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IRLS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
PIRLS阅读素养测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启示

GUANG DONG JIAO YU广东教育·综合2018年第7期PIRLS 阅读素养测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启示文/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黄永红研究PIRLS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学会发起并组织,由美国波士顿学院统筹,用于评价一国(地区)9~10岁儿童(相当于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
本文结合PIRLS 阅读素养测评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明确阅读目的、建构心智活动、培养思维品质、审视阅读教学四个方面阐述PIRLS 阅读素养测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启示。
PIRLS 将“阅读素养”界定为:个体理解和运用社会所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
PIRLS 认为,人的阅读素养包括五种能力:从阅读中获得乐趣、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从文章中建构意义、从阅读中学习、参与学校及生活中的阅读群体的活动。
阅读素养是人自身所携带的一种阅读潜能,这种素养与遗传密切相关,但是可在后天培养,阅读素养涵盖阅读能力,比阅读能力的内涵更为丰富。
“新课标”在第二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于小学学段的阅读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会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默读。
高年级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④掌握词句。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中年级段学习抓“关键词语”,高年级段学习“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中高年段都要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高年级段还要学会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方法。
⑤掌握相关的标点符号。
⑥背诵积累。
⑦有一定的阅读量,小学阶段总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新课标”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
从PIRLS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

从P I R L S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纲要】为减少议论的主观性、经验性和任意性,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而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
我们借鉴国际学生议论项目 PIRLS 阅读修养测评方式,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修养的测评进行改革。
我们依照试试性、选择性和交融性这三个引入的原则,经过多年来实践,研究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修养测评详细且有收效的四方面路径:议论目标,走向多维;议论内容,突显能力;议论标准,重在分层;议论方式,关照现实。
借鉴PIRLS 丈量,能使阅读修养测评真切成为议论语文学习的科学工具,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踊跃动力,为学生语文修养的全面提高作出更有效的贡献。
【要点词】PIRLS小学语文阅读修养测评当下,我国基础课程教育改革正处于特别要点的期间,教育议论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但是,我国的中小学语文考试,长久以来由于没有建构起清晰的议论指标系统,使议论表现出主观性、经验性和任意性,进而影响了议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也降低了议论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自然也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课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修养的提高。
这就急迫要求我们学习议论新理念,研究命题新技术,使议论更科学、有效。
国际学生议论项目PIRLS(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阅读修养测评就是一项值得我们借鉴的新技术。
阅读修养测评要点测试学生在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为了工作而阅读、为了教育而阅读这四种情境下获守信息、解说文本、反省与议论的能力。
再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它要求“阅读议论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觉、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这恰巧与PIRLS 阅读测评着重获守信息、解说文本、反省与议论这三方面能力符合。
《课标》也初次对“略读”和“阅读”能力提出议论目标,即“议论略读,重在观察可否掌握阅读资料的粗心;议论阅读能力,重在观察可否从阅读资猜中捕获重要信息。
借鉴PIRLS,探索小学毕业考试阅读题本编制

近日,笔者查阅了大量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卷中的阅读题,发现有很多无论是选文还是题目都有待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材陈旧。
所选的阅读材料大多来自于各类教辅资料,学生已经做过相似的练习,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早已超过这个范畴,并且试卷编制者似乎还在追求统一的主题,而忽略了阅读材料中语言文字的典型性和可测试性。
二是体裁单一。
叙事类体裁在选文中依然占绝大多数。
