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
第二节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

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一)运动上肢带关节的肌群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肌肉由背部浅层的斜方肌、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部的前锯肌、胸小肌、锁骨下肌等。
斜方肌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的皮下,为三角形扁肌,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作用:近侧支撑时,斜方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后缩,上部纤维收缩可使肩胛上提、上回旋,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原侧支撑时,一侧上部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头后仰和协助伸脊柱。
斜方肌图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拉力器扩胸等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力量。
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一对棱形扁肌。
起自六、七颈椎及上四个胸椎的棘突,纤维行向下外,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作用:近侧支撑时,棱形肌收缩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它与肩胛提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下回旋。
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带形长肌。
作用:近侧支撑时,肩胛提肌收缩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前锯肌图前锯肌位于胸部的外侧面和后面,为一宽大扁肌。
作用:近侧支撑时,前锯肌收缩使肩胛骨前伸,有助于上臂前屈,它与斜方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上回旋。
近侧支撑时,前锯肌下部收缩可提肋,有助深吸气,是辅助吸气肌。
俯卧撑、实力推卧杠铃等练习可发展前锯肌的力量。
胸小肌位于胸廓上部的前外侧,胸大肌的深面。
作用:近侧支撑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
远侧支撑时,可提助,助吸气。
锁骨下肌横位于锁骨的下方,为一梭形小肌。
胸小肌作用:锁骨下肌收缩紧拉锁骨向下内,协助固定胸锁关节。
(二)运动上肢带关节肌肉的功能综述运动上肢带的肌群,可使肩胛骨作上提与下降、前伸与后缩、上回旋与下回旋的运动。
二、运动肩关节的主要作用肌群(一)运动肩关节的肌群运动肩关节的肌肉主要有肩部浅层的三角肌;胸背浅层的胸大肌、背阔肌;肩部深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上臂前群的缘啄肱肌、肱二头肌;上臂后群的肱三头肌。
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为多羽状肌,分前、中、后三部分,分别起自锁骨的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上肢、下肢和躯干主要肌肉的位置、层次及其与相应关节运动轴之间的关系

上肢、下肢和躯干主要肌肉的位置、层次及其与相应关节运动
轴之间的关系
上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层次及其与相应关节运动轴之间的关系:
1. 肩关节周围肌肉:
- 肱骨头处的冈下肌位于肩关节的背面,与肩关节屈曲和外
展/内收运动相关,其运动轴通过肩关节中心向外上方倾斜。
- 肱二头肌位于肱骨前侧,由肩关节直接延伸至尺骨,与肩
关节的屈曲运动相关,其运动轴与肩关节的中心一致。
2. 肘关节周围肌肉:
- 三头肌位于上臂的后侧,由肩关节下方延伸至尺骨的髁部,与肘关节的伸直运动相关,其运动轴通过肘关节中心向前上方倾斜。
下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层次及其与相应关节运动轴之间的关系:
1. 髋关节周围肌肉:
- 臀肌位于骨盆的侧面,位于股骨头上方,与髋关节的伸直
和外展运动相关,其运动轴通过髋关节中心向外上方倾斜。
-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侧,由髋关节直接延伸至髌骨,与髋
关节的屈曲和外展运动相关,其运动轴与髋关节的中心一致。
2. 膝关节周围肌肉:
- 股茎肌位于大腿的后侧,由髋关节延伸至胫骨,与膝关节
的伸直运动相关,其运动轴通过膝关节中心向前上方倾斜。
躯干主要肌肉的位置、层次及其与相应关节运动轴之间的关系:
1. 脊柱周围肌肉:
- 脊柱伸展肌群主要位于脊柱的背侧,分布于凸起的脊柱棘突、横突和附件,与脊柱的伸展运动相关,其运动轴通过脊柱中心纵向延伸。
2. 腹肌:
- 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央,由胸骨上方延伸至髂骨前上棘,
与脊柱的屈曲运动相关,其运动轴通过脊柱中心纵向延伸。
.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各主要肌群的组成及运动功能;

