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分布、支配肌肉及神经吻合要点

合集下载

坐骨神经解剖

坐骨神经解剖

02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CHAPTER
坐骨神经的组成
01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之 一,由骶丛发出,经过臀部和大 腿后侧,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功能。
02
坐骨神经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 包括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 维,负责传递来自下肢和臀部的 信息到大脑。
坐骨神经的分支
坐骨神经在臀部和大腿后侧发出多个 分支,包括闭孔神经、股后皮神经、 腓总神经等,这些分支支配着臀部、 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解剖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坐骨神经概述 •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 坐骨神经的应用解剖 • 坐骨神经的疾病与损伤 • 坐骨神经的研究进展
01 坐骨神经概述
CHAPTER
坐骨神经的定义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成分。它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 ,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在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进入臀部,再下行入股后部,在腘窝上方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CHAPTER
坐骨神经与骨盆的关系
坐骨神经起源于腰骶神经丛, 穿过骨盆区域,支配下肢的运 动和感觉。
骨盆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 ,坐骨神经在骨盆中沿着骶髂 关节下行,位置相对固定。
骨盆骨折、炎症或肿瘤等疾病 可能损伤坐骨神经,导致下肢 功能障碍。
坐骨神经与下肢肌肉的关系
坐骨神经支配下肢的主要肌肉,包括大腿后侧和小腿的肌肉 群,如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
这些研究为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 复效果。
坐骨神经与疼痛的关系研究
坐骨神经与疼痛的关系一直是研 究的热点,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坐 骨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探讨其与

《坐骨神经解剖》课件

《坐骨神经解剖》课件
详细描述
坐骨神经在骨盆和下肢的骨关节处通过,这些部位的骨关节结构和位置对坐骨神经的功能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骨关节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坐骨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总结词
坐骨神经与血管在解剖结构上相互交织 ,共同维持下肢的血液循环。
VS
详细描述
在解剖结构上,坐骨神经与下肢的血管相 互交织,共同维持下肢的血液循环。坐骨 神经对下肢的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调节作 用,而血管也为神经提供营养和支持。因 此,当血管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可能会影 响坐骨神经的功能。
在大腿后部,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支配小 腿和足部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的毗邻结构
01
坐骨神经在臀部和大腿后部与梨状肌、股方肌等肌肉相邻。
02
在小腿和足部,坐骨神经与胫骨、腓骨等骨骼相邻,并与血管
、淋巴管等结构交织在一起。
坐骨神经在小腿和足部还有分支与足底神经、腓浅神经等相邻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麻木感
受损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 减退或麻木。
肌肉无力
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无力 或萎缩。
运动障碍
由于神经受损导致相应的运动 功能受限。
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如MRI)进行诊断。
治疗
根据损伤程度和原因,选择保守治疗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 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 、神经缝合术和移植术等。
《坐骨神经解剖》 PPT课件
目录
• 坐骨神经概述 •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 坐骨神经的应用解剖 • 坐骨神经损伤 • 坐骨神经的相关疾病 • 总结与展望

坐骨神经卡压

坐骨神经卡压

坐骨神经卡压
坐骨神经来源
坐骨神经( L4, LS 和S 1 ~3 ) 位于股后部朤筋膜鞘,其主要分支至整个小腿和足部。

于骨盆处起于第4 腹神经和第3 骶神经的前支,起始处宽约2cm, 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

在梨状肌下方经坐骨大孔进入臀部,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行。

坐骨神经走行
当脊神经汇合形成坐骨神经后,从梨状肌下方出坐骨大孔,出骨盆后,坐骨神经在臀大肌下朝大腿中线方向远端走行,并连续垂直跨过5个肌肉的上方。

这些肌肉由近及远分别是: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股方肌和大收肌。

当位于坐位时,坐骨神经受到臀大肌和坐骨结节的保护。

坐骨神经在大腿后部腘窝处越过中线,其向背侧(表浅)走行至大收肌,但在腘绳肌下方。

坐骨神经在腘绳肌深面走行,多数情况下当股二头肌长头由内侧向外跨越股骨干时,坐骨神经走行于其下方。

坐骨神经在大腿中下约1/3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易卡压部位
1.梨状肌:梨状肌由骨盆内侧外面骶骨表面发出,附着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此肌肉呈三角形,以骶骨为基底,大转子尖端为顶点。

