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经验总结
汽车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大学本科生涯即将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完成了汽车专业的毕业设计,现将设计过程及心得总结如下。
二、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汽车专业人才,我选择了“XX型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设计目的如下:1. 掌握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相关软件和工具。
3. 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设计过程1. 选题与调研在设计初期,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了解了国内外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了“XX型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这一课题。
2. 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我制定了以下设计方案:(1)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身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车身结构设计。
(2)结合汽车动力学原理,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车身刚度和强度。
(3)采用CAD软件进行车身结构设计,绘制出详细的结构图纸。
3. 实施与修改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操作不熟练、车身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请教了导师和同学,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
4. 撰写论文在设计完成后,我撰写了毕业论文,详细阐述了设计过程、结果和结论。
在论文中,我重点介绍了以下内容:(1)XX型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汽车动力学原理在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设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 严谨的态度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
从选题、调研、设计到论文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
汽车造型工作总结

汽车造型工作总结
汽车造型工作是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外观和整体
形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汽车造型设计项目,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汽车造型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关于汽车造型设计的见解。
首先,汽车造型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从汽车的整体设计风格到细节部
分的处理,都需要考虑到汽车的功能性、美学性以及市场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工程师、市场人员等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其次,汽车造型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
的变化,汽车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
因此,作为汽车造型设计师,我们需要保持对行业的关注,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以确保自己的设计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市场的需求。
另外,汽车造型工作也需要注重细节。
在汽车的外观设计中,每一个细节都需
要精心处理,因为它们都会直接影响着整个车辆的形象。
从车灯的造型到车身线条的处理,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和完善。
最后,汽车造型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是一个宝
贵的经验,我们需要在每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和能力。
总的来说,汽车造型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
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以确保我们的设计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市场的需求。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汽车设计师工作感悟

汽车设计师工作感悟内容总结简要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深入体验了汽车设计师这一岗位的多面性和挑战性。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的工作不仅要求我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还必须掌握市场趋势、工程技术以及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涉及概念创意、方案草图、详细设计、模型制作、色彩和材质选择以及最终的量产准备。
在概念创意阶段,我需要充分理解品牌定位和市场趋势,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设计语言。
我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搜集当前流行的设计元素、分析竞品汽车的优缺点,以及研究潜在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
这些研究帮助我构建出初步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随后被转化为手工或数字草图。
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我的工作重点转向设计的具体实施,这包括精确的比例模型制作、车身细节的设计、内饰的布局以及人机工程学的考量。
在这个阶段,我需要与工程团队合作,确保设计不仅美观,同时也具备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结构强度和制造可行性。
在项目进程中,负责制作色彩和材质样本,以及最终的量产前模型。
这些样本和模型对于评估设计在实际中的效果至关重要,它们帮助我们发现图纸中可能忽略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与制造和工程团队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在预算和时间限制内顺利实施。
