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要求背诵的古诗和古文

合集下载

初中三年级古诗词和古文大全必背

初中三年级古诗词和古文大全必背

初中三年级古诗词和古文大全必背初中三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和古文。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古文,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1. 古诗词部分:-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 古文部分:-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 《出师表》(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以上所列仅为部分必背内容,实际上初中三年级的古诗词和古文学习内容会更加丰富。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解诗词和古文的意境、情感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记忆这些经典作品。

苏教版三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

经典诵读三百篇(三年级部分)古诗部分1。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4。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7。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4.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

四时田园杂兴(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6。

四时田园杂兴(二)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小学新课标古诗目录

小学新课标古诗目录

小学新课标古诗目录# 小学新课标古诗目录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下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目录,这些古诗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广泛兴趣和深入理解。

一年级1. 《春晓》 - 孟浩然2. 《静夜思》 - 李白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4. 《悯农》 - 李绅二年级1. 《咏鹅》 - 骆宾王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3. 《绝句》 - 杜甫4. 《江雪》 - 柳宗元三年级1. 《江南》 - 汉乐府2. 《望天门山》 - 李白3. 《春望》 - 杜甫4. 《游子吟》 - 孟郊四年级1. 《出塞》 - 王昌龄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3. 《赠汪伦》 - 李白4. 《枫桥夜泊》 - 张继五年级1. 《望岳》 - 杜甫2. 《春夜喜雨》 - 杜甫3. 《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4. 《早发白帝城》 - 李白六年级1. 《赤壁》 - 杜牧2. 《滕王阁序》 - 王勃3.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附加篇目(供拓展阅读)1. 《将进酒》 - 李白2. 《静夜思》 - 李白3. 《长恨歌》 - 白居易4. 《琵琶行》 - 白居易5. 《登高》 - 杜甫6. 《乌衣巷》 - 刘禹锡7. 《题临安邸》 - 林升8. 《题西林壁》 - 苏轼这些古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背诵、赏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古诗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最近部编版语文小学三至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含课下注释)

最近部编版语文小学三至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含课下注释)

最新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课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整理三年级上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生〕产生,生出。

③〔坐〕因为。

赠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①〔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②〔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③〔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④〔篱落〕篱笆。

望天门山[唐]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①〔天门山〕今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

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①《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代越国的美女。

望洞庭[唐]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注释: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省北部。

②〔青螺〕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早发白帝城[唐]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70篇古诗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70篇古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的70篇古诗词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电子版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电子版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资料(古诗文、课文、日积月累)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绝句》唐代杜甫(fǔ)退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u)》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劲而死。

因释(shì)其未(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宋代王安石túsūtòng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唐代杜牧hún jiǔm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wéi) zhūy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 唐代韦应物独怜幽(yo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三、日积月累1.文学常识:móyàn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诚信名言:轻诺必寡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经典背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经典背诵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jì)短篷, 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阻雨谣 孔宪彝 不雨悯农夫, 既雨愁客子。 不惜行路难, 为汝老农喜。
钟陵禁烟寄从弟 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 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 忍听黄昏杜宇啼。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 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 芭蕉叶上独题诗。
春居杂兴二首 王禹偁 其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 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二 春云如兽复如禽, 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 亦同翻覆小人心。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辛苦行 于濆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 手织身无衣。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文本文档旨在为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提供一份全册背诵古文的指导。

以下是古文背诵内容的详细介绍。

第一单元古诗三首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单元古文两篇1.《揠苗助长》:唐代被誉为天下奇文的传记小说,主要讲述了楚国公子联主使园中菜花长得快,进行了揠苗助长的故事。

2.《钟山风雨送春假》:描写了作者陶渊明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以及表达友情的悲壮词句。

第三单元古文四则1.《父亲的围巾》:描绘了一个留学儿子心中对父爱的深情表达与思念。

2.《沂蒙山小姐的微笑》:讲了一个小姐在困境中坚强向上,展示豪迈、与市井百姓相交融的精神风貌。

3.《开心超人》:通过形象生动地描写开心超人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温馨故事,表达的是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恩。

4.《开卷有益》:讲述了一个通过阅读书籍能够获得快乐、扩大知识面、培养良好品行的故事。

第四单元古文两则1.《小蝌蚪找妈妈》:是童话大师龙应台的作品,讲述了小蝌蚪在大海中寻找妈妈的冒险故事。

2.《鸡蛋换鸭蛋》:讲述了小乖与酷炫淘之间发生的惊人故事,表达了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寻求改变。

第五单元古文两篇1.《长城的传说》:讲述了长城的由来,介绍了历史背景和长城的特点及意义。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李白在离别好友孟浩然时所作,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题,表达了深情告别之情。

以上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文的内容概述。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背诵古文,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要求背诵的古诗和古文三年级(上)1.马诗 1172.凉州词(葡萄)113. 赠花卿(杜甫)1574.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 浪淘沙(其八)366.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 书湖阴先生壁5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29. 蜂4810.江上渔者49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4312.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3.望月怀远14414.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 题临安邸67三年级(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早梅(一树寒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4.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287.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9.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 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1.三衢道中5712.惠崇《春江晚景》5513.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4.客中作(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5. 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三年级(上)】1. 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 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 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 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6. 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 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 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 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 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 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 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 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4. 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15.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三年级(下)】1. 称象曹操得巨象。

欲知其轻重,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2. 道边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3. 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 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5.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7. 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8. 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9. 盘古开天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10.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1. 共工触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2. 刑天舞干戚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13. 舜耕历山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14. 欧阳苦读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15. 推敲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词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于并辔而归。

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