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北方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北方甜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农作物,因其味道甜美、口感鲜嫩而备受青睐。

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制定科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方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收成。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种植甜玉米的第一步。

北方地区通常土壤较重,排水性较差。

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力丰富的地块。

充足的阳光是甜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因此在选择地块时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对于高产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严酷,夏季天气炎热,冬季则寒冷。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目前有不少优良的甜玉米品种可以选择,比如玉米种植基地、双2758甜玉米等。

三、施肥施肥是影响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施肥。

在甜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

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肥。

在田间管理中,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追施氮肥,保证甜玉米的生长需求。

四、密植管理密植是提高甜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北方甜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80-9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提高产量。

但要注意不要密植过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甜玉米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北方地区多发的玉米螟、玉米蚜等害虫,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或者化学药剂防治,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危害部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灌溉管理北方地区降水不足,田间灌溉管理非常重要。

在甜玉米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在玉米生长初期尤其要保证充足的水源供给,促进根系的生长。

在成熟期要及时停止灌溉,保证玉米的品质。

七、收获及储存甜玉米一般在80-9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M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技术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品种:麦垄套种的玉M品种以滑丰9号为主,搭配滑丰11号;铁茬抢种的玉M品种、浚单20为主,搭配浚单18 、郑单958 等。

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滑丰9号为主的大穗半竖叶型中晚熟品种适宜播期在5月25日左右(麦收前7—10天),每亩3000—3500株;以浚单20为主的竖叶型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麦收前或铁茬抢种),每亩4500—5000株。

二、苗期生产技术1、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苗期重点防治蓟马、蚜虫、麦秆蝇、灯蛾、灰飞虱、红蜘蛛等害虫。

方法是麦收后随即用40%氧化乐果或高氯1000倍液喷雾;消灭杂草,可用乙阿合剂等玉M田特效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方法是在玉M播后苗前,每亩用乙阿合剂200—2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土表喷雾或出苗后玉M2—4叶期,杂草5叶期前均匀喷雾,灌溉后喷施效果更好,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2、及时间、定苗:玉M4—5叶期,一次间、定苗。

拔除遭受病虫危害的弱小苗,留足壮苗,保持植株整齐一致,降低空杆率。

定苗时根据品种的密度要求,对缺苗或种植密度不够的地块可在缺苗两旁留双株匀苗或隔株一穴定双株匀苗;确保紧凑型中大穗品种亩留苗4500—5000株,平展叶型大穗品种亩留苗3000—3500株。

3、适时适量麦秸麦糠覆盖: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亩用100—150公斤麦秸或麦糠覆盖,以达到保水、调温和控制杂草的目的。

4、施好苗肥(攻杆肥):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玉M田块需增施磷钾肥。

玉M5—7叶期,结合中耕和浇水一次性施入磷肥25—3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8公斤或沃力”牌玉M专用配方肥25公斤。

对麦秸麦糠覆盖的玉M田,需亩增施碳铵7.5—15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

三、穗期生产技术1、科学运筹肥水:一般在大喇叭口期亩埋施碳铵70公斤或尿素25公斤。

施肥后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2、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玉M中后期以防治玉M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为主。

青贮玉米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青贮玉米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特点,且生长周期短,易加工、易贮存,是畜产品生产最重要的饲料来源。

目前我国畜牧产业高速发展,对玉米青贮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生产需要,应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并不断提高其种植技术和效益。

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可一年两茬的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一、播前整地青贮玉米根系发达,植株长势高大、茎叶繁茂、分蘖多、果穗大,对土壤的水肥要求较高,因此,挑选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灌溉方便、土质疏松透气的的地块种植较好。

为确保青贮玉米优质、高产,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地块、灭茬深耕,耕作深度不低于25厘米,耕后耙平土壤,使土壤无硬块、上虚下实,结合耕地同时施足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用量1500千克左右。

二、选择优良品种种植青贮玉米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种植方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产量高、抗病性强、保绿度好、抗倒伏的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