.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各主要肌群的组成及运动功能;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是人体上肢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活动范围广、运动强度大,所以涉及运动的形式也非常丰富。
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主要肌群的组成及运动功能是要了解这些关节运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下面将对每个关节区域的主要肌群进行介绍。
一、肩胛骨肌群肩胛骨是连接肩臂与锁骨外侧的大骨头。
肩胛骨有多个运动肌,有些肌肉的作用可影响达到肩关节和上肢肌肉的运动。
下面为肩胛骨肌肌群的组成及运动功能:1. 肩胛提肌:像一个斜45度的绳索,它起源于肩胛骨的胸壁面和锁骨,然后插入到肩胛骨的颈椎。
它的作用是升高肩胛骨。
2. 肩胛下肌:肩胛下肌横跨于肩胛骨的胸壁面,它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肩胛骨和向前旋转肩胛骨。
3. 肩胛肌:这个肌肉位于肩胛骨上,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肩胛骨向前旋转。
4. 背阔肌:这是肌肉组的核心之一,横跨肩胛骨,起源于肩胛骨和脊柱上部,然后插入到肩臂。
它的作用是向下拉伸肩胛骨和向后收缩肩胛骨。
二、肩关节肌群肩关节连接了上臂和肩胛骨。
肩关节由三组肌肉组成:旋肩肌群、肩袖肌群和肱三头肌。
下面来介绍具体情况:1. 旋肩肌群:旋肩肌群包括了肩胛上肌、小圆肌、斜方肌和豆状肌。
它们从肩胛骨的外侧面起源,随着肱骨的旋转而旋转,不断的变化位置。
这个肌肉群对于提升肩关节的臂部抬升、向外旋转和向内旋转至关重要。
2. 肩袖肌群:肩袖肌群主要由四个肌肉组成:冈上肌、冈下肌、旋袖肌和小圆肌。
它们结构性精细,调整臂部姿态,可以支撑并保护肩关节。
冈上肌与冈下肌形成了重要的肩袖肌群,主动作用是过度上举,辅助作用是外展、内收、内旋和外旋。
3.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包括梨状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这个群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使肘关节伸展。
其中肱二头肌的跨肩胛肌并不直接参与肩关节活动,但它是肩臂强度的关键起点而非常重要。
三、肘关节肌群肘关节连接肱骨和尺骨,其主要Muscles are the biceps brachii、the triceps brachii and brachioradialis。
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解刨讲解

股四头肌
位置和功能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侧,包括股 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 中间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 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 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深面,起自 股骨前面。这四块肌肉的止点都 在髌骨上缘和髌骨体。股四头肌 的功能是伸膝、屈髋、保持人体 直立姿势
肱二头肌
解剖结构
肱二头肌长头在深面,短头在浅面,它们共同构成肱二头肌的起点。长头通过肩关节囊与 盂肱关节相接,短头通过喙肱韧带与喙突相连。在肘窝处,肱二头肌长头通过肱二头肌腱 膜与喙肱韧带相连,而短头则通过肱二头肌腱膜与肱骨相连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
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受肌皮神经和桡神经双重支配。肌皮神经发自颈髓5-7节,支配肱二头肌的长头 。桡神经发自颈髓6-8节,支配肱二头肌的短头
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
解剖结构
股四头肌的起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髂前下棘、股骨粗线外侧唇、股骨粗线内侧唇和股 中间肌的起点。这四个部分在止点处合并为一条股四头肌总腱,然后通过髌韧带与髌骨相 连。在膝关节处,股四头肌通过四条独立的肌腱与胫骨平台相连,提供了强大的膝关节伸 展力量
股四头肌
神经支配
股四头肌受股神经支配。股神经发自腰髓24节,在髂凹内发出分支支配股前群肌肉
20XX
肱二头肌和股四头 肌解刨讲解
汇报人:xxx
-
01 肱二头肌 02 股四头肌 03 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
的功能与锻炼方法 04 总结
1PART 1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
位置和功能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起点有长头和短头两种,是人 体上肢的重要肌肉之一。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 头起自肩胛骨喙突,长短头向下合并,止于桡骨粗隆和 前臂筋膜。肱二头肌的功能是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
上肢

问:结合系统解剖学复习前臂区的深筋膜、肌间隔、骨筋膜鞘和肌肉分布?
