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

合集下载

新型抗肿瘤药物分类

新型抗肿瘤药物分类

新型抗肿瘤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有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

1.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也就是细胞毒性药物,如阿霉素分散片、复方环磷酰胺片、注射用奥沙利铂、紫杉醇注射液等。

2.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主要针对各种靶向基因突变进行治疗的药物,即以肿瘤细胞的标志性分子为靶点,干预细胞发生癌变的环节的药物,如治疗肝癌的甲磺酸仑伐替尼胶,治疗肺癌的吉非替尼片等。

3.免疫治疗药物:
激素类用药如治疗乳腺癌的来曲唑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前列腺癌的氟他胺片等。

目前应用较广的免疫抑制剂帕姆单抗、纳武单抗等。

此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如康力欣胶囊、复方斑蝥胶囊等。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为了有效治疗肿瘤,现代医学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在西药中,有多种抗肿瘤药物被推崇为治疗肿瘤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化疗药物1. 氟尿嘧啶(5-FU)氟尿嘧啶是一种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静脉滴注或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用药,连续数周。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肾功能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2.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卡培他滨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日两次用药,连续2周,然后停药1周。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肾功能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二、靶向治疗药物1. 埃克替尼(Erlotinib)埃克替尼是一种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日一次用药。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皮肤反应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2.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静脉注射。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用药。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三、免疫治疗药物1. 阿帕替尼(Apatinib)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肿瘤。

医学-抗肿瘤药物综述

医学-抗肿瘤药物综述
详细描述
化疗药物通常为化学合成的小分子或高分子物质,通过注射、口服或局部给药方式进入体内,作用于肿瘤细胞 DNA、RNA或蛋白质合成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分裂或诱导其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化疗药物 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类等。
靶向治疗药物
总结词
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点来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
激素治疗药物如雌激素、雄激素等,通过调 节内分泌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生物反应调 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通过调节免 疫系统来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其 他抗肿瘤药物还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新型治疗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
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
03
副作用
化疗药物的疗效与副作用
化疗药物的疗效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 长和分裂,从而达到缩小肿瘤、 控制病情的目的。
并克服耐药性。
免疫联合放疗
02
放疗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可提
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免疫联合热疗
03
热疗可以刺激免疫反应,与免疫治疗结合使用可增强抗肿瘤效
果。
个体化用药的进一步发展
1 2
基因检测与药物选择
通过基因检测确定个体对特定药物的反应,从而 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实时监测与调整
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01
02
03
联合化疗
通过同时使用多种化疗药 物,以提高疗效、降低耐 药性和减少毒副作用。

联合免疫疗法
结合免疫疗法和化疗或其 他治疗方法,以增强抗肿 瘤免疫反应。
联合靶向治疗
针对不同靶点联合使用多 种靶向药物,以提高疗效 和降低耐药性。

抗肿瘤药西药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与用药指南

抗肿瘤药西药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与用药指南

抗肿瘤药西药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与用药指南抗肿瘤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药抗肿瘤药物是指源自西方国家的抗肿瘤药物,经过严格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后被用于治疗肿瘤患者。

本文将介绍抗肿瘤药西药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药物。

一、肿瘤的适应症抗肿瘤药物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适应症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恶性肿瘤及其适应症: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包括手术切除后的辅助化疗、晚期肺癌的第一线和后续治疗等。

2. 结直肠癌(CRC):用于CRC的适应症有手术切除后的辅助化疗、晚期CRC的一线和后续治疗等。

3. 乳腺癌:适应症包括手术切除后的辅助化疗、晚期乳腺癌的一线和后续治疗等。

4. 胃癌:用于胃癌的适应症有手术切除后的辅助化疗、晚期胃癌的一线和后续治疗等。

5. 淋巴瘤:适应症包括辅助化疗、恶性淋巴瘤的一线和后续治疗等。

二、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指南1. 药物选择:在确定适应症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肿瘤药物。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基因突变等因素,结合国际公认的指南和临床经验,医务人员会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化特点来选择用药。

