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若干施工关键新技术

超高层建筑若干施工关键新技术
超高层建筑若干施工关键新技术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超高层建筑若干施工关键新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单位1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2华南理工大学

单位3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单位4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吴瑞卿(教授级高工、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本课题组组长。)

2.蔡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技术指导)

3.赖泽荣(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副组长)

4.张元斌(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本课题的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施)

5.凌文轩(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6.方耿珲(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现场的管理)

7.陈庆军(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技术指导)

8.梁湖清(教授级高工、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9.关而道(教授级高工、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0.潘正玉(助理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1.吴咏陶(助理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2.尹维成(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3.黄亮忠(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成员)

14.左志亮(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技术指导)

15.雷鸣(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6.方世宏(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7.陈虹(高级工程师、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技术指导)

18.李冠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19.黄俊峰(助理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0.利富尧(助理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1.皇甫华(工程师、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技术指导)

22.陈志勇(助理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3.尹穗(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4.吴祥威(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5.杜志豪(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6.潘伟杰(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7.谢庆华(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8.苏毅明(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29.吴昊(高级工程师、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30.何浩然(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

项目简介

项目围绕超高层建筑超高、造型新颖、复杂结构等特征所带来的工程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关键的创新技术。

一、主要科技创新

1、内置爬式大型塔吊超高层核心筒设计与施工综合关键技术。(1)核心筒灵活平台提模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研发出采用“蛙式”液压顶提装置作为爬升的动力系统的灵活平台提模系统,保证了顶提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内置式大型塔吊新型附着装置设计技术。研发出牛腿采用高强螺栓固定在墙面上新型附着装置,提高了预埋精度和安装效率,减少了材料损耗。(3)内置式大型塔吊新型支撑架安装与拆除技术。设计了可进行塔吊爬升施工中支撑架的安装、运输、拆除的附着于塔吊标准节立柱上的起吊架,提高了爬升施工的效率。(4)基于三维仿真的控制技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空间三维模型,模拟、验算核心筒施工及塔吊使用过程的受力性能,结合现场加载试验,确定合理的安装控制方法。

2、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矩形柱设计与施工技术。(1)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矩形柱设计。研发了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矩形柱,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抗震和防火性能,减少柱截面尺寸。(2)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矩形柱混凝施工技术。通过改变内外钢管的安装高度和混凝土浇筑顺序,加快内部混凝土的散热,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钢管内混凝土采用针式浇筑的创新工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大截面钢管柱混凝土的质量。(3)施工过程中核心筒不同超前施工层数分析与控制技术。基于三维仿真控制技术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施工方案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3、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特点,研发了工具式安全平挡、新型防护栏杆、抱箍式操作平台及安全平挡和外墙悬空可翻转工作平台等一系列创新的装配式安全防护设施,具有美观、强度高、耐冲击、周转次数多、装拆简单等优点。

4、超高层绿色施工技术。研发了超高层外挑楼板创新模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大型钢桁架现场叠放拼装和安装施工技术、新型组合塑料模板和高效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应用BIM技术实现了楼层

净空最大化(4.2m结构层高净空达3.0m),实现了绿色施工。

二、主要科技成果

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国家级工法2项,广东省省级工法8项;专著4部;主参编规范标准8部;发表论文6篇;获鲁班奖3项。经查新和专家鉴定表明,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核心筒灵活平台提模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内置式大型塔吊新型附着装置设计与安装施工技术”、“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矩形柱设计与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近三年累计获得2.4756亿元的综合效益,新增利润397万元。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商业、办公楼1幢B2-10地块(财富中心)、珠江新城B1-6地块和太古汇商业、酒店、办公楼等项目均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社会效益显著。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专著1:大型标志性超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越秀金融大厦专著2: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编制新技术与实例(修订版)专著3: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专著4:建筑工程施工新工艺

论文5:M900D塔吊外撑式支承架运行与监控试验研究

论文6:超高层建筑施工装配式安全防护设施设计与应用

论文7:新型爬模系统在广州市财富中心项目的应用

论文8:大型塔吊新型附着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论文9:新型起吊架在大型内爬式塔吊爬升施工中的应用