答:1.前臂部深筋膜结构特征:前臂深筋膜与臂和手的筋膜相互延续,较为发达。(1)在前臂上部,其内侧的筋膜因有肱二头肌腱膜纤维的参与而增强,并有屈肌群从其内面起始。肱二头肌腱膜向下内方走行,覆盖于肘窝前面移行于前臂深筋膜。前臂后面的深筋膜被肱三头肌腱膜增强,较致密,纤维纵行并有伸肌起始,另外,筋膜还附着于鹰嘴和尺骨后缘处,起增强固定作用.(2)在前臂中部,筋膜较强,纤维方向不定。(3)在前臂下部.与屈、伸肌腱相适应而筋膜增厚,纤维横行,而形成前面的屈肌支持带(腕掌侧韧带)和后面的伸肌支持带(腕背侧韧带)。两韧带在桡侧附着于桡骨外缘,在尺侧附着于尺骨茎突和内侧的腕骨(豌豆骨、三角骨、钩骨)。
筋膜:臂(深)筋膜与内、外侧肌间隔和肱骨围成臂前部骨筋膜鞘。内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臂肌前群)和穿经臂前区的血管神经等。
血管:其中血管有肱动脉及其分支,还有伴行肱动脉的2条肱静脉。
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肱动脉在臂上份居肱骨内侧,中份居前内方,下份居前方。肱动脉的分支有:肱深动脉(伴行桡神经进入肱骨肌管,分支分布于肱三头肌和肱肌)、尺侧上、下副动脉(参与肘关节网的构成)。
问:试述肩胛动脉网的组成,各动脉的来源、行程和供应范围;略述肩胛动脉网的临床意义?(中大02)
肩胛动脉网:由锁骨下动脉的分支肩胛上动脉(经肩胛上横韧带的浅面达冈上窝)和肩胛背动脉(沿肩胛骨内侧缘至冈下窝)与腋动脉的分支旋肩胛动脉(经三边孔至冈下窝)吻合而成。
临床意义:肩部的重要侧支循环途径,腋动脉血流受阻时,可维持上肢的血供。
上、下肢的肌肉

【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桡尺骨的周围,主要作用于肘关节、腕关节和手关节。 由于人类直立生活,上肢完全由支持功用解放出来,上肢不仅是劳动的器官, 而且是劳动的产物,为了保证上肢特别是手的灵活运动,前臂肌的排列、形态 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小腿肌完全不同。 前臂肌多为长梭形肌,这些肌肉的肌腹位于近侧,向远侧移行于长腱,因此前 臂的外形上愈向手则愈细。 在前臂除了屈肌和伸肌外还有回旋肌,这对于手的灵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臂肌---前群 浅层】
指浅屈肌:起点宽大,分两个头,一个是肱尺头, 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喙突;另一个是桡头,起自 桡骨上l/2的掌侧面,两头在中间的腱弓处互相愈 合。肌纤维向下移行于四个肌腱,这些肌腱在腕部 排列分成两层,至中指和环指的肌腱位于第二及第 五指的肌腱浅面。四个肌腱经过腕管和手掌而分别 进入第2~5指的骨性纤维管和纤维鞘,在掌指关 节水平,各腱呈扁平状,并逐渐变薄加宽,至近节 指骨中部时,分裂为两半,形成菱形裂隙。以后分 裂的腱板纤维经过扭转,合抱位于其深面的指深屈 肌腱的侧方而至其背侧,彼此交叉到对侧,于近侧 指骨间关节部位,又重新连结形成一个相当长的倒 菱形裂沟,经过交叉的纤维最后止于中节指骨体掌 面两侧。 主要作用为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关节,并协助屈肘、 屈腕。受正中神经(C7、C8、T前臂肌分为前群和后群,前群主要为屈肌和旋前肌,后群主要 为伸肌和旋后肌,
屈肌主要起自肱骨内上髁,伸肌主要起自肱骨外上髁。
【前臂肌---前群 浅层】
前群共有9块肌,分为浅层和深层。 浅层包括6块肌,深层3块肌。 肱桡肌: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和外侧肌 间隔,肌腹向下移行于肌腱,止于桡骨 茎突的基部。主要作用为屈肘。当前臂 旋前时,该肌收缩可旋后;前臂旋后时, 该肌收缩可旋前。受桡神经(C5-C7) 支配。
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讲解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调节肌”。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②使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位于肘关节额状轴后面。
肱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肱骨后面。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胸大肌的上部肌束、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头肌长头 近固定收缩
前臂在肘关节处伸:肱三头肌、肘肌 近固定收缩
④俯卧撑(撑起阶段)
肩胛骨前伸:前锯肌上部肌束、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肩关节屈:胸大肌的上部肌束、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头肌长头 远固定收缩
上臂在肘关节处伸:肱三头肌、肘肌 远固定收缩
2、伸展性练习:
①压肩: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②臂上举后振: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③绕肩运动:肩带肌群、肩关节周围屈、伸及外展肌群
