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合集下载

痛风性关节炎讲课PPT课件

痛风性关节炎讲课PPT课件

注意事项:手术 后需继续药物治 疗、定期复查
Part Four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 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牛奶等。 控制食物中的热量和脂肪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 多喝水,限制饮酒,避免饮用高果糖饮料。
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预防关节炎症和疼痛。
保持乐观心态,避 免情绪波动
学习放松技巧,如 深呼吸、冥想等
寻求社会支持,与 亲友交流
避免ive
添加项标题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疼痛难忍,关节红肿热痛,需及时 就医,遵医嘱治疗。
添加项标题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畸形,影响关节 功能,需积极预防和治疗。
病因:尿酸排泄 减少、嘌呤代谢 异常
发病机制:尿酸 盐结晶沉积、炎 症反应、氧化应 激
诱发因素:饮食、 疲劳、创伤、药 物
病理改变:滑膜 组织增生、软骨 侵蚀、骨质破坏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常在夜间发作,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其中血尿酸升高是重要的实 验室检查指标。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等组织中引起的炎症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两种类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在夜间突然发作,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表现为关节僵硬、畸形、功能受限等症状,常常累及多个关节。
推荐选择低冲击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过度负重。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的
共识,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特征、关节液分析和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特征。

1.急性关节炎发作,突然发生的关节疼痛、红肿、热、明显压痛,常在夜间开
始发作,症状达到高峰后逐渐缓解。

2.单关节受累,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受累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其他常见的
受累关节包括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等。

3.痛风石形成,长期患者可在关节周围软组织、软骨和肌腱附着处出现痛风石。

二、关节液分析。

1.关节液中尿酸结晶,显微镜下观察关节液中存在针状尿酸结晶,是痛风性关
节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2.关节液白细胞升高,关节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超过男性420μmol/L(7.0mg/dL)、女性360μmol/L(6.0mg/dL)。

2.血清尿酸结晶沉淀试验,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特征、关节液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所述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好的快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好的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好的快
导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问题的话,其实是需要积极的治疗的了。

而且早期发现痛风的话,那么是需要讲究方法的了。

不仅可以根据症状去判断,而且还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问题的话,其实是需要积极的治疗的了。

而且早期发现痛风的话,那么是需要讲究方法的了。

不仅可以根据症状去判断,而且还有一些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的话,就是认认真真去医院里面去进一步的检测血尿酸浓度。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男、女及是否肥胖。

(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3)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病人。

(4)糖尿病(主要是II型糖尿病)。

(5)原因未明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

(6)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病人。

(7)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

(8)长期嗜肉类,并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以上的人。

凡属于以上所列情况中任何一项的人,均应主动去医院做有关痛风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要等到已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皮下痛风结石)后才去求医。

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

以后应定期复查,至少应每年健康检查一次。

这样可使痛风的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

治疗原则
防治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终止急性发作,防止复发。

(2)纠正高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
Key W ords: Gout; Hyperuricemia; Acute Arthritis
1 前 言
痛 风 的急 性 发 作 。 参 与 炎性 反 应 的单 核 细胞 成
痛风 是 嘌呤 代 谢 紊 乱 和 (或 ) 尿 酸 排 泄 障 碍 所 致 血 尿 酸增 高 的一 组 异 质 性 疾 病 ,血 尿 酸 持 续 增 高 导 致 尿 酸 盐 结 晶沉 积 ,引起 组 织 损 伤 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 形 成 、痛 风 石 性 慢 性 关 节 炎 、痛 风性 肾病 、尿 酸性 尿 路 结 石 等 ,严 重 者 可 引起 关 节 畸 形 、肾 功能 不全 。
。 |≯。- t 硷地 每 甄|
急性痛风性关 节炎 的诊治
滕广 宪 (柳钢 医院)
摘 要: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重点介绍治疗及预防措施。 关键 词 :痛风 ;高尿 酸血 症 ;急性关 节炎
Diagnosis and Treatm 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熟 为 巨噬 细 胞 。 巨噬 细 胞 吞 噬 尿 酸 盐 结 晶 ,分 泌 可 以抑 制 炎 性 反 应 的 转 化 生 长 因子 一 1。 并 且 ,可 能 在 尿 酸 结 晶表 面 形 成 保 护 性 蛋 白 ,使 促 炎 物 质 、抑 炎 物 质 达 到 相 对 的平 衡 。所 以关 节 炎性 反 应 在 5~7 d内 可 以 出现 自愈 现 象 。 由 于 免 疫 是 一 种 固有 免疫 ,并 不 会 形 成 抗 体 ,经 历第 1次痛风 急性 发作 后 ,60%患 者可 能再 次 急 性 发作 。
TENG Guang-xian
(Hospital of Liuzhou Stee1)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诊断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诊断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诊断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尿酸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急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一种类型,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和男性。

