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图书读后感

合集下载

读廉政书籍心得体会读廉洁书籍读后感三篇

读廉政书籍心得体会读廉洁书籍读后感三篇

读廉政书籍心得体会读廉洁书籍读后感三篇【篇1】读廉政书籍心得体会读廉洁书籍读后感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局党组专门组织阅读了《警鉴》、《镜鉴》等廉政书籍,书中对一些腐败案件进行了部析,让人深思,发人深省。

那些领导干部哪一个没有一段辉煌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有过奋斗、有过拼搏、有过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而且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最后却因偏离人生的正确航向,将所有的人生积淀和大半生的奋斗成果,付诸东流,最终沦落到身败名裂与家破人散、身陷囹圄的下场,从人生的顶端跌落到最低谷,勾勒出一条条病态的人生曲线。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系统的党员干部,要坚持警钟长鸣,时刻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牢记廉政准则和“八项规定”上级廉政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把好“四大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一是把好情感关,谨防事随情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干部也有亲情、友情、乡情等人之常情。

然而,有些情谊并非真情,而是借“情”之名,图“利”之实。

倘若把握不住用情的度,倾心于情,最终必为情所困、为情所害。

因此,在对待复杂的人情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在坚持基本原则问题上要不为亲情所动、不为友情所移、不为乡情所恋、不为美色所迷,以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将“图利之情”拒之门外。

二是把好思想关,谨防自腐蜕变。

许多铸成大错的领导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普遍反映出一点,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利益开始,侥幸过后,私欲膨胀不断诱发,拒腐防变的警惕性逐步瓦解,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一步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经验告诉我们,“终身之名节,千秋之芳秽,只系于一念之消长,一息之依违”。

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牢筑思想防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勤政为民,自警自律,从根本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城。

廉政文章读后感(通用5篇)

廉政文章读后感(通用5篇)

廉政文章读后感(通用5篇)廉政文章读后感(通用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廉政文章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廉政文章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小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它让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们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定要升起的五星红旗》这篇文章。

它主要讲了1992年5月,10岁的梁帆去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却没看到我们的五星红旗。

她两次向负责人提出请求,几经周折,终于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故事。

是什么动力使她一直坚持下去了呢?是梁帆对祖国的尊重,是梁帆那金子般的爱国心。

但当今社会上,能做到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不,说不定有些人连坦坦荡荡做真人都做不到呢!三鹿奶业帝国为何轰然倒塌?中学生李某为何得到法律的严惩?是他们都对道德和法律缺乏敬畏,使用各种手段,丧失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慎记:勿起贪念。

生活中的秩序可是必不可少,在这,我建议大家读一读英雄机长和文明乘客的故事,他们正因当时镇定,乘客没有惊慌,使全机乘客,工作人员全部逃生。

是英雄机长救了文明乘客,是文明乘客成就了英雄机长。

廉洁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品德,我们要传递廉洁读本,让廉洁之花永开不败,让廉洁之水流遍人间。

廉政文章读后感篇2廉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廉洁从政,廉洁施政的意思。

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小故事:《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是:昌邑县的王密县令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贿赂杨震,但杨震两袖清风没有接受贿赂并责备了王密县令,使王密县令大感惭愧。

廉政书籍心得体会三篇

廉政书籍心得体会三篇

廉政书籍心得体会三篇廉政文化教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增强廉政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多读廉政书籍也是有所帮助的。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廉政书籍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廉政书籍心得体会篇1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一本好书,像一粒种子,打破空寂,孕育一抹绿色;一本好书,如一股清泉,洗涤污渍,滋润一方心田;一本好书,似一束阳光,扫走阴霾,撒播一片阳光。

书籍熏陶着人的心灵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书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一本好书,像一粒种子,打破空寂,孕育一抹绿色;一本好书,如一股清泉,洗涤污渍,滋润一方心田;一本好书,似一束阳光,扫走阴霾,撒播一片阳光。

