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经验总结痛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痛风的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剧烈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妙散加味是一种传统中药方,通过调理气血、湿热、痛湿等方面,将痛风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本文将总结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的经验,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四妙散加味是由四味中药组成的中药方剂,包括当归、白术、红花和全蝎。
它们各自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结合患者不同的症状特点,对四妙散进行了一定的加味,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我们在四妙散中加入了桑枝和辛夷。
桑枝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
辛夷具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红肿等症状。
我们发现,在加入桑枝和辛夷后,四妙散加味对于痛风的疼痛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作用。
其次,为了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我们加入了茯苓和山药。
茯苓具有健脾利湿、渗湿利水的作用,可以减轻痛风患者的湿气症状。
山药则可以健脾益肺、益气养阴,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通过加入茯苓和山药,四妙散加味不仅可以改善痛风患者的消化问题,还可以缓解他们的湿气症状。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四妙散中加入草果和砂仁可以提高方剂的通透性和活性。
草果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加强四妙散的药效。
砂仁则具有行气活血、解毒止痛的作用,能够进一步缓解痛风引起的疼痛和红肿。
最后,我们在四妙散中加入了黄连和栀子。
黄连有清热解毒、燥湿燥火的功效,可以减轻痛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
栀子则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关节的红肿症状。
通过对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痛风好发于多食高嘌呤食物、酗酒、肥胖等人群,因此在配合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高嘌呤食物和酒精类饮料,控制体重,保持适量的运动。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药材配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痛风药材配方,但请注意,这些配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 清热利湿方:- 黄柏 10克- 知母 10克- 泽泻 15克- 茯苓 15克- 车前草 15克- 通草 10克- 滑石 15克- 桑叶 10克- 菊花 10克2. 活血化瘀方:- 当归 10克- 川芎 10克- 红花 6克- 桃仁 10克- 丹参 15克- 牛膝 15克- 地龙 10克- 桂枝 6克- 甘草 6克3. 补肾强骨方:- 熟地黄 15克- 肉苁蓉 10克- 杜仲 15克- 桑寄生 15克- 骨碎补 15克- 枸杞子 15克- 锁阳 10克- 淫羊藿 10克- 鹿茸 3克(研末冲服)4. 健脾利湿方:- 白术 10克- 茯苓 15克- 薏苡仁 15克- 陈皮 10克- 砂仁 6克- 厚朴 10克- 木香 6克- 神曲 10克- 甘草 6克5. 清热解毒方:- 金银花 15克- 连翘 10克- 蒲公英 15克- 地丁 10克- 板蓝根 15克- 黄连 6克- 黄芩 10克- 薄荷 6克- 甘草 6克6. 疏风散寒方:- 荆芥 10克- 防风 10克- 白芷 10克- 桂枝 6克- 羌活 10克- 独活 10克- 细辛 3克- 川芎 10克- 甘草 6克7. 滋阴降火方:- 生地黄 15克- 玄参 15克- 麦冬 10克- 天冬 10克- 玉竹 15克- 知母 10克- 黄柏 10克- 地骨皮 15克- 甘草 6克在使用这些药材配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药材的用量和种类。
同时,痛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
中医治疗痛风处方

中医治疗痛风处方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白虎历节”,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主张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
1. 湿热型痛风湿热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尿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常用处方如下:-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丹皮、柴胡、当归、甘草。
- 四妙散: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
2. 痰湿型痛风痰湿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伴有胸闷、恶心、舌苔白腻等症状。
治疗原则为化痰利湿、健脾和胃。
常用处方如下:- 温胆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
- 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
3. 血瘀型痛风血瘀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固定、局部皮肤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常用处方如下:- 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桔梗、牛膝、地龙、甘草。
- 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
4. 肾虚型痛风肾虚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为补肾强腰、温阳散寒。
常用处方如下:- 右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茸、杜仲、肉桂、附子。