诊断痛风性关节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其中X线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检查的意义X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中尿酸沉积、石头形成和周围组织的变化,可用于确定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关节间隙的变化、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关节囊增大等征象,进一步证实痛风性关节炎的存在。

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炎的早期表现常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变窄。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见于中足骨近端、指间关节和踝关节,如果发展到严重的水肿和红肿,X线检查中可能会出现关节间隙扩大的情况。

骨质疏松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骨质疏松可以是由于慢性高尿酸血症或长期使用利尿剂,较为明显的表现为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稀疏等现象。

软骨和骨的破坏长期尿酸沉积在关节中会导致软骨和骨质的破坏。

病变严重时,会出现关节面的不规则和明显的骨质破坏,向周围扩散形成尖端畸形。

关节囊增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囊常常会发生明显的增大。

这是由于慢性关节炎病变引起的肿胀和炎症反应引起的。

X线诊断的局限性X线检查虽然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X线检查不能发现病变的早期改变,只有在病变比较严重的时候才能看出影响。

其次,X线检查无法直接显示软组织的变化,如关节周围肌肉和肌腱的炎症等。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而X线检查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X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的基本情况,包括关节间隙的变化、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关节囊增大等征象。

然而,X线检查也有其局限性,仅能发现病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因此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2例临床分析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2例临床分析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急性痛 风性关 节 炎患者 7 2例 , 符 均
合 17 97年美 国 风湿 病 协会 ( C 诊 断标 准 。男 A R) 6 7例 (3 1 )女 5例 ( .% ) 男 : 为 1. 1 9.% , 69 , 女 34: ; 发病年 龄 男 性 为 l 6—8 7岁 , 均 4 . 平 4 9岁 , 性 为 女 5 8 岁 , 均 6 . 。病程 1 6~ 4 平 7 7岁 d至 4 8年 。其 中, 干 部3 7例 ( 1 4 ) 商 人 3 5.% , 0例 ( 17 ) 农 民 3例 4.% ,
院 20 2 1 07— 0 1年收 治 的 7 2例 急性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患 者 的 临床资料 进行 分析 , 以减 少漏诊 及误 诊 。
( .% ) 血 白细胞升 高 1 90 ; 7例 (3 6 )血 沉 ( S 2 .% , E R) 及 C反应蛋 白( R ) 有不 同程 度 的升高 ; 发现 CP均 B超 泌 尿 系结 石 9例 (25 ) 局 部 x线 片 出 现典 型 的 1 .% ; 穿 凿样或 虫蚀 样骨 缺损 8例 ( .% ) 90 。
r s l r m h K n rl P a t e R s a c aa ae, e ut f s o t e U Ge e a rc i e e r h D tb c s
19 19 [] A nR em Ds20 , ( )2 7— 7 . 90— 99 J . n u i,05 6 2 : h 4 6 22 [] C o H C ra .needn pc o ot n m r ly 4 hi K,uhn G Idpn etm at f u o oti i g at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作者:章征源来源:《老友》2013年第06期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急性剧痛和红肿反复发作、血尿酸增高、痛风石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痛风病中的一种病征。

它好发于30-50岁男性、肥胖及饮食条件优越者。

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皮下组织中,引起病损和炎性反应。

外伤、过度疲劳、饮酒、受凉等都可能诱发此病。

一、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1.急性期:此病常在夜间发作,患者凌晨关节疼痛,且疼痛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体征类似急性感染,有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钝痛,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

此病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脚拇指的第一跖趾关节。

很多人发作前有饮啤酒或甜酒等习惯。

在既往的病程中,90%的患者反复在脚拇指的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足弓、脚踝、膝关节、手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的发病部位。

患者全身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心悸、寒战、不适以及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间歇期:患者可无症状,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有的数月,有的数年(通常一两年)。

如果不进行预防,患者每年会发作数次,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以致不能完全缓解。

3.慢性期:此病是尿酸盐在体内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应。

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石。

痛风石多在患者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期的标志,可见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内脏等处。

痛风石常发的典型部位在耳郭,也常见于足趾、手指、手腕、脚踝、肘等关节周围。

上述部位多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结节,大的可有鸡蛋般大小。

结节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或浆糊状物,经久不愈,但较少继发感染。

4.肾脏病变:晚期痛风患者约有1/3的人出现肾脏病变症状,如血尿、肾绞痛等。

二、痛风性关节炎的检查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测定对诊断有较大意义,正常水平为:男性210-416umol/L(3.5-7.0mg/dL);女性150-357umol/L(2.5-6.0mg/dL),绝经期后接近男性。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