书籍熏陶着人的心灵,约束着人的道德行为,校正着人生轨迹。

与书籍相伴的人,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她千白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如此境界,我尚未达到,但阅读已的确成为我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用作消遣,愉悦身心;可以汲取知识,丰富自身;可以明辨是非,约束自我。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她突破时空局限,传承人类文明。

读书开拓了我的视野,引领着我窥探到了历史的精华。

读书知史。

透过厚实的书卷,我看到了民族兴衰的痕迹,看到了历史前进的脚步,看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翻开散发清香的县志书卷,我了解到了家乡——这座莫干山麓、清溪河畔的美丽县城的名字渊源——“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号德清!”修德尚清,此为德清之由来,亦是读书知史之要求。

近日,捧读了省纪委组织编写的廉政系列书籍《廉政镜鉴丛书》,获益匪浅、感慨良多。

故不避愚钝,结合以前看到过的一些廉文廉书,谈谈自己对“读书修德,以德律己”的一些陋见,以期抛砖引玉。

廉洁书籍读书心得3篇

廉洁书籍读书心得3篇

廉洁书籍读书心得3篇摘要:一、引言1.书籍简介2.读书目的二、正文:【篇一:廉洁书籍读后感】一、内容概述最近阅读了一本关于廉洁的书籍,内容涵盖了廉洁理念、廉洁行为和廉洁制度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廉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找到了方向。

二、心得体会在这本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廉洁的重要性。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应该保持一颗廉洁的心,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金钱所动。

书籍中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廉洁与腐败的界限,也让我看到了廉洁的力量。

三、现实意义与应用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严守道德底线。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以廉洁为准则,做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

我将把这本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廉洁素养。

【篇二:廉洁书籍读后感】一、内容概述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廉洁的书籍。

书中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阐述了廉洁的含义、价值和实践。

这本书让我对廉洁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廉洁。

二、心得体会在这本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廉洁的品质。

一个人只有具备廉洁的品质,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得到他人的尊重。

书籍中的实例让我看到了廉洁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廉洁的重要性。

三、现实意义与应用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廉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我将把这本书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廉洁的人。

【篇三:廉洁书籍读后感】一、内容概述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廉洁的书籍。

书中通过讲解廉洁的理念、方法和案例,让我对廉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廉洁意识,也让我明白了廉洁的重要性。

二、心得体会在这本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廉洁的价值。

一个人只有具备廉洁的品质,才能在社会中取得长久的成功。

书籍中的案例让我看到了廉洁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廉洁的必要性。

三、现实意义与应用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廉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从廉政书籍中学习:八篇心得体会

从廉政书籍中学习:八篇心得体会

从廉政书籍中学习:八篇心得体会1. 廉政是一种态度廉政并不仅仅是指遵守法规和规章制度,更是一种内心的态度和价值观。

廉政意味着诚实、正直和透明,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坚守这种态度。

2. 强化内控机制廉政书籍提醒我们,建立和强化内控机制是预防腐败和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

企业和组织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确保廉洁和透明的运作。

3. 领导的示范作用领导的示范作用对于塑造廉政文化至关重要。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到廉洁自律,以此带动下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廉政书籍告诉我们,建立一个有效的举报机制可以帮助揭露腐败和不当行为,维护组织的廉洁形象。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提供举报并保护举报者的隐私和权益。

5. 提升员工廉洁意识培养员工的廉洁意识是预防腐败的关键。

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廉政的重要性,并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以避免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6. 建立透明公正的决策机制廉政书籍提醒我们,建立透明公正的决策机制可以杜绝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决策过程应该公开透明,并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参与。

7. 防范利益冲突廉政书籍教导我们要警惕利益冲突的发生。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避免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以免影响正常的决策和行为。

8. 建立廉洁文化最后,廉政书籍提醒我们要建立廉洁文化,将廉洁作为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廉洁文化应该贯穿于组织的各个层面和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来强化廉政意识和行为准则。

