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21-30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1-30回梗概

《三国演义》1-30回梗概

《三国演义》1-30回梗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涿(zhu 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

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

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

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舓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

【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jùn)、孙坚(字文台)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十常侍。

三国演义情节(一轮26-30回)

三国演义情节(一轮26-30回)
这些猛将的加入,大大增强了曹操的军事实力,为他日后 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吕布的败亡
吕布虽然勇猛善战,但他的性格暴躁、多疑,导致手下将领纷纷 离他而去。
在与曹操的战斗中,吕布虽然一度占据优势,但最终被曹操军队 围攻,陷入了困境。
吕布的败亡标志着徐州地区的势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曹操成 为了该地区的主导者。同时,吕布的败亡也反映了个人性格和领 导能力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
提供了土壤。
曹操大胜袁绍
01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采用了灵活的战术和谋略,成功地击败了 袁绍。
02
曹操通过奇袭、火攻等方式,重创了袁绍的军队,最终取得了
胜利。
曹操大胜袁绍,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也为曹魏的崛起奠定
03
了基础。
04
第29回:关羽过五关斩六 将
关羽离开曹营
01
曹操对关羽的敬重和赏识,使关 羽在曹营中得到了很高的待遇。 然而,关羽心念刘备,始终未忘 桃园结义之情。
02
在得知刘备的行踪后,关羽向曹 操请辞,表示要离开曹营,寻找 刘备。曹操虽然不舍,但仍然答 应了关羽的请求。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离开曹营后,一路向刘备所在的 方向行进。在途中,他经过了五个关 口,并击败了六名阻拦他的将领。
这段情节展现了关羽高超的武艺和威 猛的形象,也表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 和义气。
投奔刘备
曹操在政治上采取集权制,而 袁绍则倾向于分权,这导致了 双方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
曹操与袁绍的矛盾逐渐激化, 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爆发。
官渡之战的背景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 战役,发生在公元199年至200
年间。
曹操在政治和军事实力上逐渐崛 起,而袁绍则感到威胁,试图通

《三国演义》21-40回检测及答案 周玉芬

《三国演义》21-40回检测及答案   周玉芬

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

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这说的是2.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刘备以为借口脱离曹操,他这样表达逃离的快乐“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3.曹操听从荀彧的之计让谋害刘备。

此人与陈登商议,陈登设计在刘备招民返回时假装迎接刘备,实则暗中伏击。

不料陈登之父闻知此事,反命陈登去密告刘备。

恰好遇到关羽、张飞先回,关羽设计“”,引之出迎,袭而杀之。

4.刘备惧怕曹操势重,陈登献计让刘备求得的书信以便向袁绍求救。

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起草了一篇檄文,曹操见此檄文惊出一身冷汗。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徐璆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

此时刘备占领了徐州。

()订正:2.程昱、郭嘉听闻刘备离开,劝谏曹操说这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于是曹曹操立即派许褚追赶刘备,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订正:三、简答题1.后人有诗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说的是什么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案:青梅煮酒论英雄。

刘备参与董承立盟诛曹的计划,为防曹操谋害,每日借来掩饰自己。

(1分)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议论天下英雄。

(1分)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

(1分)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

刘备听后大惊失箸。

(1分)时雷声大作,刘备从容拾箸并借掩饰而使曹操认为其胆小无大志,不复怀疑。

(1分)2.简要分析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两位对话者的心理。

曹操:刘备:3.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出自《三国演义》。

请简述小说中“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了口水,不再感到口渴,而加快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

3.张飞擒刘岱,主要用了什么计?答:。

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

《三国演义》21-30回练习及答案

《三国演义》21-30回练习及答案

三国演义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DE )A.“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一段故‎事。

曹操要刘备‎言当世英雄‎,因为袁术称‎帝,刘备第一个‎列举袁术,然后再列举‎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

曹操认为天‎下英雄惟刘‎备和自己。

B.袁术、袁绍兄弟两‎人出身名门‎,四世三公,曹操认为袁‎术如冢中枯‎骨,袁绍好谋无‎断,皆非英雄。

后两人皆兵‎败吐血而亡‎,为刘备、曹操所灭。

C.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

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许褚‎去追。

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坚决不肯回‎去。

袁术兵败身‎死,关公赚城斩‎车胄。

D.刘备惧怕曹‎操势重,便向袁绍求‎救。

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陈‎琳起草了一‎篇檄文。

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把曹操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曹操打‎败袁绍,便把陈琳杀‎了。

E.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

祢衡为人狂‎傲,认为“荀彧可使吊‎丧问疾,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

曹操大怒,怀恨在心,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借刘表之手‎杀掉祢衡。

2.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C E )A.董承谋划利‎用曹操患偏‎头痛的机会‎,与太医吉平‎商议用毒药‎毒死曹操,不料被家奴‎告发,曹操大怒,将董承等人‎杀了。