论文10:超高层建筑外挑楼板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知识产权名称专利1:建筑用提模系统(ZL201110150815.4)

专利2:内爬式塔吊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及利用其的施工方法(ZL201310015540.2)

专利3:大截面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ZL201210112219.1)

专利4:用于内爬式塔吊附着的起吊架(ZL201310154569.9)

专利5:钢管混凝土柱针式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ZL201310455112.1)

专利6:液压顶提系统(ZL201120188637.X)

专利7:可活动的操作台(ZL201120188635.0)

专利8:外挑楼板的模板系统(ZL201320226656.6)

专利9: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外框结构柱的抱箍式高空防护平台(ZL201320517353.X)

专利10:工具式安全平挡(ZL201320243014.7)

专利11:建筑用提模系统(ZL201120188638.4)

专利12:平台架移动装置(ZL201120188636.5)

专利13:平台与墙体的连接装置(ZL201120188631.2)

专利14:复合大截面钢管混凝土柱(ZL201220161936.9)

专利15:抱箍式操作平台(ZL201320473080.3)

专利16:外墙悬空可翻转工作平台(ZL201320517349.3)

专利17:防护栏杆(ZL201320226086.0)

推广应用情况

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商业、办公楼1栋B2-10地块(财富中心)、珠江新城B1-6地块项目、太古汇商业、酒店、办公楼项目,本项目所研究的内置爬式大型塔吊超高层核心筒设计与施工综合关键技术、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矩形柱设计与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超高层绿色施工新技术促进了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和绿色节能施工,实现节能降耗,社会效益显著,在建筑工程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谈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