然而,不同体裁的作品,其思维培植的价值不尽相同,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阅读的对象不仅有书面文字组成,还有大量的图画、表格以及电子语言材料,各类综合型文本出现。
三是难度不等。
值得探究的是,同样一篇短文,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所编制出的题目难度差异极大,大部分题目的测查又并非指向阅读能力。
为了找准语文测评的实质指归,让考试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区域范围内,借鉴PIRLS 国际阅读素养测评项目,对小学语文毕业考试的阅读题本编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选文内容探讨课标在“阅读”评价建议中提到:“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PIRLS 的阅读目的主要有基于兴趣和借助阅读进行学习两种,并随之设置了两种阅读情境:“为获得文学体验而进行的阅读”与“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进行的阅读”。
前者主要以文学类文本(小说、故事和传说等)作为测评材料,关注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感知,对作品中的形象、情感、语言的领会和理解;后者主要以说明类的文本(如广告、说明书、网页等)作为测评材料,关注学生对主要事实和观点的把握程度,对概念、原理和事物特征等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鉴于课标和PIRLS 在阅读目的上的一致性,在选择阅读测评的短文材料时,我们就以促进整本书阅读、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等理念做指导,把阅读测试放置在单元整组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背景中,建构各年级语文考试的阅读材料选文框架,努力为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营造一个接近于真实的阅读情境,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表1。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随着全球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国际上对于幼儿园至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水平的考核与评估也愈加重视。
而在这其中,以PIRLS(国际初中阶段阅读素养评估)为代表的阅读能力测评程序也逐渐成为国际间评估语文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
接下来,本文将着重探讨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命制。
一、PIRLS评估程序概括PIRLS是以初中阶段的语文读写能力为重点的一种国际性阅读素养评估程序,由IEA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于1991年开始启动。
随着两次国际性的初中阶段阅读素养测评活动,PIRLS在全球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
其测评主要着眼于阅读理解、字词识别、阅读策略、阅读知识和阅读背景等核心能力,采用非试者与试者互动的方式,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试题,以评估测试对象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命制,对于评估幼儿园至初中阶段阅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PIRLS阅读素养评估程序的试题命制环节,小学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制作也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规范,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1、参考评估框架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制作首先要依据PIRLS的框架与概念,全面评估测试对象在阅读方面的能力。
测评过程中,需要将文本的模式与先验知识等多方面因素融为一体,唤起测试对象的对于阅读文本内容的兴趣与积极性。
2、题目设计在设计试题时,必须要确保题目能够基于多单元的角度来处理测试对象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理解较为有限,因此为了提高测试对象的认知能力,试题中的难度度也要逐步增加。
同时,还要考虑到试题的时限和对于测试对象的鼓励要素,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试题文件的编写试题文件的编写作为测评程序的惟一输入内容,需要准确的反映出测试对象在阅读方法上的兴趣点和阅读能力。
试题的编写应该具备严谨的逻辑性,并且运用简洁、明晰的语言来阐释试题的主旨。
pirls阅读素养视野的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

pirls阅读素养视野的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不仅关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关乎他们的阅读能力。
PIRLS(国际阅读研究)针对全球小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发现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针对PIRLS调查所发现的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学校应该加强小学语文的教学。
在中学阶段,小学语文是为小学生准备高中学习和考试打下基础。
因此,学校应当给予小学语文更多的重视,加强教学素质,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完备的语文课程,让学生掌握多种写作技巧,加强古诗词鉴赏能力和语句结构等关键素养。
另一方面,PIRLS调查报告提到,家长在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和学校密切合作,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帮助。