它通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症发作,疼痛剧烈,常常在夜间发作。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 临床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关节炎症发作,疼痛剧烈,常常在夜间发作,患者常有发热、关节肿胀、发红等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最常累及大脚趾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

2. 实验室检查。

尿酸水平是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尿酸水平在男性为208-428μmol/L,女性为142-339μmol/L。

患者在急性关节炎症发作时,尿酸水平常常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

此外,关节穿刺液检查也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关节穿刺液中可见到尿酸结晶。

3.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X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等改变,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关节内尿酸结晶的沉积情况。

4.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急性关节炎症发作,常在夜间发作;尿酸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关节穿刺液中可见到尿酸结晶;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等改变。

5. 诊断注意事项。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判断,不能仅凭一项指标来做出诊断。

此外,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关节炎症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

总之,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工作的开展。

希望本文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以足趾关节、踝、膝及腕等关节红、肿、热、痛伴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发病原因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和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等组织中沉积[1-2]。

我国AGA发病率为1~3%,多发于青中年男性[3],其常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伴发[4],随着病程不断进展,后期关节呈现出持续压痛、肿痛、畸形及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多系统损害及肾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一般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早期发作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等一线推荐用药止痛、消炎[5-6]。

西药虽能快速抗炎镇痛,但胃肠道风险、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不容忽视[7]。

AGA属中医“痹证”范畴,因内外合邪致湿热痰瘀留滞经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当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8]。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GA的方法和疗效成为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的热点。

针灸治疗AGA可有效避免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肾损伤,研究发现其可通过控制血尿酸、炎性因子缓解症状,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等特点,且安全性较高[9-10],其中刺血疗法使用最多,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在于祛除包括气、血、痰、湿等各种病理障碍积聚凝结而成的尿酸结晶及其他废物,实现迅速疏通气血,散凝化滞的作用[11]。

相关研究[12-13]表明刺血疗法治疗AGA可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明显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等症状,且有降低血尿酸(SUA),改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趋势,效果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由此可见,临床运用刺血疗法治疗AGA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已有研究中,刺血疗法治疗AGA放血部位的选择多为疼痛关节周围的阿是穴,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痛苦。

“郄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其中所载郄穴有7个的主治病症涉及急性痛证,奠定了郄穴治疗急、痛证的基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痛证[14]。

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15]。

现代研究发现郄穴对40多种痛证治疗均有疗效,且多为阳经郄穴,可认为阳经郄穴治疗痛证效果好,范围较广,是痛证治疗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特定穴之一[16]。

但目前选用郄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报道并不多。

故本研究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点刺循行经过发病关节的手或足三阳经郄穴放血,探讨阳经郄穴刺血疗法改善AGA患者的关节肿痛症状、降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治疗效果,以及其降低SUA、ESR的作用,为临床治疗AGA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进一步发挥刺血疗法的作用和优势,为临床选取该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AGA提供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本次临床研究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肾病内分泌科住院部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40例。

1.2 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推荐使用的2015年9月由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发布的最新痛风诊断标准[17]。

该标准包括一个适用标准、一个确定标准和一个分类诊断标准。

(见附录1)(1)适用标准:关节局部出现一次及一次以上的肿痛或压痛的症状和体征,类似痛风发作者;(2)确定标准:在病变关节、组织或其分泌物中证实有尿酸盐结晶存在者;(3)分类诊断标准:采用积分制诊断法,含有3个步骤、8个评分点,一共23分,达到8分及以上可作出痛风诊断,即“三步走,八分制”。

(4)满足(2)条件可直接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只有在满足(1)条件的情况下才可继续用(3)诊断。

满足痛风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者即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18-70岁之间,性别不限;(3)本次急性发作在48h之内,临床症状表现为1个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体温<38℃;(4)VAS评分≥4分;(5)一周内未针对本病进行其他相关治疗;(6)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及脏器功能衰竭;(7)了解本研究的步骤及相关问题,志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见附录2)。

1.4 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4)实验室指标(血尿酸、血沉)未见异常者;(5)晚期关节畸形严重,有手术适应证;(6)肾脏疾病、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患者;(7)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血管、消化、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患者;(8)合并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化脓性、结核性、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者;(9)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破溃、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对针刺过敏者;(10)不能配合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或意识不清者。

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者,均予以排除。

1.5 剔除标准(1)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者;(2)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误入者;(3)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6 脱落标准(1)中途更换其他治疗方案者;(2)疗程中受试者自行退出本研究。

