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肘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肘管综合征是指肘关节内尺骨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并改善日常生活功能。
以下是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休息和活动调整: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并适当休息。
根据疼痛的程度,可能需要使用肘关节支撑物或绷带来限制运动。
2.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和电疗等。
热敷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超声波和电疗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减少炎症。
3. 拉伸和强化锻炼:进行肌肉拉伸和强化锻炼,以恢复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常见的锻炼包括肌肉强化和稳定性练习,如手腕和手臂的屈伸运动,以及肌肉腱的牵拉。
4.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不良姿势和动作习惯,避免过度使用肘关节。
使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工作台高度和工具,以减少肘关节的负担。
5. 康复训练:进行功能性训练,包括日常生活动作的模拟训练,如握物体、抬重物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这有助于肌肉和关节的适应性训练,提高日常生活功能。
康复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建议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肘关节康复】肘部骨折功能恢复锻炼心得

肘部骨折功能恢复锻炼心得本人于2014年4月14日在打野外CS时,不知道被什么拌倒,摔在水泥路上,肘部内侧着地,当时自己发现肘部脱臼,到附近一个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拍片,发现桡骨小头近端骨折,内侧髁骨折,鹰嘴可疑骨折,由于是星期天,当时只有值班医生在,复位固定,要求三天后复查,因为学校校医院医保和那个急诊医院没有业务往来,就转诊到另外一个医院—鼓楼医院,复查时,咨询了几个医生,手术保守一半对一半,问第7个医生时候,那医生说,最好保守,毕竟手术对神经和肌腱伤害大,就采取了保守治疗。
固定后32天里面,由于没有医生指导,一动不动,担心动下肘部又会脱臼的心理。
事实上,肌腱粘连发生在伤后2周,所以实际上应该在固定期间14天左右后,就应该做简单的肘部活动。
32天后取了外固定,医生当时没有任何交代,问他要不要吃药,说不用,让骨头自己慢慢长。
医生那么说,我自己就觉得,骨头长好了,肘部自然就好了。
不知不觉又过10多天,肘部越来越僵硬,就有点担心,上网查了下,发现还有功能锻炼一说,又怕锻炼把骨折线拉大,就又到医院复查,当时一个主任医生说,现在才开始功能锻炼呀?好迟了,然后示范了下伸曲锻炼,让我自己康复。
回到学校,因为医生也没有说伸曲分开练,我就一起练,也没有什么方法,反正就是揪心,天天看到肘部不舒服就折磨下。
快满三个月了,我被动伸曲角度还在45—85,基本和周恩来一致,那时候心里急了,找医生,那个医生看了下我的活动范围,说快三个月了呀,怎么还没有练开?让我赶紧锻炼,要是半个月还没有进步,就找他,以为肘部还有快碎骨,取碎骨和松解一起做,还说松解是最后没有办法的一步。
我一听吓坏了,回到学校,就加了肘关节康复群,咨询了好多折友,感谢里面好多人无私的传授了他们自己的锻炼方法,同时也在网上找,总结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锻炼,很快,在接下来的伤后3,4,5个月里面,我活动范围慢慢展开,到现在的0—145,基本恢复好手的百分之九十功能。
中医骨伤科的练功疗法(功能锻炼)

中医骨伤科的练功疗法(功能锻炼)练功疗法又称功能锻炼,古称导引,是指通过肢体运动防治疾病、促使肢体功能恢复、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介宾在《类经》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气血也。
”“病在肢节,故用此法。
”练功疗法对骨与关节以及软组织损伤后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疗法之一,在世界医疗体育史上也有相当的地位。
近代医家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充实提高,而将导引发展成为强身保健、防治疾病的方法。
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少林拳、太极拳等。
一、练功疗法的作用练功疗法治疗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对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对损伤的防治作用可归纳为: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愈合;防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提高整体机能,促进恢复。
二、应用原则以及注意事项1.内容和运动强度练功的内容和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并制定严格、合理的锻炼计划。
2.动作要领正确指导患者练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一个关键。
上肢和下肢由于分工的不同,故在锻炼中侧重有所不同:(1)上肢:上肢练功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手的功能,凡上肢各部位的损伤,注意手部各关节的早期练功活动。
特别要保护其灵活性,以防关节发生功能障碍。
(2)下肢:下肢练功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负重和行走,保持各关节的稳定性。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练功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逐渐增强,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只要不出现异常反应和意外,就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锻炼计划进行。
4.沟通和随访锻炼前将锻炼的目的意义向患者说明,并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处理方法,取得患者信任。
锻炼过程中定期复查可了解患者恢复的情况,并及时调整练功内容和运动量,修订锻炼计划,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三、各部位主要功能锻炼方法1.颈项部功能锻炼[预备姿势]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头颈端正,两手叉腰,配合呼吸。
肘关节康复锻炼方法