-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5. 肝郁型痛风肝郁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情绪抑郁、胁肋胀痛、关节疼痛,舌红、脉弦。
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常用处方如下:- 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生姜、甘草。
- 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甘草。
在使用中药治疗痛风时,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处方,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煎煮方法。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多食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平衡。
治痛风19秘方!赶紧收藏吧

治痛风19秘方!赶紧收藏吧1、《芪苓蛇蝎丸》【处方】当归、黄芪、白晒参、红藤、桃仁、红花、土茯苓、泽泻、蕲蛇、乌梢蛇各60克,全蝎、牡丹皮、海马、白豆蔻、砂仁各40克薏苡仁100克黄柏50克蜈蚣8条炒白术、生甘草各20克;制成蜜丸,每次2丸每天3次。
【功效】益气养血,渗湿清热,活血通络。
【主治】痛风,证属气血亏虚而湿热瘀血胶着。
【来源】曾绍林、益气渗湿通络丸治痛风60例临床观察。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息痛汤土茯苓30克赤芍15克川牛膝15克金钱草15克萆薢15克苍术10克汉防已10克威灵仙10克山慈菇12克黄柏9克红花6克发热口干喜冷饮者,加石膏、生地、丹皮;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虎杖、海藻、两面针关节剧痛难忍者,加蜂房、白芷、穿山甲、皂角刺大便干结难解者,加大黄、瓜蒌仁血沉偏高者,加豨莶草、鸡血藤、海桐皮局部形成结节者,加莪术、海藻、琥珀【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1周一疗程,用3个疗程【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泻浊、通痹止痛。
【主治】痛风,症属湿热浊瘀痹阻;治疗38例,治愈35;好转3例【来源】福建中医药1999:邱玉珍,自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
3、五土五金汤金钱草30克土茯苓20克金银花20克金刚刺20克土牛膝20克土大黄20克海金沙15克土黄连10克土鳖虫10克金莲花10克伴全身发热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湿重而关节肿甚者,加萆薢15克,防已10克关节色深而瘀重显著者,加穿山甲10克、赤芍10克关节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2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7天一疗程【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属湿热蕴毒、阻滞经络;治疗28例,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96.4%。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2000:刘书诊,五土五金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8例4、萆薢星膝汤黄柏10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露蜂房10克苍术12克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忍冬藤20克萆薢20克土茯苓15克川牛膝15克甲珠粉(吞服)5克三七(吞服)5克病程3年以上或肝肾功能差,加黄芪、杜仲、枸杞;肿痛重者加蜈蚣、制乳香、制没药关节僵硬变形者,加僵蚕、乌梢蛇、威灵仙、豨莶草;痰热重加川贝、浙贝伴肾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痛风缓解期,加枸杞、杜仲、首乌【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30天一疗程【功效】泄浊、豁痰、散瘀【主治】痛风,症属痰浊留滞、闭阻经络;治疗86例,治愈49例,好转3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游绍勤,泄浊豁痰散瘀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尿酸结石以及尿酸性肾病。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痛”症,主要病机是湿热痰浊内蕴,气血不畅所致。
因此,中药治疗痛风主要通过清理湿热痰浊,调理气血,恢复正常的机体代谢功能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供参考。
【组方】玄参30克,泽泻30克,茯苓30克,车前草(制)30克,泽漆30克,天麻15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桑叶10克,乌草(生)10克,槐花10克。
【功效】清热、化湿、活血、理气。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物功效及配伍】1.玄参:具有清热解毒和清心明目的功效,能够清除痛风引起的湿热毒邪,减轻炎症反应。
与泽泻、茯苓合用,可增强利尿作用。
2.泽泻:为最常用的中药利尿药物,能够增加尿酸的排泄量,减少尿酸结石的形成。
与玄参、茯苓配伍使用,可一起清热解毒,去湿除热。
3.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能够排除体内的湿气。
对于痛风的治疗来说,主要起到清湿热、利尿去痰的作用。
与玄参、泽泻合用,效果更佳。
4.车前草: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利尿药物,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的作用。
与泽泻、茯苓配伍使用,可增加利尿效果。
5.泽漆:具有清热排毒,消散结块的作用。
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减轻尿酸结石的形成。
6.天麻:有祛风活血,清热提神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7.川芎:有活血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与天麻合用,更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8.熟地、当归、白芍:具有养血活血,滋阴补肾的作用。
对于痛风引起的肾损害,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9.桑叶: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能够减轻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浮肿。
