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吨氮化铝粉体工厂设计
年产100万吨氧化铝生产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说明书

年产100万吨氧化铝生产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为年产100万吨氧化铝生产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供配电系统是工厂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关键设施,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厂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
2. 设计目标本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为年产100万吨氧化铝生产工厂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和高效的供电。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1.保证工厂正常生产所需的电力供应;2.提供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停电等紧急情况;3.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避免电力波动对工厂生产造成影响;4.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满足不同设备和工艺的电能需求;5.考虑电能质量问题,确保供电系统提供稳定、纯净的电能。
3. 设计原则本供配电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设计符合国家电力安全规范和工厂的安全要求,确保供电系统操作安全;2.稳定可靠: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供电系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概率;3.高效节能:选用先进、高效的设备,降低能耗,提高供电系统的能效;4.合理经济:在满足安全和可靠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4. 设计方案4.1 主供电系统主供电系统是工厂供电的核心系统,其稳定运行对整个工厂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主供电系统包括变电站、配电房和主配电柜等设备。
4.1.1 变电站变电站是将高压电能经过变压器降压为适用于工厂使用的低压电能的设备。
变电站应满足以下要求:•容量:变电站的容量应能够满足工厂全负荷运行时的需求;•稳定性:变电站应选用稳定可靠的变压器,能够保证电压稳定;•安全性:变电站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电力安全规范,设备应能够抵御各种外界干扰和灾害。
4.1.2 配电房配电房是将变电站输出的低压电能分配给各个工厂设备和用电点的设施。
配电房应满足以下要求:•安全性:配电房应设有消防设施,并符合国家电力安全规范;•可靠性:配电房应设计合理、布局合理,确保供电可靠和灵活性;•维护性:配电房内设备应易于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日产600t石灰窑设计技术方案

日产600吨石灰窑的设计技术方案
石灰窑结构:该石灰窑采用双膛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停机时间。
石灰窑技术参数:日产量为600吨;烧成温度为1200℃;燃料为天然气;热能回收效率≥60%;烟气排放浓度:SO2≤50mg/Nm³,NOx≤100mg/Nm³,粉尘排放≤30mg/Nm³。
石灰窑设备:石灰窑本体采用高温耐火材料,耐磨、抗酸碱腐蚀、寿命长;燃烧系统采用天然气燃烧,热效率高;热回收系统采用高温热泵技术,能够将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烟气净化系统采用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浓度,保护环境。
石灰窑控制水平:从原料准备仓到成品送入到成品仓的生产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煅烧控制系统实现原料装入定量、窑温自动调节。
以上是一个日产600吨石灰窑的设计技术方案,具体的技术参数和设备选择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600吨年L-乳酸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

目录1. 概述 (1)1.1 产品概述 (1)1.1.1 乳酸的理化性质 (1)1.1.2 L-乳酸的用途及功能 (1)1.1.3 国内外生产情况 (2)1.2 设计概述 (4)1.2.1 设计依据 (4)1.2.2 设计范围 (4)1.2.3 指导思想 (5)2. 原材料及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 (5)2.1 菌种的选择 (5)2.2 发酵原料的选择 (5)2.2.1 种子培养基 (5)2.2.2 发酵培养基 (5)3. 生产流程简述 (6)4. 工艺计算 (6)4.1物料衡算 (7)4.1.1 发酵罐 (7)4.1.2 种子罐 (7)4.2 热量衡算 (8)4.2.1 发酵罐 (8)4.2.2 种子罐 (9)5. 主要设备的计算 (10)5.1 发酵罐的设计 (10)5.1.1 发酵罐的尺寸设计 (10)5.1.2 发酵罐搅拌器轴功率计算 (11)5.2 种子罐的计算 (12)5.2.1种子罐的尺寸计算 (12)5.2.2 种子罐轴功率计算 (13)5.3 发酵液的贮罐计算 (13)5.4 配料罐的计算 (13)5.4.1 发酵罐配料罐 (13)5.4.2 种子罐配料罐 (13)6. 其它 (14)7. 参考文献 (14)8. 致谢 (15)600吨/年L-乳酸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1. 概述1.1 产品概述1.1.1 乳酸的理化性质乳酸(Lactic Acid),学名为α-羟基丙酸(α-Hydroxy-Propanoic-Acid),分子式为C 3H 6O 3,结构式为CH 3CHOHCOOH ,相对分子质量90.08,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有机酸。
