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与气象要素

园林植物与气象要素

• (2)园林植物对日照长度的适应 根据对光周期 的不同反应,园林植物有长日照植物、短日照 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照中性植物4类。这是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日照长短的适应性表现, 在很大程度上与原产地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 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多为短日照植物; 原产温带、寒带地区的植物多为长日照植物。 因此在引种过程中,特别是引种以观花为主的 园林植物时,必须考虑它对日照长短的反应。
0
• 在不同地区,日照长度随季节的更替而产 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光周期。 光周期不仅对植物的开花有影响,而且对植物 的营养生长和休眠也有明显的作用。一般来说, 延长日照能使植物的节间增长,生长期延长, 缩短日照则生长减缓,促进芽的休眠。当然,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还受环境、温度和水分等外 界因子的影响。利用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 在园林花卉中常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数来调整 其开花时间。
• 1)光合作用
•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同化CO2和H2O,制 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 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 用的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 2)光合作用的意义
•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繁荣和 发展的基础,对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的生存与发 展,以及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1)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 有机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光合作用。据 估计,地球上每年的光合作用约固定 1.55×1014kg碳,合成5×1014kg有机物质。这 些有机物不仅用以满足植物本身生长发育的需 要,同时也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也是某些工业的原料。
• (2)把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在同化无机 物质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藏在 所形成的有机物质中, 据估算,植物每年所蓄积 的太阳能为7.1×1013kJ,约为全人类所需能量 的10倍。有机物质所贮藏的化学能,除了供植 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 供给人类活动的能量来源。目前,工农业生产 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主要能源,如煤炭、天然 气、木材等,也都是古代和现代的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贮存的能量。

华南地区植物气象因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华南地区植物气象因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华南地区植物气象因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更为复杂的气象影响。

特别是在华南地区,气候湿热,降雨充沛,而且夏季气温高,这些因子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

因此,对华南地区植物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我们了解气候变化下的植物生长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一、气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气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之一。

在华南地区,由于气温高,雨季长,所以植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

一些热带雨林植物,花期甚至可以持续数月。

此外,温度还可以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和光合作用。

温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会越快,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越快。

二、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因子。

植物需要合适的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

在南方的雨季,植物生长发育较为繁盛,适量的降雨可以满足植物的需求,但如果降雨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过多的降雨会导致植物受潮,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甚至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而过少的降雨则会导致植物缺水,叶片干枯,甚至死亡。

三、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华南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光照比较充足,植物的生长发育较为迅猛。

而在阴暗和潮湿的环境中,植物往往会受到阻碍,光合作用速率也会降低。

四、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湿度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华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

适度的空气湿度可以保持植物体内水分的平衡,有利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而如果空气湿度过高,就会导致植物体内水分过多,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综上所述,气象因子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重要。

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决定了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华南地区植物的生长机理和适应策略,为探索植物生态系统的机理和调控,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浅谈大海林地区气象因子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浅谈大海林地区气象因子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6 间发 生 1 次 ,现无 良好 预 防措 施 。 月 —2 暴 雨对 苗 木生 长也 有 一定 的 影 响 ,春季
暴雨 破 坏 力更 大 ,它 常与 冰雹 同 时发 生 。常
将床面腐殖土冲刷致使小苗裸根于表 ,夏季
由上 表 可得 出结论 ,苗木 生长所 需 积 温 暴雨 狂 风 同 时 发 生 时 ,造 成 苗 木 风 折 、倒 伏 ,对 苗木 生 长造 成一 定 的危 害 。 风虽 然 不 是 苗 木 生 活 所 必 须 的 生 态 因 子 ,但 它可 以间接 引起 温湿 度 变 化 ,影 响苗
维普资讯





计 ( 12期 ) 总 2
2O 年 第 2期 O2
浅 谈 大 海 林地 区气 象 因子 对 苗木 生 长 的影 响
王艳 杰
( 黑龙江省 东京城林 业局 ) 林 业局 )
从 3个方面论述 了光 照、温度 、水对苗木 生长的影响 。 因子 苗木 生长 影 响 大海林
1O 。 l℃
大 的粘土地段 ,冻死苗木更为严重 ,对这样 的有 苗地 段要 掺 沙排水 ,改 良土 壤 ,还 要适 时偏晚撤防寒土 ,秋季要提早进行防寒。
3 水对 苗 木生 长 的影 响 作为 生态 因子 的水 ,是苗 木 生理 过 程所
苗木在适 宜的温度下 ,光合作用速度加 快 ,从而有速生阶段。下面就几个树种生长 期 与速 生 期对 积温 需求 进 行对 比 :

