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的迭代器

合集下载

c+遍历map的方法

c+遍历map的方法

在C++中,可以使用迭代器(iterator)或基于范围的for循环来遍历map。

1. 使用迭代器遍历map:```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map>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map<string, int> myMap;myMap["one"] = 1;myMap["two"] = 2;myMap["three"] = 3;// 使用迭代器遍历mapfor (map<string, int>::iterator it = myMap.begin(); it != myMap.end(); it++) {cout << "Key: " << it->first << ", Value: " << it->second << endl;}return 0;}```2. 使用基于范围的for循环遍历map:```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map>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map<string, int> myMap;myMap["one"] = 1;myMap["two"] = 2;myMap["three"] = 3;// 使用基于范围的for循环遍历mapfor (const auto &pair : myMap) {cout << "Key: " << pair.first << ", Value: " << pair.second<< endl;}return 0;}```在这两种方法中,迭代器遍历map可以更灵活地访问元素,而基于范围的for循环则更简洁。

c++ map迭代器原理

c++ map迭代器原理

c++ map迭代器原理在C++ 中,`std::map` 是一种关联容器,用于存储键值对,并按照键的顺序进行排序。

迭代器是一种用于访问容器元素的对象,可以通过迭代器来遍历和操作容器的内容。

在`std::map` 中,迭代器的底层实现是红黑树(Red-Black tree)。

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它通过保持一些特定的性质来保证树的平衡。

`std::map` 的迭代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const_iterator` 和`iterator`。

`const_iterator` 用于访问和遍历容器中的元素,并且不允许修改元素的值;`iterator` 除了可以访问和遍历元素之外,还可以修改元素的值。

迭代器的原理如下:1. 迭代器的底层实现是一个指向节点的指针。

每个节点包含一个键值对,以及指向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的指针。

2. 在迭代器的初始化过程中,会将指针指向红黑树的根节点。

3. 通过迭代器的操作,可以在红黑树中按照特定的顺序遍历节点。

4. 迭代器的`operator++` 操作会将指针移动到下一个节点,即按照键的顺序遍历红黑树。

5. 通过访问迭代器指向的节点,可以获取节点的键和值等信息。

6. 迭代器的其他操作,如`operator*`、`operator->` 等,可以访问节点的键和值。

需要注意的是,当修改`std::map` 的元素时,可能会导致红黑树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之前获取的迭代器失效。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应该避免在循环中同时修改和遍历容器。

总结起来,C++ 中的`std::map` 迭代器通过红黑树的底层实现,提供了访问和遍历容器元素的功能。

你可以使用迭代器来遍历`std::map` 中的键值对,并进行相关操作。

如何使用Glib工具集管理C数据

如何使用Glib工具集管理C数据

如何使用GLib 工具集管理C 数据glib不是一个学院派的东西,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完全是在开发gtk+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和完善的结果。

如果你是一个工作3年以上的C语言程序员,现在让你讲讲写程序的苦恼,你可能有很多话要说,但如果你有时间研究一下glib,你会发现,很多苦恼已不再成其为苦恼,glib里很多东西正是你期望已经久的。

gobject是glib的精粹,glib是用C实现的,但在很大程序是基于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的,gobject是所有类的基类。

signal在其中也是一大特色,signal与操作系统中的signal并不一样,它是类似消息一样的东西,让消息在各个对象间传递,但尽量降低对象间的耦合。

仔细读一下它的代码,唯一想说的话就是“绝!”。

动态数组、链表、哈希表等通用容器,在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对每一种容器,可能都实现过N次以上。

甚至在同一个项目里,出现几份链表的实现,也并非罕见。

一直在抱怨,标准C中为什么没有类似于STL的标准容器,让全世界的程序员在数以万次的重复实现它们。

不过,还算走运,有了glib,恶梦在此终结了。

glib 提供了动态数组、单/双向链表、哈希表、多叉树、平衡二叉树、字符串等常用容器,完全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实现得非常精致。

