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的抗肿瘤作用
细谈抗菌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谈抗菌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癌症是导致数以百万计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理多由于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扩散。
常规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和化疗成功率均低,且存在复发的风险;同时,前列腺癌、胰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仅用化疗治疗效果较差。
为避免肿瘤的复发和( 或) 发生转移,辅助治疗药物( 如DNA 烷基化剂、激素激动剂/ 拮抗剂和抗代谢药物等) 被广泛应用,但这些药物选择性较差,攻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损害较大,导致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 血细胞生成减少)、黏膜炎( 消化道炎症) 和脱发等。
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不宜长期使用。
如今,随着与癌症相关的疾病数量的日益增加,面对常规疗法的缺点和不足,新的治疗方案呼之欲出。
抗菌肽已被证实是一种分子靶向抗癌药物,这种小分子多肽可有效进行组织渗透并被异质癌细胞吸收,进而杀伤肿瘤细胞。
与现有疗法联合作用将极大改善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有害影响,它的开发与应用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1具有抗癌活性的抗菌肽的分类和选择性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具有抗癌活性的抗菌肽具有α- 螺旋或β- 折叠的构象[4],针对其靶细胞,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对微生物和癌细胞具有活性而对健康的哺乳动物细胞无活性的肽,如cecropins 和magainins ;第二类包含的抗菌肽对微生物、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如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1。
抗菌肽以溶膜或非溶膜机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基于这种选择性机制的溶膜肽的活性依赖于抗菌肽自身特点及靶膜的特性。
抗菌肽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的哺乳动物细胞的选择性基于恶性肿瘤细胞膜带的净负电荷,这些负电荷由磷脂酰丝氨酸、O- 糖基化的黏蛋白唾液酸和肝素等赋予。
抗菌肽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抗菌肽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抗菌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们被认为是一种天然防御机制,能够对抗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昆虫、鱼类和人类等各种生物中,是一种多样性很高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将从抗菌肽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和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两方面介绍抗菌肽。
一、抗菌肽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1. 防御微生物抗菌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能够防御微生物的侵袭。
它们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结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2. 促进免疫细胞的作用抗菌肽还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作用,例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研究表明,抗菌肽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反应和细胞吞噬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等,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 抗肿瘤作用除了防御微生物外,抗菌肽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
一些抗菌肽可以对抗癌细胞,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这些抗菌肽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为治疗肿瘤疾病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二、抗菌肽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由于抗菌肽具有广谱、多靶点、低毒性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抗菌药物研发中,抗菌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菌药物。
以下是抗菌肽在抗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作为新型抗菌药物的候选物质传统的抗菌药物多存在抗药性问题,因此人们需要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
抗菌肽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多种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菌药物。
如鸟苷核苷素肽(Ceftazidime-Avibactam)就是一种抗菌肽类抗生素,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使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2. 使用抗菌肽改善传统抗生素的效果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使用抗菌肽来改善传统抗生素的效果,减少剂量和服用时间。
研究人员发现,抗菌肽可以通过扩散作用、孔道作用和破坏菌膜结构等方式,增加抗生素在细胞内的浓度和靶向性,从而提高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an...