头茬玉米品种可选择生育中熟性品种,例如北农青贮208、京科青贮516等;二茬品种可选择早熟型玉米品种,例如郑单958。

这些品种性能稳定,一般种下90~100天即可收获。

三、种子处理为提高和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播种之前需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首先挑选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种子,将杂质和劣质种子剔除,清洗干净后晾晒,利用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阳光照射杀死种子表面病害,还可用50%辛硫磷兑水600倍稀释后对种子进行喷雾拌种,拌匀后闷种2小时,这样处理后的种子可有效地减少地下病害的发生。

四、适时播种、合理施肥青贮玉米头茬播种时间安排在3月底最佳,二茬青贮玉米安排在6月底至7月初,适时播种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具体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适度调整。

最低播种土壤温度不低于7℃,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深浅要一致,播种量要控制在2.5~2.7千克/亩,播种时使用多功能播种机,播种、施肥、覆膜一次性操作完成。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优育种高产创建的首要措施之一是选用优良品种进行育种。

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2. 合理施肥玉米是高效利用养分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高产创建非常重要。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土壤养分利用不充分,减少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得单株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稳定、充分利用土壤和养分资源。

4. 病虫害防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玉米高产创建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公害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达到病虫害控制的效果。

此外,合理轮作、合理间套等措施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植技术措施5.1 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掌握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深度,确保玉米幼苗的生长正常、快速。

5.2 控制杂草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播种前进行杂草清除,使用合适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

定期进行杂草防治,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3 灌溉管理适当的灌溉是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保证。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农业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攻关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科学的栽培技术。

下面就是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的总结:
1. 种子选优:优质种子是高产高效的基础。

在种子选用方面,应选用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

2. 土壤改良:做好土壤的改良和处理工作,如施入有机肥、绿肥、磷、钾等营养元素。

3.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

要根据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和作物需要进行适当地施肥。

4. 适当密植:密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但要注意控制株间距离,以控制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障碍。

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6. 种植时间:在不同地区,种植时间也有所不同。

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影响。

7. 耕作管理:要采取科学的耕作管理措施,如及时翻耕、松土、浇水、排水等措施,以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总之,根据地区、气候和作物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措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育种选优、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育种选优1. 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

在选材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同时,要注重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2. 杂交优势利用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杂交优势的利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育种选材时应优先选择适宜进行杂交选育的亲本。

3. 品种繁育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的需求,可以通过品种繁育方式培育适宜当地栽培的新品种。

这需要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藏,并进行不同品种的杂交育种。

二、田间管理1. 合理施肥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肥料和不同阶段土壤营养水平的变化,科学施肥。

一般应先施氮肥,再施磷肥和钾肥,控制氮素的供给量,以避免过量氮肥导致玉米选优过度或老化死亡。

2. 良好的灌溉管理适度的灌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灌溉量,确保土壤含水率在20%至50%之间,避免玉米生长受限制。

另外,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水分渗透式灌溉、喷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

3. 种植密度控制玉米增产的关键之一是种植密度的控制。

密度太大会导致玉米对土壤的营养和水分的过度利用,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岗位和肥力的c原则逐层逐渐递加。

三、病虫害防治1. 适时测定病虫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方面,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选用农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选用农药和正确施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气息和土壤环境、农药毒性等因素确定农药类型和使用情况。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玉米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玉米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玉米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原创)高级农艺师庞喜武玉米垧产3.3万斤超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县已试种三年,经过三年四个点次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区平均公顷产量11712.8公斤,比邻近普通对照玉米的垧产7973.5公斤多产3739.3公斤,平均增产34.4%。

去掉各种费用,每公顷比对照纯收入平均增加2760.5元。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地选茬,整地改垅要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砂壤土地块为好。

茬口以豆茬为最好,其次玉米、土豆茬均可。

因种植比例是4:4,因此要将原66厘米的小垅改成132厘米的大垅,在大垅上播种双行。

大垅可提高保水蓄水能力60%,根系生长和吸收面积可扩大60%。

改垅的时期和方法:最好是秋季改好垅,如来不及,在早春将秋翻地顶浆耢平后直接起成132厘米大垅(要注意2大垅4小垅),如是原茬可在春季土壤化冻8-10厘米时,将根茬用破茬机打碎清除,然后起成132厘米大垅,与大豆间作为4小垅比2大垅。