曹操杀了董‎承等人犹不‎解恨,想废帝另立‎新君,被手下谋士‎劝止。

曹操又下令‎勒死了董承‎的妹妹、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并派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

B.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

张辽前去劝‎降,说了拼死有‎“三罪”,投降有“三利”。

三国演义21——24

三国演义21——24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请简述曹操诛杀董承的原因 曹操在许田围猎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 不甘受辱,与伏皇后商议,赐给董承藏有密诏 的锦袍,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暗结刘备等 人谋诛曹操。董承谋划用曹操患偏头痛的机会, 用毒药毒死曹操不料被家奴告发,为曹操所杀。

2、关公赚城斩车胄
刘备借口截击袁术,离开曹操后。曹操派车 胄伏兵瓮城,想擒刘备。关羽获悉后,假扮曹 军,赚开城门,将车胄杀死。自此,刘备与曹 操正式为敌。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伐曹檄文 袁绍出兵助刘备讨伐曹操时,令书记陈琳起 草檄文。陈琳援笔立就。这篇檄文历数曹家几 代人的罪名,写得痛快淋漓。檄文传到许都, 当时曹操正患头风,卧病在床。看了檄文之后, 曹操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风顿时痊愈。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1、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 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 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操 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 为吃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 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 疑。(122字)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简述祢衡之死
曹操欲使人劝说刘表归顺,孔融荐祢衡。曹 操见之,不加礼,祢相讥,又批斥其人才。曹 操恼怒,命其为鼓吏以辱之。祢衡于宴上裸衣 击鼓,痛骂操。操不愿负杀戮贤士之名,遂遣 之。祢衡在众人的劝说下奔赴荆州。至荆州祢 又讥讽刘表,刘为免受害贤之名,遣其去见黄 祖。祢衡后被黄祖杀死。(130字)

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政治斗争和蜀汉的建立。

以下是第二十一回的详细内容:
刘备入川:刘备率领刘、张两军北上,与曹操展开政治角力。

刘备最初与刘璋达成联盟,但后来发现刘璋内部不稳定,于是趁机进攻。

他的主要将领有关羽和张飞。

刘备的军队围攻成都,刘璋最终投降,刘备得以控制川地。

蜀汉建立: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并自称为蜀汉皇帝,国号“蜀”。

刘备成为蜀汉的第一位君主,开始了蜀汉的建立和统治。

曹操北伐: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北伐,意图进攻刘备的新领土。

刘备为了应对曹操的进攻,派遣关羽阻止夏侯渊。

关羽与夏侯渊在白水洞交战,最终取得胜利。

曹操伐蜀:曹操不满刘备的壮丽川地,决定亲自北伐。

他的军队侵入蜀地,但受到刘备军队的坚决抵抗。

曹操的军队在汉中遭受重大挫折,被刘备军队阻止。

刺杀张杰:曹操派遣文官张杰前往巴西县,企图收降刘备的官员
黄权。

但黄权认为张杰威胁自己的安全,便派遣部下刺杀了张杰。

总的来说,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刘备如何入川,建立了蜀汉政权,以及他与曹操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斗。

这一回也展现了一些关键角色如关羽和黄权的重要行动。

三国演义21至30回读后感10篇

三国演义21至30回读后感10篇

三国演义21至30回读后感10篇三国演义21至30回读后感篇1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21至30回读后感篇2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

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1-30回

三国演义1-30回

《三国演义》情节概括1-10回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关羽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③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4、“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与感佩其忠义的陈宫同逃至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

②吕伯奢让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外出沽酒。

③曹操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⑤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便弃曹而他往。

5、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6、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第5回)①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公孙瓒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

②张飞挺丈八蛇矛来攻。

③接着一旁的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来战,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④这时刘备掣双股剑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
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1、刘备为什么要种菜,关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2简述煮酒论英雄的情节。

刘备以什么借口脱离曹操的?
答: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

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刘备以截击袁术为名脱离曹操。

3、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可以看出曹操的野心勃勃。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可以看出刘备极深的城府。

第22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1、曹操当时“患头风,卧病在床”,是如何医好的?
答:曹操“患头风,卧病在床”时,手下将袁绍讨伐他的檄文给他看,因陈琳起草的这篇檄文义正辞严,文笔犀利,击中要害,使他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风霍然而愈。

2、张飞擒刘岱,用了什么计?
答:苦肉计。

张飞见刘岱坚守不出,便决定智取。

先在军中宣布二更前去动寨,然后假装酒醉寻手下一军士罪过,暴打他一顿,关押起来,暗使左右让其纵去,让他前往刘岱营中报劫寨之事,刘见他身受重伤,最后中计。

第23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
1、弥衡击鼓骂曹时,曹为何不杀他,后借谁的手除掉了他?
答:因为弥衡才学天下闻名,“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

”是当世名流,杀他怕坏了自己招贤爱才的名声。

故让他去劝刘表投降,刘表不杀祢正,使见黄祖,黄祖斩祢衡。

2、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是怎样暴露的?吉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汉献帝时,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献帝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这就是“衣带诏”的由来。