2. 用药剂量:抗肿瘤药物通常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以确保用药量与患者体重和肤色等因素相适应。

剂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肾功能、肝功能等因素。

3. 给药途径: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进行应用。

具体的给药途径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状态和医疗资源等因素来确定。

4. 用药周期:抗肿瘤药物的用药周期通常包括治疗周期和休息周期。

治疗周期指的是药物的连续使用时间,休息周期用于使身体恢复和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用药周期的具体安排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 不良反应管理:抗肿瘤药物在治疗中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

药物化学13-抗肿瘤药PPT课件

药物化学13-抗肿瘤药PPT课件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征 ,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 个体化精准治疗。
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基因治疗
通过修改或调控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抑制肿瘤生长、扩散或诱导细胞凋 亡。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激活剂或调节剂,增强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控制肿瘤生 长。
THANKS.
抗肿瘤药的疗效与副
04
作用
抗肿瘤药的疗效评估
01020304临床试验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抗 肿瘤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差异。
生存率
评估患者接受抗肿瘤药治疗后 生存时间的延长情况。
肿瘤缩小率
观察抗肿瘤药对肿瘤的抑制作 用,以肿瘤体积缩小程度为指
标。
症状改善
评估抗肿瘤药对患者症状的改 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抗肿瘤药的制备工艺
化学合成法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原料转 化为目标药物。工艺流程长、技
术难度高,但成本较低。
生物工程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 在微生物或细胞中表达目标蛋白 或抗体,再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药 物。工艺相对简单,但成本较高。
天然产物提取法
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 性的化合物,再进行分离纯化和 结构修饰。成本低,但产量有限。
抗肿瘤药的质量控制
杂质控制
对抗肿瘤药物中的杂质 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药 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研究
研究药物的稳定性,确 保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 程中不会发生降解或变
质。
质量标准制定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对抗肿瘤药物的各项指
标进行检测和控制。
生产过程监控
对药物的生产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出 的药物符合质量要求。

抗肿瘤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治疗恶性肿瘤延长生存期

抗肿瘤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治疗恶性肿瘤延长生存期

抗肿瘤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治疗恶性肿瘤延长生存期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以期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一、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主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恶性肿瘤的适应症:1. 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术后辅助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

- 中晚期:一线治疗、二线治疗、靶向治疗。

2. 乳腺癌:- 早期:手术后辅助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

- 中晚期: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内分泌治疗。

3. 结直肠癌:- 早期:手术后辅助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

- 中晚期:一线治疗、二线治疗、靶向治疗。

4. 肝细胞癌:- 早期: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等局部治疗。

- 中晚期: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射性微粒子治疗(Radioembolization)等。

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说明1. 用药方法:按照医生的指导,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严格按照剂量和频次服用抗肿瘤药物。

常见的用药方法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2.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避免因消化道反应引起的营养不良。

- 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及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或食用对药物代谢有影响的食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 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和排泄物,如尿液、粪便和呕吐物等,以防交叉感染。

3. 不良反应:服用抗肿瘤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白细胞减少等。

若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4. 使用期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使用期限。

患者应按照医生指导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不得擅自停药。

常用抗肿瘤药物报告

常用抗肿瘤药物报告

常用抗肿瘤药物报告引言:肿瘤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本报告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包括化学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一、化学药物1.雪域花素雪域花素属于植物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增殖和促使细胞凋亡。

临床应用中,雪域花素被广泛应用于卵巢、乳腺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2.顺铂顺铂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属于铂类化合物。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DNA结合形成DNA-顺铂复合物,从而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顺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卵巢癌、头颈部肿瘤等。

二、靶向药物1.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靶向性地结合并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曲妥珠单抗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EGFR阳性的肿瘤治疗中。

2.坦度替尼坦度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它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三、免疫治疗1.PD-1抑制剂PD-1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或PD-L2)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药物。

PD-1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2.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造T细胞的受体,使其能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

该疗法已在部分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结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方式和效果。

化学药物能够广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免疫治疗能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这些药物的不断发展和研究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抗肿瘤化学药物