速生期
时 间 积 温 ℃
红松
6初 一9中 2 3 . 118
不明显
樟子松 6初 一9中 2 3 . 7中 一8下 15 . 118 2 93 落 叶松 5上 一9中 2 晒. 7下 一8下 9 25 5 2 7 . 红皮云杉 7中 一9中 15 . 7中 一8下 15 . 47 2 2 93

气象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气象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气象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一、概述植物生长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气象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象因素具体指气温、光照、降水、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它们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量和质量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气象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为农作物生产和气象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二、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气温是影响植物生长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植物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其生长发育速度和质量受到气温的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区间也不同。

1、低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低温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室里的作物在发芽和幼苗期要保持一定的生长温度,一般为15℃-25℃之间;(2)苗期末期,育苗土温度每每下降一度,苗期末期就延长1-2天;(3)低温会导致植物呼吸代谢率下降,使植物新陈代谢受到影响。

2、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温会使植物蒸腾量增大,导致水分透支,影响植物生长;(2)高温下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增强,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3)高温会导致植物呼吸代谢耗氧量增加,从而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三、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它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刺激因素。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它的强度和时间长短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1、光照不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当光线强度不足时,植物光合作用受到限制,从而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缺乏光照也会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使植物干燥、叶片变黄等。

2、光照过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当光照过强时,会导致植物失水、烫伤等现象。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提高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四、降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降水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水源,同时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母液体。

合理的降水量可以提高植物根系的活力,使植物生长健壮。

气象因子水分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气象因子水分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气象因子水分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摘要:植物的水分生理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使地上部分各器官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植株又通过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掉,这一对相互矛盾的过程只有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

关键字:水分蒸腾需水时期土壤水分水是植物生存的重要因子,也是植物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树体枝叶和根部的水分含量约占50%以上。

树体内的生理活动都要在水分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每生产0.5kg光合产物,约蒸腾150-400kg水。

水通过不同质态、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变化对树体起作用,水分过多或不足,都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树体衰老、死亡。

水的质态可为分固态(雪、冰雹)、液态(降雨、灌水)和气态(大气湿度、雾),各种质态的水对树体起不同的作用,但其中以液态水最为重要。

(一)水在树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水是树体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细胞间代谢物质的传送、根系吸收的无机营养物质输送以及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分配,都是以水作为介质进行的。

另外,水对细胞壁产生的膨压,得以支持树木维持其结构状态,当枝叶细胞失去膨压即发生萎蔫并失去生理功能,如果萎蔫时间过长则导致器官或树体最终死亡。

一般树木根系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

树体生长需要足量的水,但水又不同于树体吸收的其它物质,其吸收的水分中大约只有1%在生物量中被保留下来,而大量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耗失体外。

蒸腾作用能降低树体温度,如果没有蒸腾,叶片将迅速上升到致死的温度;蒸腾的另一个生理作用是同时完成对养分的吸收与输送。

蒸腾使树体水分减少而在根内产生水分张力,土壤中的水分随此张力进入根系。

当土壤干燥时,土壤与根系的水分张力梯度减小,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急剧下降或停止,叶片发生萎蔫、气孔关闭、蒸腾停止,此时的土壤水势称为暂时萎蔫点。

如果土壤水分补给上升或水分蒸腾速率降低,树体会恢复原状;但当土壤水分进一步降低时,则达永久萎蔫百分数,树体萎蔫将难以恢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摘要:概述各种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研究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具体分析光、温度、水分及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探寻其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气象园林植物光照温度水分空气一、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而气象对园林植物就有深远的影响,大到植物带的分布小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气象学包括各种气象因素,而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气象对其影响有很多方面,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象这个大环境,植物的分布、色彩大小等等都离不开它。

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莫过于光、温度、水分和空气。

故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四大气象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二、气象因子的具体影响(一)光照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植物生长离不开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时间和空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居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1)光谱对植物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形态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太阳辐射光谱不能全被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生理辐射,主要指红橙光、蓝紫光和紫外线。

①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大,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橙光的14%。

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种子萌发;②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

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C的合成。

③在紫外线辐射下,许多微生物死亡,能大大减少植物病虫害的传播。

紫外线也能抑制植物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敏感性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诱导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等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其作用也不同。

如蓝紫光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成矮小的形态;而红光有利于植物的伸长,如用红光偏多的白炽灯照射植物,可引起植物生长过盛的现象。

苗木品质与气象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因素

苗木品质与气象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因素

苗木品质与气象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因素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苗木的种植与销售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

苗木的品质和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象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苗木品质与气象环境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响因素。

