微生物的变异会导致传统兽药的疗效下降,因此需要对病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开发更有效的药物。

2.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会限制其在动物兽药市场的应用,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评价。

3.临床试验的难度:兽药的临床试验相对于人药更为困难,因为动物研究不仅需考虑动物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

兽用疫苗的研发趋势

兽用疫苗的研发趋势

兽用疫苗的研发趋势
兽用疫苗的研发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多价、多种疫苗的研发:随着兽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人们对疫苗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开发出可以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的兽用疫苗。

因此,多价、多种兽用疫苗的研发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能够提高兽医药物的效率和安全性。

2.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兽用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目前,已经研发出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如基因重组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可以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和免疫效果。

3. 疫苗的全球化:随着种养殖业和宠物行业的全球化,兽用疫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兽用疫苗的需求,疫苗研发机构会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科研成果和资源,提高疫苗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

4. 新兴传染病的疫苗研发: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类与动物的接触增加,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研发面对这些新兴传染病的兽用疫苗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

5. 疫苗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兽用疫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发人员将不断改进疫苗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
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果。

总的来说,兽用疫苗的研发趋势是朝着多价、基因工程、全球化、新兴传染病和疫苗安全性稳定性提升等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兽用疫苗研发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动物健康和兽医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兽用疫苗作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研发和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疫苗佐剂作为疫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研发和应用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角度进行探讨,为兽用疫苗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兽用疫苗佐剂的作用和意义疫苗佐剂是指在疫苗中起到增强免疫效果的物质,其作用是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免疫强度和免疫持久性。

通过疫苗佐剂的配合,可以增加疫苗的有效性,降低疫苗的剂量和次数,提高疫苗的接种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免疫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提高免疫效果的持续时间。

疫苗佐剂在兽用疫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有兽用疫苗佐剂的局限性目前,兽用疫苗佐剂的种类较为单一,主要包括脂多糖类、矿物油类和乳化剂等。

这些佐剂能够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比如脂多糖类佐剂容易引起动物免疫耐受性,矿物油类佐剂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乳化剂在提高疫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安全性。

需要不断地研发新型的兽用疫苗佐剂,以满足兽医保健的需求。

三、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方向1. 生物佐剂的研发生物佐剂是指以微生物、酵母、藻类等天然生物质作为载体,辅助疫苗成分,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一种佐剂。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利用生物佐剂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疫苗的不良反应,延长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因此生物佐剂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2. 纳米佐剂的研发纳米佐剂是指将纳米材料作为疫苗的佐剂,提高疫苗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免疫效果的一种佐剂。

目前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肿瘤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纳米佐剂在兽用疫苗中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1. 多学科交叉研究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需要集生物工程、药物制剂、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因此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兽用疫苗佐剂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兽医药学中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兽医药学中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兽医药学中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概述:兽医药学是研究和应用动物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毒理学等学科知识,以实现动物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为目的的学科。

生物技术则是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开发制备新的生物制剂或利用生物制剂进行药物研发和治疗。

在兽医药学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技术在兽医药学中的应用最为显著的是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基因工程药物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特定的基因进行修饰,通过表达特定的蛋白质或多肽来达到治疗目的。

在兽医药学中,基因工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研制、动物生殖与免疫调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免疫原性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其表达出相应的免疫原,从而激发宿主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这种疫苗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疫苗保护,还能够避免传统疫苗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如病毒变异和复制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合成禽流感病毒HA基因并导入到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再通过表达及组装等过程,制备出禽流感疫苗,有效预防了禽流感的爆发。

基因工程疫苗不仅在兽医领域,也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猪瘟疫苗、家禽霍乱疫苗等。

基因工程药物在生殖与免疫调控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兽医药学领域中还广泛应用于生殖与免疫调控领域。

例如,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合成特定生长因子基因,如促卵泡生成素(FSH)基因,再通过转染技术将其导入动物体内,可以促进动物卵泡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的繁殖能力。