家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鼓励孩子分析古诗词的内涵,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也可以督促孩子练习语文习题,指导孩子在解答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练习的改进效果,我们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网络教育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小学语文,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在家作学习记录,提供在线测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掌握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游戏、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有趣、有效地学习语文。
通过强化学校的教学、家长的关爱和利用网络技术,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改进小学语文练习,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为高中学习、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述基于PIRLS理念的阅读能力评量题型设计

例述基于PIRLS理念的阅读能力评量题型设计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是一个全球性的阅读素养评估项目,致力于评估四年级学生(即小学二年级年龄段)的阅读能力。
基于PIRLS理念,以下是几个设计阅读能力评量题型的建议:1. 提供文章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这种题型可以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问答题中,问题的类型通常包括内容理解、推理和评价。
例如,“文章中提到的主人公是什么性格?请提供支持你答案的句子。
”2. 要求学生解释新单词。
这种题型旨在检测学生的词义猜测能力和阅读流畅性。
在这种问题中,学生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未知单词的含义。
例如,“在这个句子中,‘维生素’是什么意思?”或者“‘善良’这个词在这个故事中是指什么?”3. 要求学生评估文章。
这种题型旨在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评价能力。
在此类问题中,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以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
例如,“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故事中的决定?”4. 让学生填写表格或图表。
这种题型旨在检测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在这种问题中,学生需要根据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填写表格或图表。
例如,“填写以下表格,以说明主人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基于PIRLS理念的阅读能力评量题型应该包括多种类型的问题和任务,以评估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和技能。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
“PIRLS”视野下小学生阅读测评研究

第4 题: 当农夫把鹰宝宝抱回家 , 他怎么处置这个 鹰宝宝 ? ( 国 际准 确 率 8 8 %, 本 次 调查 测 评 准 确 率
8 8 . 5 %) ( 考 点为 已经 清楚表 述 的主题 句或主题 )
二、 试 卷测 试设计 分 析
第5 题: 在他 朋 友 的第 一次 参 观 中 , 这 只鹰 行 为像
如评价对象的文化 背景等问题 , 制定一系列文本选择
原则 , 避免与特定文化或宗教 的冲突 , 文本 内容也不断 进行更新 , 提 出电子阅读。 测试文章一般先经过 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专 家小组评估 , 再 由各 国代表决定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R L S ” 2 0 1 1 测评 中
一
、
“ P I RL S” 2 0 1 1 阅读评 价 框 架
生阅读素养 的变化 , 而且这些文章和其他研究材料都
被翻译成学生的母语或使用最多的语言。
3 . “ P I R L S ” 2 0 1 1 的试 题编 制及 阅读 调查
1 . “ P I R L S ” 2 0 1 l 对阅读素养的定义 “ P I R L S ” 2 0 1 1 提 出 阅读 素 养是个 人理 解 和运用
是 由国 际教育 成 绩评 价委 员会 主持 的全球 性 学生 阅读 素 养 比较研究 。它选择 四年 级 的学生 ( 年龄 在 9 — 1 0 岁)
来评价 , 是 因为这个学段处在阅读的关键期 , 学生 由学 习阅读转型为通过阅读来学习 ] 。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 员会对各国儿童阅读素养领域的关注长达4 0 余年, 1 9 9 1
评 价
y wj s k s @1 6 3 c o m
“ P I R L S ’ ’ 视野 下小学生 阅读测评研 究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为了更好地测试学生在PIRLS(国际基础阅读素养评估)视域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试题来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推断能力。
以下是针对小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一、阅读理解
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家庭都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人们通常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这是一种祝福和祝福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的方式。
很多人也会吃团圆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一个美好的时光。
问题: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有哪些?
小明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要走很长的路去上学。
有一天,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了一个小狗。
小狗看起来很可怜,躺在路边不动。
小明心疼地抱起小狗,决定带它回家。
问题:小明发现了一个小狗,他会怎么做?
二、推断能力
某个城市的下午天气异常炎热,公园里的树木都凋谢了。
一位老者看到了这一幕,皱起了眉头,他决定给树木浇水。
问题:老者为什么决定给树木浇水?
