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01大楼等建筑介绍
台北_101大厦概要

外观图片欣赏
室内效果欣赏
效 果 图 赏 析
小结
在查阅并阅读分析了台北101大厦一系列精心且堪称完美的 设计后,我由衷赞叹设计师们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卓越灵感。 一栋好的建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风貌与气质,现在台北 101大厦已然成为台北甚至是亚洲、地球的新地标,然而我们非 常清楚,世界第一高的梦想不断有人追求,以今日的技术在非地 震带上盖一栋更高的大楼并不困难,因此没有永远的世界第一, 但是台北101大厦所具有的独特性却是无法被取代的。 在向空间挑战的竞技中,每一栋超高层大楼的完成都需要资本、 技术与时间的充分配合,因此,谁能掌握安全(可靠度)、经 济、舒适性并符合施工性和工期的要领,谁就能在这舞台上扮 演推手的角色。 在此由衷感佩本工程业主的远见与胸襟,并发 挥了睿智及毅力成功地完成了台北101大厦的兴建,同时培养 出一批有超高层设计经验的精英,这对于国际上建筑设计与营 建技术的提升显然具有极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台北 101 大厦
案例工程分析
组员:王颖毅、殷富杰、林银伟、吕旭、丁士波
台北101大厦 简介
• 台北101 (Taipei 101),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 (Taipei Financial Center),设计师李祖原。为 台北市政府的BOT开发案,业主是台北金融大楼 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一幢 摩天大楼,楼高508公尺,地上101层,地下5层, 是目前全世界第三高的摩天大楼。其英文名称 Taipei 101除代表台北,还有“Technology、Art、 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 (技术、艺术、创新、人民、环境、个性)之意 义。
谢谢观赏 !
• 防震措施方面,台北101采用新式的“巨型 结构”(megastructure),在大楼的四个 外侧分别各有两支巨柱,共八支巨柱,每 支截面长3米、宽2.4米,自地下5楼贯通至 地上90楼,柱内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 钢板包覆。
超高层建筑特点代表

台北101大楼(台北国际金融大厦)概况:2023建成,地下5层,地上101层,总高508米,目前世界排名第一。
结构形式: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抗风设计:基本风压:0.85kN/m2 (n=100)其中n:重现期体系分析:(一) 6层高的裙房,裙房基础与主楼相连,地上部分与主楼断开。
(二) 周边对称设立8根大箱形钢柱(截面尺寸由2.4 x 3.0缩小到1.6 x 2.0米,钢板厚度由70缩小到50mm)以及12根小箱形钢柱(截面尺寸1.6 x 1.6米和1.2 x 2.6米两种),在26层以上只剩下8根大箱形钢柱直到90层,为增长结构刚度62层以下箱形柱子里面浇筑C65混凝土。
(三) 从基础顶至26层为倾斜柱,设立3道巨型梁;27层以上为竖直柱,每隔8层设立1层楼高的巨型梁,并有水平桁架加劲,形成的巨型框架符合节节高形象规定。
(四) 核心筒为16根箱形钢柱与斜撑组成正方形桁架筒,延伸至95层,在9层以下钢柱与600mm厚的混凝土剪力墙浇筑成整体。
96层以上退缩为4根箱形柱子,为增长结构刚度箱形柱子里面浇筑C65混凝土。
亮点:(一)为达成舒适度的规定(台风时,大楼顶部办公室的加速度达成6.2cm/s),在87~92层之间设立悬挂式重力摆锤(直径5.5 m)以及阻止位移过大的阻尼系统。
(二)为减小屋顶尖塔的鞭梢效应,在498~505米之间设立两组共21t重的调质阻尼块。
小结:巨型框架的抗侧刚度较好,抗扭刚度略差,扭转周期与平移周期相差较多(T扭/T1=4.87/7.02=0.69),抗扭刚度尚好。
上海金茂大厦概况: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1998年建成,地下3层,地上88层,总高421米。
结构形式: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伸臂结构,总高宽比为7抗震设计:按7度抗震设防体系分析:•外框架8个钢筋混凝土大柱子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抗侧力体系。
8个钢筋混凝土大柱子除配置钢筋外,两侧还配置型钢骨架(型钢之间采用斜向加劲杆连接),含钢骨率仅为0.48%大大低于钢骨混凝土最低含钢骨率的规定,按钢筋混凝土计算。
巧妙适应地形的建筑案例

巧妙适应地形的建筑案例巧妙适应地形的建筑案例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样,地形也是影响建筑发展的因素之一。
如何巧妙适应地形,实现互惠共存呢?下面将介绍几个巧妙适应地形的建筑案例。