谈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由于人口密集而土地有限,人们便向空中及地下发展,建造了大量高层建筑,以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文章描述了多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布料,浇筑,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和措施进行探讨,同时还阐述了防水隔热工程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 工程施工条件及特点 某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偏差不大于±15mm,边长偏差不大于l/15000;基础放线偏差不大于±1Omm;轴线竖向偏差不大于30mm;标高竖向放线偏差不大于±30mm;模板工程应用胶合板、钢模、钢板等材料,模板及其支架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柱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小于1.5MPa,墙体拆模强度不小于1.0MPa或承受楼板荷载时不小于4.OMPa。混凝土工程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现浇结构应及时根据季节、时段有效养护,现浇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要符合规定;在施工场地设置可靠的避雷、防强风、防电、消防等措施。该工程的防雷接地对基础、柱、梁等各构件钢筋联网要求,应配合电气有关施工图进行施工。 2 模板工程 2.1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2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 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o~3%o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对于各种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但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而且有利于实现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国家的接轨。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是必须及时得到改进与完善的,否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研究;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行业在整体工艺和技术水平上有了稳步的提升,特别是某些工程的单项施工技术已经位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我国建筑行业宏观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要逐步转变技术管理模式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今后发展中,只有在对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并且提高其实际应用效率和质量。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整体提高的环境下,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呈现出了集约化、智能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部分国际知名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入驻中国建筑市场,明显增加了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加强对于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今后命运。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技术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并且全面提升施工的进度和安全,为国内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创新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关于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9T13:46:10.8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薜艳伟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 河北华电聚能计量检测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但是建筑施工的要求也是不断地更新和变化的,所以是在施工的时候要尤其注重质量,对于工期比较长的的项目要进行严格把关,并且要掌握好各种复杂的流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机电安装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在机电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加以分析,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超高层;机电安装;分析 引言 在现代化建筑中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机电设备的安装影响着整个超高层建筑的运行。目前,安装新技术在我国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上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技术和工艺等方面,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并可能出现导致超高层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隐患。因此,有必要从高层建筑的安装特点和安装中出现的问题的角度,来研究机电安装新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一、机电设备在超高层建筑上安装的特点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机电设备安装所占工作量的比重很大,并且由于超高层机电设备的安装比较复杂,因而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也很大,因此机电设备安装的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会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应用 (一)高层建筑中机电材料的垂直运输 高层建筑施工单位人员均比较多,机电专业安装的高峰期在土建结构封顶后,几乎所有材料设备均要运输到个层室内,因此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起主动作用的是机电的垂直运输。垂直运输可分为:(1)以区域划分:地上地下部分垂直运输;(2)以形式划分:塔吊垂直运输,电梯垂直运输及人工运输等。具体选择方式视情况而定。a.利用塔吊的设备材料垂直运输。垂直运输所有物资按照段进行划分。例如设备层每一次设为一段,即一个卸料平台点,主要进行大型设备或大宗材料的吊运。非设备层可以两层或者三层设立一个卸料平台停靠点,上下层,或上层及下层的材料进行人工搬运减少塔吊占用时间。严格标示每段材料设备的数量,预计吊运时间,吊运次数及设备材料进场时间。b.利用人货电梯进行设备材料垂直运输。搭吊运输需要在相应层搭建卸料平台,因而工作量较大。为了减少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可以选择人货电梯进行材料设备运输。 (二)高层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一项新的施工管理技术具体涉及到机电工程中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综合管线深化技术即根据工程的实际设计施工图将各个管线设备运用相关的绘图软件在电脑上合理进行叠加绘制综合管线布置图,将相关问题在施工之前就给予解决,住建部把此项技术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11项技术的首位。其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1、格式绘制 机电综合管线的安装首先要进行统一的格式绘制。格式绘制是最能直接体现标准化的内容,在进行格式绘制时要尽量结合原始设计图的绘图格式,减少在综合平面图上调整格式工作过多,增加工作效率。 2、基本框架制定 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及业主对使用功能区的要求,规划各个管线区的布置(平面定位,标高,交叉避让)的基本框架。(1)平面定位。管线的平面定位要考虑设备管线外形及支架的尺寸,保温厚度,相关管线规定的要求间距,施工的操作空间的大小,预留位置等因素。(2)标高布置。标高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先布置大管及不翻弯的管道,对于标高紧张的区域可以布置占空间最大的管线层,通过进行水平调整来使其他管线避让。(3)交叉避让。通过深化布置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管线。遵循“有压管让无压、水管让电管,冷水让热水,小管让大管,水下电上的原则”,同时注意技术的规范性和经济性。 (三)高层建筑机电安装中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 在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过技术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也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机电安装的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三维数字图形设计来进行机电安装方案的规划,可以归属为一种数字建筑模型。这种新型技术的使用为工程设计方和施工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并且可参考的科学依据,可以协调各个施工方运用三维数字模型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及监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机电安装上的应用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进行科学的构建及全面的规划及检查。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项目的技术设计人员及机电安装人员要也要做好设计图纸的相关检查,在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构建的规格、大小等因素,要避免出现三维模型设计的不全面现象,进而减少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工作量。 三、总结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增加,其中的机电安装方案及安装技术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主要话题,并且市场上也随之涌起了很多新的安装技术,这样不仅促进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更加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使用效率。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构造的复杂性,这要求机电安装人员在安装期间,严格按照指定安装规则以及安装流程落实每一个安装步骤,并通过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以及材料合理运输工作,加入BIM创新安装技术等,完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提高机电安装质量。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一、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超高层建筑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发展中国家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我国超高层建筑研究及工程应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我国占有6 座排名靠前,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建造大国。二、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投资大,工期长,成本高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所需投资往往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业主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工程延期往往显著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2、高度大,结构施工难度高超高层建筑较其他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超高层建筑高度已经突破500m 大关,我国大陆超高层建筑高度也已经逼近500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m)。有些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并不突出,但是为了产生独特的建筑效果,造型非常奇特,如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结构施工难度:混凝土超高程泵送、安全高效的模板体系、重型钢结构吊装、结构施工控制等。3、基础深埋置,混凝土基础底板厚为了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如有的工程桩基础长达80 余米,无论采用现浇还是预制打入,桩基础施工难度都非常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桩基础沉降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同时为了改善上部结构的受力,基础底板的厚度都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高,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的