乳酸分子内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光学异构现象,有D 型和L 型两种构型[1],其中L-乳酸为右旋,D-乳酸为左旋,其结构式见图1。
当L-乳酸和D-乳酸等比例混合时,即成为外消旋的DL-乳酸。
不同分子构型的乳酸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2]。
纯净的无水乳酸是白色结晶体,熔点为16.8℃,沸点为122℃(2kPa),相对密度为1.249。
年产600吨土霉素碱生产车间扩初设计本科设计

年产600吨土霉素碱生产车间扩初设计目录1 总论 (4)2 设计依据 (4)3设计指导思想、原则 (6)3.1指导思想 (6)3.1设计原则 (6)4 土霉素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6)4.1 产品性质和规格 (7)4.2 产品质量规格:WS1-C2-0001-8 (7)4.3 工艺流程:(三级培养,深层发酵) (7)4.4 工艺流程简述 (8)5 工艺路线选择的论证 (11)6 物料衡算 (12)6.1 发酵阶段 (14)6.2 提取阶段 (15)6.3 物料衡算图 (16)6.4设备一览表 (17)7 设备计算与选型 (18)7.1 发酵阶段 (18)7.2 旋风分离器 (35)7.3 空气过滤器 (36)7.4 提取阶段 (37)8 基础料配方 (42)9 设备一览表 (43)9.1 发酵阶段 (43)9.2 提取阶段 (44)10 公用工程用量 (45)10.1 大罐(包括配料罐) (45)10.2 中罐(包括配料罐) (46)10.3 小罐(包括配料罐) (48)10.4 总汇 (50)10.5 原材料消耗表 (51)11 “三废”处理 (52)11.1 废水处理 (52)11.2 废渣的处理 (52)11.3 废气的处理 (52)12 对非工艺设计的要求 (52)12.1 建筑方面 (53)12.2 采光方面 (53)12.3 室温及洁净度 (53)12.4 安全措施 (53)13 车间编制 (53)13.1 发酵阶段 (53)13.2 提取阶段 (53)13.3 行政人员 (54)13.4 技术人员 (54)14 车间组成 (54)14.1 发酵区 (54)14.2 提取区 (54)结束语 (55)致谢 (56)参考文献 (57)1 总论上市已有半个世纪且价廉物美的广谱抗生素,四环素在今后2O年内不会退出市场。
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四环素令人感兴趣的新用途,如:用于治疗淋病、梅毒等性病;痤疮与酒糟鼻;霍乱;养猫引起的“弓形虫病”;治疗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症。
年产600吨土霉素车间酸化、过滤工段工艺设计

2.1
2.2土霉素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土霉素的生产目前主要采用龟裂霉菌发酵产生。沙土管中或冷冻干燥管中保藏的种子首先经过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和孢子,然后经过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的一级种子罐和二级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使孢子发芽、繁殖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菌丝,最后将二级种子罐中的菌液接种到三级发酵罐中进行微生物发酵。种子的制备时需要注意培养基的产地、品种、培养的温度等条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土霉素,又名地霉素,氧四环素,属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抑菌剂,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螺旋体对土霉素敏感。它是1949年由美国开发的一种抗生素。
土霉素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生产工艺涉及种子培养、发酵、酸化、提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和干燥等重要的单元操作和工程概念。本次课程设计进行的是酸化、提炼、干燥工段的工艺设计,该说明书主要对土霉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并且对酸化、提炼和干燥工段给予了详细介绍。本说明书给出了600t/a土霉素车间的物料衡算的详细计算过程和总结,并将生产中各部分的数据制成了表格。最后,在既得数据和结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绘制了本工段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的PID图。
1
1.1土霉素的