1. 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是一栋位于台湾台北市的摩天大楼,高度达508米,曾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在设计中,大楼地基采用了T字型桩,能够切断因地震而传导的振动能量,使大楼能够更好的抵抗地震的影响。
除此之外,建筑外形呈现的竹子节段式的设计,既符合中国文化,又利用了竹子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形态,使大楼更符合自然,也起到了减少风阻的效果。
2. 广场上的阶梯式建筑一些城市广场上,不难看到一些巧妙利用地势的阶梯式建筑。
比如,澳大利亚悉尼的歌剧院,它由三个几何形状的壳体组成,采用了马蹄形设计,使得建筑依山傍水,即傍海而立,同时还依托了场地原本就有的滨水平台,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
3. 天坛公园北京的天坛公园,是一处汇聚了古建筑、园林景观、文化传承等元素的公园。
在设计中,该公园根据地势高低,安排了六个石坛、三个墀、两道围墙、一排玉石栏杆等各种建筑物件,全部都按照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呈现出了符合古建筑风貌的特点,利用地势,整合各个景点,构筑出一幅古老传统、富于现代感的景观画面。
4. 飘浮在水面的建筑除了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之外,飘浮在水面的建筑也是适应地形的创新之举。
英国的绿色船屋是其中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建筑形态不仅装点了这个公园,也融入了周边的环境生物,还有因地制宜地利用稀缺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
总之,地形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设计不仅应该符合人们的功能需求,也应该适应环境。
以上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为我们其它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启示。
(498字)。
台北101工程介绍

台北101工程介绍台北101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竹子结构,象征着大地与天空的融合,以及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它的外观独特,形如竹节,外墙覆盖着8000多块负离子型玻璃幕墙,反射出不同的色彩,犹如一座宏伟的水晶宫殿。
在施工过程中,台北101采用了许多创新的工程和建筑技术,以解决超高层建筑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是防震技术。
台北101位于地震带附近,所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了地震造成的影响。
为了应对地震,台北101采用了一种名为“巨引樑”的装置,可以在地震发生时稳定大楼,并分散地震能量。
巨引梁系统是一种巨大的防震装置,由多层的钢筋混凝土梁构成,这些梁通过局部加厚来增加刚度,并连接到总梁上。
当地震发生时,巨引梁系统可以分散地震能量,并吸收震动。
这种防震技术使得台北101可以在地震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保护内部的人和设备免受损害。
台北101的另一个创新是其空中花园。
这个空中花园位于大楼的顶部,面积为660平方米,是一个独特的露天景观区域。
其中有许多种植着各种植物的花园和一个宽敞的露天平台,可以供人们欣赏台北市的美景。
这个空中花园不仅为大楼内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也为该地区的环境增添了一片绿色。
台北101还采用了多项环保设计和技术,使得它成为一座环保友好的建筑。
其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是它的太阳能电池板。
大楼顶部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楼内使用。
这项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浪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台北101还具有一流的设施和高效的建筑物管理系统。
它拥有高速电梯,可以将人们从底楼运送到顶楼,只需40多秒。
建筑物管理系统可以监控和调节建筑的各种设备和功能,以确保大楼的舒适和安全。
总的来说,台北101是一座创新和美丽的超高层建筑。
它不仅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还采用了许多创新的工程和建筑技术,以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仍然保持稳定。
通过其环保设计和高效的建筑管理系统,它还展示了一座现代建筑如何减少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高层建筑 台北101大楼讲解

传统风格的外观
• TAIPEI 101由李祖原建筑师设计,为世界首创的多节 式摩天大楼