1.7 中止标准(1)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不宜继续接受实验者;(2)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发生危险而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者。

1.8 剔除、脱落与中止病例处理(1)当受试者脱落后,负责医生应尽可能与受试者联系询问理由,记录最后一次治疗时间,完成所能完成的评估项目;(2)填写临床观察表中“临床研究完成情况”;(3)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应填写不良反应观察记录表;(4)因不良反应、治疗无效而退出试验的病例,负责医生应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受试者中途撤出临床研究,其数据不计入最终疗效统计。

2 研究方法2.1 随机分组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为1-40,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简单分组,确定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

将与治疗组20个编号相同的患者分到治疗组,与对照组20个编号相同的患者分到对照组。

对入组的所有患者进行最基本的信息采集,填写相关信息,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记录观察指标情况(见附录3、4)。

2.2 治疗方案2.2.1 基础医疗健康指导每组均给予基础医疗健康指导:(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暖,避免外因刺激;(2)戒烟酒,低嘌呤饮食,加强体育锻炼;(3)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增加尿量;(4)普及痛风专业知识,进行思想开导,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2.2 治疗组(阳经郄穴刺血疗法+西药组)采用阳经郄穴刺血疗法+口服西药(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

2.2.2.1 阳经郄穴刺血疗法(1)取穴:若疼痛关节在上肢,即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疼痛者选取患侧手三阳经郄穴温溜、养老、会宗;若疼痛关节在下肢,即跖趾关节、踝关节、足跟、膝关节疼痛者选取患侧足三阳经郄穴梁丘、金门、外丘。

(2)操作步骤:患者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让患者放松心情,消除其紧张情绪,对穴位及术者双手常规消毒后,手持一次性注射针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163151593,规格:2mL)在所选取的穴位施行点刺,待血液不再自行流出即可,用络合碘消毒局部皮肤;小关节部位可使用酒精棉球轻檫点刺放血部位,防止血液凝固,至其血液不再流出,或血液颜色变淡红为止,用络合碘消毒局部皮肤;针刺放血过程中如果出血过多,应立即予以止血等相关处理;出血量不足,可在穴位周围施以推、挤等方法,助于局部血液流出,也可在放血前适当拍打、推揉放血部位使局部血液充盈集中,或在点刺穴位后,立即配合真空罐将血拔出。

隔日1次,治疗1周,共治疗4次。

2.2.2.2 西药治疗给予塞来昔布胶囊(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规格:0.2g×6粒),用法用量:饭后顿服,早晚各1次,每次0.2g。

治疗时间为1周。

2.2.3 对照组(西药组)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规格:0.2g×6粒),用法用量:饭后顿服,早晚各1次,每次0.2g。

不做任何刺血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

3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定3.1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18]。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在纸面上划一条10cm的横线,将疼痛程度平均分为10个等级,一端为0级,另一端为10级,依次表示疼痛的程度。

0分表示没有任何疼痛感,不影响日常生活;1-3分表示有轻微疼痛,但仍可正常生活、工作;4-6分表示疼痛较为明显,影响工作,但生活仍能自理,睡眠较差;7-9分表示比较严重的疼痛,无法从事工作,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入睡;10分表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

请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1h及治疗1周后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在横线上做标记,并完善相关记录(见附录5)。

3.1.1 即时止痛效果评定即时止痛效果[19]:以第1次治疗后1h止痛效果为根据,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制定,以第1次治疗后1h的评分为标准与治疗前相比较。

即效:治疗后VAS评分=0;显效:除去VAS评分=0,两次评分差≥3分;好转:除去VAS评分=0,0<两次评分差<3分;无效:VAS评分无变化或加重。

即时显效率=即效率+显效率。

3.2 症状体征积分症状体征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中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症状体征积分表通过综合性评价反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情况。

包括关节疼痛积分、关节触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累及部位、间歇时间、局部肤色、活动受限、全身症状等进行评分,能更加客观、科学地量化疗效。

请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进行量表内容测试,并完善相关记录(见附录6)。

3.3 血尿酸(SUA)分别在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抽取静脉血,送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

3.4 血沉(ESR)分别在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抽取静脉血,送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

3.5 综合疗效评定参照200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而定。

(1)痊愈:红、肿、热、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疗效指数≥95%,血尿酸、血沉水平正常。

(2)显效:红、肿、热、痛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略受限,70%≤疗效指数<95%,血尿酸、血沉水平明显好转。

(3)有效:红、肿、热、痛症状好转,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0%≤疗效指数<70%,血尿酸、血沉水平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