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类抗肿瘤药物
医学ppt--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

替加氟(tegafur,FT-207)
• 在体内经肝脏P450酶活化逐渐转变为氟 尿嘧啶而起抗肿瘤作用,在体内干扰、 阻断DNA、RNA及蛋白质合成。
• 化疗指数为氟尿嘧啶的2倍,毒性仅为 氟尿嘧啶的l/4~l/7,免疫抑制作用轻 微。
临床应用 • 主要治疗消化道肿瘤,例如胃癌、结肠
• CDHP是一种有效的DPD抑制剂,能够 长时间维持5-FU血药浓度处于较高水 平,增强抗肿瘤疗效。
• 奥替拉西钾口服后分布于胃肠道,可选 择性地抑制5-FU磷酸核糖化,从而在 不影响5-FU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轻胃 肠道毒副反应。
临床应用 • 晚期胃癌 • 晚期头颈部癌 • 乳腺癌[5]
不良反应 •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 肝脏损伤 • 口腔炎 • 色素沉着
的晚期原发乳腺癌或者转移乳腺癌) • 结肠、直肠癌 • 鼻咽癌[3]
[3]陈龙,王湘辉,黄亚琼. 紫杉醇、顺铂及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 的疗效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5):459~462.
不良反应
• 消化道反应:轻度或中度,可逆
• 手足综合症:约半数以上患者发作,表 现为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刺痛 感;皮肤肿胀、红斑、脱皮、水痘或者 疼痛。
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
5-FU
FUMP在分子水 平上伪装成肿瘤 细胞核酸的重要 前体尿嘧啶核苷 酸,欺骗性地掺 入RNA 中,影 响核酸的功能, 干扰蛋白质合成
FdUMP作为胸苷 酸合成酶(TS)抑 制剂,阻断DNA 复制的必需原料 脱氧胸苷酸( dTMP)的合成 而发挥抗肿瘤作 用
临床应用:
[5]谢家印,向大开,王东 等.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 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33(22):2414~2416
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97508(行业精制)

专业分享
16
用法和用量
口服单药1250mg/m2 ,Bid,连续两周, 停一周,三周为一周期
联合化疗1000mg/m2 ,Bid,连续两周, 停一周,三周为一周期
专业分享
17
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 ,
概念:是以某些常规化疗药物,采取小剂量(MTD的1 /3~1 /10) 、高频率、持续性的给药方式,主要作用靶点为血管 内皮细胞,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 从而达到抑瘤目的。节拍化疗毒副反应低,患者依从性佳, 不易引起肿瘤耐药,代表了肿瘤化疗一个新的走向。
专业分享
6
与放疗的相互作用
低剂量5-Fu(200-250mg/m2)可起到放疗 增敏的作用
大剂量5-Fu其副作用可与放疗副作用叠加
专业分享
7
药代学特点
口服吸收不完全,可静脉,动脉或腔内注
射
T1/2约10-20min,肝胆循环的Tmax为3090min
大剂量时可通过血脑屏障
主要由肝脏分解代谢,由尿排出约10-20%
专业分享
12
药物相互作用
西咪替丁可提高血药浓度,毒性增加 干扰素可增加胃肠道反应 甲硝唑延缓清除,增加不良反应,不增加疗效 氢氯噻嗪增强骨髓抑制 华发林合用时,延长CT,需调整华发林用量 不宜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药时不宜饮酒
专业分享
13
卡培他滨
Xeloda
专业分享
14
药理学
该药在胸苷磷酸化酶(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作
肝动脉灌注: 1000mg/次 瘤体内注射 5-FU软膏外涂
专业分享
11
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氟尿嘧啶类药物作用机制