土霉素为淡黄色的结晶性或无定形粉末,无臭,微溶于乙醇,极微溶于水,溶与氢氧化钠试液和稀盐酸中。土霉素的分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4。其分子式如图1-1所示。
土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性,能抑制多种细菌,是四环类抗生素。它是由龟裂链丝菌产生的,是典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土霉素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他们具有发育零号的菌丝体,菌丝体分枝捂隔膜,直径约为0.4~1.0米,长短不一,多核。菌丝体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之分,孢子丝分化成为分生孢子,而龟裂链丝菌的菌落为灰白色,后期生褶皱,成龟裂状。菌丝成树枝分支,白色,孢子灰白色,柱形[6]。
年产600吨盐酸林可霉素脱色结晶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附件四: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年产600吨盐酸林可霉素脱色、结晶车间工艺设计课题类型工程设计-Y 导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开题报告内容:1.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注明主要参考文献)盐酸林可霉素:化学名为 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水合物[1] 。
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
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盐酸林可霉素结构式:化学式:C18H34N2O6S·HCl·H2O;分子量:442.99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是窄谱抗生素,作用和红霉素类似,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是对厌气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
其作用机制和红霉素相似,属抑菌剂。
主要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蜂窝织炎、扁桃体炎、丹毒,疖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由于盐酸林可霉素可进入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特别适用于厌气菌引起的感染及金葡菌性骨髓炎盐酸林可霉素又名盐酸洁霉素,其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均可。
药液容易进入组织和体液,特点是能渗入骨组织,是治疗骨髓炎等骨科病的首选药物。
其为林可胺类抗生素,为60年代开发的半合成抗生素,是美国普强公司研究所的玛松(Mason)从北美内布拉斯加州的林可仑(Lincoln)市土壤中,从培养液中分离的链霉菌所产生的抗生素,1966年合成,在我国七十年代开发成功,国内1975年华北制药率先生产,八十年代投入大生产,主要采用三级发酵,提炼工艺主要有反复转相的提取工艺、重结晶工艺、高碳醇提取工艺、磷试剂萃取工艺。
后两种林可B低,但质量不太稳定且收率仅为70%,主要用于合成氯洁霉素。
其目前已载入包括中国药典,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葡萄牙、瑞士以及美国药典。
氧化铝工厂设计书

中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年产量为80 万吨的氧化铝厂。
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氧化铝生产工艺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和对比,并根据本设计的具体条件,确立了本设计的工艺流程(拜耳法生产氧化铝)。
经过论证,确定了生产的工艺参数:分解溶液的配料比αk为1.45,精液碱浓度为158.66g/l;母液αk为3.0,溶出碱浓度为240 g/L;溶出温度260℃,溶出赤泥A/S=1.40,N/S=0.3,赤泥分离底流L/S=1.5,赤泥洗涤底流L/S=1.0。
在以上参数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设计的工艺流程:管道化—压煮器溶出→两次深锥赤泥沉降分离、四次深锥赤泥洗涤→二段晶种分解→流态化闪速焙烧→母液蒸发。
其中,本次设计的重点是赤泥洗涤车间。
通过计算分析,设计了四次反向洗涤的工艺流程,并对热损失进行了验算。
同时,还对全厂生产成本进行了计算,对沉降车间的工作人员进行分配。
最后,针对氧化铝生产会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制定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关键字:氧化铝;拜尔法;赤泥;沉降中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A b s tr a c tA bs tr a c tThe task i s to d e s i gn an output of 800 thousand tons of a l u m i n a r e f i n e ry.Based on e xt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of the i n t e r n a t i on a l and do m e s