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合集下载

反问设问疑问的辨析

反问设问疑问的辨析

问句辨析一、疑问(我问你答是疑问)疑问是一方向另一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这是谁家的狗?你读过什么书?二、反问(明知故问是反问)1.概念: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反问是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因此,反问句不同于一般问句。

2.分类:①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难道时间可以倒流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②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③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3.特点: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说话者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常常与“难道”“怎么”“这么”等词连接。

一般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反问句里。

而且都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三、设问(自问自答是设问)1.概念: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提高阅读兴趣,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的后面。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有!这个人就是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

2.特点: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先提出问题,然后加以回答,即一问一答。

这样可以引起读者兴趣,加深印象。

注意事项:反问句与设问句的区别。

反问句——无疑而问,答在其中。

设问句——有疑而问,自问自答。

>>>>小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反问句、设问句,还是一般疑问句,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难道你没有看见我在说话吗?()②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③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④你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⑤你周末要要图书馆吗?()⑥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⑦这难道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吗?()⑧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如何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课件

如何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课件
题目 如何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学科Leabharlann 语文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 主讲人
例句: 这人是谁?原来是大明。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无疑而问,对明明知道的事, 用反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气。
例句: 我们难道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 并不笨。
说出下列问句的类型:
我会不知道?
( 反问句)
那怎么能一样呢?
( 反问句)
这瓶饮料是谁买的?是妈妈。(设问)句
你是哪个学校的?
(疑问)句
你的衣服在哪里买的? (疑问句)
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用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
反问句:无疑而问,对明明知道的 事,用反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气。

问句的种类及作用

问句的种类及作用

问句通常有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疑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时可以起过渡作用。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你难道就这样下去吗?(用肯定式表示否定,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下去。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句的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反问句提问者是知道答案的,心中已有自己的看法,强调的是一种语气,有时是求得一种认同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后,肯定句变为否定句,否定句变为肯定句。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

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制造虽精,世间没有几人能够享有)(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宁静的竹海里有人家)(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

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

(黄蓓佳《心声》)公开课不是上台表演的;就不能躲在树林里读他喜欢的课文。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的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突出强烈的语气和情感。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区别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有问没答。

如:这一点任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爱吗?设问句:有问有答(自问自答)如:这一点任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爱吗?是的。

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加强语气。

如:这一点任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爱吗?
中文过渡词有哪些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可是……
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要是……那么无论……都…… 、不管……也……、倘若……就
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既是……也是……、是……是……
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既……又……、不仅……还……
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承接关系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顺口溜:我问你答是疑问;不需回答是反问;自问自答是设问。

一、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

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有的陈述句表求肯定的意思。

如:我喜欢语文课。

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意思。

如:我不喜欢语文课。

在说话、写文章中,对陈述语气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只会简单肯定和否定,不能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①我喜欢语文课。

我会喜欢语文课的。

两个陈述句都是肯定语气,但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

后一句肯定程度减弱了,还含有“现在不喜欢”的意思。

②我不喜欢语文课。

我不大喜欢语文课两个陈述句都是否定语气,但第句二语气委婉多了,不喜欢的程度也不那么厉害。

陈述句使用得很广泛、说话、写文章几乎离不开它,善于揣摩陈述句的语意、语气,对提高读、写能力都有帮助。

二、疑问句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惊奇”,“疑惑”等感情色彩。

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

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

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问句。

三、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三下ppt区分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全国通用

三下ppt区分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全国通用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 为问号。
设问句:自问自答
例句:1、这是他的错吗?不是的。
(自问)
(自答)
(提出问题后,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是自问自答)
2、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四十四个。
请找出设问句
❖ 1、法律是什么?就是保护人类的社会法则。 ❖ 2、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 3、昨天难道不是你值日吗?
小妙招:如何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疑问,要求对方说出答案。 例句:1、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 ❖ 2、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2、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四十四个。
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12、这怎么不是你的?
疑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的区分
读读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 | 今天,你几点起床的? 2 | 今天谁七点起床?我。 3 | 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今天,你几点起床的?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疑问,要求对方说出答案。 例句:这条裙子漂亮吗?
这条裙子在哪里买的?
哪一句是疑问句?
❖ 1、姐姐可以在今天做完这件事吗? ❖ 2、难道这还是游玩的地方吗? ❖ 3、没有爸妈,会有我吗?
反问句:提出的问题,不需 要别人回答,因为我们可以
在问题中找到答案。
例句:1、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你是七点起床的)
2、天气这么热,还
❖ 1、骄傲的小强,肯承认比不上别人吗? ❖ 2、为什么哥哥昨天没上学? ❖ 3、你喜欢看海豚表演,还是鹦鹉表演?
练习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2、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 ❖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问句的种类及作用

问句的种类及作用

问句通常有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疑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时可以起过渡作用。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你难道就这样下去吗?(用肯定式表示否定,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下去。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句的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反问句提问者是知道答案的,心中已有自己的看法,强调的是一种语气,有时是求得一种认同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后,肯定句变为否定句,否定句变为肯定句。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

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制造虽精,世间没有几人能够享有)(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宁静的竹海里有人家)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

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

(黄蓓佳《心声》)公开课不是上台表演的;就不能躲在树林里读他喜欢的课文。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的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突出强烈的语气和情感。

区分设问句 反问句 疑问句

区分设问句 反问句 疑问句
• 1.加入反问词。 • 2.肯定否定词相互转化。 • 3.句末加疑问语气词。 • 4.句号变成问号。 • 5.检查 句子是否通顺,且原意不变。
• 例: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 1.加入反问词。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是真理。 • 2.肯定否定词相互转化。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 • 3.句末加疑问语气词。 • 4.句号变成问号。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 5.检查 句子是否通顺,且原意不变。
• 1.找出陈述句中可以提出的问题,及答 案。
• 2.拆分句子,加入疑问词及对应标点, 拆一为二。
• 3.检查是否语句通顺。 • 例:小麻雀的家在树上。 • 我亲密的战友。 • 我不会忘记谁?当然是我亲密的战友。 • 爷爷和我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 是谁和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当然是我。 •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 谁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梅兰
不闻不问 •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
象征。 •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 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 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的桥梁。 •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
• 13、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 • 1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 15、我们都喜欢看闲书。 • 16、我们的教室很安静。 • 17、他对我专很属好。 • 18、这部电影很精彩。
陈述句变设问句
•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的区别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
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顺口溜:
我问你答是疑问;
不需回答是反问;
自问自答是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