不用白不用,别客气了。

组织数据GLib 的范畴首先研究GLib 的范畴。

GLib 是一个提供了很多实用定义和函数的底层程序库,包括基本类型及其限定的定义、标准宏、类型转化、字节次序、内存分配、警告与断言、消息日志、计时器、字符工具、钩子函数、词法扫描器、模块的动态加载,以及自动的字符串补齐。

GLib 还定义了很多数据结构(以及它们相关的操作),包括:内存块(Memory chunks)双向链表(Doubly-linked lists)单向链表(Singly-linked lists)散列表(Hash tables)字符串(Strings,可以动态增长)字符块(String chunks,成组的字符串)数组(Arrays,当增加元素时其大小能够增长)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s)N-叉树(N-ary trees)Quarks(字符串和唯一整型标识符的双向关联)有关键字的数据列表(Keyed data lists,通过字符串或者整型id 访问其数据元素的列表)关系(Relations)和元组(tuples)(可以由任意数目的域进行索引的数据表)缓存组织数据GLib 的范畴首先研究GLib 的范畴。

C++程序设计(谭浩强完整版)

C++程序设计(谭浩强完整版)

STL算法
STL算法概述
STL算法是C标准模板库中的一组 函数模板,用于对STL容器中的
数据进行操作。
STL算法的分类
STL算法可以分为排序算法和搜 索算法两类,排序算法包括sort、
stable_sort等,搜索算法包括 find、binary_search等。
STL算法的特点
STL算法具有高效、通用和易用 的特点,可以用于各种STL容器, 并且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参数和功
继承与多态
总结词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 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多 态则是允许一个接口被多种数据类型实现。
详细描述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 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通 过继承,子类可以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 法,并且可以扩展或覆盖父类的行为。多态 则是允许一个接口被多种数据类型实现。在 C中,多态可以通过虚函数和纯虚函数实现 ,使得子类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父类的接
C++程序设计(谭浩强完整版)
目录
• C程序设计概述 • C基础知识 • C面向对象编程 • C标准库与STL • C高级特性 • C实践项目 • 总结与展望
01 C程序设计概述
C的发展历程
起源
C由Bjarne Stroustrup于1983年 在Bell Labs开发,作为C语言的 扩展,旨在提供面向对象编程的
05 C高级特性
内存管理
内存分配
C提供了多种内存分配方式,包括静态内存分配和动态内 存分配。静态内存分配在编译时完成,而动态内存分配在 运行时完成。
内存释放
C提供了delete和free函数来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避免 内存泄漏。

CC++STL ATL WTL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CC++STL ATL WTL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C/C++】STL,ATL,WTL之间的联系和区别STL即 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 (标准模板库)STL是惠普实验室开发的一系列软件的统称。

它是由Alexander Stepanov、Meng Lee和David R Musser在惠普实验室工作时所开发出来的。

现在虽说它主要出现在C++中,但在被引入C++之前该技术就已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STL的代码从广义上讲分为三类:algorithm(算法)、container(容器)和iterator(迭代器),几乎所有的代码都采用了模板类和模版函数的方式,这相比于传统的由函数和类组成的库来说提供了更好的代码重用机会。

从根本上说,STL是一些“容器”的集合,这些“容器”有list,vector,set,map 等,STL也是算法和其他一些组件的集合。

这里的“容器”和算法的集合指的是世界上很多聪明人很多年的杰作。

STL的目的是标准化组件,这样你就不用重新开发它们了。

你可以仅仅使用这些现成的组件。

STL现在是C++的一部分,因此不用额外安装什麽。

它被内建在你的编译器之内。

因为STL的list是一个简单的容器,所以我打算从它开始介绍STL如何使用。

如果你懂得了这个概念,其他的就都没有问题了。

另外,list容器是相当简单的,我们会看到这一点。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看到如何定义和初始化一个list,计算它的元素的数量,从一个list里查找元素,删除元素,和一些其他的操作。