肘关节康复锻炼方法肘关节是连接上臂和前臂的重要关节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负荷。
肘关节的损伤和疾病是常见的,如肘关节骨折、肱骨滑动症、网球肘等。
为了帮助肘关节康复,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锻炼方法来加强肘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1. 基础锻炼首先,进行一些基础的锻炼来增强肘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例如,握住一个轻量级的哑铃,让手臂伸直,然后将前臂向上弯曲,再慢慢放下。
每次做10-15次,每天进行两到三次。
这个动作可以加强肘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肌肉。
2. 伸展锻炼接下来,进行一些伸展锻炼来提高肘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可以站立或坐下,将一只手臂伸直,然后用另一只手将手臂轻轻向内侧旋转,直到感到轻微的伸展。
保持这个姿势大约30秒钟,然后慢慢松开。
每天进行2-3次。
3. 强化锻炼接下来,进行一些强化锻炼来增加肘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可以坐在椅子上,握紧一只手臂,然后将另一只手放在手腕上,向下压力,使手臂屈曲。
保持这个姿势约5秒钟,然后放松。
每次做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4.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肘关节的稳定性。
可以站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将一个脚抬起,保持平衡。
每次保持10-15秒钟,每天进行2-3次。
可以逐渐增加时间和难度,例如闭上眼睛或站在不稳定的表面上。
5. 功能性锻炼最后,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帮助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例如,拿起一个杯子并将其放回桌子上,模拟日常用力的动作。
每次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除了以上的锻炼方法,还可以进行康复器械的辅助锻炼。
如使用肘关节屈伸器进行屈伸运动,这可以帮助增加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还可以使用弹力带进行肘关节的抗阻训练,这可以帮助增强肘关节周围的肌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肘关节康复锻炼时,应该注意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避免过度负荷和损伤。
如果感觉疼痛或不适,应该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建议。
总的来说,肘关节康复锻炼方法应包括基础锻炼、伸展锻炼、强化锻炼、平衡训练和功能性锻炼。
肘关节运动康复训练动作

肘关节运动康复训练动作肘关节是人体上肢连接上臂和前臂的重要关节之一,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肘关节可能会受伤或出现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其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肘关节康复训练动作,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手指伸展与握拳: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肘关节康复训练动作。
将手掌平放在桌面上,然后轻轻伸展手指,使其尽量伸直,保持数秒钟后再放松。
接着,握紧拳头,使手指弯曲,同样保持数秒钟后再放松。
重复进行几次,可有效锻炼手部肌肉,促进肘关节的灵活性。
2. 肘关节屈伸运动:这是肘关节康复训练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
坐在椅子上,将双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将手臂伸直向前,直至肘关节完全伸展。
接着,慢慢弯曲肘关节,将手臂靠近肩部。
保持数秒钟后再慢慢伸展,重复进行几次。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锻炼肘关节的屈伸功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3. 肘关节旋转运动:这个动作主要用于锻炼肘关节的旋转功能。
坐在椅子上,将双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将手掌向上,手臂伸直。
接着,慢慢将手臂旋转,使手掌朝下,再旋转回原位。
保持肘关节稳定,重复进行几次。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肘关节的旋转力量和稳定性。
4. 肘关节弯曲与伸展训练:这个动作主要用于增强肘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坐在椅子上,将双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将手掌朝上,手臂伸直。
接着,慢慢弯曲手臂,将手臂靠近肩部,然后再慢慢伸展手臂,回到起始位置。
保持肘关节稳定,重复进行几次。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肘关节的屈伸力量和稳定性。
5. 肘关节抗阻训练:这个动作主要用于增强肘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坐在椅子上,将双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另一只手握住受伤肘关节的手腕。
接着,用受伤手臂尽力向内侧推,同时用另一只手臂提供阻力。
保持数秒钟后再放松,重复进行几次。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肘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促进康复。
6. 肘关节伸展训练:这个动作主要用于增加肘关节的伸展幅度。
坐在椅子上,将受伤手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拉住受伤手臂的手腕,使其向外侧伸展。
肘关节脱位的功能锻炼方法