抗肿瘤化学药物
瘤、黑色素瘤 迟发性骨髓抑制: 普通在用药后4-6周出现
抗肿瘤化学药物
第38页
环已亚硝酸 CCNU
护理办法 低温保留, 取出后马上用凉开水服用 宜先服镇静剂, 止吐剂或于睡前服用, 可防
呕吐 宜空腹服药 注意观察血象改变
抗肿瘤化学药物
第39页
化疗药品应用注意点(一)
• 药液必须新鲜配制 • 尽可能不和其它药品配伍 • 静脉注射时, 先用生理盐水注入, 确定在静脉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症状及心律失常 • 静滴速度 • 本药为强烈发泡剂, 勿外漏。
抗肿瘤化学药物
第25页
丝裂霉素 MMC
• 路径: 静冲、腔内 • 适应症: 胃肠道癌(FM)、非小细胞肺
癌(MVP)、乳腺癌(CMF)、肝癌介 入治疗 • 骨髓抑制: 4-6周最显著
抗肿瘤化学药物
第26页
丝裂霉素 MMC
抗肿瘤化学药物
抗肿瘤化学药物
第1页
恶性肿瘤化疗历史
• 殷墟甲骨文-----瘤
• 古埃及: 砷化物油膏治疗皮肤癌
• 1865年Lissauer亚砷酸溶液治疗慢性白血病
• 1939年激素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治疗
• 1942年“巴里灾难”,氮芥成功治疗淋巴肉 瘤

----开创了恶性肿瘤近代化疗时代
抗肿瘤化学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品
• 细胞对药品敏感性与细胞增殖状态无关, 可杀伤细胞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烷化剂 及抗生素类药品大多属于这类。
• 作用特点: 剂量依赖性 • 给药方式: 大剂量间歇给药
抗肿瘤化学药物
第12页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品
• 细胞对药品敏感性与细胞增殖状态相关,主 要作用于细胞周期某一时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一.烷化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氮芥、CTX)【作用用途】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体内转化为磷酰胺氮芥而发挥作用,抗瘤谱广,毒性低。

主用于急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乳腺癌、卵巢癌、肺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等。

可与长春新碱、甲氨蝶呤合用,以提高疗效。

【用法用量】静注:每次0.2g,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次0.6~0.8g,每周1次。

一疗程总量8~10g。

小儿每次2~6mg/kg,每日或隔日1次,2~3g为一疗程。

肌注:每次0.2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8~10g。

动脉注射:每次0.2~0.4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8~10g。

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2~3次,一疗程总量10~15g;小儿每日2~8mg/kg,每日2次。

【制剂规格】片剂:50mg。

注射剂:0.1g、0.2g。

【注】可见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肝脏损害、膀胱炎等。

孕妇禁用,肝肾损害者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用药累积达4g,疗效不明显者应停药。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骨髓象,白细胞过度下降者应停药。

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匹服平)【作用用途】环磷酰胺异构体。

溶解度高,代谢物活性增强。

抗癌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分次给药可增加抗癌效果和降低毒副反应。

主要用于骨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子宫颈癌、食管癌等。

【用法用量】静滴:常用量为2.5~5g/m2 ,每日1次,连续5天,每3~4周重复1次。

最大剂量为18g/m2 静脉滴注,连续4天。

【制剂规格】粉针剂:0.5g、1g、2g。

【注】宜与尿路保护剂美司纳合用及适当水化。

心、肾、神经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忌用。

不宜与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药、镇痛药、抗组胺药、麻醉药)并用。

消卡芥Nitrocaphane(消瘤芥、AT-1258)【作用用途】氮芥类抗肿瘤药。

主要破坏细胞DNA,对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属细胞非周期性药物。

本品治疗指数高,毒性较小。

主用于肺癌、鼻咽癌、淋巴肉瘤等,对食管癌、肝癌、脑瘤也有效。

局部用于乳腺癌或宫颈癌有较好疗效。

与更生霉素合用于绒毛膜上皮癌疗效也较好。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5~7日为一疗程。