要作到这些,我们将会讨论两个不同的算法,STL通用算法都是可以操作不止一个容器的,而list 的成员函数是list容器专有的操作。

STL容器可以保存对象,内建对象和类对象。

它们会安全的保存对象,并定义我们能够操作的这个对象的接口。

放在蛋架上的鸡蛋不会滚到桌上。

它们很安全。

因此,在STL容器中的对象也很安全。

我知道这个比喻听起来很老土,但是它很正确。

STL算法是标准算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应用在那些容器中的对象上。

C++迭代器的使用和操作总结

C++迭代器的使用和操作总结

C++迭代器的使⽤和操作总结 迭代器是⼀种检查容器内元素并遍历元素的数据类型。

C++更趋向于使⽤迭代器⽽不是下标操作,因为标准库为每⼀种标准容器(如vector)定义了⼀种迭代器类型,⽽只⽤少数容器(如vector)⽀持下标操作访问容器元素。

⼀.定义和初始化 每种容器都定义了⾃⼰的迭代器类型,如vector:vector<int>::iterator iter; //定义⼀个名为iter的变量 每种容器都定义了⼀对名为begin和en的函数,⽤于返回迭代器。

下⾯对迭代器进⾏初始化操作:vector<int> ivec;vector<int>::iterator iter1=ivec.bengin(); //将迭代器iter1初始化为指向ivec容器的第⼀个元素vector<int>::iterator iter2=ivec.end(); //将迭代器iter2初始化为指向ivec容器的最后⼀个元素的下⼀个位置 注意end并不指向容器的任何元素,⽽是指向容器的最后元素的下⼀位置,称为超出末端迭代器。

如果vector为空,则begin返回的迭代器和end返回的迭代器相同。

⼀旦向上⾯这样定义和初始化,就相当于把该迭代器和容器进⾏了某种关联,就像把⼀个指针初始化为指向某⼀空间地址⼀样。

⼆.常⽤操作 下⾯列出了迭代器的常⽤运算操作:*iter //对iter进⾏解引⽤,返回迭代器iter指向的元素的引⽤iter->men //对iter进⾏解引⽤,获取指定元素中名为men的成员。

等效于(*iter).men++iter //给iter加1,使其指向容器的下⼀个元素iter++--iter //给iter减1,使其指向容器的前⼀个元素iter--iter1==iter2 //⽐较两个迭代器是否相等,当它们指向同⼀个容器的同⼀个元素或者都指向同同⼀个容器的超出末端的下⼀个位置时,它们相等iter1!=iter2 假设已经声明⼀个vector<int>的ivec容器,下⾯⽤迭代器来遍历ivec容器,把其每个元素重置为0: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ivec.begin();iter!=ivec.end();++iter)*iter=0; 在C++定义的容器类型中,只有vector和queue容器提供迭代器算数运算和除!=和==之外的关系运算:iter+n //在迭代器上加(减)整数n,将产⽣指向容器中钱前⾯(后⾯)第n个元素的迭代器。

C语言设计模式

C语言设计模式

目录1.C语言设计模式(开篇) (2)2.C语言和设计模式(继承、封装、多态) (3)2.1继承性 (3)2.2封装性 (4)2.3多态 (4)3.单件模式 (4)4.工厂模式 (5)5.抽象工厂模式 (6)6.访问者模式 (8)7.状态模式 (9)8.命令模式 (9)9.解释器模式 (10)10.备忘录模式 (11)11.观察者模式 (12)12.桥接模式 (12)13.建造者模式 (13)14.中介者模式 (14)15.策略模式 (15)16.适配器模式 (16)17.装饰模式 (17)18.亨元模式 (17)19.代理模式 (18)20.外观模式 (19)21.迭代器模式 (20)22.责任链模式 (21)23.模版模式 (22)24.组合模式 (24)25.原型模式 (25)1.C语言设计模式(开篇)关于软件设计方面的书很多,比如《重构》,比如《设计模式》。

至于软件开发方式,那就更多了,什么极限编程、精益方法、敏捷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的方法又会被重新提出来。