肘关节脱位的功能锻炼方法肘关节是人体上肢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它负责连接上臂和前臂,使我们能够弯曲和伸展手臂。
然而,由于外力或其他因素的作用,肘关节脱位可能会发生,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为了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下面介绍一些肘关节脱位的功能锻炼方法。
1. 肘关节伸展运动:站立或坐下,将手臂伸直放在身体前方,然后缓慢地伸展手臂,直到感到轻微的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几次。
2. 肘关节屈曲运动:站立或坐下,手臂自然垂放,然后缓慢屈曲手臂,将手腕靠近肩膀,直到感到轻微的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几次。
3. 肘关节旋转运动:坐下,将手臂放在膝盖上。
然后缓慢地旋转手臂,使手掌从面向下旋转到面向上,然后再旋转回来。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几次。
4. 肘关节侧屈运动:坐下,将手臂放在膝盖上。
然后缓慢地将手臂向一侧倾斜,直到感到轻微的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几次,然后再换另一侧进行同样的动作。
5. 肘关节弯曲运动:站立或坐下,将手臂伸直放在身体前方,然后缓慢地弯曲手臂,将手腕靠近肩膀,直到感到轻微的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几次。
除了以上的功能锻炼方法,还可以进行一些功能锻炼器械的使用,例如肘关节屈曲器和肘关节伸展器。
这些器械可以帮助加强肌肉力量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有助于康复和预防肘关节脱位。
在进行肘关节脱位的功能锻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动作要缓慢,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肘关节。
2. 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肌肉或关节的损伤。
3. 如有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4. 功能锻炼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来定制,不同人的肘关节问题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5. 功能锻炼应坚持,每天进行几次,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肘关节康复训练

肘关节康复训练肘关节是人体上臂与前臂连接的关键关节之一。
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频繁的使用,肘关节容易受到损伤,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度和恢复功能。
本文将介绍肘关节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常见的康复练习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一、肘关节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肘关节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受伤后的肘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加强肌肉力量,增加韧带的稳定性,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最终实现肘关节的完全恢复。
康复训练还可以预防肘关节的再次受伤,提高运动员和工作者的肘关节稳定性和抗受力能力。
二、肘关节康复训练的方法1. 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这是肘关节康复训练中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肘关节活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关节灵活性。
常见的练习包括:伸展和屈曲肘关节、旋转前臂、扩展手指等动作。
这些练习可以使用轻度的抗阻力带或自己的手来进行,力量逐渐增加以促进康复。
2. 肌肉力量训练肘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很重要,因为它们对于稳定关节和肩部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肌肉力量训练包括:屈肘和伸肘运动、肱二头肌、肱肌和前臂肌群的锻炼等。
练习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用力过猛或使用不恰当的姿势造成额外的压力。
3. 平衡和协调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常见的练习包括单脚站立、平板支撑、手指灵活性练习等。
这些练习可以通过增加难度和稳定性要求来逐渐加强。
4. 柔韧性训练肘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对于关节的灵活性和防止受伤非常重要。
经常进行伸展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紧张和关节僵硬。
常见的练习包括:手指伸展、前臂伸展、肩部放松等。
三、肘关节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遵循康复指导进行肘关节康复训练前,最好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医生的指导。
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状况和受伤类型,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肘关节康复锻炼方法