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低于20%,临床治疗时可考虑首选这两个药。
综上,本次调查发现,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及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临床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尽量为每个患者采集标本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合试验结果个体化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定期对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此外,还应积极预防耐药菌的散播,坚持正确洗手、对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器械消毒、净化环境等基础措施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1〕张永标,张扣兴,唐英春,等畅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J〕畅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4,24(7):77-82畅〔2〕谢景超畅控制细菌耐药的措施〔J〕畅中南药学,2006,4(5):73-74畅〔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畅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畅第三版畅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15-920畅〔4〕施腾飞,陈惠瑜,吴荣华,等畅2010年我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J〕畅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95-98畅〔5〕杨清宇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J〕畅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78-480畅〔6〕夏永祥,陈杰畅细菌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畅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0):1866-1869畅〔7〕SloosJH,DijkshoornL,BovenCPA畅Septicaemiascausedbyastrainofstaphylococcushaemolyticusexhibitingintermediatesusceptibilitytoteicoplanininmultiple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J〕畅AantimicrobChemother,2000,45(3):410-411畅〔8〕施腾飞,陈惠瑜,洪国粦,等畅某院2007~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畅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25-2228畅·药物与临床·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陈 巍1,严益民1,邓 欣2(1畅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常州213004;2畅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南京210009)摘要: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抗菌肽的抗癌研究及其机制剖析

抗菌肽的抗癌研究及其机制剖析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癌症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有效。
近年来,一种叫做抗菌肽的物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被证明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抗菌肽的抗癌研究及其机制剖析,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抗菌肽概述及其抗癌效果抗菌肽是一种由许多生物产生的小分子肽链,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
它们通过结合并破坏细胞膜,使细胞死亡。
抗菌肽的主要来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最近的研究显示,除了其广泛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外,抗菌肽还能够对癌细胞起到抑制和杀死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当抗菌肽与癌细胞接触时,它们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这使得抗菌肽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抗癌治疗药物。
二、抗菌肽抑制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机制尽管抗菌肽能够杀死癌细胞,但它们更常见的作用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这一机制涉及到多种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途径,下面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途径进行详细阐述:1. 细胞周期调控:抗菌肽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表达,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例如,一些抗菌肽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G1/S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减缓其增殖速度。
2. 细胞凋亡:抗菌肽能够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来激活免疫系统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凋亡是一种自我毁灭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抗菌肽通过多种路径诱导凋亡,如激活Caspase酶等。
3. 氧化应激:大多数癌细胞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氧化应激,抗菌肽能够通过抑制癌细胞内部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防止癌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研究进展和展望当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抗菌肽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功能,但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研究资源,而且现有的试验仍然没有确定最优的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点等信息。
此外,伴随着抗菌肽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耐药性、毒副作用等,这些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
细谈抗菌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谈抗菌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癌症是导致数以百万计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理多由于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扩散。
常规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和化疗成功率均低,且存在复发的风险;同时,前列腺癌、胰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仅用化疗治疗效果较差。
为避免肿瘤的复发和( 或) 发生转移,辅助治疗药物( 如DNA 烷基化剂、激素激动剂/ 拮抗剂和抗代谢药物等) 被广泛应用,但这些药物选择性较差,攻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损害较大,导致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 血细胞生成减少)、黏膜炎( 消化道炎症) 和脱发等。
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不宜长期使用。
如今,随着与癌症相关的疾病数量的日益增加,面对常规疗法的缺点和不足,新的治疗方案呼之欲出。
抗菌肽已被证实是一种分子靶向抗癌药物,这种小分子多肽可有效进行组织渗透并被异质癌细胞吸收,进而杀伤肿瘤细胞。
与现有疗法联合作用将极大改善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有害影响,它的开发与应用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1具有抗癌活性的抗菌肽的分类和选择性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具有抗癌活性的抗菌肽具有α- 螺旋或β- 折叠的构象[4],针对其靶细胞,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对微生物和癌细胞具有活性而对健康的哺乳动物细胞无活性的肽,如cecropins 和magainins ;第二类包含的抗菌肽对微生物、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如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HNP-1。
抗菌肽以溶膜或非溶膜机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基于这种选择性机制的溶膜肽的活性依赖于抗菌肽自身特点及靶膜的特性。
抗菌肽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的哺乳动物细胞的选择性基于恶性肿瘤细胞膜带的净负电荷,这些负电荷由磷脂酰丝氨酸、O- 糖基化的黏蛋白唾液酸和肝素等赋予。
浅谈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抗菌肽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抗菌蛋白质,它们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和抗肿瘤作用。
抗菌肽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广泛存在于人、畜禽等动物体内。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抗菌肽对抗细菌的作用非常有效,因此在肉鸡蛋鸡的无抗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抗菌肽的特性1. 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抗菌蛋白质,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识别抗原,引起细胞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
2. 与抗生素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抗菌作用传统的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容易出现耐药性的问题,而抗菌肽具有更广泛的抗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3.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抗菌肽在动物体内不仅具有直接的抗菌作用,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提高动物体内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三、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研究1. 抗菌肽的添加方式目前关于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菌肽的添加方式和添加剂量的研究上。
可以通过饲料、饮水、直接喷洒等方式添加抗菌肽,以提高其在肉鸡蛋鸡体内的浓度,增强其抗菌作用。
2. 抗菌肽与免疫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抗菌肽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提高肉鸡蛋鸡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与免疫力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保健作用。
3. 抗菌肽对肉鸡蛋鸡生长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适量添加抗菌肽可以促进肉鸡蛋鸡的生长,提高其饲料转化率,改善养殖效益。
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添加剂量和添加方式。
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
未来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创新,解决其在稳定性、合成与提取、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其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作用,实现养殖效益的提高和食品安全的保障。
抗菌肽在肿瘤治疗

年限:1999-2011 结果:1条 例 张卫民.幽门螺杆菌抗菌肽抗菌及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 [j].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 军医大学,2003.