以上是我从廉政书籍中学习到的八篇心得体会。

廉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通过学习和践行廉政原则,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廉洁、正直的社会。

2024年廉政书籍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廉政书籍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廉政书籍心得体会____年廉政书籍心得体会一、引言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普通公民,书籍对于我们来说是获取信息、提升智慧、改变思想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廉政建设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

在廉政建设的过程中,书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我们的廉洁意识,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

本篇文章将就我在阅读____年廉政书籍时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书籍概述____年廉政书籍是一本围绕当前社会廉政建设问题展开探讨的专著。

本书作者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廉政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对当前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廉政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心得体会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

一是我深刻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向我们展示了腐败行为对社会和国家所造成的极大危害。

腐败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还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廉政建设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是廉政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廉政教育和宣传工作是廉政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公民的廉洁意识和道德水平,增强对腐败的警惕性。

廉政教育不仅应该局限于学校和公务员培训,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广告、媒体等,向全社会普及廉政知识,提高公众对廉政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三是廉政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廉政建设不是单靠政府和领导干部就能实现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监督执纪,建立健全的廉政机制;企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风清气正的组织文化;个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廉洁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使廉政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是廉政建设需要依法治国的支撑。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

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

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一】为丰富自己的廉政知识,近日我阅读了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话》一书,通过阅读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觉得该书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今有之。

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于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

尽管"廉政"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大致有:造就一个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订并严格实施确保政治清明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

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

该书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

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首先,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

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

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经验。

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治、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

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但就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理想,对于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篇1这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

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务必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

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

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

说到那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

但是,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

做人务必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

”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

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

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

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

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

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

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

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那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中国廉政史话》有感
工作前,我认为廉政离我们很远,工作后,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我发现廉政不只是拒绝金钱犯罪,而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从工作内8小时到工作外8小时,从方方面面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怎样树立良好的廉政道德观念,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抱着对廉政建设的疑问,我阅读了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话》,该书对廉政理论和历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清晰叙述出新中国建立后廉政建设的历史脉络和丰富经验。

书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鲜明生动事例,加深了我对廉政建设的理解,让我模糊混沌的思想认识得到一次提升,从思想上清晰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政治理念,可以说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早在先秦时已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廉”为官德,“政”也可为“正”解。

“廉政”一词第一次出现书面记载,是在《晏子春秋》中,齐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回答:“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

”晏子以水的品性比喻为政之德,认为只有像水那样保持至清之德,才能涤除尘垢,使政治永远保持清明公正。

《论语·颜渊》则记载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政”的一个非常恰当的诠释。

他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明
政治的根本要义就是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如果执政者带头做到公正无私,下面的官员就不敢以权谋私了。

由此可见,古人所谓“廉政”的本来涵义,指的是清廉公正的政治。

自古以来,营造“弊绝风清”的治世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的理想和庶民百姓的期盼。

历史上的明君廉臣、仁人志士乃至庶民百姓都为遏制、致消除官场上的贪污和政治上的腐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提出了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爱民传统,作为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提出德治和法治不可偏缺的统治阶级廉政模式。

统治者为了完善廉政体系,御史监察制度随即应运而生,在这一制度下涌现出许多勇于、善于或巧于向君王进谏的清官廉吏:如商代忠臣比干、明代清官海瑞等。

其中许多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历史人物形象,如”强项令“董宣,深入士林以及百姓心中,成为士人心中的价值表率,百姓称颂的廉明官吏,逐渐形成了人人称颂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因为其言行代表了正直士大夫廉洁无私的高尚品德与风节。

中国当代的廉政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趋同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向古人学习,需要认真总结中国廉政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古鉴今、以古育今。

现代中国,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发展,金本位思想众口喧
嚣,因道德腐蚀而不断下马的官员日渐增多。

因此,现代廉政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要当做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认真对待。

随着形势的变化,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为了保证渠水的清澈见底,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引进活水,时刻保持警惕,注重廉政警示和教育制度建设,才能确保我们的干部队伍永葆廉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为我市的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