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书籍读后感

合集下载

读廉洁书籍心得体会5篇

读廉洁书籍心得体会5篇

读廉洁书籍心得体会5篇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话》一书,通过阅读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读廉洁书籍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廉洁书籍心得体会一:“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人都需要你。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的内容。

高尔基在信中教育儿子要做一个留给人们美好东西的人,也就是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伟人的话振聋发聩,不但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对于我们每个成人也有很大的启发。

作为教师,更应该从中获得教益:要做一个廉洁的教师,要做一个乐于奉献的教师。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

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

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不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

因此,为人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

教师廉洁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是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以廉为宝读后感

以廉为宝读后感

以廉为宝读后感《以廉为宝》读后感。

《以廉为宝》是一本关于廉洁的书籍,作者以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廉洁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腐败问题依然严重,而廉洁则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石。

读完这本书,我深切感受到了廉洁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廉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廉洁的重要性。

廉洁不仅仅是指不贪污受贿,更是指在工作中不偏私、不徇私、不搞特权。

只有保持廉洁,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廉洁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每个公民都应该以廉洁为宝,做一个廉洁的人。

在阅读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廉洁的力量。

廉洁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力量。

只有保持廉洁,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而一旦失去廉洁,不仅会失去人民的信任,也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廉洁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让我们在风雨中立于不败之地,它能够让我们在诱惑面前坚守初心,它能够让我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

只有保持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读完《以廉为宝》,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廉洁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应该以廉洁为宝,做一个廉洁的人。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都应该保持廉洁,坚守原则,不为私利所动,不为利益所诱。

只有保持廉洁,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真正做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社会。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廉洁这种品质,努力做一个廉洁的人。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以廉洁为宝,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愿我们都能以廉洁为宝,做一个廉洁的人。

廉洁读后感(通用16篇)

廉洁读后感(通用16篇)

廉洁读后感(通用16篇)廉洁读后感第1篇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美德。

《中小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将“廉洁”这个原本小学生很难理解的概念,以格言、童谣、漫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

我们读后不仅觉得新鲜有趣而且深受教育。

自古以来就许多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佳句。

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其中之一,公道中学就利用这句古诗编了一首寓意极深的童谣:“两袖清风要廉洁,大家要向于谦学。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无私奉献不为己,大公无私不谋利,清正廉洁好品质,我们人人要牢记。

”说得多好呀,做人就要像于谦一样,不畏权贵,历尽磨难也要让世人感受到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最爱吃得菜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做人也像它。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还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以前我一直不太能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读了《中小学生廉洁教育读本》,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的漫画更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告诉我们做人要廉洁。

其中两幅漫画给我印象最深刻。

漫画一:习惯成自然。

这漫画中一位大官悠然地坐在自家沙发上,别人三番五次给他送来名贵礼品,他都神态自若地收下了。

最后一幅是两个警察叔叔带了个手拷上门,估计是因为他收了人家太多礼品,贪污的事被警察发觉了。

但他因为长期收送上门的礼物,这次他依然悠然自得地坐在沙发上,以为又有人送礼来了。

看完这幅漫画我深深明白这种“习惯”可千万养成不得。

当别人请自己办事时要像《狐狸和蝉》中蝉那样,做到头脑清醒,保持警觉,要分清这个忙是否能帮。

不要见了礼物、钱财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答应,做人千万不能贪。

漫画二:爱莲新说。

画上一个人站在盛开的莲花上,十分精神。

面对脚下的金山银山毫不动容。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勤廉者平安一生。

”“莲”像征着清廉、正直,而又有多少人能如漫画上的人一样能够面对巨大的诱惑而保持公正无私呢?只要贪了就不会平安一生,即使没有人告发你,你的内心也不会安宁。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精选2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廉洁文化书籍读后感篇1这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

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务必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

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

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

说到那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

但是,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

做人务必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

”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

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

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

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

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

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

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

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那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

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

廉洁书籍读书心得(精选5篇)

廉洁书籍读书心得(精选5篇)

廉洁书籍读书心得(精选5篇)廉洁书籍读书心得篇1《廉政文化读本》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执政需以廉为宝在纪律教育和廉政文化月活动中,我局开展了读书思廉征文活动。

通过阅读《廉政文化读本》,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

读本中既有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典故事,又有当今社会廉政文化的现代理念;既有廉洁自律的正面典型,又有贪污腐败的反面教材;既有各级领导的谆谆教导,又有腐败分子的现身说法;既有原汁原味的和声泪俱下的悔过笔录,又有重点提示的按语和画龙点睛的精彩点评,阅读以后使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尽管“廉政”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含义大致有:造就一个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订并严格实施确保政治清明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