案例研究分析以参与的一款SUV设计为例,项目开始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消费者对于SUV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我们的设计必须能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
在品牌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设计理念。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我们确定了一个融合了现代感和户外探险元素的设计方向。
负责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草图,并在团队的协作下进一步细化。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通过模型和模拟软件验证设计的可行性,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既定的标准。
数据分析实施策略设计过程中,我们依赖大量的数据分析来指导决策。
例如,通过对目标用户群体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他们对汽车设计的偏好,并以此调整设计方向。
汽车设计师工作总结

汽车设计师工作总结汽车设计师是汽车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汽车设计师,我一直以来致力于创造独特而吸引人的汽车外观设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工作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下面我将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1. 汽车设计技能的提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汽车设计技能。
我熟练运用各种设计软件和工具,如CAD、Photoshop等,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修改。
同时,我也不断跟进汽车设计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努力保持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作为一个汽车设计师,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和推进。
无论是与工程师进行需求沟通,还是与生产部门协调实施,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态度。
通过与团队的紧密合作,我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深了对汽车设计全过程的理解。
3. 市场趋势的把握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了解市场趋势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跟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动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
我参加了多场汽车展览和设计交流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
通过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和分析,我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提供更符合市场潮流的设计方案。
4. 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作为汽车设计师,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不断观察和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和设计活动,不断挑战自我,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关注各种艺术形式和设计潮流,从中汲取灵感,将创新元素融入到汽车设计中。
5. 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作为汽车设计师,客户满意度是衡量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反馈,在设计过程中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我努力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融入到设计中,追求更好的设计效果。
汽车设计师工作总结

汽车设计师工作总结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断努力工作,不断追求创新与卓越。
通过与团队紧密合作,并从中不断学习与成长,我对汽车设计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我将对我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经验与心得。
一、项目参与与贡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多个汽车设计项目,其中包括新产品开发以及现有产品的改进。
在这些项目中,我负责进行市场调研、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并与工程师团队进行紧密协作。
在每个项目中,我积极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些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汽车设计,得到了客户和用户的高度认可。
二、创新与研究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不仅要跟上市场潮流,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研究,以提升设计水平和竞争力。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一些行业内的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了我的设计理念和经验。
通过这些研究与交流,我深入了解了最新的汽车设计技术和趋势,对材料、造型、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我的设计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三、设计思路和方法在我的设计工作中,我倾向于采取细致入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注重细节的呈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在项目前期,我会与用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设计中。
在设计过程中,我善于运用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评估设计方案。
通过不断中期评估和用户反馈,我能够及时调整设计方向,并确保最终设计达到用户期望的效果。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我与团队成员保持密切的合作和良好的沟通。
