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操作培训内容
注塑部操作工培训大纲

注塑部操作工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1.了解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掌握注塑机的操作及日常维护;3.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模具以及更换模具;4.熟悉注塑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有关测试方法;5.掌握常见注塑缺陷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培训内容:1.注塑工艺基本知识1.1注塑工艺原理1.2注塑工艺流程1.3塑料的选用及其特点1.4模具结构和型腔设计1.5熔料特性和熔体流动规律2.注塑机的操作与维护2.1注塑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注塑机的启动和停机操作2.3注塑机的调整和参数设定2.4注塑机的故障排除及常见问题解决2.5注塑机的维护保养方法3.模具的操作与维护3.1模具的组装和拆卸操作3.2模具的更换和调整3.3模具的维护保养3.4模具的故障排除及常见问题解决4.注塑产品质量要求4.1注塑产品的尺寸和外观质量要求4.2注塑产品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4.3注塑产品的检测和测试方法4.4常见注塑产品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5.安全操作与环境保护5.1注塑机操作中的安全措施5.2模具操作中的安全措施5.3废料处理和废水处理方法三、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2.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实际的注塑机操作和模具操作练习;3.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相关企业的注塑车间,了解实际生产情况;4.答疑解惑:安排专门时间解答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培训评估方法:1.理论考试:对学员进行培训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2.操作考核:对学员进行注塑机操作和模具操作的实操考核;3.实务考察:对学员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考察。
五、培训结果评价及证书发放:1.根据培训评估结果,将学员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2.对合格学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记录个人培训成绩及学时。
六、参考教材:1.《注塑工艺学》;2.《注塑机械操作与维护》;3.《模具设计与制造》;4.《塑料制品质量检验与测试技术》。
注塑机培训计划内容

注塑机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背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注塑机在生产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必要对注塑机进行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注塑机的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注塑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注塑机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
2. 掌握塑料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了解塑料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
3. 能够进行注塑模具的安装和调试,熟练掌握模具的更换和维护。
4. 掌握注塑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能够排除常见故障。
5.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安全事故。
三、培训内容1. 注塑机基础知识(1)注塑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注塑机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2. 塑料材料和加工工艺(1)常见塑料原料的特性和用途(2)塑料原料的选择和配比(3)塑料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注意事项3. 模具安装调试(1)模具的结构和组成(2)模具的安装和调试步骤(3)模具的更换和维护4. 注塑机维护与保养(1)注塑机的维护周期和方式(2)注塑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注塑机的润滑与保养5. 安全操作规范(1)注塑机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应急处理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采用讲解、示范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学员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对真实的注塑机进行操作实践,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对注塑机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进行注塑机生产现场的实地考察,了解注塑机的实际应用和生产情况,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培训师资1. 理论教学由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专业讲师进行授课,确保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由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注塑机操作人员进行实践操作的指导,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六、培训评估1. 学员考核对学员进行培训内容的考核,通过笔试、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注塑机操作培训