基础底板厚度达7.5m,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板更是厚达13.35m,底板混凝土标号达C40,水化热大,温差控制难度高。这些都给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组织和裂缝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4、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超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发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对有效地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带来了难度。5、场地狭小,平面布置困难超高层建筑多建于繁华地段,交通繁忙,施工场地狭小,环境保护要求高,这些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困难。三、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超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首先深人分析工程特点,明确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路线:突出主楼、流水作业、机械化施工、总承包管理。1、突出主楼超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 投资大、工期长、工期成本高。因此业主非常关心项目建设的工期,工期长短在业主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采取有力措施缩短工期。在整个工程中,主楼的工期无疑起着控制作用,缩短工期关键是缩短主楼的工期,尽量将主楼的施工提前进行。缩短工期难免增加投人,因此要统筹规划,提高效益。缩短建设工期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但是无疑缩短工期应重在施工前期。施工前期以结构施工为主,牵涉面小,投人少,缩短工期相对影响面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施工组织中必须突出主楼,将主楼施工摆在突出位置,即使这样做会增加部分直接成本也在所不惜。2、流水作业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必须自下而上逐层

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 我公司将在本工程施工准备时,本着合理、实际、科学、系统的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细化施工方案及各种技术措施,强调保证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施工措施,并极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科技成果。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拟采用以下建设部推广使用的新技术,在单项新技术实施前将报业主、监理审批认可后实施。 1平面施工放线技术 本工程平面形态为圆弧与矩形相对叠合,施工放线较为困难,我公司将使用先进的全站仪,该仪器具有精度高、反映快等特点,可距离放样、抄平测量、间接测量、坐标测量、偏镜测量、等分距放样、断面测量、水平角复测等,解决施工放线的难题。 2清水砼模板体系支设技术 我公司在本结构施工中将采用新型竹胶大模板,此模板浇筑砼具有外观效果良好、劳动强度低、施工程度快等优点,我公司在武汉体育中心用此模板施工的砼达到清水砼的效果。 3粗钢筋连接技术 本工程结构较复杂,钢筋接头较多,为了保证质量、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我公司将采用粗钢筋直螺纹、电渣压力焊、熔槽帮条焊连接技术,此连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工效快,质量可靠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建设部推广应用的重点项目。 4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

本工程师的二层结构和看台等部分均属超长结构,为了避免砼产生收缩裂缝,在砼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同时设置砼膨胀加强带,使其既能保证砼强度又能使其产生的预压应力抵消砼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保证质量,缩短工期。 5砼无水养生技术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我公司拟采用先进的无水养生技术;在楼板砼浇捣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进行养护,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梁柱涂模养护14d以上。 6建筑节能技术 本工程为体育综合训练馆,对隔音、保温要求较高,隔墙采用加气砼砌块,该材料具有隔音效果好,保温性能强等特点,同时节约大量耕地,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减少了城市污染。 7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 该工程层面防水采用新型建筑防水材料SBC120系列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确保屋面的防水效果。 8预拌砼泵送技术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用砼输送泵输送,能够确保砼的质量,提高工程工期。 9钢结构网架及彩色复合压型钢板应用技术 体育馆屋盖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钢结构网架及彩色复合压型钢板,能够满足体育馆大跨度的需要,同时美观轻盈,效果显著。