10.乌草: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作用。
能够减缓关节痛风疼痛。
11.槐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炎症。
【注意事项】1.配伍中药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剂量和用法用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痛风4大中药古方,每一个都是老祖宗的珍宝!记得存起来

痛风4大中药古方,每一个都是老祖宗的珍宝!记得存起来在中医看来的,痛风隶属于痹症范畴。
早在北宋时期,便有诸多方剂,被记载用以治疗痛风。
时间流逝,这些方剂中的一部分,仍旧被后人改良,用以治疗痛风。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的,便是最为常用的几个痛风药方。
它们都久经实践,效果显著。
2.加味四妙汤【方剂组成】黄柏10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10克,忍冬藤30克,革裤15克,木瓜20克,秦皮20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
每天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临床应用】研究对照别嘌醇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0334,每片),每次1片,每日2次,饭后服。
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期间禁用其他止痛及影响尿酸的药物。
结果显示,相较别嘌醇,加味四秒汤疗效优于别嘌醇。
方中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为四妙散原方,其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入下焦;苍术主入脾胃,内燥脾湿,又散外湿,二药相伍,为治疗湿热痹症之要药;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舒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引药下行,四药合用是主治下肢湿热引起的足膝关节红肿热痛、萎软麻木之症的常用方剂;在此基础上另加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治筋骨疼痛;木瓜祛湿疏筋,专治湿痹;革薛祛风利湿,分清泻浊,治风湿顽痹;秦皮清热燥湿除痹;泽泻利湿泻浊,有降脂作用;当归养血活血,配合川牛膝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尿酸排泄,减少炎性渗出。
全方起到清热化湿通络,消炎镇痛,降低血尿酸、降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观察中未发现该方有不良反应。
4.高尿酸者,不想尿酸“超标”,谨记多喝一物,轻松降尿酸!中医经常提到的菊苣,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植物,长得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娃娃菜。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
菊苣虽然名气不大,但在治疗痛风方面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现在已经有了菊苣栀子茶,这种茶就是一种中药成分配比而成的,可以稳降三高,疏肝利胆。
合力降低并稳定尿酸盐含量水平,还痛风患者一个舒适快活的人生。
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

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急性发作时关节剧痛和慢性期尿酸结晶沉积。
中医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1. 清热利湿方: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
常用药材有黄柏、苍术、薏苡仁等,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2.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痛风慢性期,关节疼痛伴有血瘀症状。
常用药材有红花、川芎、桃仁等,旨在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3. 补肾强骨方:痛风患者长期尿酸沉积可导致关节损伤,补肾强骨方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
常用药材有杜仲、牛膝、熟地黄等,具有补肾强筋、壮骨止痛的作用。
4. 健脾益气方:痛风患者多因脾虚湿盛而发病,健脾益气方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减少湿邪内生。
常用药材有党参、白术、茯苓等,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消肿的效果。
5. 疏肝解郁方:情绪波动可诱发痛风发作,疏肝解郁方有助于缓解情绪,减轻症状。
常用药材有柴胡、郁金、白芍等,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
6. 调和阴阳方:痛风患者体质多偏阴虚或阳虚,调和阴阳方有助于平衡体内阴阳,减少痛风发作。
常用药材有知母、黄连、肉桂等,具有清热养阴、温阳散寒的作用。
7. 饮食调养: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对痛风治疗的重要性。
建议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多食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8.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提倡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辅助治疗痛风,如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等。
以上处方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监测病情变化,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性关节炎配方、医案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性关节炎配方、医案
痛风性关节炎
【原方配方组成】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炮)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明显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点为高尿酸血症。