注塑机生产培训一、注塑机基本动作和操作方式1、基本动作:喷嘴前进(射座前进)、选择注塑方式,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退针、合模。
2、注塑机三种操作方式:一般注塑机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以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
(1)手动操作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现的。
一般在试机调模时才选用。
(2)半自动操作时机器可以自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但每一个生产周期完毕后操作者必须拉开安全门,取下工件,再关上安全门,机器方可继续下一个周期的生产。
(3)全自动操作时注塑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后,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在正常的连续工作过程中无须停机进行控制和调整。
但须注意,如需要全自动工作,则(1)中途不要打开安全门,否则全自动操作中断;(2)要及时加料。
(4)实际上,在全自动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途临时停机的,如给机器模具喷射脱模剂等。
正常生产时,一般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操作开始时,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操作方式(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并按下相应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按钮。
半自动及全自动的工作程序已由控制系统本身确定好,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面板上更改速度和压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顶针的次数等等,不会因操作者调错键钮而使工作程序出现混乱。
(5)注意:生产前必须在控制面板里根据产品性质设置好相应参数后才能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二、注塑机安全操作知识养成良好的注塑机操作习惯对提高机器寿命和生产安全都大有好处。
1、开机之前:(1)检查电器控制箱内是否有水、油进入,若电器受潮,切勿开机。
应由维修人员将电器零件吹干后再开机。
(2)检查供电是否正常。
(3)检查急停开关,前后安全门开关是否正常。
(4)检查各冷却管道是否畅通,并对油冷却器和机筒端部的冷却水套通入冷却水。
(5)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有润滑油(脂),并加足润滑油。
(6)打开电热,对机筒各段进行加温。
当各段温度达到要求时,再保温一段时间,以使机器温度趋于稳定。
注塑机的操作及保养培训课程

立式注塑機操作
手動操作及調整
10. 開模:按“開模”按鈕即進行開模動作,調好模具開 模后取成品所需之開模距離,調整好開模后LS6近接 開關位置即完成開幕程序
11. 頂出:按“頂上”按鈕,產品即被頂出,半自動時可 調整頂出前後延長時間來決定頂出高度。
立式注塑機操作
手動操作及調整
12. 頂退:按“頂下”按鈕,頂針即自動退回原來位置, 辦自動時可調整頂退処時間,來決定頂針退停時間。
臥式注塑機操作
成型作業 2.自動操作. I.接著進行頂出動作,此時成品由頂針頂出,落到成品掉
落板上。 J.儅使用成品掉落板時,由掉落板可測知成品掉落而進入
下一循環的開始。 K.在機械的操作中,慾緊急停止時,立即押下在操作盤或
反操作盤側后們旁的“緊急停扣”。
臥式注塑機操作
成型作業 3.停止機器
臥式注塑機操作
成型作業 1.手動操作 G.將螺杆切換開關切換到“旋轉”位置,進行計量。 H.切換射出裝置開關,將射出裝置後退至適當位置。 I. 計測冷卻時間后,將模具切換開關轉換至“開模”。 J. 按頂出開關,測成品頂出。
臥式注塑機操作
成型作業 2.自動操作.先從手動操作,使成型條件安定后,再以自動
臥式注塑機保養
半年保養.
5. 料筒的螺杆、螺杆頭止逆環測試檢驗,並取出 清掃,不良時及時更換。
6. 檢查各繼電器、接觸器和綫頭有無鬆動和脫落。 7. 檢查清理油冷卻器及輔助件加熱器、電器箱。
臥式注塑機保養
年保養.
1. 加油箱一年一囘清掃,除去殘留雜質。 2. 各節點過濾器一年一囘清掃,防止堵塞。 3. 一年一次液壓油交換,交換油時油箱應打開,
周保養. 4. 確認油泵的壓力 5. 每日檢查油泵的表面溫度和是否有噪音 6. 油壓缸的震動引擎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油。
注塑操作工培训注塑机模具28928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7、注塑机辅助设备
(2)温控系统 模温机,水冷、油冷
二、注塑机、模具
二、模具 (一)、注塑模具结构 (二)、模具管理 (三)、脱模剂选择
二、注塑机、模具
二、模具 (一)、注塑模具结构 1、主流道 2、冷料穴 3、分流道 4、浇口 5、型腔 6、排气口 7、结构零件 8、加热、冷却装置