董承病,和太医吉平密谋,董承家奴向操告密。

吉平在给曹医头风时准备下毒,被早有准备的曹操识破,操监禁董承、王子服等。

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整个事件失败。

吉平遭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撞阶而死。

3、“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读诗书是口浊,常怀篡逆是心浊。

”这段唱词骂的是谁?击鼓之人有何性格?
答:骂的是曹操,击鼓人是祢衡,他的性格高傲,不为威武所屈。

第24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
1、“衣带诏”事件后,曹为何不趁机废掉汉献帝?
答:曹操欲废汉献帝,手下程昱谏止。

他认为,曹操之所以威震四方,号令天下,是奉汉家
名号的缘故,如果废了汉帝,天下必起兵端,反而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2、曹操攻打刘备,刘备兵败,去投袁绍,他怎知袁会收留他?
答:曹操听从郭嘉计谋,领二十万军分五路下徐州东征刘备。

刘备派孙乾往河北见袁绍,绍因五子患疥疮而不愿趁操出兵攻许昌。

但承诺刘备“倘有不如意,可来相投”,所以刘失败后投奔了袁绍。

第25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1、关公投降曹操时提出哪三项条件?
答: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二位皇嫂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住处不许闲杂人打扰;
三、一知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2、列举关公降操后,曹操送给他的物品,这些物品关公是如何处置的?
答:宅院(二位夫人住内院,关公住外宅保护)、绫锦、金银器皿、美女(尽送入内由二位夫人处理)、战袍(穿在旧袍之下)、赤兔马等。

这些处置方法都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心。

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
1、关公斩了颜良之后,朝廷封除了他什么爵位?
答:曹操表奏朝廷,封关公为汉寿亭候。

2、关公离开曹操之前,做了哪些工作?
答:战场上和龚都演双簧,让对方诈败,夺得州县;瞒住两位夫人,恐消息泄漏;给刘备写信,表达“义不负心,忠不顾死”之意;离开时和曹操、张辽告别(二人避而不见),光明正大。

挂印封金,护二位夫人出北门往寻刘备。

3关公离开时“挂印封金”,表明他什么时候样的性格?
答:有忠义之心,“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

第27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1、曹操得知关公离去,采取什么举动,表现了曹什么样的心情?
答:不让蔡阳阻挡关公,自领十骑相送。

赠云长锦袍一领,黄金一称。

操深敬关公不忘旧主的忠义之心。

2、五关斩六将”,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答:关公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太守韩非。

牙将孟坦;过池水关斩将卞喜。

在荥阳斩太守王植;经滑州界到黄河渡口,斩夏候忄享部将秦琪;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3.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

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4.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是谁的故事?
答:关羽降汉不降曹和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第28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1、张飞见到关公时为何举矛便刺?反应了张飞什么样心情?
答:因为关公背了刘备降曹,封侯赐爵,他误认为现在前来是招降自己,违背了当初的结义之情,也反映了张飞的忠义之心。

2、关公是如何表自己清白的?
答:张飞误会关公降操,公斩操将蔡阳以释.
3、在赵云出场前,先写周昌受伤,身中三枪,有何用意?
答:衬托赵云的雄壮勇猛。

第29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1、曹操知孙策强盛,先采取了什么措施?孙策的意图是什么?
答:曹操知孙策强盛,兵精粮足,霸占江东,感叹“狮儿难与争锋也!”把曹仁之女许配给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拉拢孙策。

而孙策在江东欲求大司马之职,操不许,策恨之。

2、孙策被何人伤害,何人帮他医治的?
答:吴郡太守许贡因向操告密而被孙策杀害。

许的三个家人在孙策狩猎时箭射策面,又用刀砍之。

策身被数枪,马亦带伤。

是华佗的徒弟替他医治的,并嘱其“须静养百日,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


2、孙权继承东吴政权后,周瑜瑜推荐了谁来辅佐他,这个人给孙权什么建议?
答:周瑜向孙权荐了鲁肃。

鲁肃要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并荐琅琊南阳人诸葛瑾。

权从肃计拒绍从操。

3、简述孙策的性格。

答:性情急躁,嫉恶如仇,勇而少谋,固执而听不进意见。

第30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1、“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不宜速战的交战的意见。

②袁绍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屯粮之所;
③不听许攸分军击许昌的建议,反疑责许攸,许攸弃绍曹操,献计曹操领兵烧乌巢,
操从之。

④沮授急谏袁绍派重兵守乌巢,绍不听。

⑤张颌、高览弃绍投操。

2、“官渡之战”大获全胜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作用?
答:将所得金银缎匹,给赏军士;获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而尽烧之,不予追究;
沮授不降;杀而厚葬之。

作用:收笼人心,让手下人死心踏地替他效力。

3人是如何评价官渡之战的?
答: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一直为后代兵家所赞赏,说明战争的胜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特别是谋略起特别重要的作用,正是“弱势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