肘关节康复锻炼方法肘关节是连接上肢与前臂的重要关节,常见的肘关节问题包括肘关节炎、肘部韧带损伤、滑囊炎等。
肘关节康复锻炼对于恢复手臂功能和预防再次受伤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肘关节康复锻炼的方法。
1.伸展运动肘关节的伸展运动是康复锻炼的基本动作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拉伸患侧的手臂,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进行3-5次。
- 坐直,将手臂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下。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将手臂向下压,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进行3-5次。
2.屈曲运动肘关节的屈曲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将手臂伸直,手掌向上。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按住手肘,将手臂向胸部方向屈曲,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进行3-5次。
- 将手臂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下。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拉手指向上,使手臂屈曲,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进行3-5次。
3.旋转运动肘关节的旋转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将手臂伸直,手掌向下。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按住手肘,将手臂顺时针方向旋转,做10次,然后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做10次。
每天进行3-5次。
- 将手臂伸直,手掌向上。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按住手肘,将手臂顺时针方向旋转,做10次,然后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做10次。
每天进行3-5次。
4.抗阻力运动抗阻力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手臂伸直,手掌向上。
用另一只手用力地向下按住手臂,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进行3-5次。
- 手臂伸直,手掌向下。
用另一只手用力地向上按住手臂,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进行3-5次。
5. 功能训练使用患侧肘关节进行常见日常活动的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恢复手臂的功能,如握力锻炼、举重物体、开罐器的使用等。
但要根据个人的康复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和重量,避免过度使用和损伤。
除了上述几种康复锻炼方法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热敷:在锻炼前进行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关节僵硬,提高运动效果。
-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在康复过程中,应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重复次数,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和造成新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肘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发表者:薛皓 (访问人次:269)
肘关节是应力由手、前臂传导至肩、躯干的重要枢纽,主要运动方式有屈曲、伸展,以及结合前臂运动的旋前、旋后动作。
多数人的肘关节正常屈曲角度约主动135°—160°,被动140°—170°;伸直角度主动被动均约-10°—0°;旋前角度约主动80°,被动90°;旋后角度约主动80度,被动90°。
我个人认为:对于肘关节来说,屈曲功能最为重要,如果屈曲功能受限,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诸如吃饭、梳头等是无法自行完成的,因为根本无法让自己的手接近自己的嘴或后脑,其他一些事情也是同样道理,一般来说,只有主动角度达到130以上,才能够完成上述类型的动作。
其次重要的功能就是肘关节及前臂的旋后功能,即上身直立,肩关节自然下垂,屈肘90°,手腕固定,手心转向上的动作(以两侧同样姿势,手心相对为旋转动作的中立位)。
可以想象,如果不能充分旋后,在做洗脸这一类动作时,即使屈曲功能正常,也不能把水捧在手心里送到脸上,这样一来生活依然不能充分自理。
只有把主动旋后角度练至60°以上,才能完成这类动作。
再次就是伸直功能了,伸直受限如果大于40°,在穿衣时上肢不太容易套入袖子,而如果伸直受限没到这个程度,基本上还是美观性的问题(个别因工作需要务必完全伸直的患者除外),所以把伸直功能的地位放在第三位。
在肘或前臂损伤中,如果需要制动,通常在旋前位固定,所以旋前功能很少出现问题,在此赐其最低的地位。
综上所述肘关节的功能性角度应该是:屈曲主动130°,伸直主动30°,旋后主动60°,旋前主动60°。
肘关节活动性一旦受限,功能练习相对其他关节来说更加困难,关节显得十分脆弱,应激反应更重,稍微练习过量,即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更加严重时存在骨化性肌炎的风险。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暂时不明,但是通常和损伤程度和暴力的练习有关,又由于以外损伤无法预知,只能更加精确的控制好活动量,来保证关节的质量。
同时,足够的冰敷及休息在肘关节功能练习中是更加不可忽视的,要按照标准认真做好。
肘关节松动技术:(以下所述方式每天每个方向的动作最多练习1组,避免多次练习刺激,争取在规定的练习时间内获得既定效果,尽量避免多次的重复刺激,在感到练习过量、疼痛感无法缓解时,要及时安排休息。
)
1.屈曲
图1:这是自行练习屈曲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屈肘角度小于90度时,如图所示,患者平躺,用健侧手控制好患肢的位置,患肢上臂的角度不固定,能通过调整保证前臂水平即可,在前臂远端施加负荷,在充分放松的前提下勉强坚持
10分钟左右,每天1-2次。
练习时如果刺激过于强烈无法放松或者疼痛感过强,可以减少负荷重量甚至去除负荷。
此时,充分放松以及坚持足够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练习时要注意动作质量。
图2:这是另一种方法,适用于屈肘角度超越90°以后。
如图所示,患者坐在床边或桌边,前臂顶在床沿,用身体前倾来增加肘关节的屈曲角度,由于躯干力量较大,还要控制好前倾的力度,保证安全。
如果在活动中感到不适,也可以在前臂与床沿之间垫一个垫子,减少可以避免的不适感。
通常每次练习在2-3分钟,间隔不超过半分钟,连续进行15-20分钟\组。
2.旋后
坐在桌边,肩关节放松,屈肘(必须),前臂平置桌上,手握一长柄重物,让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外倾倒。
抓握时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抓住即可,此时仅有涉及抓握的肌群发力,但是并不影响旋转肌肉的放松。
如果旋转受限严重,也可以适当用健侧手协助重物向外倾倒。
这个动作对整个肘关节刺激较小,可以适当延长练习时间,如果由其引发的疼痛感不明显,可以每天增加练习次数。
这个动作尤其对于涉及“桡骨小头”损伤的患者来说要提高重视度,在伤后术后,合理的,尽早开展练习。
3.伸展
如图,患者平躺在床边,患肢前臂伸出床外,在前臂远端施加负荷,充分放松,尽量坚持15-20分钟,1-2次每天,为了舒适,在肘关节下方可以加设垫子。
特别注意,伸直练习由于同屈曲练习方向相反,需要互相间隔3-4个小时进行。
4.旋前
如图,动作和旋后练习类似,方向正好相反,其余要求完全一致。
在肘关节的功能练习过程中,总体上看肘关节喜冷不耐热,冰敷是最重要的控制炎症的手段,但是热敷并非人人适合,时时适合。
在进行热敷以及其他相关热疗前,要观察关节处皮温是否已经偏高,如果皮温高于正常水平,严禁一切具有热效应的治疗手段,此外肘关节处严禁按摩。
再次强调,肘关节活动性练习要控制好活动量,不能过量练习,也尽量避免暴力操作。
尤其对于骨折、脱位等严重损伤的患者来说,运动量的设置尤为关键,此外冰敷和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避免在练习时造成重复损伤,进一步加重对组织的破坏。
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持续不消、关节皮温明显增高、肿胀、僵硬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复诊,并通过验血、超声诊断、CT、X光等手段监控骨化性肌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