一、气温对苗木品质的影响气温是苗木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对苗木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首先,气温影响苗木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速率,进而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转运,间接影响苗木的品质。

其次,气温波动会对苗木的生理代谢产生重要影响,高温会加快水分蒸腾速率,导致土壤中的水分流失过快,从而导致苗木的水分不足,进而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品质。

不同的苗木种类对气温的适应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在苗木栽培中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种植措施,从而提高苗木品质。

二、降水对苗木品质的影响降水是苗木生长所需的重要水源,对苗木生长发育和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合适的降水量可以提供苗木所需的水分,并帮助苗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促进苗木的生长。

然而,过多或者过少的降水都会对苗木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的干旱或缺水会导致苗木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苗木的品质。

而连续的暴雨或水浸则容易导致苗木根部缺氧,甚至腐烂,同样会损害苗木的品质。

因此,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合理调控降水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对于提高苗木品质至关重要。

三、光照对苗木品质的影响光照是苗木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对苗木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过强的光照容易造成苗木失水和蒸腾过多,导致苗木的生长受限,叶片枯黄甚至烫伤。

而长期暗淡的光照则影响苗木的光合作用,减少了养分的合成和转运,导致苗木生长不良和品质下降。

因此,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使其适应苗木的生长需求,有助于提高苗木的品质。

四、其他环境因素对苗木品质的影响除了气温、降水和光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对苗木的品质产生影响。

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各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在这里简单介绍影响园林植物的四种气象因子。

第一节 光照因素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只有在光照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

光照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质三个方面。

1.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

光补偿点就是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积累干物质。

当光照强度超过了补偿点的需要而增加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就随比例增加,但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

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园林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分 类概 述 常见植物举例阳性植物阳性植物喜强光,不耐蔽荫,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其最大的观赏价值。

如果光照不足,则枝条纤细,叶片黄瘦,花小而不艳,香味不浓,花不良或不能开花。

阳性植物包括大部分观花、观果类植物和少数观叶植物 一串红、茉莉、扶桑、石榴、柑橘、月季、棕榈、橡皮树、银杏、紫薇阴性植物阴性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或高山阴坡及林下,具有较强的耐荫能力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在适度蔽荫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如果强光直射,则会使叶片焦黄枯萎,长时间会造成死亡。

阴性植物主要是一些观叶植物和少数观花植物,许多天南星科的植物在华南地区常作阴性的观赏植物 兰花、文竹、玉簪、八仙花、一叶兰、万年青、蕨类、珍珠梅、蚊母树、海桐、珊瑚树中性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最好,但亦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在高温干旱时及全光照下生长受抑制。

在中性植物中包括在偏阳性的与偏阴性的种类。

例如榆树、朴树、樱花、枫杨等为中性偏阳;槐、木荷、七叶树、五角枫等为中性稍耐荫 冷杉、云杉、常春藤、八仙花、山茶、杜鹃、海桐、忍冬、罗汉松、紫楠、青檀有时甚至变化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在这里简单介绍影响园林植物的四种气象因子。

第一节光照因素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只有在光照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

光照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质三个方面。

1.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

光补偿点就是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积累干物质。

当光照强度超过了补偿点的需要而增加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就随比例增加,但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

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园林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有时甚至变化较大。

在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常根据受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

2.光照时间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园林植物花芽分化和开花具有显著的影响。

有些植物需要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另一些植物则需要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植物开花对不同昼夜长短交换的周期性的适应,叫做光周期现象。

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
植物的开花对光照时间的要求是其在分布区内长期适应一定光周期变化的结果。

短日照植物都是起源于低纬度的南方,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的北方。

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时,由于北方日照时数较长,常出现营养生长期延长,容易遭受冻害;长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时,虽然能正常生长,但发育期延长,甚至不能开花结实。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植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需要。

3.光质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依据阳光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短波光(波长390~470nm)、极短波光(波长300~390nm)和长波光(波长640~2600nm)。

一般认为短波光可促进植物的分蘖,抑制植物伸长;长波光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的长高;极短波则促进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

高山地区及赤道附近极短波光较强,花色鲜艳,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光的有无和强弱也影响着植物花蕾开放的时间,如半枝莲必须在强光下才能开放,日落后即闭合;昙花则在夜晚开放。

第二节温度因子
温度因子在树木的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生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称生物学零度。

1.温度和生长的关系
常见许多南方树木北移后,受到冻害或冻死的现象;北方树种南移后,生长不良或不开花结实等现象,或因不能适应南方长期的高温而受到灼伤,严重者可致死亡。