我们通过定期开会、头脑风暴和设计评审等方式,互相学习和分享设计经验。
同时,我也注重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比如工程师、生产和市场等。
这种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不仅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也使整个项目团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汽车设计师的周总结范文

汽车设计师的周总结范文本周工作总结决定了下周的工作方向,对于汽车设计师来说亦是如此。
本文将以汽车设计师的角度,总结过去一周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下周的工作计划。
通过对过去与未来的总结与规划,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与设计水平。
一、本周工作总结1. 工作内容本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车辆设计方面,涵盖了整车外观设计、车灯设计、车身结构设计等。
为了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与创新性,针对每项工作内容,我都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确保设计方向与市场需求相符。
2. 设计成果本周的设计成果主要包括了一款全新SUV车型的外观设计和车身结构设计。
外观设计部分,我注重整车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感感觉的表达,同时结合品牌的形象与定位,使得设计作品更具独特性和辨识度。
车身结构设计方面,我采用了更轻量化和坚固可靠的材料,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
3. 团队合作在本周的工作中,我与团队成员之间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协作。
我们共同讨论和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与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完成了设计作品的各项任务。
二、下周工作计划1. 项目进展下周,我将与团队成员继续推进本周的项目。
我们将对外观设计进行进一步优化,完善细节,同时积极与工程师团队进行沟通,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在车身结构设计方面,我们将进行更深入的材料研究和优化,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2. 市场导向在下周的工作中,我将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与市场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喜好,以便在设计中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我会关注竞争对手的设计动态,及时调整设计方向和策略,以保持竞争力。
3. 个人能力提升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设计功底,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与行业见解。
下周,我计划阅读相关的设计书籍和行业资讯,参加设计交流活动,与其他设计师进行经验交流与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与提升,我将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需求。
汽车设计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汽车设计团队的一员,参与了一系列汽车设计项目,从初期的市场调研到最终的产品发布,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内容回顾1.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我负责对国内外汽车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
通过收集大量数据,我发现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以及对智能化、安全性能等方面的高要求。
2. 概念设计:在明确了市场需求后,我参与了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
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我提出了多个设计方案,并通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案。
3. 细节设计:在设计方案确定后,我负责了汽车的细节设计工作。
这包括车身造型、内饰布局、座椅设计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美学和实用性的结合。
4. 三维建模与渲染:为了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我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完成了汽车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渲染技术将模型呈现出逼真的效果。
5. 样车制作与测试:在完成设计后,我参与了样车的制作和测试工作。
通过对样车的实际操作,我发现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团队沟通,进行优化。
二、工作成果与收获1. 成功完成多个设计项目: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多个汽车设计项目,并成功完成了设计任务。
这些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车等,涵盖了不同细分市场。
2. 提升专业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设计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熟练掌握了多种设计软件,并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设计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克服了各种困难。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 创新意识增强:在设计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使我更加关注行业动态,提高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不足与改进1. 时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在设计过程中,我有时会因为任务繁重而感到压力,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未来,我将更加注重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2023汽车设计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二篇)

2023汽车设计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____年是公司稳步腾飞的一年,也是取得巨大成绩的一年,是令人鼓舞和欣慰的一年。
