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讲义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4.2
5
0 经常参加
33.1
45.6 17.1
偶尔
几乎不
学校没有
62.7%的学生几乎不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社团 活动。
30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老师讲授为主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机会 自学
30.5
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大量的书面练习 其他
50.8
12
0.6 5.4 0.8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 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 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31
教师如何 处理学生 在课堂上 的提问
50
校长
45 40
教师
35
30
25
20
15
10
5
0
继续教学 课后解决
回避
启发 批评学生 很尴尬
其他
46.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用启发的方法讨论学 生所提出的问题,但更多的教师采取的是不理睬、 回避甚至批评的方式;只有16.0%的校长认为教师采 用启发、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69.4%的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明确
表示紧张、害怕和讨厌,有40.1%的校
长表示公布成绩对学生有消极影响。
37
除纸笔测试外,学生期望的评价方式
60
53.9
49.6 50
40
36.9
30
23.8
18.8 20
20 12.9
12.8
10
0 学科获奖情况
操行评语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ppt

现行方案在结构、内容、实 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 着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学 生必须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进 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 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研制 的前期工作
(一)普通高中教育现状调查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 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 夏等10个省(市、区) 样 本 数 量 : 不 同 层 次 学 校 的 学 生 样 本 14036 名、 教 师 样 本 1650 名 、 校 长 样 本 158名。 调查时间:2002年1-5月
结论3: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 个人发展有益,但参加的机会很少; 绝大爽数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 但普遍反映学校并未开设
结论4: 高中生普遍喜欢亲身实践、讨论交 流、实验探究等教学方式,但在现 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 与的机会,作业主要以练习、记忆 或背诵为主
结论5: 学校的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 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 但学生普遍认为分数并不能全面反 映其发展状况,近一年的校长认为 公布分数对学生的发展有消极影响
(一)课程改革目标 (二)课程结构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与管理 (五)考试评价制度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 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 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 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改革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的精神,构建符合 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 育性质,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 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个高中 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学习领域由课程内容相近的科目构 成、本方案包括语言与文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 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 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体现现代科 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 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 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解读

•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 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 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 建议。 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 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 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 的功能。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 者 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 的 互动 过程。
• 教学的实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 • 教学改革主要任务(观念 方式 制度) • ①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 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 观念; • ②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的转变; • ③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 新课程教学观 • ①教学是创生与开发过程;②教学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③新课程教学不 仅重结果,更重过程。④教学关注人——“一 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核心理念。 • 新课程学生观 • ①是发展的人:A身心发展有规律;B具有巨 大的发展潜能;C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 ②独特的人: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 都有自身独特性 C与成年有巨大差异 • ③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独立于教师头脑外, 不依教师意志为转移B是学习的主体;C是责 权的主体
4、德国
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情况: • 让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教学上有更大 的自主权,加强质量管理 • 强调实验教学环节、综合能力和创造能 力 • 正确处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 的关系
5、法国
法国国民教育部对“学校新合同”的 一些条款进行试点。
• 小学取消家庭笔头作业 • 初中生应“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 高中:新的学科分班方法,不同的成功之路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理解与实施PPT文档78页

(二)高中课程内容结构示意
语文
必修
语语 语语 语
文文 文文 文
1
2
3
4
5
选修 系列
诗小 新语
歌 与 散 文
说 与 戏 剧
闻 与 传 记
言 文 字 应 用
文 化 论 著 研 读
数学
必修
•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普通高中新课程
方案的理解与实施
教育部湖南师大课程中心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石鸥 0731-88872363(办) qunou-0721163
设置学习领域
➢ 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 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 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生活 与 哲学
公 民 道 德 与 伦 理 常 识
物理
必修 模块
• 运动的描述 • 相互作用与
运动规律
物理 1
• 机械能和能源 • 抛体运动与圆
周运动 • 经典力学的成
就与局限性
物理 2
选修 系列
系 系系
列 列列
1
23
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二如音乐、美术等科目是由若干选修模块或系列组 成的,因此其必修学分都是在选修模块或系列中获 得,如美术。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及课程标准修订(2018年7月)

(五)招考制度大变革(两依据、一参考)
1、不分文理,实行“3+3”模式 2、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3、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ຫໍສະໝຸດ 附:配套文件(四个意见):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2、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3、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摘自一名1981年高考考生的回忆:
恢复高考制度几 年后,学生应试 负担过重。科目 过多现象日渐显 现!!!
●1983年高中会考开始,并进行高考减少科目尝试
高考科目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又要保证学生毕业资格 ,
●1992年高考开始实行“3+2”模式
“3+2”是这阶 段普遍为人们所 接受且影响最大 的高考模式
几个话题:
一、我国高考改革走过的历程 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 三、扎实落实高中新课程方案
1
一、我国高考改革走过的历程
●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从隋朝科举考试制度开始,已经历了 一千四百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高考改革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每次改
革都对普通高中的课程及教学产生了导向性影响:
(一)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沿革
4、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六)高考综合改革需要稳步推进与探索
1、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定试点”,上海、浙江首批试点 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抓试点”;
2016年“调布局、克难点、抓推进”;
2017年“抓总结、出经验、稳推广”,2017年,首批试点省 参加“3+3模式新高考”; 2017年鉴于沪浙的经验教训又推出二批试点(北京、天津、山 东、海南四省市作为新高考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 整体推进速度较原预计明显后移了。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2017年11月28日出台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 》 文件指出:要【完善学考选考安排 】:
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方案

韩国:
培养走向世界的韩国人 • 2019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
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 中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 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 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 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 选修课程。
韩国
《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
21世纪的教育——终身教育
《德洛尔报告》的主要观点: 终身教育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钥匙。 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事业。 只有当终身教育真正成为当今各国的立国 之本的时候,教育这一潜在的财富才会转 变为现实的财富。 学校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学校 教育的任务只是为每个公民的终身学习与 发展打基础。
21世纪的教育————终身教育
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 求知
学会 做事
学会 共处
学会 生存
认识一个复杂 的世界地图
掌握在这个世界 上航行的指南针
•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 国际竞争,从我国是人口大国出 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的课程改 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 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 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六项基本技能: 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英国: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给不同的 学生安排不同的课表 教师实行教学组教学制(2~3人) 教师始终和学生在一起 协调全体学生的统一性和对学生个体的灵 活性的关系、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的关 系,
英国:
教育是全民参与的事业,应该把所有的人都纳入 教育体系之中 英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加大的公开性和透明 度,非常重视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 设立课程改革的网站,向老师、家长和社会宣传课 程改革的目的、意义、改革理念、有关政策和措施。 为教师提供了大量新课程的备课资料、教参、光盘 启动了配合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检测 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划和学习标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文件。
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素质和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是一份教育部门颁发的管理性文件,专门规定了高中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素养等方面的规定。
而课程标准则是一份详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文件,用于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参加各类考试和评价,最终完成高中学业。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了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所应该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方案和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数学方案和标准则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英语方案和标准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信息获取能力等等。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需要根据当地教育要求和学生需求,设计符合课程方案和标准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需要全面实施课程方案和标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科要求,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指导和教学依据,为学校提供了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
只有密切遵循课程方案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才能有序进行,实现高中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结尾】第二篇示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一直备受瞩目。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共103页共105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பைடு நூலகம்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共103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