二、选好品种,超常密植品种是超高产攻关成功与否的关键,一定要选择品种增产潜力在1.5万公斤以上的品种。

要选适合密植、叶片上举、株型收敛的品种,生育日数120天以内,需有效积温2500℃左右的品种。

我县应选龙单38号、鑫鑫1号玉米品种为好。

超常密植是超高产攻关的主要措施之一,只有保证密度,才能保证产量的实现,一般垧保苗要达到7.5万株,即132厘米大垅上播种双行,行距45厘米,株距20厘米。

玉米超高产栽培对播种质量要求高,一定要100%达到计划保苗株数,间苗后100%是一类苗。

为保证收获株数,一是要保墒整地,适时早播,复土深浅一致,全部播在湿乎土上,力争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如遇春旱要座水种或播后喷灌,保证出齐苗。

二是要购买发芽率高、质量好的种子,要分级选种,筛除小粒,分级精量点播。

三是要加大20-30%的播种量,根据种子粒大小而定,垧播量一般30-32.5公斤。

出苗后要疏苗、定苗,保证要求的密度。

三、增施肥料,合理配方由于超高产栽培产量比常规种法产量增加50%以上,因此施肥量也要相应增加,增加多少要根据地块的土壤肥力、品种增产潜力、种植方式、产量目标等因素确定。

水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果玉米是一种优质、口感鲜美、丰富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水果玉米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农业技术人员在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本文将着重介绍水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对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选优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水果玉米种子是种植水果玉米的第一步。

优质的水果玉米种子具有较高的产量、抗逆性强和品质良好等特点。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中央审定的优良种子,确保品质和产量。

还应注意种子的购买渠道,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种子经销商,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二、合理施肥水果玉米对养分的需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在播种前应将土壤充分翻耕,施入基础肥,覆盖在地面上发酵一段时间,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生长过程中,应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水果玉米的生长需求。

但要注意施肥量要适量,避免施肥过量或不均匀导致的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三、科学灌溉水果玉米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特别是在结果期和成熟期。

科学合理的灌溉对于水果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水果玉米的灌溉应以土壤含水量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滴灌或渗灌等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要避免在雨后过多灌溉,以免积水或水分过多引起生根腐烂。