在____年中,随着淡季的来临,产量出现下滑,也受到了来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成了公司的一个“冬天”。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储备能量,加强业务技能,我作为____专用车有限公司的一员,本着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
一年中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态度方面从事汽车设计工作以来,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汽车设计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工作,我由不懂到懂,由肤浅到深入,由难到易,可以说这个过程是艰辛而美丽的。
从工作中我所得到和领悟的也很多。
这可以说对我以后的人生旅途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也算我人生的一次不小的转折点和跨越。
所以自已也更珍惜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我想无论开始从事何种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练。
做汽车设计一年多以来在工作中不断的磨练了我的意志,同时增加了我对困难的征服欲,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我想无论我做什么都会干一行爱一行。
既然我从事了这份工作,就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去认真完成我的工作。
二、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性,立足本职工作(首先)要敬业。
要用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即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
(二是)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
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一丝不苟。
汽车设计对我来说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的要求很严格,它要求我必须认真、细致。
要做到汽车设计的产量、计算工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否则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必须要认真,仔细无差错。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其它工作时也是必须用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
(三是)责任心.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责任.我们有义务尽心尽责的去完成,去负责。
所以工作的好坏,也取决于你对工作的责任心。
(四是)工作的高效率。
对我来说提高工作的效率就是要多学习,从学习中汲取好的可以提高效率的知识,再就是,将问题细化,在短时间内决定,对任何事情都要当机立断,设定具体时间安排工作,对各种报表制定时间,给自已制定严格的最后期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经验总结汽车设计的一般步骤一个成功的汽车产品设计应该使产品满足技术、社会、经济和艺术造型等多方面的要求;它的技术性能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和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还必须符合社会和政府各种法规的要求(如安全、油耗、噪声和排污等法规);还应该造价低廉、经济性能好和可靠耐用;车身还应该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
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设计开始阶段进行总体设计,即根据整车设计的总目标,明确各种要求的主次地位,统一协调,使它们河蟹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既先进又合理的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体设计中的整车设计目标是根据企业产品发展规划而确定的。
这一规划是企业考虑了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等制定的。
根据这一规确定了产品的设计方针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中包括产品的用途,型式、整车性能指标、产品成本、生产纲领等。
总体设计人员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的。
㈠设计原则及方案确定设计底盘一般要有一总布置(主要负责人),他经过市场调研或由销售获得信息,从而决策设计任务。
调研后应得出此车的使用区域、环境以及此车的经济性、动力性、舒适性等诸多方面有一初步了解。
例如:山区矿用车,由于路面差,转弯半径小,载货量大,这就要求汽车有较大的动力性,爬坡性,轴距要小。
对于轿车而言应把动力性、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放在首位,其余次之。
㈡汽车的选型①汽车的轴数:根据不同用途的汽车应有不同要求的轴数。
如普通轻型车用二轴式;矿用自卸车用三轴式,双后桥;重型运输车有四轴式甚至更多。
②驱动型式:不有用途汽车对驱动型式要求也不同。
如普通汽车为4X2式,即后桥驱动;对矿用车采用6X4式,即双后桥驱动;对有越野性能或跑车,赛车采用4X4式,即四轮驱动,增大动力提高越野性能;部份军用汽车还采用6X6,8X8等型式。
㈢汽车布置型式汽车的布置型式视具体要求而定,有发动机前置、中置、后置式;按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有长头式、短头式、平头式、偏置式。
在汽车的选型过程中,不单要考虑上述各个方面,还要考虑外形尺寸、质量、载荷及轴荷分配。
在综合考虑诸多方面因素后即可对汽车进行画总布置草图。
总布置草图包括:①车身总布置和车身形状;②汽车主要尺寸、性能、质量参数等;③各总成选配,如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等总成;④在总布置过程中轴荷以及汽车质心高度根据布置需要应进行计算和调整;⑤根据以上相关尺寸及要求,进一步更准确地确定汽车的轴距、前后轮距、前后悬、总宽、高、最小离地间隙、驾驶室、货厢外廓尺寸等。
㈣汽车主要尺寸及参数的确定①轴距在设计汽车系列产品时常要考虑几种轴距的变形,通长有:基本型、长轴距、短轴距型。
轴距不能过短,因为短轴距亦带来一些缺点:如制动或上坡时轴荷转移过大,使汽车的制动性和操纵稳定变坏;整车角振动过大;传动轴夹角增大。
对于4X2货车吨位在2.2-3.0之间,轴距一般在2.3-3.2米围;吨位在3.5-5.0之间,轴距一般在2.6-3.3米围;吨位在6.0-9.0之间,轴距一般在3.6-4.2米围。
②轮距货车的轮距与汽车的结构和布置有关。
其前轮距主要决定于车架前部的宽、前轮板簧距、板簧宽、前轮转角、轮胎大小及拉杆与车架和转向轮之间的间隙有关。
后轮距则取决于后部车架宽、板簧距、板簧宽、轮胎大小、U型螺栓直径及与车架和轮胎之间的间隙等。
因此须通过布置才能最后确定,也可以凭经验加以确定。
③前后悬前后悬的长度是通过总布置来确定的。
前悬要有足够的长度来布置发动机、散热器、转向器及中冷器等。
对于轻型货车的前悬一般在900mm左右。