(1)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2)整机技术参数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6、注塑机主要参数
(1)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注塑时间 保压时间 冷却时间 其他时间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6、注塑机主要参数
(2)整机技术参数
如何选择设备、产品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7、注塑机辅助设备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3、注塑机基本性能
(1)塑化过程 螺杆选择 A:硬聚氯乙烯注塑制品用螺杆 由于硬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差,熔料的黏度高,所 以,注塑硬聚氯乙烯制品用螺杆应该选用压缩比小些 (一般取1.4~2)长径比值也较小,螺杆的均化段(计 量段)和加料段(输料段)较短,而且均化段的螺纹 槽要比较深些。螺杆头部要选用锥形,射嘴为直通式 。
(1)供料系统 (2)温控系统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7、注塑机辅助设备
(1)供料系统 干燥设备 送料设备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7、注塑机辅助设备
(1)供料系统 干燥设备 鼓风机、加热器、料斗
二、注塑机、模具
(一)、注塑机 7、注塑机辅助设备
(1)供料系统 干燥设备 干燥目的:去除挥发物、水分 需要干燥的原料:ABS、PC、PMMA、PA
注塑培训资料

注塑培训资料引言概述:注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注塑培训资料旨在向学习者介绍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以帮助他们提升注塑技能和质量控制能力。
正文内容:一、基本原理1.注塑工艺概述1.1注塑过程步骤介绍1.2塑料熔融与注射过程解析1.3塑料冷却与成型过程分析2.注塑机械设备2.1注塑机结构及工作原理2.2注射机构、制品尺寸与模具设计2.3注塑设备维护与保养3.塑料材料与配方控制3.1塑料材料分类和特性介绍3.2塑料熔融指数与流动性控制3.3配方设计及其对制品质量的影响二、设备操作1.注塑模具安装与调试1.1模具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2模具调试的原则和方法2.注塑机操作技巧2.1注塑机开机前的准备工作2.2注塑机操作面板及参数设置2.3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温度和压力控制3.1注塑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与意义3.2注塑过程中流道压力的控制与优化3.3温度和压力异常的判断和处理三、质量控制1.注塑制品缺陷与分析1.1常见的注塑制品缺陷类型1.2缺陷产生的原因与分析方法1.3预防和解决制品缺陷的措施2.注塑制品检测与测试2.1检测设备与方法概述2.2注塑制品物理性能测试2.3检测结果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3.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3.1注塑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3.2工艺参数优化的试验方法与流程3.3注塑工艺参数优化的实例和经验总结四、安全与环保1.注塑操作的安全措施1.1注塑设备安全使用规范1.2塑料材料储存和处理的安全注意事项1.3紧急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2.注塑过程的环保问题2.1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与回收利用2.2资源节约和能耗优化措施五、未来发展趋势1.自动化与智能化1.1注塑生产线自动化控制1.2智能注塑机的应用前景2.环保和可持续发展2.1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前景2.2注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与改进方向3.新材料和新工艺3.1高性能塑料的研发和应用3.2先进注塑工艺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注塑培训资料涵盖了注塑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质量控制、安全与环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重要内容。
注塑机培训教程范文

注塑机培训教程范文一、注塑机的基本原理注塑机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压力将塑料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的产品的机器。
它主要由加料系统、熔化系统、注射系统、冷却系统、射出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部分的功能和原理。
1.加料系统:将塑料原料加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通过给料装置输送到熔化系统中。
2.熔化系统:将塑料原料加热至熔化点以上的温度,使其变成可流动状态。
熔化系统由加热系统和螺杆组成。
加热系统通过电加热器将螺杆周围的温度升高,使塑料原料熔化。
螺杆通过旋转将熔化的塑料原料送入注射筒中。
3.注射系统:将熔化的塑料原料注入到模具腔中,形成所需产品的形状。
注射系统由注射筒、射嘴和射出缸等部分组成。
注射筒负责储存熔化的塑料原料,射嘴负责控制塑料流动的速度和压力,射出缸则是提供注塑机的射出压力和速度。
4.冷却系统:在塑料注射到模具腔中之后,需要进行冷却,使得塑料快速凝固。
冷却系统可以通过直接冷却或间接冷却的方式进行。
5.射出系统:注射完成后,注塑机需要重新回到注射起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注射。