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探索

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8-03-12T11:50:31.5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作者:肖攀 [导读] 安装区域比较高,与地面的距离较远,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输量比较大,同时起吊能力受限,需要协调。 摘要:近年来,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安装技术,进而有利地推进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创新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获得市场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特点,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机电设备综合管线深化技术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并对如何做好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个人见解。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 1.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特点概述 1.1安装区域比较高,与地面的距离较远,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输量比较大,同时起吊能力受限,需要协调。 1.2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空间狭窄。 1.3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较大,对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较高。 1.4在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留给机电设备安装的时间有限,需要和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对于安全性以及安装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1.5水以及电等相关符合较大,弱电系统比较多,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工作难度比较大,同时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返工成本巨大,需要相关机电设备安装部门制定相关的机电安装进度表,以确保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的安全性和高质量。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相应的机电设备安装水平不太一致,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的两种新技术分析 2.1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机电设备综合管线深化技术主要由对电气、通风空调以及弱电设备等相关机电设备的管线安装构成。该新技术以建筑施工设计图为根据,先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各种管线设备的安装布局,进而制作出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的综合布局图。一般由几步组成:第一步,绘制格式,与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图格式保持一致;第二步,基本安装框架布置;第三步,整体规划安装布局;第四步,制定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例如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对于预制立管的安装就应用到了此项新的设备安装技术。其B3一78F的4个管井,密集布置了不同介质的立管,有消防水管、冷冻水管、非饮用给水管、高低压蒸汽管、透气管等,管径从DN80一DN600不等变化,压力从1.0一2.5MPa不等变化,每个管井的立管中有10根之多。为确保管井立管安装工作,技术人员经过讨论,确定出相关的绘制格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设计计算、吊装组、制作装配对整体预制组合立管安装技术框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优化,以此实现对预制立管的安装指导工作。其中制定的预制组合立管技术即为对管道进行施工时,将其进行进行分节处理,和管道支架同时预制,再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安装 3.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的应用筑信息模型技术这种新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该技术建立在先进数字建筑模型之上,借助三维数字设计来解决方案建构问题,从而很好的为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科学的合作平台,帮助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借助三维数字模型实现对整个项目的管理以及设计工作。其一般组成部分有:第一步,建筑信息模型以及技术模式的建构和检查工作。第二步,在确保设计参数准确无误的基础之上,进行设备管线的综合设计。第三步,将建筑信息模型和安装施工进度表两相结合,实现对安装工作进度的调整以及安装质量的监督。 例如,高度为61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在建设施工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当中就充分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广州塔外形尺寸呈现中间小,上下大,集广播电视发射、观光旅游、餐饮、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建筑造型复杂,机电系统众多,其主要外观如下图1所示。广州新电视塔在其垂直立面呈现为一个不规则图形的立面,其实际操作高度有454米,对于广州塔进行环梁钢结构LED灯具设备安装工作的实施,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情况将整个垂直立面,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图纸构建出相应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具体形象可感的数字模型面前,将其具体的施工安装工作划分为相应9个相应的作业段,以此确保环梁钢结构LED灯具安装工作的进度以及对安装情况的及时了解和适时调整。 图1广州新电视塔 3.保障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质量的措施分析 3.1员工素质的培养 3.1.1技术人员是工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才可以确保质量达到要求,并且增加外部美观的欣赏性。企业在选择施工队伍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施工人员各方面的考察,加之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施工难度,帮助他们适应更高的施工要求。 3.1.2建筑施工单位要掌握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人员的自身特点安排项目的具体实施,这样可以确保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实施,保证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30T16:19:53.7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王磊1 葛曼2 [导读] 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和施工影响因素,同时阐述了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措施。 1.湖北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312; 2.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312 摘要:由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而城市用地是有限的,住宅开始采用超高层建筑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要。由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周期长等缺点,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结构形式。结合钢结构的优点,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就可以做到跨度大、质量相对较轻、建筑空间大、实用面积大、施工周期快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和施工影响因素,同时阐述了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希望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关键技术 1高层钢结构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优点 1.1稳定性强 因为高层建筑钢结构具有非常强大的稳定性,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同的气候或者是季节都很难对其产生影响。技术人员一般都会使用混凝土材料来进行施工,因为受到天气,季节的影响,使施工的效率降低。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施工的过程中,关于混凝土的一系列工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钢结构这种材料和其他的材质有一定的差异,性能也非常的好。这种性能不光可以让建筑的抗震性和均匀性很好地表现出来,还能够使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这样可以使建筑建好之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2结构轻 材料上钢的质量比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要大,但是钢结构却比单纯使用这些材料要轻,因为钢结构的强度要高于其他建筑材料,在负载相同的情况下,钢结构的整体质量是混凝土材料质量的1/3~1/4之间,某些特殊结构的钢架甚至是混凝土结构质量的1/10,由于钢结构较轻,在建筑施工时可以采用吊装等方法,加快工程进度。 1.3环保性强 钢结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非常高的环保性。在以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例如,材料,施工技术等,这样在施工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废弃物。还有的工作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把废弃物等都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水源当中。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伤害。给发展造成阻碍。但是使用了钢结构进行施工之后,出现废弃物的情况就大大减少,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真正地实现绿色施工。因为钢材料属于可回收使用的材料,可以重复利用,这样也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2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影响因素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而大多数超高层建筑都建在城市的繁华区。因此,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作业面有限,钢结构节点众多,工程量很大,经常需要交叉作业,而且施工队伍多,这众多因素导致了施工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施工工期。同时,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也影响着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长,超高层建筑又长期暴露在户外,因此,超高层建筑施工很容易受到雨雪或大风的影响,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导致延长施工工期。此外,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也是影响施工的因素。如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机械设备选择或者是操作不当等情况出现,会使得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工程质量下降,甚至会出现返工情况。因此,为确保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工程质量,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影响因素,掌握钢结构施工技术。 3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预制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施工工期和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高层建筑施工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经常需要进行重复施工,所以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技术运用情况,同时考虑到工期的合理安排。预制模板施工是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一般情况下会选用滑模法或是爬模法进行,以此控制好工期,并将各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预制模板施工中,如果针对标准层建设,可以采用滑模法,进行竖向结构施工,以此保障建筑结构的完整。对于钢筋筒壁以及剪力墙,则可以使用爬模法,利用液压提升装置把建筑物底部的滑升模板升到对应的位置,再进行分层浇筑。这样的方式机械化程度较高,可以控制成本,压缩工期。此外也可以把预制的模板进行重组,以此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 3.2泵送混凝土技术 泵送混凝土技术主要就是使用泵送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在目前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得比较普遍,使用泵送混凝土技术,不光可以让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质量,从而钢结构的安全稳定也得到保证。 3.3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是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在超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节点,如梁柱节点和梁梁节点等;为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这些节点焊接质量要求很高;通常采用强焊接的方式处理大多数钢构件;同时超高层建筑高度比较高、承载很大的荷载、建筑变形比较大、安全性也较差,更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因此,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难度非常大。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是由焊接质量决定的,因此,为了结构的安全必须保证焊接质量。为了确保焊接的技术水平,就必须严格要求焊接技术,在焊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掌握焊接的先后顺序及焊接的流程。也就是指在焊接时,知道要先焊哪块钢板然后再焊哪块钢板,对焊接流程要非常清楚。在焊接的时候,为了提高焊接质量,需要根据钢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Q235钢材,采用E43型焊条,而Q345钢,采用E50型焊条。另外,为确保焊接的工程质量,还要进行提高焊工技术和增加焊接熟练程度的培训。为了更进一步地确保焊接质量,还需要对已经焊接完的钢构件进行严格检测,避免出现裂缝、鼓肚和焊瘤等现象。为保证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还应在焊接完后进行超声波检验。 3.4吊装与锚栓技术