廉政建设就如身体建设,既要增强自身免疫,又要加强对外防范。

首先,要保持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

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我国的各级政府都冠以“人民”字样,很多政府门口都赫然帖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显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政府工作就是代表其领导的人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工作是对人民负责的。

贪污腐败的行为侵犯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损害了党领导下的政府的威信,一个贪污腐败的政府机构必然导致其领导权威的降低,导致政令的不畅通,导致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和加剧。

其次,要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德治是根本,有许多法制不可及之处,就像我们要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样。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抵制腐败的防火墙。

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

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廉政文章读后感16篇【一】为丰富自己的廉政知识,近日我阅读了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话》一书,通过阅读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觉得该书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今有之。

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于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

尽管"廉政"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大致有:造就一个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订并严格实施确保政治清明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

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

该书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

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首先,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

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

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经验。

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治、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

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读廉洁书籍读后感

读廉洁书籍读后感

读廉洁书籍读后感读后感,廉洁书籍《廉洁的力量》。

《廉洁的力量》是一本关于廉洁的书籍,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廉洁的重要性和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廉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廉洁的力量。

他讲述了一些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而最终落马的故事,也讲述了一些廉洁官员坚守原则、清正廉洁的事迹。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廉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人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也可以让一个国家在风险面前保持稳定和发展。

除了案例,作者还通过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廉洁的重要性。

他指出,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制度需要。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廉洁的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腐败就会蔓延,制度就会失去信任,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因此,廉洁不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读完这本书,我对廉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意识到,廉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廉洁,不为个人私利而失去原则,不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良知。

只有每个人都做到廉洁,整个社会才能摆脱腐败的阴影,走向繁荣和进步。

同时,我也意识到,廉洁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监督。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廉洁的力量很容易被侵蚀和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让廉洁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总的来说,读完《廉洁的力量》,我深受启发。

我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和力量,也明白了廉洁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制度的保障。

我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廉洁意识,做到廉洁自律,也会关注社会制度的完善,为廉洁的力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廉洁的力量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清明和美好。

《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2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篇1今天我读《廉洁教育读本》诚信类中的一篇,短文的题目是《诚信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大家肯定认识吧!他是18世纪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他曾经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

美国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时他家里孩子多,,父母靠打铁、做蜡烛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后来,他的哥哥在城里办了一家报纸,富兰克林就去当学徒印刷所有学习排版,为了哥哥不常毒打和责骂富兰克林,他就到别的的城市里去寻找工作,他找了一家报纸,这家报纸是凯谋经营的,当时就收留了他,富兰克林早就知道凯谋不是一个好人,只是想让他去教他的工人,因为他的工人不熟练,到后来,真的被富兰克林猜对了,凯谋知道富兰克林教好了工人,凯谋就想逼他走,而且一直骂他。

读了这篇小小的短文就给人一个启示:做人要讲诚信,就象富兰克林一样知道凯谋不是好人不是诚心诚意的让他留下,而是让富兰克林把他的工人教熟练,虽然他知道,可是他不马上离开而是做下去,你看,富兰克林他这么讲诚信值得我们学习。

《廉洁教育读本》读书心得体会篇2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书,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它们陪伴我渡过了无数的日日夜夜;书,又像一台电脑,装着许多的知识,在里面,一个个情景等着我去想象。

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近段时间,我阅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廉洁教育读本》。

这本书里面既有历史人物,也有现代人物,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看到曾经的名人、善人,从寻常百姓,书里有很多教我们如何做人的故事,还有一些知识链接、小问题,让我们去思考,每一页还有名人名言,如: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洁书籍读后感
为丰富自己的廉政知识,近日我阅读了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话》一书,通过阅读深刻了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觉得该书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今有之。

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于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

尽管“廉政”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大致有:造就一个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订并严格实施确保政治清明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

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

该书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

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首先,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

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

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经验。

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治、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

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但就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理想,对于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

在中国廉政史上,御史监察制度虽然有人治之弊,但还是有正面作用。

在此制度下,涌现了许多勇于、善于或巧于向君王进谏的清官廉吏。

第四,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

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
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

第五,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任何时代的廉政,都是与执政官员的道德品质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中国廉政史上,大凡清官廉吏,都具有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优秀品格。

以上有关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中国廉政文化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罗定市房地产管理局谭斯敏
二0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