射出系统由射出缸和射背退缸等部分组成。
6.控制系统:注塑机的各个部分的运行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由PLC控制器和操作面板组成,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人机对话等功能。
二、注塑机的操作技巧1.注射速度控制:注射速度是指塑料在注射筒中流动的速度。
注射速度过快会导致熔料的压力过高,可能会造成模具破裂;注射速度过慢则会导致塑料冷却过快,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要根据具体产品要求调整注射速度。
2.压力控制:注射压力是指塑料在注射筒中受到的压力。
注射压力过大会导致模具破裂,注射压力过小则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根据产品要求和注塑机性能,适当调整注射压力。
3.温度控制:注塑机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加热器对螺杆温度、注射筒温度和模具温度进行控制。
温度过高会导致塑料分解,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塑料熔化。
因此,要根据塑料种类和注塑机性能设定适合的温度。
注塑机操作培训内容

注塑机操作员主要培训内容一、入厂基本职业道德培训。
安全生产是企业员工首要培训的内容。
工厂安全文明生产必须要掌握,要熟悉用电安全和运动机械操作安全。
二、必须对机械识图基础,公差与配合进行学习了解。
图纸是企业生产过程多方沟通中的一种生产工具,如果连图纸都看不懂便无从下手。
三、了解常用的塑料材料,内容包括塑料概论、塑料的定义与特点、塑料的分类和用途等。
常用的如:热塑性聚酯(PET、PBT)、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及其改性品种(ABC)、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甲醛(POM)……四、对注塑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动作流程,注塑机模具的结构、安装调试了解。
五、掌握注塑机操作的常规程序、注塑工艺。
应包括:注塑工艺流程,成型前的准备工作,注塑成型过程,制品的后处理,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六、注塑机的结构和原理。
应包括:机械传动知识、气动、液动、电控等基础知识。
注塑机,包括循环动作及周期时间计算方法等。
射台装置:射台装置的功能及组成、射台装置的特点。
锁模装置:锁模装置的功能及组成、锁模装置的特点。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电器系统:电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润滑系统。
实际操作:1.注塑机的操作程序。
操作系统结构与操作说明,操作面板、操作按键介绍,安全操作守则和安全生产。
2.注塑前的工艺准备。
应包括:材料准备、模具准备、生产前的机器调试、模具安装、设备保养等。
3.调校程序的结构与操作说明应包括:射咀中心调校、顶针行程调校、模具厚度调节。
4.操作面板、电器系统的保养、油压系统的保养、锁模系统的保养。
5.射胶系统的保养、安全装置的保养与维护、定期检查事项。
6.注塑工艺调整与产品后加工。
应包括以下内容:常用塑料的成型条件;常用塑料的成型工艺过程;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调整;产品工艺卡的知识;成型工艺辅助设备的调校。
注塑产品的质量检验:注塑产品的质量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1.塑料产品的一般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机操作员主要培训内容
一、入厂基本职业道德培训。
安全生产是企业员工首要培训的内容。
工厂安全文明生产必须要掌握,要熟悉用电安全和运动机械操作安全。
二、必须对机械识图基础,公差与配合进行学习了解。
图纸是企业生产过程多方沟通中的一种生产工具,如果连图纸都看不懂便无从下手。
三、了解常用的塑料材料,内容包括塑料概论、塑料的定义与特点、塑料的分类和用途等。
常用的如:热塑性聚酯(PET、PBT)、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及其改性品种(ABC)、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甲醛(POM)……
四、对注塑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动作流程,注塑机模具的结构、安装调试了解。
五、掌握注塑机操作的常规程序、注塑工艺。
应包括:注塑工艺流程,成型前的准备工作,注塑成型过程,制品的后处理,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六、注塑机的结构和原理。
应包括:机械传动知识、气动、液动、电控等基础知识。
注塑机,包括循环动作及周期时间计算方法等。
射台装置:射台装置的功能及组成、射台装置的特点。
锁模装置:锁模装置的功能及组成、锁模装置的特点。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电器系统:电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润滑系统。
实际操作:
1. 注塑机的操作程序。
操作系统结构与操作说明,操作面板、操作按键介绍,安全操作守则和安全生产。
2. 注塑前的工艺准备。
应包括:材料准备、模具准备、生产前的机器调试、模具安装、设备保养等。
3. 调校程序的结构与操作说明应包括:射咀中心调校、顶针行程调校、模具厚度调节。
4. 操作面板、电器系统的保养、油压系统的保养、锁模系统的保养。
5. 射胶系统的保养、安全装置的保养与维护、定期检查事项。
6. 注塑工艺调整与产品后加工。
应包括以下内容:常用塑料的成型条件;常用塑料的成型工艺过程;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调整;产品工艺卡的知识;成型工艺辅助设备的调校。
注塑产品的质量检验:
