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化作用

合集下载

风化、风力作用(高中地理精品课件)

风化、风力作用(高中地理精品课件)

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旬以上的过渡 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C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oC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 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如下图)。
①植株低矮,可防风保暖 在剧烈的②昼根①夜系气发温达低变,化②可和降抵冻水御融少干作旱③用和昼下大夜(风温化差作大用),使大量岩石 表面裂隙③发花育色,艳不丽断,崩可解吸破引碎有,限岩的屑动和物碎为石其沿传着播山花坡粉缓慢向下 滑动,在④较叶④平片紫坦厚外处,线堆可强积保形⑤温成风抗流力旱石强滩劲。⑥土壤不发育
冻融风化作用
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对 孔隙周围产生压力,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 了的裂隙更深的渗入岩石的内部,并再次冻结成冰。冻结,融化反 复,不断加深扩大裂隙,使岩石崩裂成岩屑,又称冰劈作用。
高山流石滩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 区特有的独特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 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
盐结晶作用引起的蜂窝状风化
建筑物上的石头的盐风化
盐类结晶造成的干裂
化学风化
化风化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氧化碳等 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 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的作用。
• 化学风化作用残留物的特点: – 松散 – 出现富铁、铝、硅的化合物, 如褐铁矿、铝土矿、 高岭土、蛋白石等。
正流至因石于为滩如有上何这的利样植用强物宝的们贵生如的存何阳能对光力抗,,恶有即劣些使的流在环石冰境滩雪呢植满?物山首,的先如冬是高季山低,大矮低戟,矮、木的冰秀垫岛于状林, 植风蓼物必等也摧,不之叶必,片担在内心狂堆寒风积风肆了的虐较侵的多袭环的,境花它里青们,素外长等层高色致就素密是,的一使枝种叶叶罪片可过呈以。现像紧出冲贴紫锋地红衣面色一、, 样周这抵身样御被既风毛可雪则以,是避植免常株紫见表外的层保光之暖的下伤手是害段枯,萎各又的种能枝雪够叶莲吸,、收这雪更些兔多陈子的年就热老是量叶身。有披而着棉喜抓毛马绒大 衣衣拉一的雅样典岩保范梅温。:的至哪功于怕能流一,石小保滩块护植积粗物云大的短的暂根主地系根遮,不挡通被住常冻阳有伤光两。,大到花类了就特夏会化季闭方,合向在,午直一后类 太是到阳向云辐纵朵射深挪强发开烈展,的,日时地光候下再,根度垫系照状的射植深到物度植表通株层常上的能,花达岩叶到梅又地的有面花着植朵隔株才热高会的度重功的新能开5倍,放以保。 证上同植,样株用敏内以感部牢的温固还度地有虽扎龙然下胆高地,于基非环;但境另没,一有但类日尽则光量不照不深射灼入不伤,开组而花织是,器在就官地连;下被当十相入至机夜数或温十 度厘手降米的低的阴,深影垫度遮状,挡植住形物,成则龙和又胆地变的面回花平储都行存会发热迅展量速的的闭横小合走温,根室良网,久络从不—而见流保重石证新滩内打的部开碎环。石境极 的易稳松定动。,根网可以将风险分摊,便于在植株被连根拔起之后重新扎 根生长。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风化壳类型: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
特点:温带半干旱,有机酸起积极作用,碱金属元 素析出和碳酸盐的富集(主要是CaCO3)
温带 半干旱气候
标志性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蒙脱石。
/wikipedia/commons/e/ef/China_100.78713E_35.63718N.jpg
寒带气候
风化壳类型:岩屑(或机械)型风化壳 特点:气候严寒,岩石受微弱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 破坏,元素迁移作用弱,以机械破坏为主。 高山 高寒气候
标志性矿物:经轻微化学变化的岩石。
/wikipedia/commons/e/ef/China_100.78713E_35.63718N.jpg
4. 水解作用:在水中电离的矿物阴离子或阳离子与H2O离解成的H+和OH-相
互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作用反应不可逆,通常是水中的 H+臵换矿物中碱金属离子,因此,发生水解作用的矿物主要是弱酸强碱盐组成 的矿物。水解作用导致矿物分解和岩石破坏,在表生地球化学中具有重 要意义。
Mg2SiO4+ 4H2O
可迁移的元素 略可迁移的元素
实际不可迁移的元素
Al、Fe、Ti
SiO2(石英)
受气候控制,迁移能力与温度和湿度成正比
岩石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与矿物自身化学性质、元素组成、形成环境及其颜色
有关。
矿物抗风化能力的规律:
自然元素 > 氧化物、 氢氧化合物 > 硅酸盐、 硫化物 > 硫酸盐、卤化物
岩石抗风化能力的规律:
2. 氧化作用:矿物与大气或水中的游离态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的作用。
铁帽
赤铁矿
针铁矿
氧化作用所能达到的地带,称为氧化带,深度随岩石性质、裂隙发育程度和地 下水情况而异。