本病属祖国医学“热痹”范畴。
常见于中老年肥胖男性,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烟酒,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肾乏气化,于是痰湿内生,滞留血中,郁闭之邪最易化热,终致湿热瘀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突发关节红肿热痛。
根据《福建中医药》1998,29(2):25,李思宁等报道: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8例,痊愈4例(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尿酸<416微摩尔/升,白细胞血沉正常,随访仍正常);显效6例(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血尿酸降至正常,但随访有复发);好转7例(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劳动能力有所恢复,血尿酸较
治疗前下降20微摩尔/升以上,但未能降至正常);无效1例(各方面均无进步)。
处方: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制附子6克。
加减:湿浊热化,关节红肿热痛甚者,或伴有发热者,加水牛角30克,泽泻15克,黄柏12克;湿从寒化,关节剧痛,红肿不甚,得热则减者,加川乌9克,草乌9克,独活15克。
水煎至150毫升,日2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中药熏蒸组分为:(1)以湿热为主者,处方:苍术30g,薏苡仁30g,红花20g,川乌15g,威灵仙15g,艾叶20g,木瓜20g,牛膝20g,茯苓20g.(2)以痰浊为主者,处方:苍术20g,生半夏20g,制南星20g,艾叶20g,红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黄30g,海桐皮30g,葱须3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
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组成。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
治则:育阴清热活络。
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
关节疼痛--痰队络脉证临床表现:周身关节重着酸困,屈伸不利,局部肿胀,晨僵无力,肢体渐萎,舌淡,脉细涩。
治则:姆痹涤痰祛癖。
组方:威灵仙15g,清半夏12g,白芥子10g,嫩桑枝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细辛10g,苏木15g,红花15g,川牛膝15g,海风藤10g,制乳没各10g。
关节疼痛--气滞血疡证临床表现:阴雨天疼痛加剧,少气乏力,倦怠,面色无华,关节疼痛,如针锥刺人,痛有定处,伸屈不利,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舌黯或有痕斑,少苔,脉细弱或细涩。
治则:益气活血化滞。
组方:全当归20g,赤白芍15g,炒桃仁20g,牡丹皮20g,生姜15g,川军15g,苏木10g,红花10g,紫草10g,乳香15g,没药15g,乌药10g,秦艽20g,汉防己10g,雷公藤20g,狗脊10g。
关节疼痛--寒湿内停证临床表现:受累关节肿痛,僵硬或畸形,活动受限,挛缩拘急,剧痛难忍,夜间尤甚,皮温降低,口渴喜热饮,喜暖畏寒,遇冷则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紧。
治则:宜痹化湿通络。
组方:当归20g,黄茋20g,独活25g,川羌活15g,伸筋草10g,透骨草15g,秦艽15g,桂枝10g,制附片10g,苍术10g,杜仲20g,桑寄生10g,露蜂房10g,威灵仙12g,干姜20g。
中药熏蒸腰腿痛熏蒸中药组成麻黄9g、细辛3g、川芎12g、红花15g、生熟地12g、鸡血藤15g、伸筋草15g、杜仲12g、川断9g、土元3g、桑叶6g、菊花9g、知母6g、黄柏12g、桂枝9g、柴胡12g,用水1500ml浸泡原药,倒入熏蒸锅中,加热后熏蒸患处。
治疗膝关节僵直以透骨草、牛膝、川断、苏木、钻地风各15g,当归、威灵仙、红花、乳香、没药、独活、川芎、白芷、赤芍、木瓜、防风、细辛各10g,降香、秦艽各5g,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每次1剂,每日2-3次。
治疗骨性关节炎伸筋草20 g,透骨草20 g,木瓜20 g,桂枝20 g,鸡血藤20 g,牛膝20 g,红花20 g,川椒20 g寒湿痹阻者加乌头、细辛,气滞血疲者加乳香、没药,肝肾亏虚者加杜仲、狗脊。
治疗骨痹杜仲、川牛膝、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五加皮、海桐皮、当归、红花、肉桂、威灵仙、白芥子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每次取药粉500g,加水10倍煎煮熏蒸。
治疗痹痛羌活30 g、桂枝15g、川芎40 g,当归30g、独活30 g、丹参30 g等为基础方,针对痹症的寒、热、央及体质强弱等分别用专方治之。
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颈椎病熏蒸药物:桂枝葛根乳香当归川芎川乌草乌各15g 地鳖虫桃仁红花威灵仙各10g 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各30g 三棱莪术各10g,食醋10ml。
中药熏蒸加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熏蒸药物: 苏木、当归、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路路通各30 g,川椒20 g,地龙干、鹰虫、桂枝、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 g.治疗颈肩腰腿痛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桑寄生30g 、当归15g ,川芎15g、赤芍15g、苍术15g、威灵仙20 g、木瓜15g、仙灵脾15g、草乌l0g、独活30 g、川牛膝20 g、鸡血藤30 g. 滋补肝肾生地12g、丹皮10g ,LLI 药15g、山芋肉、15g、云菩12g、泽泻12g、旱莲草15g、女贞子15 g。
治疗颈肩腰腿痛选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如当归、川芍、红花、丹参、赤芍、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红藤、桑枝、牛膝、川乌、草乌等。
风寒湿盛可酌加羌活、独活、秦芜、艾叶。