t i c a l u m i n a p r oduc t i on t e chno l og y and t h e s p e c i f i c r e qu i r e m e n t s of the d e s i gn,the p r oduc t i on process (Bayer process) i s e s t a b li s h e d.T h e parameters of p r oduc t i on process are ob t a i n e d as f a ll o w e d:the αk , N k of pregnant li quo r i s1.45 and 158.66 g/l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the αk, N k of spent li quo r i s 3.0 and 240g/l,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d i ge s t i ng temperature i s 260℃, the A/S of red mud i s 1.40,and N/S i s0.3;the L/S o f s e d i m e n t a t i on red mud i s 1.5,and 1.0 of the w a s h i ng red mud. On the b a s i s of the a bo v e parameters, the t e chno l og y i s e s t a b li sh e d as f a ll o w e s:t ub e-a u t oc l a v e di g e s t i on→tw o d ee p cone s e tt li ng tank and four deep cone s e tt li ng tank red mud s e d i m e n t a t i on a nd w a s h i ng→tw o-s t a g e p r e c i p i t a t i on→f l u i d i z a t i on f l a s h c a l c i n a t i on→v a po r i z i ng spent li quo r. The keynote of these i s to d e s i gn the red mud w a s h i ng workshop. A process con t a i n i ng f ou r-t i m e reversed w a s h i ng i s d e s i gn e d.Moreover, i t s heat l o ss i s c a l cu l a t e d.M ea n w h il e,t h e cost of the p l a n t i s a l s o c a l cu l a t e d,and the s t a ff of the red mud w a s h i ng workshop has been a ll oc a t e d as w e ll.F i n a ll y,s p e c i f i c measures are e s t a b li s h e d because of the m a i n po ll u t i on o f the a l u m i n a p r oduc t i on.Key words: a l u m i n a;Bayer process; red mud; s e d i m e n t a t i on目录摘要 (I)A B S T R A C T (II)绪论 (1)第1 章厂址和生产能力的选择与论证 (8)1.1 厂址的选择与论证 (8)1.2 生产能力的选择和论证 (10)第2 章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选择与论证 (12)2.1 氧化铝生产方法现状 (12)2.1.1 拜尔法 (12)2.1.2 石灰石烧结法 (12)2.1.3 拜尔-烧结联合法 (13)2.1.4 其他方法 (14)2.2 生产方法的选择与论证 (15)2.3 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论证 (16)2.3.1 原料准备 (16)2.3.2 预脱硅 (17)2.3.3 高压溶出 (17)2.3.4 赤泥沉降分离及洗涤 (20)2.3.5 赤泥干法输送、堆存 (28)2.3.6 铝酸钠溶液控制过滤 (29)2.3.7 晶种分解 (30)2.3.8 氢氧化铝过滤 (32)2.3.9 氢氧化铝焙烧 (33)2.3.10 母液蒸发 (36)2.3.11 碳酸钠苛化 (37)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选择与论证 (37)2.4.1 溶出温度 (37)2.4.2 配料αk (38)2.4.3 循环母液碱浓度和苛性比 (38)2.4.4 苛性碱的加入方式 (38)2.4.5 石灰的添加量及添加方式 (39)2.4.6 分解温度 (40)2.4.7 分解原液的浓度和苛性比值 (40)2.4.8 晶种系数 (41)2.4.9 苛化工序 (42)2.4.10 赤泥组成 (42)2.4.11 焙烧温度 (42)2.5 设计参数总表 (42)第3 章物料平衡计算 (44)3.1 主要生产技术指标 (44)3.2 物料平衡计算 (45)3.2.1 损失计算 (45)3.2.2 循环溶液计算 (48)3.2.3 浆液的稀释和沉降 (51)3.2.4 铝酸钠溶液的分解 (55)3.2.5 氢氧化铝浆液的沉降 (56)3.2.6 产品氢氧化铝的洗涤与焙烧 (58)3.2.7 苛化 (59)3.2.8 蒸发和苏打分离 (62)3.3 氧化铝物料小时流程表 (63)第4 章赤泥沉降分离洗涤车间主体设备计算 (64)4.1 原始数据 (64)4.2 沉降面积,沉降槽直径,高度与台数的计算 (64)4.3 洗涤次数的计算 (65)4.3.1 进水量的计算 (65)4.3.2 假设采用3 次洗涤 (65)4.3.3 假设采用4 次洗涤 (66)4.4 洗涤沉降面积和每台沉降槽直径的计算 (68)4.4.1 溶液浓度的计算 (68)4.4.2 洗涤沉降槽面积,直径及高度的计算 (68)4.5 热损失的计算 (69)第5 章成本分析 (71)5.1 成本核算的条件 (71)5.2 劳动定员 (72)5.3 经济效益计算 (72)第6 章资源的回收利用与环境保护 (73)6.1 资源的回收 (73)6.1.1 赤泥的综合利用 (73)6.2 环境保护 (75)6.2.1 废渣的处理 (75)6.2.2 废水的处理 (75)6.2.3 废气的处理 (75)6.2.4 矿区复垦 (76)参考文献 (77)结束语 (80)绪论金属铝是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关联度大的基础有色金属材料,现在一直成为有色金属生产、消费的主流,是需求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年产6吨三聚氰胺工厂毕业设计

年产6吨三聚氰胺工厂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年产6吨三聚氰胺工厂1. 引言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塑料、胶粘剂等行业。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建设一座年产量较大的三聚氰胺工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设计一座年产6吨三聚氰胺工厂,并对其工艺流程、设备配置、能耗等进行详细分析。
2. 工艺流程本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重氮化反应、催化氨氧化反应、组合和混反应以及产品分离和提纯等步骤。
2.1 重氮化反应三聚氰胺的主要原料是氰氨和叠氮化铵,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重氮化反应。
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3小时。
反应后得到的反应物是三氮唑,含固体量约为40%。
2.2 催化氨氧化反应通过加入催化剂和氢氧化钠,将三氮唑进行局部氢化和氧化。
反应温度为140-150℃,反应时间为1-2小时。
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三聚氰胺溶液,含固体量约为35%。
2.3 组合和混反应将三聚氰胺溶液和过量氨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反应。
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30分钟。
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含有三聚氰胺的氨水溶液。
2.4 产品分离和提纯将含有三聚氰胺的氨水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
然后经过晶体分离、洗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度高的三聚氰胺产品。
3. 设备配置根据上述工艺流程,本工厂需要配置的主要设备包括反应釜、蒸发器、晶体分离器、洗滤设备和干燥机等。
其中,反应釜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蒸发器应具有高效的蒸发能力,晶体分离器和洗滤设备应具备快速分离和过滤的能力,干燥机应具备高效的干燥效果。
4. 能耗分析本工厂的主要能耗包括燃料能耗、电力能耗和水耗。
其中,燃料能耗用于加热反应釜和蒸发器等设备,电力能耗用于驱动设备运行,水耗主要用于冷却和清洗等。
4.1 燃料能耗根据设备设计参数和工艺条件,可以估算出反应釜和蒸发器等设备的燃料能耗。
以天然气为燃料,设备的综合燃料消耗量约为500 m3/吨产品。
4.2 电力能耗根据设备的功率和设备运行时间,可以估算出本工厂的电力能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备方法及工艺选择 方 法 优 点
氮化铝生产方法优缺点比较
铝粉直接氮化法
原料丰富,工艺简 单 ,制备成本低
碳热还原法
工艺过程简单, 粉 体质量高 工艺可控,粉体质 量高 反应速度快,合成 时间短,生产效率 高,成本低
缺 点 铝粉转化率低 ,产 物易结块 ,产品粒 径粗大,质量稳定 性差 成本较高,反应温 度较高,合成时间 较长 有机铝价格较高, 产量低 反应难以控制,粉 体质量低
3
目录
前期调研
制备工艺 及工艺选 择
物料衡算 及设备选 择
工厂布置 及技术经 济
制备方法及工艺选择
制备方法
铝粉直接氮化法就是将铝粉在高温氮气中直接 化合生成氮化铝的过程。其反应方程式为: 2Al+N2=AlN
碳热还原法是将氧化铝粉和碳粉混合均匀后在 氮气中加热获得氮化铝的方法。反应方程式为: 3Al2O3+3C+N2=2AlN+3CO
目录
前期调研
制备方法 及工艺选 择
物料衡算 及设备选 择
车间布置 及技术经 济
目录
前期调研
制备方法 及工艺选 择
物料衡算 及设备选 择
车间布置 及技术经 济
前期调研
引言
随着电子产品逐渐向高性能、微型化以及轻薄化发展, 散热技术已经成为制约电子设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 避免材料散热性能差造成设备的使用性能及寿命降低,发展 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是其关键所在。
谢谢!
请各位老师的多多指正!
物料衡算及设备选择 原料:氧化铝、氮气以及碳粉
物料衡算
配比:氧化铝:碳粉 =2:1
氮气流量=1.5L/min 3Al2O3 + 3C + N2 = 2AlN 27×2+16×3 X X=746.34t 质量:氧化铝 949 t 氮化铝 600 t 8 600t + 3CO
2×(27+14)
碳粉
氮气
工厂布置及技术经济