5-FU磷酸核糖化
S-1是FT的改进型制剂,由三种成份组成
+
+
1
:
0.4
:
1
S-1是抗肿瘤药替加氟(FT)的一种改进型制剂。其除此活性成份外还含有两种用来调节该药 生物效应的物质吉美嘧啶(CDHP)及(Oxo),三物依次以1:0.4:1的摩尔比组成复方。 由这两种生化调节剂组成的替吉奥胶囊发挥作用使患者体内能够得到较高的5-FU血药浓度, 提高了抗癌活性同时降低了药物的消化道毒性。
FdUMP (骨髓毒性)
5-FU降解
5-FU磷酸核糖化
Hirata K,et al. Clin Cancer Res 1999; 5: 2000-2005.
UFT:在FT的基础上 增加DPD抑制酶维持全身5-FU浓度
FT:Ura=1:42
口服FT
肝细胞色素P450
肿瘤
FdUMP (抗肿瘤活性↑)
肝脏
与UFT相比, S-1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毒性
FT : CDHP : Oxo=1 : 0.4 : 1
口服FT
肝细胞色素P450
肿瘤
FdUMP (抗肿瘤活性↑ ↑ )
(↓ ↓ 神经毒性)
(↓ ↓心脏毒性) F-β-Ala
肝脏
DPD 5-FU
CDHP
CDHP是一种强效DPD抑制 剂,其体外抑制DPD的作用较 尿嘧啶高约180倍
肿瘤选择性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发展
第2代 S-1等
1970年 口服给药,模拟静脉
临床 研究
第1代 5-FU
1957年 静脉给药,全身作用
第3代
卡培他滨
1992年 口服给药,肿瘤选择性
第三代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是获得FDA获批上市的口服氟尿嘧啶
吉西他滨治疗卵巢癌研究进展_康马飞

卵巢 癌病 人, 使用 GEM 与 PLD 对 照, 195 例随 机分 为 GEM 组和 PLD 组。 GEM 1000m g /m2, d1, d8, q3w; PLD 50m g /m2, d1, q4w。结 果: GEM 组 ORR 6. 1% , 无进展生存期 ( PFS) 3. 6 个月, O S 12. 7 个月; PLD 组 ORR 8. 3% , PFS 3. 1 个 月, OS 13. 5 个 月, P > 0. 05。结 论 是 单 药 治 疗 时, GEM 可 代 替 PLD[ 3] 。另一个 Ó 期 多 中 心 临 床 试 验 将 153 例 随 机 分 为 GEM 组 和 PLD 组, 分 别 给 予 GEM 1000mg /m2, d1, d8, d15, q4w; PLD 40m g /m2, d1, q4w。结 果: G EM 组 ORR 29% , PLD 组 ORR 16% [ 4] 。 2 GEM 与铂类联合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课件

目录
•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方法 •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作用 •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 •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未来发展
01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种类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5-氟尿嘧 啶、卡培他滨、替加氟等。这些药物 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抑 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抗肿瘤 的效果。
03
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
04
联合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 整。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需要根据临床试验和临 床观察进行评价。
输标02入题
临床试验是评价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 优劣。
VS
5-氟尿嘧啶是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中的 代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 、乳腺癌、卵巢癌等。卡培他滨和替 加氟则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结直肠 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历程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药物是 5-氟尿嘧啶。该药物最初是作为抗生素开发的,后来发现其 对某些肿瘤有治疗效果。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肿瘤 细胞DNA的合成和复制,从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这些药物在结直肠癌、胃癌 、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01
为了提高抗肿瘤效果,嘧啶类抗肿瘤药物常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02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与铂类、紫杉醇类等化疗 药物的联合应用。
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