四、合理密植水果玉米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过于密植会影响水果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在栽培水果玉米时,应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每亩水果玉米种植面积在3000-4000株之间为宜。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水果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防治病虫害时,要选择绿色环保、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进行防治,避免因滥用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31.1~ 2975.7
玉米 高产 田产 量构 成因 素众 数分 布图
目前新疆吨粮田的产量结构: 亩穗数4700~5200, 成穗率大于94%, 穗粒数650~740粒, 千粒重310~350g, 单穗重210~250g。
从小面积高产纪录到大面积高产实现的技术设计表
小面积超高产田现状 农户大面积生产现状(农 大面积高产实现设计
实现的土壤条件
以沙壤土为主,耕层 深,保、供水肥能力 强;有机质含量较高 ,地力好,土壤库容 大
300-500
550-750
产量低、风险小 投入产出率低
管理粗放、技术到位率低
高产稳产、风险较小 节省投入、提高投入产 出率
技术轻简化、标准化、 实用化,到位率高
松山区河南营村内单314( 8亩内单314实测产量1172.1kg/亩 )高产田 (2007年9月27日)
东北灌溉条件高产纪录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春玉米创1 250.5kg公斤/亩 (5亩,2008)
河南浚县15亩夏玉米高产田亩产再次突破吨粮 (2005年亩产1006.85公斤, 2007年1064.78公斤)
此次竞赛,全美18名优胜者分布在9个州,其中,印地安 那(IN)5名,南卡罗莱纳(SC)4名,弗吉尼亚(VA) 3名,佐治亚(GA)2名,马里兰(MD)、爱荷华(IA )、内布拉斯加(NE)、密歇根(MI)各1名。
全美15个优胜品种,先锋7个,迪卡6个。
中国玉米高产
中国玉米高产纪录
2008年陕西定边1326.4公斤/亩
玉米高产高效技术
美国玉米高产
世界玉米高产纪录 2269.136公斤/亩 (2017年)
2017年全美高产竞赛优胜者名单
官方信息显示,2017年度玉米高产竞赛中,全美18名优 胜者( 6个组别的前3名)平均产量超过1615.59kg/亩,是 预期2017年美国平均产量733.958kg/亩的2.2倍。
万亩(10860亩)亩产1113.4kg, 2012年,新疆伊犁,71团
玉米大面积高 产高效种植
适宜机收、不同熟期 品种搭配
增密种植
单粒精量点播 机械追肥 机械收粒 秸秆还田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被遴选为2013年农业部主推技术
新疆兵团农四师71团农田
(4月23日)
(6月3日)
70+40厘米宽窄行
收获株数 8700-8800
株/亩
7月4日
7月4日
8月19日
株型
10月17日
(9月28日测产)
高产田生育期天数与≥10℃积温表
生育阶段
生育天数 (d)
播种-出苗 出苗-吐丝
吐丝-完熟
播种-完熟/收 获
≥10℃积 温
(℃·d)
播种-出苗
出苗-吐丝
吐丝-完熟
播种-完熟/收 获
春玉米
平均值±S
范围
14.7 ±4.7
5~25
73.4 ±5.3
59~87
66.2 ±6.2
55~76
154.3 ±8.8 228.1±65.4 1575.3±161.4 1412.7±157.1 3216.0±227.9
133~168
115.8~ 408.4
1277.6~ 1974.0 1085.2~ 1661.9 2723.0~ 3630.4
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
山东莱州登海集团,2005,亩产1289.8公斤
中国旱地玉米高产纪录
陕西澄城2006年1260.4kg/亩,2007年1250.8kg/亩
郑单958双穗率高达18.6 %
东北 非灌溉条件高产纪录
吉林桦甸春玉米创1164.55 公斤/亩 (10.4亩,2007)
内蒙古赤峰松山区2007年以来连续创东北玉米高产纪录
全国万亩连片玉米高产纪录
甘肃凉州区,2008,1.2万亩 平均亩产970.52kg
新疆玉米高产
新疆玉米高产纪录
新疆伊犁,兵团农四师71团,1360.1kg/亩 (10亩,2009)
1385.39 kg (新疆奇台总场,
2011)
1410.3kg/亩
2012,新疆, 农六师奇台总场
1433.9kg/亩 ,2013,新疆, 兵团农四师71团 1511.74kg/亩 ,2013,新疆, 农六师奇台总场
(各地高产纪录)
户大田平均产量水平)
(区试产量水平)
产量水平与目标( kg/666.7m2) 产量稳定性与投入产 出情况
管理水平与特点
群体结构与特点
1000-1300
高产、风险大 投入大,投入产出率 低
精细管理、用工多、 管理繁琐,调控途径 复杂、技术可移植性 差
整齐度高;花后物质 生产量大;贪青晚熟
夏玉米
平均值±S
范围
5.6±0.7 48.1±5.4 63.8±5.4
5~7 39~56 57~70
117.6±6.9 110~131
147.4±10.8 133.3~164.9
1163.2±154.
2
931.0~1461.2
1406.7±133. 8
1247.1~ 1569.5
2717.3±165. 5
此次最高产量为2269.136kg/亩,由弗吉尼亚州(VI)的 David Hula在E组(不翻耕/条耕 灌溉组)田块创造,使 用的品种为先锋公司的P1197AM。
由表1可以看出,有5名优胜者产量超过1673.793 kg/亩, 集中分布在E组(不翻耕/条耕 灌溉组)和I组(灌溉组) ,均为灌溉田块,灌溉的增产效应可见一斑。
技术路线
增密增穗 促控两条线 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
关键技术
高密度种植,宽窄行配置 选用耐密、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产新品种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水肥与化控相结合的调控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病虫害全程防控 适时晚收 机械收粒
新疆兵团农六师奇台总场玉米高产田
4月8日播种,4月20日出苗
4月23日
5月4日遭冰雹
5月9日中耕
5月21日 5月29日
5月30日中耕施肥
6月5日
7月29日
9月27日测产
10月27日收获 机械收粒评价
10月30日
1511.74kg/亩 ,2013, 新疆, 农六师奇台总场
高产
新疆:2017年奇台总场示范田1.5亩单产达到1517.11kg( 22756.65kg/hm2),71团面积1100亩的籽粒机械实收,平均产量 为1229.8kg/亩(18447kg/hm2),刷新了全国玉米小面积和大面积 高产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