项目种类 工厂建设费用 设备费用 其他 原料成本 工人工资 车间经费 企业管理费 税费 利润 费用(万元) 960 929 250 3654 1265 300 1800 1080 901
技术经济一览表 总费用(万元)
固定成本
2139
产品成本
7019
17
工厂布置及技术经济
经济效果评价
2
前期调研
市 场 需 求 量
氮化铝的市场需求及生产量 市场需求量: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 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氮化铝市场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 高达70%,预计将达到130亿美元。
产 量
产量:氮化铝因制备比较困难,产量一直较低,世界上最大的氮化铝 生产商日本德山公司在2002年的产量是240吨。
经济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投资回收率以及投资回
收期两个指标。投资回收率为净收入与总投资之
比,投资回收期为将投产开始投资的全部资金回 收所要的年数。计算如下: 投资回收率=年净收入/总投资×100% =901/2139×100%=42.12% 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年净收入 =2139/901=2.38年
18
475 t
8.0×103L
物料衡算及设备选择 以球磨机选择为例: 球磨机 球磨机1 型号 1800*2000 工艺参数
处理量 1.5t 出料粒度 0.001-0.01 mm 电机功率 15kw
现有球磨机一览表
单价(万元) 6.88
处理量1.2t
球磨机2
1200*2400
出料粒度0.074-0.01 mm 电机功率 15kw 处理量0.65t-1.0t
=1.4×10.9=15.26台,故取16台为宜。
10
物料衡算及设备选择
设备一览表
11
目录
前期调研
制备工艺 及工艺选 择
物料衡算 及设备选 择
工厂布置 及技术经 济
工厂布置及技术经济
工厂车间
12
工厂布置及技术经济 原料车间 设备 球磨机 振动筛
车间布置
尺寸规格 拟定占地尺寸 Φ1800×2000 3m×4m 2075×1278×1120m 3m×4m m
4
制备方法及工艺选择
制备方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采用无机物(氯化铝)或有机物 (烷基铝)为原料,与氨气反应生成AIN的过程。反应方 程式分别为: AlC13+NH3=A1N+3HCl Al(C2H5)3+NH3=A1N+3C2H6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实质就是铝粉的直接氮化,它充 分利用了铝粉直接氮化为强放热反应的特点,将铝粉于 氮气中点燃后,利用与之间的高化学反应热使反应自行 维持下去合成。 5
热导率 20-30 热导率 100-230
热膨胀系 数7.4
力学性能 良好
氧 化 铝
氮 化 铝
热膨胀系 数4.4
力学性能 良好
电学性能 良好
电学性能 良好
1
前期调研
导电性
电阻率 >1014 Ω·cm
氮化铝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导热性
绝缘 材料
散热 基片
理论导热系 数 为 320 , 工业实际制 备为100230
拟定设备与墙之间距离取1.5m,设备之间长度安全距
离取2m,宽度距取1.5m。 球磨机以及振动筛分三排布置,每排七台设备,故原 料车间的长度为1.5+(3+2)×6+3+1.5=36m,宽度为1.5+ (4+1.5)×2+4+1.5=18m,故设备部分车间尺寸为长36m、 宽18m,面积为648m2。 13
车间分布图
15
工厂布置及技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 1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 2 3 3、产品利润 生产利润是指 销售额扣除产品成 本以及企业应该上 缴的税金后的剩余 16 金钱。
1、固定成本 2、产品成本 原料成本、工人 工厂建设费用设 备费用、征地费用、 工资、车间经费以 管理费用以及施工 及企业管理费等 设备费用等
7.50
球磨机3
1500*1800
出料粒度0.074-0.4 mm 电机功率 12kw
8.80 9
物料衡算及设备选择
设备选则
通过对三台球磨机比较,型号为1800*2000的球磨机 处理量最大,出料粒度更细,价格最便宜,选择球磨机1。 理论台数=每天总处理量/每台球磨机的处理量 =4661.1×3.5/1500=10.9台 实际台数=1.4×理论球磨机台数
化学气相沉积法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6
制备方法及工艺选择
碳热还原法分为两步: 第一步 Al2O3+3C=2Al+3CO
碳热还原法
第二步
工艺流程图如下:
2Al+N2=2AlN
氮化铝粉体 碳粉
配 比
球磨
通氮气
通空气
筛分
氮化
除碳
包装
检验
筛分
球磨
7
目录
前期调研
制备方法 及工艺选 择
物料衡算 及设备选 择
工厂布置 及技术经 济
工厂布置及技术经济 车 原料加工 烧结 成品加工 间
车间面积一览表
辅助车间
办公及生活 区
原料仓库 原料加工车间 烧结车间 成品加工车间 成品仓库 实验室 维修车间 其他 办公楼 生活区
面 积(m2) 270 648 837
270 378 270 250 64 375 1957.5
14
工厂布置及技术经济
优良的光学性能
光学性能
压电 元件
热交换 材料
热膨胀系 数
热膨胀系数为 4.4,与硅相当
高硬度
氮化铝硬度 (HV)为 12Gpa
工具 陶瓷
耐热 材料
稳定性
在非氧化气氛 下 , 加 热 到 2000℃,AIN 仍 保持稳定
氮化铝晶体属于六方晶系,具有纤锌矿结构,晶胞分子数Z=6, 氮与铝的配位数为4。具有原子量小,结构简单,简谐性好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