2.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股方肌:这些肌肉的后方即为坐骨神经,若肌肉出现病变,可激惹到坐骨神经。

【课程指南】周围神经应用解剖(高级)
原价468,拼团价328
支持永久复听。

肌肉的起止点及神经支配总结

肌肉的起止点及神经支配总结
股外侧肌:股骨粗线
股中间肌:股骨前面
胫骨粗隆
屈髋关节、伸小腿
大腿内侧肌群
耻骨支、坐骨支
胫骨上端内侧面、股骨粗线
闭孔神经
内收。外旋髋关节
股二头肌
长头:坐骨结节
短头:股骨粗线
腓骨小头
坐骨神经
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半腱肌
坐骨结节
胫骨上端内侧面
半膜肌
胫骨内侧髁后面
胫骨前肌
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前面
内侧契骨,第一跖骨底
屈第2~5趾、足跖屈
胫骨后肌
足舟骨
足跖屈,内翻
拇长屈肌
拇指远节趾骨
屈拇指,足跖屈
颈阔肌
颈前部浅筋膜
口角
面神经
颈部皮肤起皱
胸锁乳突肌
胸骨柄,锁骨内侧端
颞骨乳突
副神经
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斜方肌
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副神经
两侧同时:胛骨向中线靠拢;
前臂旋后
拇长展肌
桡,尺骨背面
第一掌骨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拇指外展
拇短伸肌
桡骨背面
拇指近节指骨底
伸拇指
拇长伸肌
尺骨背面
拇指远节指骨底
示指伸肌
示指指背腱膜
伸示指
拇短展肌
腕横韧带
拇指近节指骨底
正中神经
外展拇指
拇短屈肌
屈拇指
拇指对掌肌
第一掌骨
拇指对掌
拇收肌
腕横韧带、腕骨、第三掌骨
拇指近节指
尺神经
内收拇指
髂腰肌
腰椎体两侧、髂窝
股骨小转子

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查房

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查房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康 复训练
02
03
注意保护受伤的下肢,避免二次损 伤
0 4 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均衡、 睡眠充足等
05
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 康复训练
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
01
酗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02
和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治疗方案:制 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包括 药物治疗、康 复治疗、手术 治疗等
治疗效果:观 察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根据治 疗效果,预测 患者预后情况, 提供康复建议
当前恢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患者下肢感 觉功能恢复
情况
患者下肢运 动功能恢复
情况
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
恢复情况
患者心理状 态及情绪问
02 运动功能,观察是否有肌肉萎
缩、关节畸形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
03 导速度、肌电图等,了解神经
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05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 液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诊断性治疗:如给予营养神经
06 药物、康复治疗等,观察症状
是否有改善
下肢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 用神经营养药 物,如维生素 B1、B12等, 促进神经修复
01
02
03
04
护理措施
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疼痛护理措施
01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视觉
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按摩、电刺激 03
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

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看完你就会!

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看完你就会!

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看完你就会!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小伙伴们,揉揉眼睛,前方高能啦!!1.缝匠肌(股神经L2,L3,L4)触诊:患者屈髋屈膝位,屈髋抗阻即可触到。

解剖走行:2.股四头肌(股神经;L2,L3,L4)触诊: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位,伸膝抗阻。

区别轻微的无力,可在全范围屈膝下抗阻。

箭头所指处:股直肌肌腹能被触诊及视诊到。

解剖走行:3.内收肌(闭孔神经;L2,L3,L4)触诊:患者仰卧伸膝位,内收下肢抗阻。

肌腹能被触诊到。

解剖走行:4.臀中肌和臀小肌(臀上神经;L4,L5,S1)触诊: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位,髋内旋抗阻。

解剖走行:5.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L4,L5,S1)触诊:患者仰卧伸膝位,髋外展抗阻。

箭头所指处,肌腹能被触诊及视诊到。

解剖走行:6.臀大肌(臀下神经;L5,S1,S2)触诊:患者仰卧伸膝位,伸髋抗阻。

解剖走行:7.腘绳肌(坐骨神经,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L5,S1,S2)触诊: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屈膝抗阻。

