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演讲稿:粮以载德,食育修身.doc

合集下载

食育教育国旗下讲话稿(精选20篇)

食育教育国旗下讲话稿(精选20篇)

食育教育国旗下讲话稿(精选20篇)食育教育篇1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健康饮食,让我们更健康”。

5月20日是“中生营养日”!中国政府为了使学生营养宣传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促进学生营养宣传工作的制度化,所以,决定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

我们都知道小学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可是很多同学都有挑食、偏食、贪食、好吃的坏习惯。

很多同学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不懂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从今天起,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开始注意自己的这些坏习惯。

1、我们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吃各种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

你一旦有偏食,挑食的习惯了,就容易引起营养失调,抗病能力低下,身体发育不良,影响我们的健康。

比如多吃糖容易引起胃病,皮肤病;多吃肉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偏食盐容易使血压升高等等。

合理营养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及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

合理的主食,应吃米饭及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

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牛奶或豆浆。

2、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

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要求早餐必须含有充足的热量。

有些学生早晨匆匆忙忙凑合着吃一点就赶去上学,上了两节课,肚子就空了有的同学把中午带来的饭都吃光了,中午就没得吃了。

等到第三、四节课有的同学就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影响正常的学习。

因此,早餐要特别予以重视,应占一天总热量的1/3,可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鸡蛋、牛奶、花生、大豆等,以保证同学们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青少年时期是智力投资和体质投资的黄金时代,只有不误“天时”,才能生长发育完好、体质健壮、思维敏捷、健康成长。

3、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吃饭时千万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更应该把食物嚼得细一些,因为多嚼有利于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护肠胃。

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1500字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想与大家谈谈一个重要的话题——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粮食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基本支柱。

中华民族历来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将粮食视为生存的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浪费粮食问题逐渐突显,这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体现着我们的个人美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国民素质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均粮食资源相对紧张,节约粮食显得尤其重要。

我们要重视充分认识粮食的珍贵,从家庭做起,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

首先,我们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经历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付出。

每一粒米、每一滴油,都代表着无数个辛勤劳作的背后。

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养成不浪费、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切实做到适量饮食,避免盲目追求美食,减少剩饭剩菜的浪费。

其次,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庭是培养孩子节约粮食习惯的重要场所。

家长要起好榜样,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让孩子们明白,吃饭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获得营养。

饭量适宜,不挑食,不浪费是我们应该培养的饮食习惯。

同时,我们要关注农村粮食浪费问题,加强粮食储存技术和设施的改善。

农民是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者,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和回报。

因此,我们要投资于农业科技研发,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减少粮食的损失和浪费。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储存和运输条件,规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利用率。

最后,我要呼吁每一位国民都要以身作则,推动节约粮食的传承。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养成克制的饮食习惯,不要浪费食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我们要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相关的节约粮食宣传活动,通过影响身边的人,逐渐形成节约粮食的共识。

总而言之,节约粮食是一项重要的使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的责任。

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1500字各位同胞们,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个国旗下,向全国人民发出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的呼吁。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美德,其中一项就是节约。

节约不仅是我们个人的美德,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传统。

而如今,在世界资源有限的形势下,节约粮食更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浪费问题也逐渐凸显。

大量的粮食被浪费在生产、存储、加工、运输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每年有上百万吨的粮食被浪费掉。

这不仅是对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浪费,更是对亿万人民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弘扬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

首先,我们要从意识上树立起粮食节约的意识。

要宣传教育全民,让大家明白粮食的重要性,明白粮食浪费的严重后果。

每个人都要明白,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是每粒粮食都是一滴血的换来的。

我们要铭记这份辛勤劳动,珍惜每一粒粮食。

其次,我们要从家庭做起,从餐桌上做起。

餐桌上的粮食浪费是最常见也是最可避免的。

我们要厉行节约,适量取食,量力而为。

不要因舌尖上的享受而浪费掉宝贵的粮食。

同时,我们也要倡导光盘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饮食习惯。

再次,我们要从生产和经营上做起。

在粮食生产和经营环节,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损耗,提高效率。

要加强粮食储存和保管,防止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要加强粮食加工和运输的管理,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

要鼓励各行各业节约粮食,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最后,我要强调国家的责任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要加强粮食监管,落实粮食资源保护和草原生态建设相关政策。