注塑产品的质量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塑料产品的一般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2. 常用量仪(例如: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表、千分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制品测试原理和使用方法。
4. 常见塑料制品缺陷的判别方法分析和解决方法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应包括:烧焦痕、湿气痕、气痕、色差痕、玻璃纤维痕、凹痕、气泡。
5. 困气、空穴、超注(毛刺、披锋)、欠注,光泽差别,脱模变形,熔合线,扭曲。
6. 注塑制品过程中处理注塑机、模具和周边设备三者关系。
根据以上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注塑机知识内容和深圳巿对注塑工,技能培训考核内容,可以看出,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和有等级操作工并非容易,需要通过各种机会学习掌握来提高自身水平,通过长期在生产现场的积累,对基础理论的消化学习来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还应参加各类考核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和有水平的注塑机操作工。
工艺条件对注塑件性能的影响
注塑工艺不仅决定着成型件的形状,而且还有它的材料特性。
对形态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是塑件的整体形态结构决定着每种情况下的终端使用性能。
这意味着不只是塑件的外在性能以工艺为条件,内在性能也是如此。
这也意味着对成型化合物进行热机械的处理,如加工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和剪切率所定义的,都决定着所生产出来的塑件的材料结构。
产品外在和内在性能确定了产品的最终性能。
所以塑料的形态控制着塑件的皱缩及其形状,同时也确定了材料的使用性能。
塑件性能对于某一种塑件形状不一定就是最佳的性能,如高机械强度、理想的硬度、良好耐磨性。
反过来,理想的形态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一个稳定的塑件形状,但也是一个不可能再改变的一种形状。
一旦建立起工艺和最终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事实就变得清楚了:只能通过对注塑进行一定优化形式的工艺控制,才能获得优质的塑件,这种控制以形态为重点,也包括了对状态变量的记录和控制。
所以稳定的工艺控制需要工艺适应于被加工的塑料。
它以热力学因素为基础,对于半结晶热塑性塑料,还必须考虑到结晶动力学。
然而,在塑料加工业内还没有对此的普遍认识,尚待向人们灌输这种思想。
对加工POM的研究:
以易流动的共聚甲醛(POM)为例子,人们就注塑过程中工艺条件对所制塑件最终性能之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为做这个研究,按照DIN/ISO 527标准,在双腔模具中以不同的注射速度和压力做出5A 型的拉伸样板(截面积4×1mm2)。
模腔通过位于塑件侧翼的侧面上的销式浇口被填充。
模具在近浇口处装备有压力感应器,能在拉伸样板的中央肩部位置测量出压力变化。
在所有测试中,塑件生产的模温被设定在95℃,因为这是原材料制造商为高品质塑件所推荐的温度。
在一台锁模力为220kN的注塑机上加工成型化合物。
螺杆直径是18mm,机器上注嘴温度为210℃。
研究结果一方面揭示出塑件内在与外在性能之间的清晰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与所选工艺条件的关系。
尽管所生产出的塑件有着几乎一致的机械强度,但不同样板材料结构的变形能力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从断裂时不同拉伸应变看得很清楚,特别是每种情况获得的不同拉伸冲击强度。
注射速度数值被标准化为20cm3/s,拉伸冲击强度可以降低55%,而测量出的
重量和皱缩之变化只有2.5%或15%。
以材料为中心的品质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动态热差法(DSC)对不同样板进行的补充性研究只突出了开始时形态上的细微区别。
换句话说,综合地来看,所研究样板拥有均匀的结晶。
这个结果也在冷却(结晶热量)中和在二次加热阶段(均匀前期过程之后的熔融热)可观察到。
从动态差分热量测定的结晶过程,可明显看到,当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注射速度逐级上升时,较低温度下的结晶热由-74J/g增加到-97J/g。
这暗示所用POM材料会因为加工的原因而出现变化。
材料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提升了不相近固化性能,所以促进了不同结构的形成,这由峰值高度与峰值宽度的比值得到证明,其由2.7降到了1.6。
在这种情况中,只靠DSC(首步加热)来观察不同样品的整体结晶,会导致对品质的不正确评估,因为在这里没有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当结构是在一个不直接的基础之上被评估时,这才会突出存在的区别。
加工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在不同注射速度下加工易于流动的POM,明显对材料的流变性能起着深远的影响。
聚合物剪切程度的增大引起微分子逐步的链分解,这又伴随着熔体的流动性(在模具内的压力传送)发生变化,进而结晶动力学发生变化。
已经测量和讨论过的DSC曲线表示进行着的这些过程。
流变性调查也确定着这种表现。
所用流变计是UDS200型号。
取100mg的样本,流变计承受210℃温度下、0.1-100s-1 范围内的对数递增剪切速率,间隔宽度为0.1mm。
这些结果证明了当注射速度提高时,加工中的聚合物的分解加剧。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根据加工条件而进行变化,这是从注射速度升高时零粘度下降可清楚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