9第九章 风化作用

9第九章 风化作用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在原
地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它使岩石裂开或崩解, 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块,但其成分却未发生显著 的变化 温差风化 冰劈作用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层裂或卸载作用
4
温差风化
• 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 性的变化而使岩石崩解 的过程 • 温度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对温差风化作用影响较 大,变化速度愈快、幅 度愈大,岩石的膨胀和 收缩交替得也愈快、伸 缩量也愈大,岩石破碎 得也愈快,所以这种风 化作用在干旱的沙漠地 区最为常见
8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 指充填于岩石孔隙、裂隙中含盐分的溶液, 因水溶液浓度的变化,盐类出现结晶和溶 解使岩石破碎的过程 • 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原理类似于 冰劈作用
9
层裂或卸载作用
• 埋藏在地壳较深处的岩石,如岩浆岩、变 质岩、沉积岩,都承受上覆岩石重量而产 生的静压力,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地壳运 动、剥蚀作用、人工采石等),上覆岩石 被剥蚀掉而出露地表,岩石就因卸载而产 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作用,从而形成一系 列平行、垂直地表的裂隙,促使岩石层层 剥落和崩解,这种现象称卸载作用
12
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
• • • • 指水和矿物相结合的一种化学反应 以(OH)-离子团的形式出现在新组分中 常见的是长石被水解的作用 4KAlSi3O8+6H2O→Al4(Si4O10)(OH)8+8SiO2+4K OH
• 在潮湿气候条件下高岭石还会进一步被水解,最 后形成铝土矿和二氧化硅,其中二氧化硅呈胶体 溶液移走,铝土矿则残留下来
15
化学风作用(氧化作用)
16
水化(水合)作用
• 有些矿物与水接触后,吸收一定数量的水到矿物 组成中,成为结晶水或结构水,并形成一种 含水的新矿物,这种作用称为水化作用 • 水化作用改变了原有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形成一 些硬度低的新矿物,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同 时水化作用过程中,矿物体积常常要膨胀,还会 出现风化矿物对周围岩石产生的巨大推挤力,从 而引起周围岩石的机械风化 • 硬石膏 石膏

地球科学概论第九章 风 化 作 用

地球科学概论第九章 风 化 作 用

第一节风化作用类型一、风化作用概述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过程-风化作用。

根据风化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风化作用类型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过程-物理风化作用。

如,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和盐类物质结晶等均使岩石由大变小,以至完全破碎。

物理风化作用方式-热胀冷缩由于温差影响,尤其短时间温度骤变,岩石强烈热胀冷缩,发生破碎和剥落。

在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达70℃以上。

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差异性膨胀破坏了矿物间结合力,是岩石发生碎裂的主要原因。

冰劈作用水结冰时体积增加。

岩石裂隙中充填水,当温度降至0℃,水结冰过程发生膨胀,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使岩石裂隙增多导致岩石崩裂。

层裂作用地下深处岩石,当上覆岩层被剥蚀,出露地表时压力消除,产生向上的膨胀力,形成平行于地面的裂隙。

盐类的潮解和结晶盐类物质夜间吸收水分溶解,白天蒸发失水结晶。

溶解与结晶交替。

(二)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受水、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地表岩石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的作用过程。

作用方式: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作用等。

溶解作用水是溶剂,含有一定量的O2、CO2及其它物质,具较强的溶解能力。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方解石>白云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长石>石英。