要提高粮食安全意识,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监管机制。

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范文(通用8篇)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范文(通用8篇)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1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刚刚我们才去吃完早餐,学校里的早餐很丰盛,同学们都可以自己选择,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

我今天特意观察了一下,有些同学是拿了多少就吃多少,但也有些同学是拿了很多,吃的却很少,最后就都浪费了。

这就让我想起了那些农民伯伯,现在我们吃到的粮食都是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不应该浪费的。

正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节约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想同学们应该都会背,这首诗我们是从小学就开始背起,一直到现在我们也都没有忘记,对于其中的含义,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没错,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就是有关粮食的,说的是我们现在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们不辞辛劳劳作出来的,所以才有“粒粒辛苦”。

不仅是粮食的生产很辛苦,我们不能浪费外,还有就是现在的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是根本没有粮食吃的,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角落都有吃不到粮食的人,那些人是饥饿的、贫穷的,在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就有人因为吃不到粮食而挨饿,那我们还能这样浪费吗?节约粮食不是空口白言,是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的,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比较渺小,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从现在开始都行为起来,那将是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以我在这里倡议: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第一,我们每天吃饭的时候,要奉行不浪费的原则,就是能吃多少就拿多少,不要吃不了那么多也拼命的去拿,习惯要从现在开始养起。

第二,我们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这也是节约粮食的方式,我们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做到营养均衡,不要挑食,从现在就要开始做起。

关于食育文化的发言稿范文

关于食育文化的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食育文化的重要性。

食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食育文化的理解。

首先,食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饮食不仅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基本条件,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食育文化中,我们倡导“俭以养德、诚信为本”,强调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食育文化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食育文化教育人们正确认识食物、科学搭配饮食,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食育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活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食育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食育文化教育我们要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饮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那么,如何开展食育文化教育呢?首先,我们要加强食育文化课程建设。

在学校教育中,将食育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食育意识。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食育活动,如烹饪比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要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食育素养。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教育,让孩子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烹饪技巧等,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再次,我们要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食育文化,提高全社会对食育文化的认识。

同时,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总之,食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传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食育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的演讲稿范文(7篇)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的演讲稿范文(7篇)

传承美德节约粮食的演讲稿范文(7篇)传承美德节省粮食的演讲稿1敬重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省粮食,从你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想必这首唐诗大家都会背,都懂它的意思。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铺张粮食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

虽然父母教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节省粮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呢?所以为了唤起大家疼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为“世界粮食日”。

虽然现在的中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众多,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但是铺张粮食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节省”一词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渐无视和忘却了。

要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展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

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退,反而在不断扩大。

长期患病贫困和养分不良之苦的人口8.54亿。

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问题,我们铺张粮食?作为我们这一代,不要总以为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我们的耕地面积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却要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可见珍惜粮食,疼惜粮食,杜绝铺张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小做起,从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来疼惜粮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省的传统美德。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节省始终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

我们中国,之所以要提倡建立节省型社会,就是由于中国铺张不起。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人只要铺张一点,总数就特别惊人。

同学们,其实节省粮食,就是不铺张,做起来很简洁: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

这样做,既符合节省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安康!最终,我大声呼吁,人人应以节省为荣,以铺张为耻!请大家珍惜粮食,杜绝铺张,从你从我做起!我的演讲到此完毕,感谢大家!传承美德节省粮食的演讲稿2教师、同学们:大家好!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中国有句话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现在每个人都说他们想节省粮食,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粮食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大米、小麦、杂粮等。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10篇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10篇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10篇2023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10篇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有哪些?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

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相关内容。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主题演讲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小时候都背诵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它表述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珍惜粮食。

今年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所以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现在的生活是富足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增添了大鱼大肉,浪费的现象却愈来愈严重。

要知道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人民们还吃不上饱饭,多少人因为饥荒活活饿死。

现在国家发展了,人们生活蒸蒸日上,这要归功于以袁隆平爷爷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团队的毕生的研究和发现。

他们为这个一度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付出了太多,如果我们随意地挥霍粮食,对得起袁隆平爷爷吗?即便是现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国的某些山区,有那样多的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知道他们每天吃什么吗?不是大米、白面,除了红薯,只有土豆。

现在还有人抱怨食堂伙食不好,这可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啊!当你真正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你就会感同身受,才知道什么是珍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一株水稻,发芽、抽枝、结果、脱壳,最终变成了粒粒饱满的大米,上了人们的餐桌。