其实,就我个人看来,不管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人。

一个人写不出二叉树,你怎么让他写?敏捷吗?你写一行,我写一行。

还是迭代?写三行,删掉两行,再写三行。

项目的成功是偶然的,但是项目的失败却有很多原因,管理混乱、需求混乱、设计低劣、代码质量差、测试不到位等等。

就软件企业而言,没有比优秀的文化和出色的企业人才更重要的了。

从软件设计层面来说,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软件的设计受众,是小孩子、老人、女性,还是专业人士等等;(2)软件的基本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模块分离、层次清晰、简约至上、适用为先、抽象基本业务等等;(3)软件编写模式,比如装饰模式、责任链、单件模式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思想构成了软件的主题。

软件原则是我们在开发中的必须遵循的准绳。

软件编写模式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总结。

灵活运用设计模式,一方面利于我们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另一方面也方便我们对代码进行维护。

stl面试题

stl面试题

stl面试题1. 什么是STL?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是C++标准库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以便开发者更加方便地进行软件开发。

STL 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通用的、高效的、易用的模板类和函数,以支持各类常见的编程任务。

2. STL的基本组成部分STL主要由以下三个组件构成:a) 容器(Containers):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如vector、list、deque、set、map等。

b) 算法(Algorithms):提供了一系列的算法,比如排序、查找、合并等操作,可以用于容器中的数据。

c) 迭代器(Iterators):充当容器和算法之间的桥梁,用于遍历容器中的元素。

3. STL常用容器及其特点STL提供了多种容器,每种容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用容器及其特点:a) vector:动态数组,支持快速随机访问,但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效率较低。

b) list:双向链表,支持快速插入和删除元素,但随机访问效率较低。

c) deque:双端队列,支持在两端进行快速插入和删除操作。

d) set:有序集合,内部元素自动排序,不允许重复元素。

e) map:有序键值对集合,内部元素按键排序,并且每个键只能对应一个值。

4. STL常用算法及其应用STL提供了丰富的算法,可以在各种容器上进行操作,以下是一些常用算法及其应用场景:a) find:在容器中查找指定元素,用于快速查找数据。

b) sort:对容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用于按照一定规则重新排列数据。

c) merge:将两个有序容器合并为一个有序容器,用于合并多个有序数据集。

d) unique:移除容器中的重复元素,用于去重操作。

e) count:统计容器中指定元素出现的次数,用于计数操作。

5. STL迭代器的使用STL迭代器是一种模板类,用于遍历容器中的元素。

迭代器提供了类似指针的操作接口,可以通过解引用操作符来访问元素,使用自增运算符进行遍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C++的迭代器Interator?
容器就是数据结构的泛指,迭代器就是指针的泛指,可以指向元素。

容器相当于一个储藏柜,里面装的许多不同的物品就像是储存的元素,比如面包、啤酒、苹果、现金。

要取得各个物体就得用与各个物体向匹配的工具,如取出面包要用盘子、取出啤酒要用杯子、取出苹果要用篮子、取出现金要用钱包。

迭代器的作用就相当于取出物品的工具的抽象,通过迭代器泛指现实生活中从贮藏室中取出物体的工具。

C++迭代器是一种检查容器内元素并遍历元素的数据类型。

1 Iterator definitions
In C++, an iterator is any object that, pointing to some element in a range of elements (such as an array or a container), has the ability to iterate through the elements of that range using a set of operators (at least, the increment (++) and dereference (*) operators).
The most obvious form of iterator is a pointer: A pointer can point to elements in an array, and can iterate through them using the increment operator (++). But other forms of iterators exist. For example, each container type (such as a vector) has a specific iterator type designed to iterate through its elements in an efficient way.
C++迭代器Interator就是一个指向某种STL对象的指针。

通过该指针可以简单方便地遍历所有元素。

C++中的iterator为STL中的重要概念。

iterator的概念源自于对遍历一个线性容器工具的抽象,即如何你能访问这个容器的某个元素。

对于最简单的数组,当然可以用数组的索引值,因为数组是连续存放在内存中的;但对于链表,就必须用指针。

除此之外,还有还有很多种数据结构需要提供一个方便的工具来访问其中的元素,方法有ID,关键字等等。

为了统一所有的容器的这种工具的使用,一般提供一整套容器的开发者就会用一种方式来表示各种容器的访问工具。

例如C++STL就是使用iterator。

MFC自己的容器使用position。

C#和java也有自己的方法,但方法是不变的。

iterator的用法可以被统一,但不同的底层容器实现其iterator的原理是不一样的。

例如iterator++你可以理解为移动到容器的下一个元素,如果底层如果是数组,把索引值加一就行;如果底层是链表,就得执行类似于m_pCurrent = m_pCurrent-> pNext;的操作。