校长看了一眼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记录,发现有一位学生的记录上写着《三国演义》。
校长赞扬了这位学生,因为他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问题:校长为什么会赞扬这位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P I R L S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摘要】为减少评价的主观性、经验性和随意性,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从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我们借鉴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RLS阅读素养测评方式,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测评进行改革。
我们依据尝试性、选择性和交融性这三个引入的原则,通过多年来实践,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具体且有成效的四方面路径:评价目标,走向多维;评价内容,凸显能力;评价标准,重在分层;评价方式,关照现实。
借鉴PIRLS测量,能使阅读素养测评真正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科学工具,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动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作出更有效的贡献。
【关键词】PIRLS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测评当下,我国基础课程教育改革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教育评价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国的中小学语文考试,长期以来因为没有建构起明晰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表现出主观性、经验性和随意性,从而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而也降低了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当然也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学习评价新理念,研究命题新技术,使评价更科学、有效。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RLS(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阅读素养测评就是一项值得我们借鉴的新技术。
PIRLS阅读素养测评重点测试学生在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为了工作而阅读、为了教育而阅读这四种情境下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再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它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这恰好与PIRLS阅读测评注重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这三方面能力吻合。
《课标》也首次对“略读”和“浏览”能力提出评价目标,即“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这也正是PIRLS阅读素养测试中的重要精神,即关注有利于成为终身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未来生活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并且,PIRLS阅读素养测评有着非常系统、明确的评价框架设计和具体的操作规划,使阅读测评有目标可依,也为准确地评价学生以及把握教学的深浅提供了依据。
正因为PIRLS测量与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一致性和它独有的具体可操作性,就能为我们实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评价提供实践的框架。
然而,PIRLS测量重点是考察学生在学校课程以外阅读能力的运用情况,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而我们的测评要兼顾到小学阶段基础性的特点,如基本知识的积累等。
所以,在引入并运用PIRLS测评方法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尝试性,每次测评通过尝试少量新题型,如客观题中的多项选择、主观题中的开放性问答等,渗透评价新观念;二是选择性,每次测评选择性地引入一些新的评价内容,如搜索信息、抒写感受、作出评论等;三是交融性,把传统考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与PIRLS测量技术相结合。
遵循以上原则命题、测评后,我们收集学生试卷和老师们的分析报告,做出整体诊断,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并在下一轮评价命题中对考察内容和题目类型及层次作出调整。
一评价目标,走向多维《课标》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还明确要求“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而PIRLS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求学生报告他们的学习状态、动机积极态度、兴趣和情感。
因此,我们以知识与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为导向,除了考察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关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和情感,关注他们学习语文的习惯、方法和过程。
我们采用PIRLS测评中连续文本或间断文本的阅读材料呈现方式,如考查课内阅读,课文《仓颉造字》节选内容后面,链接一张关于中国汉字演变的表格和一篇有关结绳记事的资料;考查课外阅读,如《我和我的海獭朋友》(《蓝色的海豚岛》节选,题目另加)后面附上“背景链接”,呈现书籍大意和作者信息。
对阅读材料做如此选择,重在使考试过程成为一次启迪心灵和丰富人生体验的精神之旅,引导学生把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实现由一篇文章到一组文章再到整本书籍的阅读,激发强烈的阅读愿望和积极的情感。
我们采用PIRLS测量中“短文+选择题”的方式,精心设计答案选项,以考察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捕捉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认真细致的阅读习惯。
如课内阅读考查:【六年级案例】阅读《最后一头战象》节选及资料链接,完成多选。
(资料链接)我听说过关于象冢的传说。
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
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大象便离开象群,告别同伴,独自走到遥远而神秘的象冢里去。
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或是一条深深的雨裂沟,或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或是地震留下的一块凹坑。