小儿每日1mg/kg,分3次服,5~7日为一疗程。

静注或静滴:每次20~40mg,每日或隔日1次,200~400mg为一疗程。

治疗肝癌时剂量减半。

小儿每次0.4~0.8mg/kg,5~10次为一疗程。

肿瘤内注射:每次20~40mg,用生理盐水溶解,于肿瘤四周分点注入。

【制剂规格】片剂:5mg、10mg。

注射剂:20mg、40mg。

【注】可见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恶液质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瘤可宁)【作用用途】氮芥类抗肿瘤药。

口服吸收好,但奏效慢,服药2周后才逐步呈显治疗反应。

对淋巴细胞有较高选择性。

主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巨滤性淋巴瘤等。

对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睾丸肿瘤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6~15mg(或0.1~0.2mg/kg),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

连服3~6周,一疗程总量400~500mg。

维持量一般为每日2~4mg。

小儿口服:每日0.1~0.2mg/kg,分3次服,连用3~5周。

如白细胞下降,改用维持量每日0.02~0.04mg/kg,一疗程总量5~10mg/kg。

【制剂规格】片剂或纸型片:2mg。

【注】可有胃肠道反应和淋巴细胞减少,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血象下降和肝脏损害。

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用量达0.3g以上时尤应慎用。

卡莫司汀Carmustine (卡氮芥、BCNU)【作用用途】亚硝脲类抗肿瘤药,抗瘤谱广,见效快,脂溶性高。

体内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对增殖细胞各期都有作用,非增殖细胞不敏感。

主用于何杰金氏病和急性白血病、脑瘤及脑转移癌等。

【用法用量】静滴:每次0.1g/m2 ,每日1次,连用2~3天或每次0.2g/m2 ,每6~8周一次。

小儿每次2.5mg/kg,连用2~3天。

【制剂规格】注射剂:125mg。

【注】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肝肾毒性。

忌与皮肤接触。

对热不温定,宜在摄氏5度以下保存。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洛莫司汀Lomustine (环己亚硝脲、罗氮芥、CCNU)【作用用途】亚硝脲类抗肿瘤药,作用与卡莫司汀相似。

用于治疗脑部原发性肿瘤及继发性肿瘤、何杰金病及其它淋巴瘤、黑色素瘤等;宜可用于实体瘤或与氟尿嘧啶和用于胃癌及直肠癌;与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合用治疗肺癌。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0~140mg/m2 ,6~8周1次。

视血象情况再用第二次,一般用4次左右。

【制剂规格】胶囊剂:40mg、50mg、100mg。

【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脏损害。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

肝功能减退者慎用。

司莫司汀Semustine (甲环亚硝脲、Me-CCNU)【作用用途】亚硝脲类抗肿瘤药,作用与卡莫司汀及洛莫司汀相似。

但毒性较后者低,具疗效高,副作用小的特点。

主用于黑色素瘤,对恶性淋巴瘤、肺癌、胃癌、肠癌、肝癌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0~200mg/m2 ,6~8周1次。

【制剂规格】胶囊剂:10mg、50mg。

【注】同洛莫司汀。

塞替哌 Thiotepa【作用用途】是乙撑亚胺类抗肿瘤药,在体内转变为乙烯亚胺离子而发挥其烷化作用。

其细胞毒作用与氮芥相似,但毒性较小,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乳腺癌和卵巢癌疗效较好,对肺癌、肝癌、慢性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白血病、膀胱癌等也有效。

【用法用量】肌注或静注:每次10mg,每日1次,连用3~5日,然后改为隔日1次,一疗程总量为200mg。

【制剂规格】注射剂:10mg。

【注】可见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白消安Busulfan(白血福恩、马利兰)【作用用途】属甲烷磺酸酯类烷化剂。

主要影响骨髓粒细胞的形成,对淋巴细胞几无影响。

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显著。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8mg,分3次。

维持量每日0.5~2mg,每日1次。

小儿每日0.05mg/kg。

【制剂规格】片剂:2mg。

【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急性变时应停用。

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氟他米特Flutamide(氟他胺)【作用用途】抗雄激素药。