4.外文学术期刊检索服务系统
(国道)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词:antimicrobial peptide and tumor 检索年限:2000—2011 检索范围:全部期刊;全部学科 检索结果:9篇 例如:(1)Application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fish and 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 (2)Oncolytic designer host defense peptide suppresses growth of human liposarcoma
一、选题情况
题目的由来
抗菌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人们发现某些 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 的杀伤作用,因而又可称其为多肽抗生素( peptide antibiotics )。 抗菌肽因为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种类多,可供选 择的范围广,靶菌株不易产生抗性突变等原因,而被认为将 会在医药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 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 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 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途径:篇名 检索式: 抗菌肽 and 肿瘤 年限:2005-2011 范围:核心期刊 所查结果:5条 例如:赵瑞君.家蝇成虫抗菌肽对4种肿瘤细 胞的作用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 志,2007.
抗菌肽名词解释

抗菌肽名词解释
抗菌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短小多肽,可静态杀死
细菌和其他病原体,又难以产生抗药性。
抗菌肽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
抵抗力,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一、抗菌肽的定义
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是由20~5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分子,在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膜和某些生物活性分子
上产生作用,其抗菌作用可以归纳为直接杀死细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抗菌肽的作用和分类
1.抗菌肽的作用:
抗菌肽的作用主要是在生物体内维持正常的微生物环境和免疫系
统的平衡。
在现代医学中,抗菌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中,如
医疗、生物技术、食品工业等。
2.抗菌肽的分类:
根据抗菌肽在分子中的位置和分子量,抗菌肽可以分为两类:核
酸抗菌肽和蛋白抗菌肽。
三、抗菌肽在医学中的应用
抗菌肽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保健品、诊断试剂、药物等方面。
具体地说,抗菌肽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缓解炎
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等。
四、抗菌肽的研究热点
目前,抗菌肽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抗菌肽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开发新型抗菌肽,如重组抗菌肽,寻找更多的关键作用环节,
提高稳定性和活性;
3.通过天然抗菌肽组合,提高抗菌活性,展开药物的临床应用。
五、结语
抗菌肽是一类天然的抗生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免
疫、促进伤口愈合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医学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值得人们积极研究和开发。
未来,抗菌肽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应用范围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 1336(2006)02- 0181- 03
《生命的化学》2006 年 26 卷 2 期 CHEMISTRY OF LIFE 2006, 26(2)
· 181 ·
抗菌肽的抗肿瘤作用
韩玉萍 翟朝阳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成都 610041 )
· 182 ·
《生命的化学》2006 年 26 卷 2 期 CHEMISTRY OF LIFE 2006, 26(2)
●Curre nt Topics
白细胞作用后的细胞骨架及核骨架未见损伤现 象。2003 年,凌斌勋等[4] 通过抗微管蛋白单克隆 抗体对细胞骨架结合、染色,也发现经柞蚕抗菌 肽处理的人鼻咽癌细胞的细胞骨架也出现类似结 果。这种选择性杀伤作用可能与细胞骨架结构差 异有关。