爷爷辈的年代里,是凭国家分配的粮票换米的,月底没有了还得去借。

爸爸辈的年代里,开始持钱养家,除了买米,还能有余钱买肉。

现在呢,钱包变鼓了,吃的也更好了。

当我们的品尝到热饭时,我们应该感谢农业专家的辛勤付出,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没有生在兵荒马乱的时代。

历史不该被忘记,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

有的人喜欢铺张浪费,十个人非要点十五人的菜,他们不曾知道每年有近7亿人还在遭受饥饿,有13亿吨粮食被倒掉。

传统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精选10篇)

传统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精选10篇)

传统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精选10篇)传统美德节约粮食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盘中粒粒皆辛苦》。

20xx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

这个纪念日是为了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它的主旨之一便是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

多少年来,人们围绕这一主旨开展了很多的纪念活动,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依然紧迫。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粮食的形成。

拿一粒米来说,一粒米的成长要经历十个生长期并随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等多种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成长,最终经过农民伯伯的收割,打稻,碾谷后才变成我们餐桌上喷香四溢,美味可口的白米饭。

过程之漫长,经历之艰辛是可想而知的,难怪有人说一粒米的诞生需要经过八十八道工序,而八十八不正可以组成一个大写的米字吗。

所以睿智的古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警句佳言。

因为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都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爱惜粮食。

可是,平时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听生活中真实的几个例子吧。

镜头一:周末随家人出去聚餐,点了满满一桌子饭菜,大人们边吃边聊,聚餐即将结束时桌子上的菜只吃了一部分,点了的主食只是象征性地吃了几口,服务员阿姨收拾桌子时,看见桌子上大碗白花花的米饭,她一边擦汗水,一边叹着气心疼地说:“唉,怎么点这么多呢?”镜头二:在食堂就餐时,餐桌上的饭菜是你不爱吃的,就皱着眉头说:“我不喜欢吃蔬菜,真难吃!”然后就餐结束时顺手把饭倒进垃圾桶里。

镜头三:每天就餐结束后,水桶里的剩菜剩饭总是堆积得像小山一样,很多根本就没有吃过的肉团、排骨以及一些荤蔬小菜全部倒在了水桶里。

每当看到这些情景真是令人心痛啊。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被你扔掉的所谓的“剩饭剩菜”是农民伯伯们经过怎样的劳动,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收获得来的呢?让我们算笔帐吧,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365粒,全国13亿人可以节约4745万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粮以载德,食育修身”。

所谓“食育”,顾名思义,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

日本著名的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中提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

首先,要做到膳食均衡,培养健康意识。

就日常饮食而言,有的同学成天拿饼干面包当主食;有的同学荤素搭配不合理;有的同学口渴了只喝碳酸饮料;还有一些饥一顿、饱一顿,三餐没规律,饿了就吃零食......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

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非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吃得好,吃得健康,从而给予我们一天学习生活的物质动力。

其次,要培养节约美德,提倡光盘行动。

食堂每张餐桌上都有着光盘行动的字样,提醒我们珍惜粮食,可食堂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大家都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第三,我们要学习饮食礼仪,做到文明用餐。

食育不仅仅在于膳食均衡,也在于餐桌礼仪。

食可表意,也可传情。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虽然是一张桌,一副碗筷,一顿饭,但其间却蕴含着深刻的饮食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古发达,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最晚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在食堂吃完饭后,同学们真的都能做到将剩菜剩饭倒进泔水桶,将碗筷整齐地摆放在蓝
色的大筐里吗?然而大多数同学都只是把碗筷随手扔进筐里,剩菜剩饭倒的一地都是,更有甚者把餐具留在桌上就直接走人。

食堂让同学们饱腹,我们留给食堂的却是一片狼藉,身为诚肃的二中学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文明用餐。

最后,我们要传承饮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法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众所周知,我天朝大国的“食”文化不可谓不丰富。

我们要学习中华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的饮食风俗和礼仪,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从中培养爱国情怀,传承我国天人相应的质朴饮食观。

我们要把饮食上升到立己、立国的高度,为我们成为“人中君子,国之栋梁”奠定基础。

谢谢大家!
【中华美德演讲稿粮以载德,食育修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