• 第27层至第90层共64层中,每8层为一节,一共8节, 有节节高升,花開富贵的意象。每八层所组成的倒梯 形方块形状來自中国的"鼎"。
• 裙楼顶楼的采光罩,外型就是中国的“如意”。为了 先前“金融中心”的主题,24~27层的位置有直径近4 层楼的方孔古钱币装饰。
防止強震结构设计
•台湾位于地震帶上,在台北盆地的范围內,又有 三條小断层,为了兴建台北101,这个建筑的设 计必定要能防止強震的破坏。
•防震措施方面,台北101采用新式的「巨型结构」 (megastructure),在大楼的四个外侧分別各 有两支巨柱,共八支巨柱,每支截面长3公尺、 宽2.4公尺,自地下5楼贯通至地上90楼,柱內灌 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钢板包覆。
特殊结构
• 外斜7°的结构,在玻璃帷幕墙使用特殊设 计的框架,每八楼為一模組,能兼有支撑 楼地板重量的作用,且为了应付地震与台 风的搖晃,该框架具有弹性。
• Taipei 101在结构设计上 实际可承受2500年一遇的 大地震,在抗风设计上则 可承受相当于17级每秒60 公尺以上之强烈台风。
• 利用800吨抗风制震重球 -风阻尼器,自行调整移 动方向及振幅,遇风力或 地震时可降低大楼摇晃程 度。
世界最快的电梯
• TAIPEI 101拥有世界金 氏记录最快速恒压电 梯 , 每 分 钟 可 达 1010 公尺。
•游客可由5楼直达89楼 观 景 台 , 每 趟 上 行 37 秒、下行46秒。
世界第一高建筑
•1974年美国芝加哥Sears Tower( 西 尔 斯 大 楼 ) 以 总高 442 M 稳坐世界最 高宝座二十余年。
《台北101大楼》课件

1 2
公交路线
乘坐公交260路、49路、285路、115路、46路 、22路、277路等均可到达。
地铁路线
搭乘地铁板南线至市政府站下车,从2号出口出 站即可。
3
自驾路线
从台北市中心出发,沿信义路往南行驶至台北 101大楼即可。
旅游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
大楼内部有严格的安检措施,游客需遵守相关规定;大楼外部有观 景台,游客需注意安全,不要攀爬或跨越安全栏杆。
《台北101大楼》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台北101大楼简介 • 台北101大楼的设计与构造 • 台北101大楼的功能与用途 • 台北101大楼的未来发展 • 台北101大楼的旅游信息
01
台北101大楼简介
建筑背景
01
02
03
地理位置
台北101大楼位于台湾省 台北市信义区,是台北市 中心的地标性建筑。
观光景点
台北101大楼独特的建筑设计和高度使其成为台北市的地标,吸引 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会议中心
大楼内设有多个会议厅和会议室,可供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会议举办 。
商业用途
商务洽谈
01
台北101大楼的高品质办公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商务人士前来
洽谈合作,开展业务交流。
商业活动
02
大楼内经常举办各种商业活动,如展览、发布会等,成为台北
构造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台北101大楼采用了高层建筑结构, 能够承受较大的风力和地震力。
大楼的抗震性能非常好,能够承受地 震的冲击力,保障建筑的安全。
抗风设计
大楼的抗风设计非常出色,能够抵御 强风和台风等极端天气。
建筑材料
台北101建筑分析

• 商业 • 台北102大厦内共有161家店面,提供美食, 居家,生活服务,还有咖啡厅和提供众多 中英文藏书的Page One 国家书店。集众 多时尚元素与一身的台北101大厦就如同一 个公共艺术博物馆,其费用之高也创下了 台湾岛内企业设置公共艺术的记录。
富丽堂皇的内部装潢
• 内部交通 • 台北101大厦运用了许多当代摩天大楼中最先进 的技术。大楼内使用了光纤和卫星网络联机,每 秒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Gb。此外,日本东芝公 司制造了两台全世界最快的电梯,能够在39秒之 内从5楼上升至观景台位在的89楼。而游客也能 从楼梯上到位在91楼的室外观景台。 • 台北101大厦的主楼旁边还有一栋6层楼、总高 60米的裙楼,为购物中心及银行、证券行,裙楼 内有挑高40米的豪华室内广场
• 信义计划区是目前台北唯一的大型总体规 划地带,完善的基础建设吸引了许多商业 经营者,已成为台北市的新都心,而 TAIPEI 101更是位於信义计画区的正中央, TAIPEI 101主建筑占地24513坪(约为 81072平方米),信义计画区街道宽阔, 有地景公园以及妩媚的远山环绕,信义计 画区现在也被公认为金融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紧邻台 北市政府,是台湾继高铁案之后,政府奖 励民间投资的大型BOT开发案。台北金融 大楼系由台湾十二家银行及产业界共同出 资兴建,造价共达五百八十亿元台币,由 著名建筑师李祖原负责设计及监造。大楼 除底部裙楼作为购物商场外,将成为台北 金融商业重镇,股市证交所亦将移至此。