此外,基因工程药物还可以用于动物免疫调控。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合成特定的IL-2基因,并通过转染技术将其导入动物体内,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基因工程药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基因工程药物还在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兽药名词解释

新兽药名词解释

新兽药名词解释一、引言新兽药是指近年来研发出的用于动物医疗保健和治疗的药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动物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新兽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对新兽药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二、新兽药2.1 定义新兽药是指在动物医疗保健和治疗领域中,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后,获得批准上市并用于动物的药物。

与人类药物不同,新兽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针对动物的特殊需求和生理特点。

2.2 研发流程新兽药的研发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前期研发:包括对目标动物疾病的调研、药物分子的筛选和优化等。

2. 临床前试验: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评估新兽药的药效、安全性和剂量等。

3. 临床试验:将新兽药应用于真实动物患者,观察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4. 注册申请:提交相关数据和文档,申请新兽药的上市许可。

5. 上市和监管:获得上市许可后,新兽药需要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2.3 新兽药分类根据用途和作用机制的不同,新兽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 抗寄生虫药:用于治疗动物寄生虫感染的药物,如阿维菌素、吡虫啉等。

- 抗病毒药:用于治疗动物病毒感染的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

- 生物制剂:利用生物技术研发的药物,如重组疫苗、基因工程抗体等。

- 生长促进剂: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增重的药物,如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等。

三、新兽药研发的挑战和前景3.1 挑战新兽药的研发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 1. 安全性和效果验证:新兽药需要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但动物试验的时间和成本较高。

2. 监管和法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兽药的监管和法规要求不同,研发者需要遵守各项规定。

3. 市场竞争:新兽药市场竞争激烈,研发者需要在药效、安全性和价格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4. 抗药性问题:动物对药物的抗药性存在一定的风险,研发者需要持续创新以应对抗药性问题。

动物药物的开发和研究

动物药物的开发和研究

动物药物的开发和研究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动物健康的关注不断提升,动物药物的开发和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动物药物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生长和生产表现,进而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动物药物的定义、研发流程、应用领域、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究。

一、动物药物的定义和研发流程动物药物旨在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以及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千种动物药物面世,涉及家畜、家禽、宠物、渔业等多个领域。

动物药物的研发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初步研究。

该阶段主要涉及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筛选,以及后续的体外和体内实验。

2. 临床前研究。

该阶段主要包括毒理学、安全性、代谢动力学、药效学等实验,以明确药物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3. 临床试验。

该阶段主要进行人工制品的试验,以确定药物的最佳剂量、给药途径、疗效和安全性。

4. 监管审批。

该阶段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药物研究数据,通过临床试验和其他评估程序,以获得药物的注册批准和上市许可。

二、动物药物的应用领域动物药物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表现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常见的应用领域:1. 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

动物药物可以帮助动物抵抗和治疗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从而减少动物死亡率和传染病的传播。

2.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动物药物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增重、泌乳、繁殖和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3. 增强动物免疫力。

动物药物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从而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的发生。

三、动物药物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动物药物可以带来许多益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以下是一些问题和挑战:1. 药物安全性问题。

不安全的动物药物使用可能导致慢性和急性毒性、残留和耐药性问题等多种负面影响,甚至会对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新药研发方向
2009-2-10 来源:兽药营销网编辑:晨曦浏览: 228
1 我国新兽药的开发,一是仿制国外的兽药产品,二是把人用药品改为兽用。

仿制药物的开发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我国兽用化学药物开发的一条捷径。

药物研制实践证明,对国外专利保护到期的药物、某些不受专利限制的药物或者购买国外现有新药的生产技术进行国内生产,可以弥补国内兽药基础研究人才和资金匾乏,使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中获益。

近年来是我国兽用化学药物正处于比较迅猛的发展时期,其间国内相继有一些大型医药企业介人兽药研发,基于比较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基础条件,以及国外一些原料药专利保护期限的结束,仿制药物的开发非常活跃,相继有一些产品完成开发或上报及批准。