建筑工程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

XXXXXXXXXXXXXX工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汇报 目录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 2、建筑业10项新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5)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7) 4、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1) 5、建筑业10项新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15) 6、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19) 7、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21) 8、建筑业10项新技术——预拌砂浆技术 (24) 9、建筑业10项新技术——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27) 10、建筑业10项新技术——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30)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设计图号GS-08~GS-10、GS-19专业混凝土工程 设计做法说明: XXXXXXXXXXXXXX工程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HS-HPC)是强度等级为 C60 的 HPC,其特点是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用于建筑塔楼内柱,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配筋率,可以显著地缩小结构断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1、主要技术内容 HS-HPC 的水胶比≤28%,用水量≥200kg/m ,胶凝材料用量 650~700kg/m ,其中水泥用量 450~500kg/m ,硅粉及矿物微细粉用量 150~200kg/m ,粗骨料用量 900~950kg/m ,细骨料用量 750~800kg/m ,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氨基磺酸高效减水剂。HS-HPC 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掺入体积含量 2.0~2.5%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 2、技术指标 (1)工作性:新拌 HS-HPC 混凝土的工作性直接影响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其最主要的 特点是粘度大,流动性慢,不利于超高泵送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坍落度≥240mm,扩展度≥600mm,倒筒时间≤10s,同时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2)HS-HPC 的配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f cu ,o = 1.15 f cu ,k (3)HS-HPC 应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HS-HPC 的抗冻性、碳化等方面的耐久性可以免检,如按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 标准检验,导电量应在 500 库仑以下;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应选择低 C3A 含量(<5%)的水泥;如存在潜在碱骨料反应的情况下,应选择非碱活性骨料。 (4)HS-HPC 自收缩及其控制 1)自收缩与对策 当 HS-HPC 浇筑成型并处于密闭条件下,到初凝之后,由于水泥继续水化,吸取毛细管中的水分,使毛细管失水,产生毛细管张力,如果此张力大于该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将发生开裂,称之自收缩开裂。水灰比越低,自收缩会越严重。一般可以控制粗细骨料的总量不要过低,胶凝材料的总量不要过高;通过掺加钢纤维可以补偿其韧性损失,但在侵蚀环境中,钢纤维不适用;需要掺入有机纤维,如聚丙烯纤维或其他纤维;采用外掺 5%饱水超细沸石粉的方法,以及充分地养护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 HS-HPC 的自收缩和自收缩