• 台北101大厦坐落于台北最繁华地段,是台 湾岛内建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方案。 该方案主要由台湾十四家企业共同组成的 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外专 业团队联手规划,并由国际级建筑大师李 祖原精心设计,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 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发”的谐 音),作为设计单元。每八层楼为一个结 构单元,彼此接续、层层相叠,构筑整体。 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开创国 际摩天大楼新风格。
台北101

台北101简介台北101外观图(20张)【建设地点】:台北市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7号【开工时间】:1999年7月【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占地面积】:30278平方米【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08米【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建筑造价】:580亿元新台币【投资单位】:台北金融大楼控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B1:为生活聚场,除了有各类品味生活及个性时尚商店,还提供来自各地的美食台北101大楼内部(11张),设有上千个座位及舒适的用餐环境,提供您最贴心的服务。
1F:101大道,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流行品牌您都可在这里见到,无论是服饰、配件、彩妆保养,一次就能满足时髦的您消费欲望。
2F:时尚大道,与世贸中心及纽约纽约购物中心有空桥连接,时尚流行不错失。
各类知名品牌,极具个性及质感,满足您品味的坚持。
3F:名人大道,顶尖的名牌精品,最多的品牌旗舰店,让您宛如置身纽约第五大道,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与全世界同步的流行趋势,让您打造更亮眼的自己。
4F:都会广场,挑高40米,占地500多坪,精心设计的采光及景观,提供您最有艺术气息的娱乐休闲空间。
围绕您的是四周的露天咖啡座及精致的点心,巴黎浪漫慵懒的氛围,为您忙碌的都会生活注入另类品味。
另外还有多家欧式、泰式与中华料理餐厅,让您在消费完再大啖美食一番。
5F:金融中心。
交通台北捷运:板南线「市政府站」出口2出站,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
或可在出站后于忠孝东路搭乘公车 537、蓝5,即可抵达。
台北101免费接驳公共汽车车上有播放台北101简介影片,并备有楼层导览图供免费索取。
接驳公共汽车沿路停靠台北101 MALL松智路入口、市府路45号出入口及台北捷运市政府站。
地下二楼-地下五楼备有停车场。
为避免交通问题,不建议自行驾车前往,请尽量使用大众运输工具。
汽车:星期一~星期五、一小时收费40元,之后每半小时收费2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北101大楼:台湾位于地震带上,在台北盆地的范围内,又有三条小断层,为了兴建台北101,这个建筑的设计必定要能防止强震的破坏。
且台湾每年夏天都会受到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影响,防震和防风是台北101两大建筑所需克服的问题。
为了评估地震对台北101所产生的影响,地质学家陈斗生开始探查工地预定地附近的地质结构,探钻4号发现距台北101 200米左右有一处10米厚的断层。
依据这些资料,台湾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大小不同的模型,来仿真地震发生时,大楼可能发生的情形。
为了增加大楼的弹性来避免强震所带来的破坏,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个外围8根钢筋的巨柱所组成。
但是良好的弹性,却也让大楼面临微风冲击,即有摇晃的问题。
抵销风力所产生的摇晃主要设计是阻尼器,而大楼外形的锯齿状,经由风洞测试,能减少30-40%风所产生的摇晃。
台北101打地基的工程总共进行了15个月,挖出70万吨土,基桩由382根钢筋混凝土构成。
中心的巨柱为双管结构,钢外管,钢加混凝土内管,巨柱焊接花了约两年的时间完成。
台北101所使用的钢至少有5种,依不同部位所设计,特别调制的混凝土,比一般混疑土强度强60%纽约世贸中心:高度双子大楼110层,高约415米(另有411米、417米的说法),在1973年举行落成仪式时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之后两年即被同样层数443米高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超过),现在仍是纽约最高的建筑。
除两座110层的高楼外,世界贸易中心还包括海关大楼、酒店、商业等5座建筑和一个广场,占地16公顷,总面积达92.9万平方米。
据报道,完全倒塌的包括双子大楼和7号楼。
结构双子大楼高宽比为7:1,由密集的钢柱组成,钢柱之间的中心距离只有1米多,所以窗都是细长形,身在室内没有大玻璃造成的恐惧感。