如阿维菌素类、氟喳诺酮类、泰乐菌素、黄霉素、替米考星、头抱唆峡、氟苯尼考等二类仿制药物。

2 大力发展饲用生物制剂
2.1饲用生物制剂是指专用于添加在动物饲料内,用以提高畜禽产品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能代替传统抗生素添加剂,兼有抗病,无药残,无污染特性的一类制剂。

饲用生物制剂有多种,如益生素或称微生态制剂,是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活菌制剂,具有抗病促生长等多种功能,临床报道还具有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机体免疫力,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酶制剂有内源性酶和外源性酶,主要参与细胞壁的降解,增进养分的消化及改善畜禽消化,使原先不易消化降解的物质在补用酶制剂后变得可消化吸收利用,从而提高畜禽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低聚糖又称寡聚糖,主要通过促进机体肠道内有益菌增殖,结合吸收外源性病原菌以及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来发挥作用,从而对动物体具有抗病促生长的作用。

还有其它如中草药添加剂、糖萜素及酵母细胞壁等天然提取物类的生物制剂亦表现出良好的抗病促生长作用。

这类制剂是人类的福音,它适应了人类对无药物残留食物的需求,必将在未来的养殖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举例如下:
微生态制剂: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芽孢菌、粪链球菌等。

酶制剂:蛋白酶类、纤维素酶类、淀粉酶类、植物降解酶类复合酶等
低聚糖类:果寡糖、甘露寡糖、异麦芽寡糖、大豆低聚糖等
抗菌肽:已分离、鉴定500多种
酸化剂: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山梨酸、甲酸、乙酸等
代谢调节剂:莱克多巴胺
生长激素:牛生长激素(BST)、猪生长激素(PST)、生长抑素抑制剂、
促生长激素分泌激素(Ghrelin)
3 西药复方制剂的开发复方制剂关键是配方和剂型的设计,可运用专利信息指导药物开发。

专利信息是药物开发的灵魂,一般来说专利文件的公开要比专利商品化早很多年,尤其是药物,从新化合物专利开始到药物上市约需要5—8年,且专利文献中报道的科学发明创造大约有70%的内容是其它文献不予报道的。

利用专利信息,可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市场需求,从而确定本单位的产品开发方向和目标。

此外还可以利用专利的时效性和地域性进行合理仿制,待专利保护期满后,合理借鉴和开发类似产品。

4 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开发利用现代技术分离提取有效成份,弄清其结构和理化性质,最后达到人工合成的目的。

发掘临床处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行之有效的方剂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索各组分在复方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行优选配比,创造出作用更全面、副作用更小的新型中药。

抗病毒中药复方
抗病毒西药基本被取缔,而中药独特的抗病毒作用可为我们研发新药提供依据和可行性。

如清瘟败毒散。

治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引起的败血病的复方制剂据研究中药里的提取物青蒿素、大蒜素同四环素、新胂凡钠明均能有效的抑制和杀灭附红体病原,具有显著的疗效。

今后还需加大投资、加大力度,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种动物、不同的用药目的、个体饲养户、集约化生产企业的有特色的新制剂剂型。

除了继续生产单方制剂外,还应开发复方制剂,其药味数以2~3味为宜。

分离合成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开发它的复方制剂。

总之,制剂的品种应该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5 中西复方制剂目前,无论在人医临床上还是兽医临床,都出现了很多中西药同用的情况,因而出现了不少中西药组方配伍的中西药复方制剂。

如用大黄与苏打配伍组成大黄苏打片,用于调理胃肠,如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用麻黄素、黄芩素、甘草酸铵、白果叶、异丙嗪等制成麻杏黄甘片,有镇咳祛痰、平喘之效;用金银花、板蓝根、扑热息痛、扑尔敏等组成复方感冒灵,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6 生物制剂的开发
利用基因工程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如疫苗、合成生长激素)也是今后的一大发展趋势。

6.1基因工程活载体苗
6.1.1 基因缺失苗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中伪狂犬病毒TK基因缺失苗已经被美国FDA批准进入市场,它的显著特点是可将其疫苗接种抗体和野毒抗体感染区别开来。