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探析研究

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探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1T11:32:47.59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3月下作者:戚甘红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超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浙江太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2013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超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要大,且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要求高,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有关分析,首先分析了超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重点分析了超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体型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面比较窄,结构也复杂多变。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高度较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工期较长,专业性较强,设计依据又与一般多层建筑有所不同,因而对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势在必行。 1、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从我国整个建筑施工要求看,我国超高层建筑有地基深度深、施工技术高、高空作业多、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 1.1 地基深度深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增高,为了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加深地基深度,一般来说地基埋置深度应在建筑物高度的 1/12 以上,桩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还至少要有一层地下室,埋深一般要在 5m 以上,超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要在 20m 以上。因为较深的地基深度,地基问题处理复杂困难,在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就有多种选择,对 工期和造价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深基础开挖技术的研究解决便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重点。 1.2 高空作业多 超高层建筑的自身高度比较大,导致垂直运输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在高空作业中要处理大量的制品、材料、器具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高空作业的用水、用电、安全保护、防水、通讯等问题的工作,防止物体坠落发生事故。 1.3 工程工期长 超高层建设施工周期比较长,在冬季、雨季施工不可避免,一般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高达2年左右。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缩短装饰和结构施工工期来缩短施工周期。因为现浇混凝土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因此,可通过合理选择模板体系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1.4 工程量大 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量比较大,工程项目较多,对一些大型的超高层建筑,经常是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涉及很多单位和部门。这些导致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组织和协调的难度加大,因此,要精心施工,加强施工的集中管理。 2、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 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1)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 (2)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情况下,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 (3)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2.2 超高层建筑的裂缝控制技术 (1)设计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要重注对构造钢筋的配置;砌体无约束端应增设构造柱;对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小于 3m 的构造柱,在墙高的中部增设和墙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屋面隔气层和保温层要合理设置;预留的门窗洞口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外墙面的要留分隔缝的适当位置,要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 (2)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非常重要,在早期为减少收缩,要避免表面水平蒸发过快,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注意控制砼的温升, 尽可能的延长砼的降温速率,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减少砼的收缩,在完善构造设计和改善约束方面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可以利用砼的后期强度,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添加粉煤灰、减水剂等,通过选用较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和初级温度,通水排热,避免集中出现水化热高峰的现象。 2.3 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和测量技术 (1)我国各地地质环境不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要因地而异,采取不同措施。当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地下室埋置深度不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预制桩的质量好,鉴别承载力的方法较为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也有较大的承载力,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可使用预制桩,但预制桩造价比较高,耗钢量比较大,截桩困难,施工噪音大,因此,可采用现 浇桩对地基进行施工,现浇桩的造价较低,适应性强,噪音小,可作为发展的重点。当基础埋置较深时,施工技术较为困难,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应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施工。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7-01-10T16:24:33.657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作者:喻淳庚莫蔚莹郎季洁 [导读] 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体型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面比较窄,结构也复杂多变。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拱墅区建筑业管理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超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要大,且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要求高,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有关分析,首先分析了超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重点分析了超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体型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面比较窄,结构也复杂多变。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高度较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工期较长,专业性较强,设计依据又与一般多层建筑有所不同,因而对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势在必行。 1、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从我国整个建筑施工要求看,我国超高层建筑有地基深度深、施工技术高、高空作业多、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 1.1地基深度深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增高,为了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加深地基深度,一般来说地基埋置深度应在建筑物高度的1/12以上,桩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还至少要有一层地下室,埋深一般要在5m以上,超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要在20m以上。因为较深的地基深度,地基问题处理复杂困难,在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就有多种选择,对工期和造价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深基础开挖技术的研究解决便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重点。 1.2高空作业多 超高层建筑的自身高度比较大,导致垂直运输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在高空作业中要处理大量的制品、材料、器具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高空作业的用水、用电、安全保护、防水、通讯等问题的工作,防止物体坠落发生事故。 1.3工程工期长 超高层建设施工周期比较长,在冬季、雨季施工不可避免,一般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高达2年左右。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缩短装饰和结构施工工期来缩短施工周期。因为现浇混凝土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因此,可通过合理选择模板体系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1.4工程量大 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量比较大,工程项目较多,对一些大型的超高层建筑,经常是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涉及很多单位和部门。这些导致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组织和协调的难度加大,因此,要精心施工,加强施工的集中管理。 2、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1)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 (2)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情况下,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 (3)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2.2超高层建筑的裂缝控制技术 (1)设计措施: 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要重注对构造钢筋的配置;砌体无约束端应增设构造柱;对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小于3m的构造柱,在墙高的中部增设和墙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屋面隔气层和保温层要合理设置;预留的门窗洞口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 外墙面的要留分隔缝的适当位置,要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 (2)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非常重要,在早期为减少收缩,要避免表面水平蒸发过快,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注意控制砼的温升,尽可能的延长砼的降温速率,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减少砼的收缩,在完善构造设计和改善约束方面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可以利用砼的后期强度,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添加粉煤灰、减水剂等,通过选用较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和初级温度,通水排热,避免集中出现水化热高峰的现象。 2.3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和测量技术 (1)我国各地地质环境不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要因地而异,采取不同措施。当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地下室埋置深度不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预制桩的质量好,鉴别承载力的方法较为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也有较大的承载力,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可使用预制桩,但预制桩造价比较高,耗钢量比较大,截桩困难,施工噪音大,因此,可采用现浇桩对地基进行施工,现浇桩的造价较低,适应性强,噪音小,可作为发展的重点。当基础埋置较深时,施工技术较为困难,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应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施工。