④三角支撑: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尤其是胸大肌和背阔肌。
⑤手臂外展运动: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
⑥挺胸夹背: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屈腕屈指肌群。
⑦两臂上举翻腕:屈腕屈指肌、胸大肌、背阔肌等。
1、力量练习:
①单杠引体向上:(上拉阶段)
躯干向上肢靠拢:胸大肌、背阔肌 远固定收缩
肩胛骨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上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 远固定收缩
②前臂负重弯举:(弯举阶段)
前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 近固定收缩
③卧推杠铃(上推阶段)
肩胛骨前伸:前锯肌上部肌束、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上肢关节运动-文档资料

2、尺骨 尺骨近端关节面称滑车切迹。 鹰嘴与冠突连线与尺骨长轴呈30°夹角。 冠突外侧形成桡切迹。
3、桡骨 桡骨小头呈圆盘状,上有关节凹,周围为 环状关节面。 桡骨颈与桡骨长轴在矢状面上成15°夹角。
(二)肘关节构成
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端 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 构成。 2、肱桡关节:由肱骨头与桡骨小头关节凹 与肱骨小头构成。 3、桡尺近端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 尺骨桡切迹构成。
(一)肩复合体诸关节
1、盂肱关节 (1)由肩胛骨关节盂 和肱骨头构成。
关节盂周缘有关节唇。 关节盂仅容纳肱骨头1/4~1/3 。
肱骨头向后旋转约30°-40°;向上倾斜45°。
(2)关节囊
关节囊内附关节盂 周缘,但上方附于 盂上结节内,将其 包裹;关节囊外附 解剖颈,但内侧附 于外科颈。
滑膜包裹肱二头肌长头,并随二头肌长头下 降于结节间沟内,形成腱鞘。
8、水平外展 臂前屈90,然后外展。 原动肌: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
二、肘关节
(一)肘关节各骨特点
1、肱骨 •肱骨远端关节面分为外侧的肱骨小头和内侧 肱骨滑车两部分。 •肱骨滑车内旋约3°-8°,肱骨滑车内高外低, 与冠状线平角为94°-98°,是提携角的成因。 •肱骨远端与肱骨长轴约30°。
•桡尺骨茎突远端连线与水平面呈15°夹角
2、腕骨间关节
由八块腕骨之间的接触面构成。 •豌豆骨仅一个关节面,余均有多个关节面。 •掌侧、背侧的粗糙骨面有韧带附着。 •手舟骨在桡骨茎突远侧可触摸到。 •月骨可在桡骨背侧结节的远侧和头状骨的近 侧触摸到,屈腕时明显。 •在腕掌面尺侧边缘摸到豌豆骨。
3、腕掌关节
(二)肩复合体关节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具
授课时 间
教研组 长
课后记载:
教学方法与措施
2、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使肘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起于肩胛骨和肱骨,止于桡骨和尺骨。
肱二头肌:
位置与形态:上臂前面皮下,双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长头穿过肩关节经结节间沟下行,于肱骨中部与短头合并形成肌腹,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当前臂处于旋外位时,该肌的力量可充分用于屈肘;当前臂于中间位或旋内位时,用于屈肘的肌力依次减弱。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使其向前臂靠拢。
②使前臂旋外的主要肌群:
旋后肌:
4、运动手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运动桡腕关节的主要肌群:
A、桡腕关节屈肌:
共同位置:位于前臂的前面或内侧面。
分三层:第一层: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第三层:指深屈肌。
共同的练习方法:负重腕屈伸,反缠重锺;伸肘伸腕牵拉。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练习方法:同肱三头肌。
③使肘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④使肘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肱二头肌、旋后肌。
3、运动前臂骨的主要肌群:
①使前臂旋内的主要肌群:
旋前圆肌:
位置与形态:斜位于肘关节前面。
起点:起于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旋内,辅助屈肘。远固定收缩时,助上臂向前臂靠拢。
D、桡腕关节外展肌群: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②运动手指的主要肌群:
鱼际、小鱼际。
三、常用的上肢皮肤标志、肌性、腱性标志