密密的钢柱围合起来构成巨大的方形管筒,中心部位也是钢结构,内含电梯、楼梯、设备管道和服务间。
两座塔楼都能提供75%的无柱出租空间,大大超过一般高层建筑的使用率,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空间。
世界贸易中心不仅提供大面积的写字楼,而且是纽约曼哈顿地区最大的室内商场,里面有很多家专卖店和快餐厅,还有各种规格大小的会议室、贸易展销厅、艺术展览馆、学术研讨厅等功能齐全的场所。
双子塔楼下面的数字描述了这个纯钢庞然大物的巨大:建造时挖出了9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和岩石,用了20多万吨钢材、32万多立方米的混凝土,澳大利亚还专门为修建它设计制造了8台起重机,为穿越这“立起来的城”,200多部电梯和70多座自动扶梯不停工作,电梯的速度最高达每秒钟8米。
广场世贸中心的广场是建筑师在千方百计节约建筑占地之后留给人们的礼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高楼密集的曼哈顿,这个地方最让人放松。
它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躲避汽车和喧嚣的场所,有亲切的绿地、喷泉、座椅,有轻松漫步的行者和嬉戏玩耍的孩子。
纽约世贸中心由纽约-新泽西港务局于1962年决定兴建,由美籍日裔建筑师米诺儒·雅马萨奇(Minoru Yamasaki)事务所及纽约的特洛伊、密西根、埃默里·罗斯父子公司(Troy, Michigan, and Emery Roth and Sons of New York)共同设计。
58秒世界贸易中心最吸引人的是位于顶楼的世界之顶(Top of World),在2号楼的107层,设有观景台,可搭乘快速电梯在58秒内到达,在观景台上有三座仿直升机的戏院,里面有移动式座椅及镭射电影。
在晴空万里的日子,再登高几楼抵达顶端的观景台,楼顶设有宽阔的平台,极目远眺可以纵览海景。
平台边缘以通电的有刺铁丝网围起,有时可以看到飞机或直升机在下方飞过。
主要问题这两座建筑可供5万人办公,并可接待9万来客。
经过几年使用后,发现很不方便,主要是人流拥挤,分段分层电梯关系复杂。
由于这两座高塔大而无当,存在不少问题,如交通、空调、火警等,故有“摩天地狱”之称。
同时,由于窗户过窄,在视野上一般反映不够开阔。
事实说明,这样的高楼并不是从解决实际功能出发,而只是起了商标广告的作用而已。
鸟巢: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
它如同巨大的容器。
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
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强调建筑技术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
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从而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4]结构基座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
行人走在平缓的格网状石板步道上,步道延续了体育场的结构肌理。
步道之间的空间为体育场来宾提供了服务设施:下沉的花园,石材铺装的广场,竹林、矿质般的山地景观,以及通向基座内部的开口。
从城市的地面上缓缓隆起,几乎在不易察觉中形成了体育场的基座。
体育场的入口处地面略微升高,因此,可以浏览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全景。
[4]屋顶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
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统一的。
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象编织一样,将建筑物的立面,楼梯,碗状看台和屋顶融合为一个整体。
如同鸟会在它们树枝编织的鸟巢间加一些软充填物,为了使屋顶防水,体育场结构间的空隙将被透光的膜填充。
由于所有的设施-餐厅,客房,商店和卫生间都是独自控制的单元,建筑外立面的整体封闭因而是非常不必要的。
这使体育场有自然通风,是体育场环保设计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4]包厢舒适豪华的装修布置,优质周到的配套服务,清晰良好的观看视野是国家体育场包厢品质的保障。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亲临其境的最佳观赛场所,更为社会企业和各界名流搭建一个交际、公关、答谢客户的社交平台,为企业提供一次难得的展示自身实力和尊贵地位的机会。
国家体育场包厢位于体育场的四层,赛后通过改造,赛后包厢的数量约140个。
[4]外形基本材料“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现已完成20根桁架柱整柱及2根下柱吊装。