建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汇报材料

第一章拟采用的科学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措施 (3) 第一节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 1. 推广要点 (3) 2. 使用部位 (3) 3. 施工要点 (4) 第二节视频监控技术 (4) 1. 监控设备的选择: (5) 2. 监控设备的数量: (5) 3. 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方法: (5) 4. 云台、解码器安装: (6) 第三节喷雾降尘技术 (7) 第四节木方接长技术 (8) 1. 工艺原理 (8) 2. 工艺流程: (8) 3. 操作要点 (9) 4. 技术经济效益: (9) 5. 生态环保社会效益 (9) 第五节计算机推广、应用和信息化管理技术 (10) 第六节活动式板式围墙 (11) 第七节混凝土地坪一次性成型技术 (12) 1. 现浇混凝土板面一次成型的优点 (13) 2. 现浇混凝土板面一次成型的技术措施 (13)

第八节智能数控弯箍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技术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加工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应用实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节移动式雨水收集箱. (14) 第十节可周转移动住房 (15)

第一章拟采用的科学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措施 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新型材料和新机具的应用,是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创造过程精品、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完全实现建筑物设计风格和使用功能的关键之所在。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积极引进与推广新技术。同时,还将结合我公司同类工程中所应用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本工程的施工中。 第一节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推广要点 直螺纹连接技术是指在热轧带肋钢筋的端部制做出直螺纹,利用带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技术。适用于受力主筋直径粗排列层次多且密集的大跨度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搭接、焊接工艺,直螺纹连接技术有着接头质量高、快速施工、工艺简单、冷作业等明显优势。 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 2.使用部位 按照设计要求,直径大于等于18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工艺,结合本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