6.1.1 基因工程亚单位苗
6.1.2核酸疫苗(DNA疫苗)
6.1.3基因工程定向(或称导向、制导)疫苗其它的还有转基因植物疫苗、转基因动物疫苗、合成败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细胞因子和胸腺激素、超长效终生免疫疫苗等。

6.2长效浓缩疫苗可通过以下技术达到此目的:首先大幅度提高疫苗抗原的浓度,然后以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浓缩,最终将浓缩疫苗用适宜的成分包裹使疫苗抗原在机体内以固定缓释速度释放。

6.3 抗原抗体复合疫苗用于减缓疫苗(尤其是毒力较强疫苗)的毒副作用。

目前国外已将此种技术应用于IBD中等毒力疫苗的减毒研究,证明效果较好。

6.4速效复合佐剂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复合佐剂具有迅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和抑制侵入机体病毒增殖及防止继发感染的多重作用,一般用后24h显效,72h控制病情。

6.5 无病毒的同源或异源抗体制品一是应用SPF级动物进行生产;二是对抗体制品进行有效的病毒杀灭处理,但不影响抗体的生物活性;三是利用它种动物制备异源抗体。

6.6主、被动复合双向应急免疫制剂即以抗体和相应的抗原配合适宜的佐剂,采用适当的工艺制成同种双向免疫制剂,以便长、短结合消除免疫空白,迅速并持续控制病情。

7 注重开发兽药新剂型。

抗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的缓释剂、长效控释剂及透皮吸收剂将被大力开发和应用。

促生长剂的植入缓释剂的开发将会受到关注。

靶向给药和定位给药制剂(如脂质体、微囊、毫微囊)因具有导向和延效作用也将被开发用于治疗动物的寄生虫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

随着兽医临床用药的发展和需要,必将有更多更新的剂型出现,制剂必将向着群养群防,高效、长效,低毒副作用及使用方便、一药多剂型的方向发展,如伊维菌素已有预混剂、片剂、糊剂、口服液体制剂、微囊剂、缓释巨丸剂以及注射剂和透皮剂等。

由于药物的制剂剂型能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速度,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所以一个好的原料药还必须有一个好的制剂剂型,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研制开发兽药制剂新剂型至关重要。

现代药物的制剂剂型发展在制剂学上分为四个时代:普通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

目前认为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剂型有:①气雾剂:呼吸道吸入用(定量阀门),皮肤、粘膜及空气消毒(非定量阀门);②栓剂及锭剂:可通过直肠吸收,防止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②缓释剂:有长效多层片、骨架片、包心片、微胶片等;④微型胶囊:将药物包封于脂质体类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而形成的微粒体剂型;⑤灌洗剂、滴丸剂;⑥弹丸剂:如硒弹等;⑦颗粒剂:水溶剂、混悬剂、泡腾剂等;⑧膜剂:如口服膜、服用膜;⑨控制释放制剂:口服缓释、控释制剂、透皮控释制剂、粘膜给药制剂和靶位给药制剂(即微球制剂、对特定的器官组织具有靶位性);⑩内服溶液剂:包括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⑩干乳剂:为解决乳剂物理不稳定性,将乳剂加入甘露醇、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及乳糖等支撑剂冻干制成,使用前加水复原成乳剂。

举例如下:
牛、羊
抗寄生虫药:浇淋剂(Pour on)、大丸剂、控释剂
促生长剂:埋植剂
奶牛乳房灌注剂、乳头清洁剂
仔猪乳膏剂(舐剂)、滴剂
宠物项圈、洗涤剂、咀嚼片
水产养殖膨化剂
消毒喷雾剂
8 加强宠物用药的研发
食品动物用药减少,宠物用药明显增加。

最大的市场是宠物,总额为41.65亿美元,占市场的36.8%,其次是牛用药物,总额为31.4亿美元,占市场的27.7%, 再次是猪用药物,总额为20.3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17.9%,禽用药物总额为14.05%,占市场份额的1 2.4%, 最小份额的是羊的药物,总额只有5.9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