后悬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货厢的长度、轴距、轴荷分配等,但必须保证有足够大的离去角,轻型货车的后悬一般在1.2-2.2米之间④外廓尺寸为了行驶安全,按照我国有关法规规定汽车的总高度不超过4m(重型矿用车由于用途比较特殊,外廓尺寸可不受限制),总宽度不大于2.5m(不包括后视镜),货车的长度一般不大于12m。
在保证汽车主要性能的条件下应力求减小外廓尺寸,以便减轻整车的质量、降低成本和改善使用经济性。
⑤汽车的装载量汽车的装载量是指在硬质良好的路面上所装载的质量。
如1040为2吨车即装载质量为2吨,整车自重为2吨。
⑥整车整备质量的估算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水、燃料,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整车整备质量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减轻此质量是目前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顾及国目前公路、材质及工艺水平。
对于整车整备质量的估算有二种方法:一是与同级构造相同或相似的汽车相比,累加各种总成及部件最后得出的总质量;另一种方法可为此车选择一个合适的质量系数,用质量系乘以装载质量即可估算整车整备质量。
⑦汽车总质量汽车总质量是整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及驾驶室人员的质量之和。
人员的质量按每人65kg来计算;客车还须按每人15kg的行来计。
⑧汽车的轴荷分配轴荷分配的得当是否对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和轮胎使用寿命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布置汽车时对轴荷分配应充分考虑。
1、应使轮胎磨损均匀,这样就尽可能要求每只轮胎的负荷相同,如4X2式后胎为双胎时,前轴应分配1/3后轴应分配2/3;2、应满足汽车使用性能上的要求,如4X2式,为了保证它在泥泞路面上的通过性,常将满载时前轴负荷控制在总重的26%-27%以减少前轮的滚动阻力,增加后轮上的附着力;若是平头车前轴荷一般在30%左右。
⑨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是汽车的机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轻型货车这一数值一般在10-19m。
⑩汽车通过性参数汽车的通过性参数有: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和纵向通过半径。
轻型货车对应的参数为:0.18-0.22m,20-30°,15-23°,6-10m。
⑾汽车操纵稳定性参数1、转向特性参数根据汽车理论,为了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汽车应具有不足转向性。
通常用汽车以0.4g的向心加速度沿定圆转向时前后轴侧偏角之差为评价参数,一般在1°-3°。
2、车身侧倾角当汽车以0.4g的向心加速度沿定圆等速行驶时车身侧倾角控制在3°较好,最大不超过7°。
3、制动点头角当汽车以0.4g减速度制动时,车身的点头角不应大于1.5°,否则乘坐舒适性。
⑿汽车行驶平顺性参数汽车行驶性参数主要是悬架件来保证,即垂直方向的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具体见悬架设计章节。
五、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校核(一)、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1)底盘应许发动机的功率为PemaxPemax= ( + )Pemax ¬——发动机应许的最大功率(kw);¬——传动系数,取=0.95×0.96×0.98×0.98=0.875;——重力加速度,取 =9.8 ;——滚动阻力系数,取 = =0.021;——空气阻力系数,客车在0.6—0.7之间,取0.65;——汽车正面投影面积: = 式中为前轮距为汽车前脸高= =1830×2200=4.026m2;——最高车速 = (设计期望值);——汽车总质量 = = ;Pemax==(2)、底盘应许发动机的扭矩为TemaxTemax=Temax ¬——发动机的最大扭矩(N m);——适应系数,一般取1.1—1.3,在此取1.2;——最大功率扭矩;——最大功率时转速;Temax === N m而Pemax = ≤ (已选用的4110ZQ发动机功率), Temax = N m≤392 N m(已选用的4110ZQ发动机扭矩),即此发动机满足此底盘的要求。
(3)、动力性参数①、最大车速——汽车滚动半径, = = = ;——子午线胎用3.05,斜交胎用2.99 ;——发动机最大转速,;——变速器最小传动比,;——后桥传动比,;(期望车速),符合条件。
②、直接档最大动力因数和Ⅰ档最大动力因数直接档最大动力因数主要影响汽车的加速性和燃油经济性;Ⅰ档最大动力因数标志着汽车最大爬坡能力和越过困难路段的能力,还标志着起步连续换档的加速能力,公路车用轻型货车在0.3-0.35之间——驱动力——空气阻力——发动机最大扭矩V——所要计算档的最大车速1)、Ⅰ档最大动力因数Ⅰ档动力因数偏小,所以此车爬坡能及越过困难路面较差。
2)、直接档档最大动力因数值偏小,轻型货车有0.06-1之间,中、重型车在0.04-0.06之间,基本满足要求。
③、最大爬坡度最大爬坡度即用Ⅰ档时,汽车所能爬的坡度。
≤ ,未满足设计要求。
④直接档爬坡度由于一般公路的坡度为3-4°,所以此项未能满足要求。
⑤、发动机后备功率发动机的后备功率主要为直接档的后备功率:∴∴⑥、百公里油耗p——全负荷时阻力功率,即发动机最大功率100kw;r——燃油重度,柴油在7.94-8.13N/L,汽油在6.96-7.15N/L,取柴油重度为8.05N/L;——直接档车速,82.6km/h;b ——燃油消耗率,查YC4110ZQ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得b=235g/kw•h∴⑦、制动距离这里只考虑抱死时距离,初速为50km/h,不考虑驾驶员见到信号作出反应及制动器起作用时间。
——在沥青或混凝土上∴——未速度为0——初速度为∴管带式散热器设计实例①设计任务书该车装置492发动机,发动机参数为492X92,燃烧室为浴盆式,发动机排量为2.445L,额定功率,额定扭矩。
车型:轻便越野车②散热器设计的基本参数1)发动机水套散热量依据试验实际数据(详见《国产42台发动机水套散热量试验报告》)该发动机额定功率水套散热量;额定扭矩。
若没有查得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1)2)散热器最大散热能力越野车的散热器要求可靠性要高,因此先用管片式结构,并且要较大的散热能力的储备。
根据公式:取1.15 (2)3)沸腾风温汽车冷却系的沸腾风温的数值按区域划分为:标准型冷却系沸腾风温为40℃;加强型冷却系沸腾风温为52℃;轻型冷却系沸腾风温为34℃;沸腾风温实际上就是冷却液沸腾时的外界温度。
在此选择标准型冷却系,沸腾风温为40℃4)散热器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设计工况为额定功率时工况,校核工况选为发动机最大扭矩时工况5)系统压力系统压力有三种,即:系统压力为29.4Pa,冷却液沸点为105℃;系统压力为49Pa,冷却液沸点为111℃;系统压力为98.7Pa,冷却液沸点为120℃;由于该车型为轻型越野车,使用条件相对比较恶劣,所以对系统压力相对偏小一点,即选择标准型系统压力,冷却液沸点为105℃。
③散热器结构型式与参数设计1)结构型式由于该车为轻型越野车,行驶路面质量差,振动颠簸较大,灰尘较多,使用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因此对散热器的牢固性要求较高,即选用管片式,亦不采用二次换热条件的措施。
2)芯子正面面积计算正面面积有三种方法,这里用二种:1、(3)2、在此取0.0032 (4),从上式两种计算结果得知,散热器芯子正面面积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