解剖走行:8.腘绳肌(坐骨神经,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L5,S1,S2)触诊:患者俯卧位,屈膝抗阻。

箭头所指处:股二头肌外侧头和内侧的半腱肌能被触诊到,通常也能视诊到。

解剖走行:9.腓肠肌(胫神经;S1,S2)触诊:患者仰卧位伸膝,跖屈脚踝抗阻。

箭头所指处:肌腹能被视诊及触诊到。

区别轻微的腓肠肌无力,患者需要单脚站立,抬起足跟然后保持这个姿势。

解剖走行:10.比目鱼肌(胫神经;S1,S2)触诊: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跖屈脚踝抗阻。

肌腹能被触诊及视诊到。

箭头所指处:跟腱解剖走行:11.胫骨后肌(胫神经;L4,L5)触诊:患者跖屈内翻脚踝抗阻。

箭头所指处:胫骨后肌肌腱能被触诊和视诊到。

解剖走行:12.趾屈肌,拇长屈肌(胫神经;L5,S1,S2)触诊:患者屈曲脚趾抗阻。

解剖走行:13.足底肌肉(足底内外侧神经;S1,S2)触诊:患者足趾抓握;小肌肉能被触诊到,有时也能被视诊到。

坐骨神经分布

坐骨神经分布

坐骨神经分布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

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

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其总干和终支延伸在整个下肢背侧。

总干位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至股骨背侧,分支至大腿背侧肌群。

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坐骨神经痛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保守治疗的基础。

2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3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外用中药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因此使用外用中药是最佳的选择,应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4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坐骨神经痛保守治疗比较常用的一种,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电针疗法、刺血拔罐法、手针疗法、刮瘀疗法等。

5封闭疗法:包括痛点封闭疗法、硬膜外腔封闭疗法、椎间孔神经根封闭等方法。

6手术治疗:属于创伤性疗法。

患者比较痛苦,手术破坏人体组织,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容易增加其他组织的病变,所以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1、卧硬床:让患者躺在床垫较硬的床上,休息两周左右便可恢复。

与运动疗法一样,卧硬床只适用于症状最轻的患者。

2、中药: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

可以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3、针灸:用针灸刺激患病部位,可缓解疼痛症状,适合症状偏轻的患者,也可辅助其它疗法一起使用。

4、理疗:在排除结核性脊椎炎、肿瘤等病变后,可采用理疗。

常用的方法有热疗、超短波、低中频电疗等。

5、手术:在这些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中,毫无疑问手术效果最好。

但手术毕竟存在风险,只适合症状偏重的患者。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1防止吹太久的风,夏天天气炎热,大量的汗液外流,风扇,空调的长时间吹袭,很容易就导致坐骨神经痛。

解剖图谱|带你了解一下坐骨神经

解剖图谱|带你了解一下坐骨神经

解剖图谱|带你了解一下坐骨神经坐骨神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家喻户晓的一条神经,各种原因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困扰着人们的健康。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坐骨神经的解剖相关知识。

最近发布的短文基本都是解剖知识,这阶段完毕后再进行相关疾病的科普。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起始部位最宽处可达2cm),由腰4-骶3神经根发出,经过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后(位于臀大肌的深面)→在坐骨结节和大转子之间下行→股后区→股二头肌长头(股二头肌的长头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腓骨头)深面下行→腘窝的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分支,需要注意的是分成两分支的高度不恒定,有时分支出现的位置变异较大,有的位置较高,甚至在盆腔便分为两支。

坐骨神经干在股后区发出肌支分布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同时发出分支分布于髋关节。

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自坐骨结节和大转子之间连线的中点,自下肢股骨内、外髁之间连线的中点,此线段的上2/3为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

坐骨神经痛时常在此连线上出现压痛。

坐骨神经两大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胫神经: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股后区下部进入腘窝→与腘血管伴行→比目鱼深面→内踝后方屈肌支持带的踝管→分为两分支: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