凡这个种群里所有的象,不管生前浪迹天涯海角漂泊到何方,最后的归宿必定在同一个象冢;让人惊奇的是,小象从出生到临终,即使从未见过象冢,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凭着一种神秘力量的指引,也能准确无误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种群的象冢。
★根据“资料链接”可以知道大象很有灵性,因为(正确选项为A.C.E.)A.象一般情况下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
B.象冢通常是那些雨裂沟、溶洞,或是地震留下的凹坑。
C.即使从没见过象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象也能准确找到自己种群的象冢。
D.象生前都会浪迹天涯海角四方漂泊。
E.每个种群里所有的象,最后的归宿必定在同一个象冢。
我们还借鉴PIRLS测量“笔试+调查”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和喜爱程度。
谚语格言、诗词对联、作家作品、期刊杂志……一个爱学语文的学生一定会关注与课内学习有关联的其它语文学习资源。
考题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并依循从课内通向课外的最佳线脉,从这一点看,考试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去关心课外的语文天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评价内容,凸显能力PIRLS提出的阅读能力与《课标》对阅读能力评价的描绘是一致的,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这与世界各地的新课程都十分强调高层级思维能力培养的走向一致,这促使我们在引入和运用PIRLS阅读测量的同时,努力以“能力和素养”立意。
PIRLS将每种能力做了明晰的阐述和分层。
我们吸收其做法,构建《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确定了“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和“做出评价”和“创意运用”这四项评价内容,也对每一项内容做出具体阐释,指示了相应的阅读能力。
(如下表:)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评价内容内容描述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够关注文本的具体内容,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和细节。
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要求从文中找出明确陈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并能通过简单的推论,找出文章中隐含的信息等。
①根据要求摘录词句或根据结论在文本中寻找依据;②根据要求复述、陈述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中提取的信息进一步阐释有关文本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关键细节、人物行为、事件、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和观点等进行充分、合理的解释等,从而形成对文本更为具体和完整的理解。
①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恰当意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②理解文中的关键性问题。
③概括文本的大意,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④领悟说明、记事、写人、借景物或事物抒情等表达方法。
作出评价能依据共同的价值标准或个人观点对文本内容和信息做出判断。
具体表现为能将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较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相关信息,从多个角度对文本的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
对文本中人物行为、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判断和评析。
创意运用能独创性地解决问题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具体表现为能利用文本中的信息完成实际生活相应情境的任务。
在理解文本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提出表达的新方式。
我们借鉴PIRLS测量方法,要求学生独立阅读一篇新材料,采用“短文+少量填空题+选择题+少量主观题”的方式,一方面精心设计能体现“感知”“体验”等“阅读”中高综合度的答案选项;另一方面巧妙设计问题情景,以反映学生个体“评论”“创意”等“阅读”的独特性,如六年级课外阅读考查,阅读材料是《桑桑》(《草房子》节选,题目另加;大意为主人公桑桑经常会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
以下是部分题例:1.联系上下文填空。
(阅读能力为:获取信息)桑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从节选部分可知桑桑与别家孩子不同,是一个喜欢的孩子。
2.体会文中词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能力为:解释文本)句子中的“人家”加上引号表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3.根据文章内容写片段。
(阅读能力为:解释文本)对于桑桑做的两件事,母亲的回应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第二件事发生后,母亲不再打桑桑而将桑桑的蚊帐摘掉了?请代替母亲写出自己的想法。
不少于80字。
从以上题例可以看出,我们研究和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是否准确而深入,也注重文本语言表达的领悟和吸收。
而对于“作出评价”的考查,比如阅读《少年毛泽东》(《毛泽东传》节选),要求学生作答:读了这篇文章,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围绕一个关键词,对少年毛泽东作出不少于80字的简要评论,充分关注到学生“阅读”的个体性和独特性。
三评价标准,重在分层PIRLS测量因为对评价内容作了细化和分层,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出整体判断,还可以具体说明学生在不同阅读能力上的发展情况,从而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
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借鉴PIRLS测量各项内容的具体评价框架,建构了《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用于测评命题、测评后的分析反馈和给教学的建议。
(如下表:)新课程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能力水平水平描述获取信息水平Ⅲ 通过简单推断,获取一个或多个隐含着的有用信息和细节。
水平Ⅱ 从文本的多项干扰中正确获取一条或多条有用信息。
水平Ⅰ 能从文本中正确获取一条或多条有明显陈述的信息。
形成解释水平Ⅲ 能联系自身经验,充分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对文本相关问题作全面、准确、充分、合理、有序的阐释。
水平Ⅱ 要考虑到文本的多个要素,整合文本的一些部分,以作出推断确认观点、理解关系或分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