每次一般选用6-10味药,每味药剂量l0g -3 0g..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选用我科自拟方温通汤组成:红花、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川牛膝、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花椒、刘寄奴、五加皮、荆芥、防风,海桐皮,当归.威灵仙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首次取药粉500g,加水8一10倍煎煮熏蒸:以后每次加药粉50g,水适量,复煎,每用l0次重新换药1次中药熏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方剂组成,透骨草20g、苏木10g、红花12g、牛膝10g、三棱12g,羲术12g、秦艽12g、麻黄12g、桂枝15g、丝瓜络20g,可随证加减:血癖型可加川芍、鸡血藤;风寒湿型可加细辛、小茴香;肾虚型可加杜仲、枸祀子。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桂枝、防风、伸筋草、透骨草、川乌、草乌各30g,红花、川芎、牛膝、红花各50g.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清瘀止痛、处方为:小茴香50g,炮姜20g,醋元胡15g,益母草20g,五灵脂15g,没药15g,当归15g,川芎20g,生蒲黄15g,肉桂15g,白花蛇舌草20g,败酱草20g上药水煎,将热药液置入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器熏下腹部.用于骨折后康复护理上肢骨折患者方用:红花12g、羌活20 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透骨草20 g、荆芥10 g,姜黄15g、续断log、威灵仙12g、细辛10g、苏木l0g、五加皮15g、伸筋草20 g;下肢骨折患者方用:三棱15 g,获术l0g、威灵仙l0g、桑白皮10 g,木瓜15g、细辛10 g,海风藤12g、络石藤12g、透骨草20 g、刘寄奴10g、海桐皮15g、川牛膝20 g、伸筋草20 g。
治疗前列腺增生黄芩、连翘、蒲公英、大黄、黄柏、赤芍、川乌、草乌、甘草、杜仲、木瓜、防风、秦艽、乳香、没药置于标准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高压锅内煎煮30米min,以药液蒸汽熏蒸会阴。
治疗尿毒症皮肤痰痒症由地肤子、大黄各100g,葛根35g,桂枝30g,生姜15g,蝉衣50g.中药熏蒸及外用药膏治疗慢性手足湿疹中药处方:土获苓30g,白鲜皮30g,赤芍20g,苍术30g,生地30g,三棱30g,荆芥10g,防风10g,银花15g,莪术10g,黄柏30g,红花30g,白蒺藜15g,生甘草15g.治疗尿道综合症健脾益肾,利气化湿:益智仁30g,沙菀子15g,黄精30g,扁豆花12g,败酱草30g,百条根30g,沉香6g,藿香12g,甘松15g。
肾阳不足加补骨脂、菟丝子;中气不足吞服补中益气丸(10g,3次/d);肝郁加香附、川楝子、麦芽;湿热甚加佩兰、泽泻、白豆蔻。
治疗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熏蒸中药为自拟熏燕方,以活血化疲、理气通络为主,卞要药物组成为: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鸡血藤、虎杖各30 g,玄胡索、柴胡、郁金、香附各20 g,全蝎、地龙、桑枝、黄茋各15g。
治疗带状疤疹熏蒸中药药方苍耳子30g、银花30g、延胡素10g、蛇蜕10g、丹皮15g、丹参15g、冰片3g疗玫瑰糠疹以疏风清热、凉血养阴为主。
主要药物有: 防风、蝉衣、桑叶、银花各20 g,连翘、紫草、生地、赤芍、丹皮、板蓝根各30 g。
治疗疥疮方药组成: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野菊花各30g,明矾、黄柏、百部、苍术、花椒、狼毒各20g.治疗慢性荨麻疹五味子、白术、防风、白芍、蛇床子、地肤子、苦参、苍术、透骨草各15g黄芪30g,桂枝9g干姜10g.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苦参20g、百部15g,冰片3g、当归30g。
中药熏蒸使用后的十大好处1、中药熏蒸对神经衰弱和失眠的好处。
每天中药熏蒸,可使神经系统得到强制锻炼,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防治失眠。
2、中药熏蒸可防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熏蒸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排出骨关节风湿,长期熏蒸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理疗效果。
3、中药熏蒸可防治腿脚麻木。
中药熏蒸可激活腿部神经末梢,疏通腿部经络,消除腿脚麻木,并可防治手脚冰凉。
4、中药熏蒸可防治高血压。
中药熏蒸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出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流通畅,从而使血压平稳。
5、中药熏蒸可防治糖尿病。
坚持中药熏蒸可调节内分泌,使胰岛细胞康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中药熏蒸能起到全身美容的作用。
使用美容养颜类中药做中药熏蒸,可排出体内各脏腑毒素,清除皮下黑色素,能改善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美白淡斑,润泽肌肤。
7、中药熏蒸的减肥效应。
用减肥中药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熏蒸,全身毛孔扩张,促进皮下多余脂肪排出,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8、中药熏蒸身体局部,能对妇科病、前列腺、痔疮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9、中药熏蒸对腿脚肿痛、酸软无力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10、经常使用中药熏蒸,可保持经络通畅、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强身健体、抗衰防老。
中药熏蒸禁忌症:(1)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出血、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等患者;(2)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4)急性传染病;(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6)对药物过敏者。
中药熏蒸注意事项:(1)中药熏蒸过程中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严防出汗虚脱或头晕,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2)中药熏蒸温度以38℃~42℃为宜;(3)中药熏蒸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4)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饮水;(5)老人和儿童应有专人陪护;(6)冬季熏蒸后走出室外应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