例如08年的雪灾
造成广州大面积的植物受害。

一般来说,树木生命活动的做高极限温度大抵不超过50--60℃,其中包括原产于热带干燥地区者较耐高温。

原产于温带的树木则常在35℃左右的气温下,其生命活动就减退或发生不正常的现象,而在50℃左右就常受到伤害了。

生命活动的最低温度大抵在1℃左右,但有的在0℃以上较低温度下即可受害。

而原产北方的树木,如一些石南科的小灌木,却能在千里冰封的雪地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突变温度对树木的伤害,除了由于超过了树木所能忍受的范围的情况下,在树木本身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之内,也受由于温度发生急剧的变化,而使树木发生伤害。

在到纬度地区,不少薄皮种类和木射线较大的树木如乌桕、核桃、槭树、板栗、悬铃木、榆树、七叶树、橡、栎类等茎干的向阳面越冬时常会发生裂伤,这主要由于树干组织白天被阳光很快的晒热,而日落后温度急剧变低所致。

因此,冬季常对抗寒性弱的树种进行树干包扎、缚草或涂白等措施,在早春或晚秋亦常在园林中浇水以调节温度的变化。

在夏季干旱时期,土壤表面的温度有时可达到60--65℃左右,常使幼苗的茎干灼伤死亡,对于自山林中新引种的苗木,更易发生灼伤,故应搭荫棚保护。

高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及造成植物物理伤害;而低温主要使细胞内外结冰,尤其是细胞内的结冰常造成严重的质壁分离,破坏了原生质的理化结构和机能所致。

常表现为寒害、霜害、冻害、冻拔、冻裂等。

寒害
2.温度与树木的自然分布的关系
在全年最低平均气温达16℃以上的热带,就形成了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植被区;在全年平均气温在16℃以下--0℃以上的温带,则主要为夏绿树种的分布区;在全年平均气温低于0℃,但夏季温度可达10--20℃的亚寒带,则主要为针叶树的分布区;而7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的寒带,则基本上没有树木生长,只有苔藓及地衣之类了。

我们在引种树木时,要注意气候的相似性,否则不易成功。

当判别一种植物能否在某一地区生长时,从温度因子考虑,过去常看当地的平均温度。

这种做法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

可靠办法是查看无霜期的长短、生长期中日平均温度、某些日平均温度范围时期的长短。

当地积温量、当地最热月、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及极端温度值和此值的持续长短,这种极值对植物分布有着极大的影响。

3.温度与开花的关系
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对某些植物,一定范围的低温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例如紫罗兰只有在10℃一下的低温环境中才能完成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要求的温度与开花需要的温度往往不一致,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温度较高,如牵牛花、鸡冠花、凤仙花等温度在10~16℃时开花最好。

许多植物如达不到它所需要的低温就不能开花结实。

总之,温度是影响园林植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园林绿化中,常突破植物的自然分布范围而引种许多当地没有的奇花异木。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不应只考虑温度因子本身而且需全面考虑所有因子的综合影响,才能获得成功。

第三节水分因素
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无论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和运输养分过程,还是植物内进行的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

合理利用水分,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农业水分调控技术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地下灌溉、喷灌、微灌。

第四节空气因素
空气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空气中各种气体对花卉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1.空气的化学成分理
氧是植物呼吸所必需,大气中氧的含量几乎不发生变动,而在水和土壤中含量非常不固定。

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沼泽植物,例如热带海滨的红树林植物常常感到氧的不足,从而形成特殊的呼吸根,伸出地面进行呼吸。

植物全部地下部分的呼吸作用依赖于土壤空气的组成。

C0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生长盛期特别需要大量的C02。

它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会大量增大,而浓度过高,就会对根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2.空气的运动
风是植物花粉传播的动力。

地球上有10%的显花植物如禾本科、莎草科、灯芯草科、槛木科、栋属、山毛样属等借助风力授粉。

叫做风媒植物。

风力还促使环境中02、C02和水汽的均匀分布和加速它们的循环,形成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的环境。

在于风的作用下,可使植物体的向风侧蒸腾大量水分,使体内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叶片萎蔫,枝条枯死,形成树冠不对称的“旗形树冠”,或使树干弯曲。

其次,大风携带的砂粒打击树木、阿可严重损伤树皮、树叶和毁坏花果,也能使树根暴露。

强风还吹倒树木,折断枝条。

此外,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很大,当有害物质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和氮化物等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使植物生长发育不良、枯萎甚至死亡。

花卉植物花期控制的气象技术:温度控制法、光照控制法、光照与温度组合控制法。

附:常见园林植物对有害植物的抗性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