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2]在保持“鸟巢”建筑风格不变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构建截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
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屋顶开口扩大,并通过钢结构的优化大大减少了用钢量。
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6米。
主桁架围绕屋盖中间的开口放射形布置,有22榀主桁架直通或接近直通。
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少量主桁架在内环附近截断。
钢结构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
主看台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10]Q460钢材的运用“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而这次搭建它的钢结构的Q460也有很多独到之处: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它在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因此生产难度很大。
这是中国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Q460规格的钢材;而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达到110毫米,是以前绝无仅有的,在中国的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也只是100毫米。
以前这种钢一般从卢森堡、韩国、日本进口。
为了给“鸟巢”提供“合身”的Q460,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阳特种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前后3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
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铁骨钢筋。
特殊结构此外,屋顶内环主桁架吊装和立面次结构安装已全面展开。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中国国内生产过。
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将贴上一层半透明的膜。
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进来的,而是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同时也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
“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11]看台设计成为巨大的人群的容器,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体育场内部,这种均匀的碗状结构形体将能调动观众的兴奋情绪,并使运动员超水平发挥。
创造连贯一致的外表,座席的干扰被控制到最小,声学吊顶将结构遮掩使得观众和场地上的活动成为注意焦点。
在此,人群形成了建筑。
[4]特点“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
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央视新大楼造型结构造型奇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建造复杂被称为“好看难建”的央视新大楼在2004年10月21日动工。
除了“侧面S正面O”的奇特造型外,央视新大楼的安全也一直备受关注。
国内许多专家仍认为大楼设计过于复杂,全楼先天性倾覆力巨大,抗冲击破坏力差。
就此,莎瑞详细介绍了大楼设计的安全考虑。
整体构架据设计师介绍,央视大楼的结构是由许多个不规则的菱形渔网状金属脚手架构成的。
这些脚手架构成的菱形看似大小不一,没有规律,但实际上却经过精密计算。
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暴露在建筑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
奥雷·舍人说,这样压力基本都能沿着系统传递下去,并找到导入地面的最佳路径。
从外观上看,大楼有一部分钢网结构(包括拐角等压力较大部位)比较密集,它们也是整体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由于大楼的不规则设计造成楼体各部分的受力有很大差异,这些菱形块就成为了调节受力的工具。
受力大的部位,将用较多的网纹构成很多小块菱形以分解受力;受力小的部位就刚好相反,用较少的网纹构成大块的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