摘要: 抗菌肽是宿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分,具有广谱杀菌、相对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及水溶性好等优 点,更重要的是抗菌肽能选择性杀灭肿瘤细胞,对人畜毒副作用小。因此,抗菌肽在生物和医药等方面,尤其 是抗肿瘤方面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抗菌肽; 抗肿瘤 中图法分类号: Q78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广义上是指由生 物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对抗外源性微生物侵害, 清除体内病变细胞的一类小分子多肽,被认为是 从细菌到昆虫、动物乃至人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 防御性肽类活性物 质 ,又 被 称 为 “第 二 防 御 体 系”。自 1972 年,瑞典科学家 Boman 教授发现并 首先测定了惜古比天蚕的抗菌肽的一级结构以 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抗菌肽具有很强的抗菌抗 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细 胞 K552 株 、 艾 氏 腹 水 瘤 EAC、 人 宫 颈 癌 细 胞 HeLa、直肠 癌 HR8340 及 肝 癌 细 胞 BEL27402 等 均有杀伤作用,对巨嗜细胞淋巴瘤 U937、人髓样 白血病细胞 K562、肉瘤细胞 S180 等多种离体癌 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在相同剂量下,抗菌 肽只能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1. 抗菌肽抗肿瘤机制
""""""""""""""""""""""""""""""""""""""""""""""
目前,已分离鉴定了 500 多种抗菌肽,其中 有 18 种抗菌肽的抗肿瘤活性等到了证实[14]。抗菌 肽作用对象的高选择性,给抗癌药物的开发带来 新的希望,可能成为替代传统手术、放化疗的新 型多肽类抗肿瘤药物。抗菌肽基因序列短小,易 于转染,可以将抗菌肽或其前体的基因导入肿瘤 细胞,也可以直接注射于瘤体发挥作用。改造已 有抗菌肽和设计新型抗菌肽分子是创造高活力抗 菌肽的有效途径。将抗菌肽分子与肿瘤特异性抗 体偶联成免疫毒素,构建杂合抗菌肽分子,蜂毒 素改型去除或减小溶血作用而保留其抗肿瘤作用 等。基因疗法在有些肿瘤前景看好,如对 AFP 阳 性肝癌的治疗。李柏等[15] 用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 毒 , 置 入 甲 胎 蛋 白 AFP 启 动 子 (rAFP)后 , 转 染 AFP 阳性肝细胞癌可使瘤细胞增殖被抑制,而在 AFP 阴性和正常肝细胞中未观察到上述结果。提 示 rAFP 驱动的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外可 特异性杀伤 AFP 阳性肝癌细胞。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内的精细网络结构,不 仅可以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 性,还参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 胞分裂和基因表达等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对于正 常细胞,癌细胞由于生长旺盛而细胞骨架不完 整,其微丝含量有所减少。目前认为,抗菌肽可 能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真核细胞都有损伤,但由于 真核细胞细胞骨架高度发达,修复较快,抗菌肽 最终不会对其造成损伤。而肿瘤细胞骨架不发 达,组装程度差,经抗菌肽作用后不能及时有效 地修复而导致死亡。但是,抗菌肽是首先直接作 用于细胞骨架中的微管蛋白,还是破损胞膜后造 成连带性细胞骨架损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3 线粒体作用 国内外科学家多次观察到抗 菌肽对肿瘤细胞细胞器的破坏:线粒体肿胀、空 泡化、嵴消失和排列不规则,提示抗菌肽的作用 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呼吸相关。线粒体是细 胞赖以生存的 “动力工厂”,抗菌肽破坏线粒体 的结构,使细胞无法获得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 亡。Chen 等[5] 还发现,鲎抗菌肽(tachyplesin)可以 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胱天蛋白酶- 9(caspase- 9)和 胱天蛋白酶- 3 等,最终抑杀肿瘤细胞。 1.4 对细胞核染色体的影响 抗菌肽作用于肿 瘤细胞,观察到肿瘤细胞核膜模糊,甚至破损, 因而推测抗菌肽对肿瘤细胞核染色质 DNA 也可能 产生作用。张卫民等[6,7] 用氚标记胸腺脱氧核苷对 肝癌和直肠癌细胞的参入实验,发现能抑制癌细 胞 DNA 的合成,其杀伤作用呈剂量效应。1998 年,王芳等[8] 首次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抗 菌肽 CM4 组分对人髓样白血病 K562 癌细胞和正 常人白细胞核染色质 DNA 的断裂缺失作用,观察 到实验组癌细胞核染色质 DNA 出现断裂,形成一 个亮的荧光头部和彗星似的尾部,统计学处理表 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正常人白细胞 和未经抗菌肽处理的癌细胞核染色质 DNA 没有出 现断裂现象。