胫神经支配运动区(小腿后侧+足底肌)、感觉区(小腿后侧+足底皮肤)。

•腓总神经:腓总神经→股二头肌腱内侧向外下→绕腓骨颈→向前穿过腓骨肌,分为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1.腓浅神经在腓骨长短肌间下行→发出分支支配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小腿中下1/3交界区转变为皮支→支配小腿外侧、足背、足底和第2-5足趾背侧皮肤。

2.腓深神经→斜向前下→小腿胫前肌群与胫前血管伴行→踝前→足背,运动(支配小于胫前肌群及足背肌),感觉(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骨神经的分布、支配肌肉及吻合要点
王仲锋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病例摘要
秦云龙,男,15岁,以“外伤致左大腿创口
伴左下肢麻木活动受限1天。”为主诉入院。 查体:左大腿后侧可见一长约3cm的横行创 口,已缝合,对合良好,无红肿,无明显 渗血渗液,左大腿后侧面创口以下、小腿 后外侧、足底、足背感觉均消失,左足趾、 左踝活动不能,肌力0级,左侧屈膝肌力约 Ⅱ级,左侧膝腱反射存在,左踝反射消失, 左下肢末端血运良好。既往体健。


2.显微外科修复,精细轻柔无创操作;
避免齿镊、止血钳夹持神经束;平镊、尖细小镊,神经外 膜与束间组织; 缝外膜,莫入束;缝束膜,莫入内;(减少损害轴索)
3.从近、远端正常神经束开始;

易于辨认(特别是二期或晚期修复)
4.断端或假性神经瘤彻底切除直至正常神经
组织

逐渐切除
5.精确对合神经束;

利于神经纤维有效、尽量多向远端神经管内生长
6.无张力缝合;

一般肢体在中立位或临近关节屈曲20°,神经干缺损 ≤2cm,可直接缝合 张力缝合:形成空隙、瘢痕形成、外膜撕破、 神经束散开、假性神经瘤、影响血运


7.减少断端缝线;过多:异物反应、瘢痕增生
神经外膜:7-0或8-0,神经束:9-0 缝合要求:以神经束对合良好为准,不应过密(越少越好)

小腿和足
的全部肌肉
坐骨神经的感觉分布
胫神经: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 腓总神经: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

(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周围神经修复原则
不单是外形上的连续性恢复…… 再生轴突与靶器官的正确偶联! 1.进行认真细致的临床检查;
全面评价:伤、病史,体征,肌电图等,确定损伤部位 及程度,制定方案


神经束膜缝合
适应症:干内束粗,束少间质多,运动与感觉神经能分辨 如:大腿上段坐骨神经、小腿上段腓总神经及胫神经、前臂下段正中 神经和尺神经,上臂段桡神经等; 注意事项: 无创解剖神经束必须使用 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 小神经束不必解剖,可作 为神经束组 神经束或束组不同水平缝合 止血:棉签压迫或缝扎 (10-0或11-0) 每束缝1-2针( 9-0或10-0 ) 如有张力需束间移植
周围神经修复方法
神经外膜缝合

特点:简便;易掌握;不作束间分离,结构破坏小 适应症:早期修复;干内束多;束小、间质少、运动感觉 混合;单纯的感觉或运动神经损伤; 大腿下段坐骨神经、腓深、 浅神经、小腿下段胫神经、 臂丛神经、上臂上中段正 中、尺神经、指固有神经 等;
神经再生趋化性,获得较准确的再生, 较无意识的错接神经束效果好。




坐骨神经来源、走行
坐骨神经(L4、L5、S1-S3) 最粗大、最长 出口:梨状下孔 走行:臀大肌深面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 在股二头肌深面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可有变异:分支平面)
坐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
臀部: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股方肌、髋关节 大腿:大收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8.缝合处置于血液循环良好的软组织基床中;
神经血液:神经软组织基床(大部分) 两端神经组织(小部分)


9.术后康复治疗。
运动、感觉功能的再训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周围神经修复时机

1.闭合性神经损伤:一般不宜作一期手术修复 观察期:3个月,无恢复或不理想需手术探查。
2.开放性神经损伤: A.争取一期修复:时间短、创口清齐 B.固定于邻近组织:污染重、损伤广泛 C.3-4月后修复:已感染化脓 D .先创造良好基床再修复:瘢痕多,无良好软组织基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