体内代谢成活性羟基氟他米特,抑制睾丸素转变为二氢睾丸素,从而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的生长刺激作用。

主要用于晚期前列腺癌。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50mg,每日3次,饭后服。

与促黄体生成释放激素联用,本品应先服3天,每次250mg,每日3次。

【制剂规格】片剂:250mg。

【注】可见男性乳房发育、疲劳、失眠和性欲减退。

二.抗代谢药六甲嘧胺 Altertamine【作用用途】嘧啶类抗癌药,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临床主用于肺癌、恶性淋巴瘤、消化道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0.2~0.6g或每日8~12mg/kg,分2~4次用,3~4周为一疗程。

休4周后进行第二疗程。

【制剂规格】片剂或胶囊剂:50mg、100mg。

【注】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长期用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

甲氨碟呤Methotrexate(MTX)【作用用途】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

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选择性作用于DNA合成期(S期),大剂量对增殖细胞和肝细胞也有直接毒性作用。

主要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尤对儿童较佳。

对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的疗效也较好。

对头颈部癌、肝癌、胃肠道癌也有效。

宜可用于银屑病。

【用法用量】白血病:口服,每次5~10mg(或0.1mg/kg),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5~7日,停药7~10日后,再隔日给药,总量0.1~0.12g,或随血象货骨髓象情况而定;小儿每次0.1~0.2mg/kg,每日或隔日1次。

肌注或静注:每次5~10mg,每日或隔日1次。

实体瘤:肌注、静注或静滴,每次20~40mg,每周2次,6周为一疗程。

绒毛膜上皮癌:口服或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次,连用5日,一般停药6~12日或随血象、骨髓象情况而定。

银屑病:口服,每次2.5~5mg,每日1次,6~7日为一疗程。

【制剂规格】片剂:2.5mg、5mg、10mg。

注射剂(钠盐):5mg、10mg、25mg、50mg。

【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或脱发等。

长期用药可引起肝、肾损害。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

静滴给药前后应大量补液并使尿液碱化,并避免摄入酸性食物。

本品静注或静滴时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用。

大剂量中毒后可用亚叶酸钙解毒。

巯嘌呤Mercaptopurine(乐疾宁、6-MP)【作用用途】为嘌呤类抗肿瘤药。

可抑制核酸合成,对增殖细胞S期作用明显,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其它各期也有杀伤作用。

也有免疫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疗效也较好,也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用法用量】白血病:口服每日1.5~3mg/kg,分2~3次服,并根据血象调整剂量。

疗程可达2~4个月,但白细胞过度下降时应及时停药。

一般用药2~4周开始显效。

绒毛膜上皮癌:口服每日6mg/kg,分2次,10日为一疗程,间隔3~4周重复疗程。

免疫抑制:口服每日0.5~1.5mg/kg。

【制剂规格】片剂:25mg、50mg、100mg。

【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脏损害。

另可见高血尿酸、结晶尿和肾功能障碍。

孕妇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及骨髓象,有毒性反应时及时停药。

氟脲嘧啶Fluorouracil (5-FU)【作用用途】抗嘧啶类抗代谢药。

体内转变为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而影响DNA的生物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主要用于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癌、皮肤癌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3次,总量10~15g时停药。

静注:每次0.25~0.5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5~10g为一疗程。

静滴:每次0.25~0.75g,每日或隔日1次,总量8~10g为一疗程。

动脉灌注:每日5~20mg/kg,疗程总量一般5~10g。

肿瘤内注射:每次0.25~0.5g,多用于治疗宫颈癌。

皮肤癌或癌性溃疡:局部外用0.5%或2.5%软膏。

【制剂规格】片剂:50mg。

注射剂:0.125g、0.25g。

软膏剂:0.5%或2.5%软膏。

【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脱发、肝及肾功能损害等。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象。

替加氟Tegafur(喃氟啶、FT-207)【作用用途】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抗瘤谱与氟尿嘧啶相似,在肝脏转变为氟尿嘧啶而起作用,毒性较氟尿嘧啶小6倍。

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食道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也用于乳腺癌、原发性肝癌和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