因而推测,抗菌肽可以直接作用肿 瘤细胞的染色质来发挥杀伤作用。但也有学者提 出,在 DNA 复制合成时,真核细胞的 DNA 聚合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抗菌肽杀伤肿 瘤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抑杀肿瘤细胞 机制与杀菌机制不尽相同,它比杀菌机制更为复 杂。一方面,它直接接触性抑杀肿瘤细胞,主要 从细胞膜、线粒体、核膜、细胞核染色体和细胞 骨架等方面来达到抑杀肿瘤细胞的效果;另一方 面,抗菌肽还可以通过调动机体免疫机能,从体 液免疫方面来抵抗癌细胞的入侵。 1.1 攻击胞膜作用 抗菌肽作用于肿瘤细胞一段 时间后,可使胞膜异化、破裂,细胞器变形,内 容物外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用 Indo- 1- AM 作
●知识介绍
文章编号:1000- 1336(2006)02- 0183- 03
《生命的化学》2006 年 26 卷 2 期 CHEMISTRY OF LIFE 2006, 26(2)
· 183 ·
母乳中瘦蛋白的生理功能
曹劲松 吕林艳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五山 510640 )
摘要: 研究表明,母乳中存在着瘦蛋白。该文介绍母乳中瘦蛋白的含量、瘦蛋白的来源、瘦蛋白在乳中的存在 方式及乳中瘦蛋白的生理效应。 关键词: 瘦蛋白; 母乳 中图分类号: Q57
酶需要通过结合于核骨架上而被激活,所以抗菌 肽也可能是通过核骨架的破坏而造成染色质 DNA 的断裂。抗菌肽损伤核染色体的作用机制尚待进 一步研究证实。 1.5 细胞毒性与免疫作用 抗菌肽的最初获得 是通过昆虫天然免疫获得,提示抗菌肽是调动机 体免疫功能的产物。1998 年,许玉澄等[9] 用天然 抗菌肽作用于荷瘤小鼠,连肿瘤及周围组织取下 制成病理切片,发现给药组正常机体与癌瘤接触 区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现象,形成区域化结构, 有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趋势。同时,肿瘤周围有非 常明显的炎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 粒细胞,而阴性对照组未观察到这一现象。在鳞 状细胞癌病人的唾液中及与肿瘤组织相毗邻的朗 氏细胞内发现了防御素[10],这些可能与肿瘤免疫 有关。Chen 等[11] 提出鲎抗菌肽是通过激活经典 的补体途径损害胞膜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因 此,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不仅能接触性抑杀肿瘤, 还能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侵入。 1.6 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及核骨架的紊乱是 细胞凋亡的特征之一。Mai 等 [12] 以 融 合 抗 菌 肽 DP1 局部注射小鼠实体瘤 MCA205,观察到瘤体缩 小,肿瘤细胞发生凋亡。Li 等[13] 发现,鲎抗菌肽 对人肝癌细胞作用中,能下调与细胞凋亡密切相 关的突变型 P53 蛋白及 c- myc mRNA。Chen 等[5] 用鲎抗菌肽作用于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 TSU,发 现凋亡相关蛋白,如胱天蛋白酶- 9、胱天蛋白 酶- 8、胱天蛋白酶- 3 及 Fas 配体表达升高,提示 抗菌肽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和 Fas 依赖受体途径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1.7 抑 制 蛋 白 质 及 mRNA 合 成 Li 等 [13] 研究 鲎抗菌肽对人肝癌细胞周期调节作用发现,它可 以阻止细 胞 于 G0 / G1 期 ,上 调 P16 蛋 白 和 P21 mRNA,下调突变型 P53 蛋白,细胞周期蛋白 D1 和 CDK4 蛋白及 c- myc mRNA。抗菌肽如何通过这 一机制抑杀肿瘤细胞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
pine 母乳喂养的婴儿能够控制自己的食量,在各
类人群中具有最小的体重身高比,这种现象提示 乳汁中可能存在一种起调控作用的活性物质。 1997 年,Casabiell 首先在人乳中检测到了具有免 疫活性的瘦蛋白。此后,很多学者对乳中的瘦蛋 白进行了研究,证明瘦蛋白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 乳中,并阐明了乳中瘦蛋白的来源、存在方式 等;乳中瘦蛋白对婴儿具有能量调控及其他多种 生理功能。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于:把瘦蛋白
— —— —— —— 收稿日期: 2005- 11- 15 作者简介: 韩玉萍(1979—),女,硕士,E- mail:july_975@
sohu.com; 翟朝阳 (1947—),男,教授,联系作者,E- mail:a- nengin@163.com
钙离子探针,可观察到细胞钙离子迅速逸出,提 示胞膜是抗菌肽作用的首要目标,它能破坏癌细 胞的钙离子通道。研究发现,抗菌肽只对原核生 物细胞有抑杀作用,而对真核正常细胞却没有作 用,原因之一就在于两者胞膜结构不同,正常的 真核细胞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胆固醇的存 在使细胞膜结构更加稳定而不易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