肘窝横纹、腕掌侧横纹、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鼻烟窝、指伸肌腱。
四、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举例: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调节肌”。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②使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位于肘关节额状轴后面。
肱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肱骨后面。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班级:班人数:人课次:15
教学
内容
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
教学
目标
1、掌握运动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主要肌群;了解上肢主要的皮肤肌性、腱性标志。
2、掌握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练习。
教学
重点
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桡侧腕伸肌;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的实例分析。
教 学 内 容
尺侧腕屈肌: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B、桡腕关节伸肌:
共同位置:前臂后群肌。
分两层:浅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深层: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
共同的练习方法:正握负重腕屈伸。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C、桡腕关节内收肌群: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
①压肩: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②臂上举后振: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③绕肩运动:肩带肌群、肩关节周围屈、伸及外展肌群
④三角支撑: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尤其是胸大肌和背阔肌。
⑤手臂外展运动: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
⑥挺胸夹背: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屈腕屈指肌群。
⑦两臂上举翻腕:屈腕屈指肌、胸大肌、背阔肌等。
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胸大肌的上部肌束、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头肌长头 近固定收缩
前臂在肘关节处伸:肱三头肌、肘肌 近固定收缩
④俯卧撑(撑起阶段)
肩胛骨前伸:前锯肌上部肌束、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肩关节屈:胸大肌的上部肌束、三角ຫໍສະໝຸດ 前部肌束、肱二头肌长头 远固定收缩
上臂在肘关节处伸:肱三头肌、肘肌 远固定收缩
2、伸展性练习:
练习方法:负重屈肘、引体向上;双杠支撑摆动。
肱肌:
位置与形态:肱二头肌下半部分的深层。羽状形扁平肌。
起点:肱骨下半段的前面。
止点:尺骨冠突及尺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主屈肘的主要作用肌。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肱桡肌:
位置与形态:前臂前面桡侧皮下,长而扁的梭状肌。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三个头共同收缩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练习方法:负重上举、卧推;毛巾擦背。
肘肌:
位置与形态:肘关节后面皮下,三角形。
起点:肱骨外上髁后方。
止点:肌束呈放射状行向内侧,止于尺骨上部背面及肘关节囊。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1、力量练习:
①单杠引体向上:(上拉阶段)
躯干向上肢靠拢:胸大肌、背阔肌 远固定收缩
肩胛骨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上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 远固定收缩
②前臂负重弯举:(弯举阶段)
前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 近固定收缩
③卧推杠铃(上推阶段)
肩胛骨前伸:前锯肌上部肌束、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