C-F 特别稳定
氟的半径与氢相近
细胞代谢中 不易分解
氟尿嘧啶的体积与 尿嘧啶几乎相等
抗肿瘤活性最佳
5-氟尿嘧啶
• 5-FU本身并无生物学活性
• 在体内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PRT)作用下, 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氟尿嘧啶核苷酸(FUMP)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FdUMP)
5-氟尿嘧啶
5-FU
卡培他滨最终只能在TP作用下转换生成5--Fu而发挥作用,而肿瘤组 织中TP含量远远大于正常组织,使得卡培他滨对肿瘤组织选择性强, 对正常组织伤害小,进而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卡培他滨
临床应用
• 乳腺癌(紫杉醇类与蒽环类药治疗无效的晚 期原发乳腺癌或者转移乳腺癌) • 结肠、直肠癌 • 胃癌
用法用量
替吉奥
不良反应
•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注意不得与氟尿嘧啶类及其它衍生物合 用,合用后可导致严重的血液系统障碍 以及腹泻,口腔炎等消化道功能障碍
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
选择性抗肿瘤口服药
独特的代谢特点,使得药物在肿瘤部位优先 活化,既增强疗效,又减少了毒性反应,化 疗指数高于5-FU
结直肠 胃 乳腺 宫颈 子宫 卵巢 肾脏 膀胱 胸腺 肝脏 肝脏(转移灶) 0 100 200 300 肿瘤组织 健康组织 400 500
TP活性(µg 5-FU/mg蛋白/小时)
卡培他滨
胸苷磷酸化酶(TP)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1.已知TP酶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为同一物质 2.具有高度的新生血管生成活性及抗细胞凋亡特性 3.与肿瘤关系 快速恶性生长相关 肿瘤浸润性生长相关 患者预后不良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45-1-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45-1-1(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最佳选择题1.属于开环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是SSS_SINGLE_SELA 齐多夫定B 司他夫定C 拉米夫定D 阿昔洛韦E 利巴韦林分值: 2答案:D[解析] 抗病毒药分为核苷类、非核苷类。
核苷类又分为非开环核苷类(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开环核苷类(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
这些药物之所以属于核苷类,因为均含有核酸基团(嘧啶环或嘌呤环),非开环核苷的醚键位于环内,而开环核苷的醚键位于环外。
非核苷类药物有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膦甲酸钠、奥司他韦。
2.属于前药,在体内转化为喷昔洛韦发挥药效的是SSS_SINGLE_SELA 更昔洛韦B 泛昔洛韦C 阿昔洛韦D 拉米夫定E 奥司他韦分值: 2答案:B[解析] 泛昔洛韦含有醋酸酯结构,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水解、6位氧化生成喷昔洛韦后产生药效。
3.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抗病毒药物是SSS_SINGLE_SELA 拉米夫定B 奥司他韦C 更昔洛韦D 司他夫定E 利巴韦林分值: 2答案:B[解析] 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4.环磷酰胺结构的药效团是SSS_SINGLE_SELA β-氯乙胺B 磷酰胺杂环C 氮杂环丙基D 尿嘧啶环E 蒽醌环分值: 2答案:A[解析] 环磷酰胺是氮芥类抗肿瘤药物,该类药物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烷基化部分(即药效团),是β-氯乙胺;一部分是载体部分(即药动团),调节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环磷酰胺的磷酰胺杂环是药动团。
5.属于氮芥类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是SSS_SINGLE_SELA 塞替派B 顺铂C 紫杉醇D 环磷酰胺E 阿糖胞苷分值: 2答案:D[解析] 塞替派、顺铂、环磷酰胺都是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药物,但只有环磷酰胺具有氮芥结构。
6.属于前药的抗肿瘤药物是SSS_SINGLE_SELA 奥沙利铂B 环磷酰胺C 羟喜树碱D 氟尿嘧啶E 阿糖胞苷分值: 2答案:B[解析] 环磷酰胺体外无活性,体内代谢为磷酰氮芥、去甲氮芥、丙烯醛产生药效。
吉林大学22春“药学”《药物化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吉林大学22春“药学”《药物化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苯妥英钠临床上用作抗抑郁药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3.苯巴比妥合成的起始原料是苯乙酸乙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某些类型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会呈现一定的化学结构,称之为药效团()。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环磷酰胺属于嘧啶类抗代谢的抗肿瘤药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头孢氨苄的7位侧链与羧苄西林类似。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硫巴比妥属哪一类巴比妥药物()。
A、超长效类8小时B、长效类6-8小时C、中效类4-6小时D、短效类2-3小时E、超短效类1/4小时正确答案:E8.苯巴比妥合成的起始原料是苯乙酸乙酯()。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9.盐酸哌替啶与下列试液显橙红色的是()。
A、硫酸甲醛试液B、乙醇溶液与苦味酸溶液C、硝酸银溶液D、碳酸钠试液E、二氯化钴试液参考答案:A10.与吗啡性质相符的是()。
B、分子由四个环稠合而成C、有旋光异构体D、会产生成瘾性等严重副作用参考答案:ACD11.关于盐酸吗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产物B、白色,有丝光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C、水溶液呈碱性D、易氧化E、有成瘾性参考答案:C12.盐酸吗啡溶液,遇甲醛硫酸试液呈()。
A、绿色B、蓝紫色C、棕色D、红色E、不显色正确答案:B13.药物化学是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多种化学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下列哪项与扑热息痛的性质不符?()A、为白色结晶或粉末C、用盐酸水解后具有重氮化及偶合反应D、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对氨基酚E、易溶于氯仿参考答案:E15.可使药物脂溶性减小的基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