因此每种容器都有自己的iterator实现方法。

C++ STL iterator的常用方法有:
iterator++ 移到下个元素
iterator-- 移到上个元素
*iterator 访问iterator所指元素的值
<> == != iterator之间的比较,例如判断哪个元素在前
iterator1 + iterator2 iterator之间的加法运算,类似于指针加法
2 容器的iterator 类型
每种容器类型都定义了自己的C++迭代器类型,如vector:vector<int>::iterator iter;这符语句定义了一个名为iter 的变量,它的数据类型是vector<int>定义的iterator 类型。

每个标准库容器类型都定义了一个名为iterator 的成员,这里的iterator 与迭代器实际类型的含义相同。

begin 和end 操作每种容器都定义了一对命名为begin 和end 的函数,用于返回迭代器。

如果容器中有元素的话,由begin 返回的迭代器指向第一个元素:
vector<int>::iterator iter = ivec.begin();
上述语句把iter 初始化为由名为vector 操作返回的值。

假设vector 不空,初始化后,iter 即指该元素为ivec[0]。

由end 操作返回的C++迭代器指向vector 的“末端元素的下一个”。

“超出末端迭代器”(off-the-end iterator)。

表明它指向了一个不存在的元素。

如果vector 为空,begin 返回的迭代器与end 返回的迭代器相同。

由end 操作返回的迭代器并不指向vector 中任何实际的元素,相反,它只是起一个哨兵(sentinel)的作用,表示我们已处理完vector 中所有元素。

a)使用迭代器读取vector中的每一个元素
vector<int> ivec(10,1);
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ivec.begin();iter!=ivec.end();++iter)
{
*iter=2; //使用* 访问迭代器所指向的元素
}
b)const_iterator只能读取容器中的元素,而不能修改
for(vector<int>::const_iterator citer=ivec.begin();citer!=ivec.end();citer++) {
cout<<*citer;
//*citer=3; error
}
3 vector 迭代器的自增和解引用运算
C++迭代器类型定义了一些操作来获取迭代器所指向的元素,并允许程序员将迭代器从一个元素移动到另一个元素。

迭代器类型可使用解引用操作符(dereference operator)(*)来访问迭代器所指向的元素:
*iter = 0;
解引用操作符返回迭代器当前所指向的元素。

假设iter 指向vector 对象ivec 的第一元素,那么*iter 和ivec[0] 就是指向同一个元素。

上面这个语句的效果就是把这个元素的值赋为0。

迭代器使用自增操作符向前移动迭代器指向容器中下一个元素。

从逻辑上说,C++迭代器的自增操作和int 型对象的自增操作类似。

对int 对象来说,操作结果就是把int 型值“加1”,而对迭代器对象则是把容器中的迭代器“向前移动一个位置”。

因此,如果iter 指向第一个元素,则++iter 指向第二个元素。

由于end 操作返回的迭代器不指向任何元素,因此不能对它进行解引用或自增操作。

4示例程序:
a)例1,VS2010中的控台程序要Ctrl + F5 才能看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定义并赋值输出
vector<int> ivec;
cout<<"Befort *2 the elements are:"<<endl;
for(vector<int>::size_type ix=0;
ix!=10;++ix){ ivec.push_back(ix);
cout<<ivec[ix]<<'\t';
}
//把每个值乘以2并输出
cout<<endl<<"After *2 the elements are:"<<endl;
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ivec.begin();
iter!=ivec.end();++iter)
{
*iter*=2; cout<<*iter<<'\t';
}
return 0;
}
b)例2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ivec;
ivec.push_back(1);
ivec.push_back(2);
ivec.push_back(3);
ivec.push_back(4);
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 = ivec.begin();iter != ivec.end(); ++iter) cout << *iter << endl;
return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