温度对矿物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热带地区雨水充沛、气温高,岩石风化速率高。

水化作用矿物与水作用,吸收水分子加入到矿物晶格中,形成含水矿物。

如,CaSO4 + 2H2O CaSO4 ? 2H2O硬石膏石膏硬石膏转变为石膏,体积膨胀60%,对围岩产生压力。

同时,石膏溶解度较大,更加速岩石的风化和分解。

水解作用发生水解,形成含OH-的新矿物。

造岩矿物中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易发生水解作用如:4K[AlSi3O8] + 6H2O Al4[Si4O10](OH)8+8SiO2+4KOHAl4[Si4O10](OH)8 + nH2O 2Al2O3?nH2O+ 4SiO2 + 4H2O溶于水中的CO2形成CO32-和HCO3-,与矿物中金属阳离子结合成易溶的碳酸盐而随水流失,原有矿物发生分解:CaCO3+CO2+H2O Ca2++2HCO3-4K[AlSi3O8] + 4H2O +2CO2 Al4[Si4O10](OH)8+8SiO2+2K2CO3氧化作用矿物中某些元素与氧结合形成新矿物:黄铁矿(FeS2)-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褐铁矿[Fe(OH)3]磁铁矿(Fe3O4)-褐铁矿[Fe(OH)3]大部分岩石和矿物中含有铁,氧化后使风化岩石表面常呈紫红色和铁褐色。

第九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第九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二、风化作用的产物
土壤层 残积层 半风化层
风 化 壳 剖 面
基岩
二、风化作用的产物
二、风化作用的产物 5. 土壤:地球表面陆地上 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一般是在风化壳和松散沉 积层的基础上,经生物及 其它风化作用的综合改造 而形成的。 一般地,自上而下可 分为表土层、淋积层和淀 积层。
淀积层 淋积层 表土层
一 、风化作用的类型
(二)化学风化作用
岩石在原地由于化学反应使其 发生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发生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形成新矿物。包括水解、水化、 形成新矿物。包括水解、水化、 溶解、氧化、碳酸化作用等。 溶解、氧化、碳酸化作用等。 1.水溶液的作用 水溶液的作用 (1) 溶解作用 Solution) 溶解作用( (2) 水化作用(水合作用) 水化作用 水合作用 (hydration) (3) 水解作用 hydrolysis) 水解作用( (4) 碳酸化作用 Carbonation) 碳酸化作用( 2.氧的作用----氧化作用 .氧的作用 氧化作用
流失
H2O可以离解出 +和OH可以离解出H 可以离解出
CO2溶于水时 CO3 2-和HCO3碱金属 易溶于水的碳酸盐及碳酸氢盐
一 、风化作用的类型
2. 氧化作用
地壳表层最常见的化学风化作用之一 4FeS2+14H2O+13O2→2(Fe2O3·3H2O)+8H2SO4 (黄铁矿) (褐铁矿)
铁帽:一些金属硫化物矿床常伴生黄铁矿, 铁帽:一些金属硫化物矿床常伴生黄铁矿,其风化后 成为疏松的褐铁矿,使露头呈红褐色、黑褐色,指示 成为疏松的褐铁矿,使露头呈红褐色、黑褐色, 其下埋藏有原生硫化物矿藏。 其下埋藏有原生硫化物矿藏。
差异风化( 差异风化 differential weathering)----由于岩性不同导致风化速度不 同,使岩面或地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现象。

《风化作用》课件

《风化作用》课件
氧化碳等与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分解。
分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总结词
物理风化主要包括机械破碎和热胀冷缩等现象,而化学风化则涉及到矿物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的化学反 应。
详细描述
物理风化主要通过机械方式使岩石崩解,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使岩石产生裂缝,或者冰冻和干燥引起的 应力变化,使岩石碎裂。而化学风化则是由岩石中的矿物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分解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岩石的成分和结构,使其逐渐分解成碎屑和土壤。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风化作用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风化作用的研究也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环境保护的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会分泌出酸性和碱性物 质,对岩石进行腐蚀和分解。
03
风化作用的影响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化作用会导致地表 岩石破碎、分解,形 成大小不一的碎屑。
风化作用还会导致地 表起伏不平,增加地 表的粗糙度。
这些碎屑在重力作用 下逐渐堆积,形成各 种地貌,如山丘、峡 谷等。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和土壤中的 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化学反
人类活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涉及到土地利用、采矿、水利 工程、交通建设等多个方面。例如,采矿活动会破坏地表 的岩石和土壤,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会导致土壤和岩石的 移动和变形,这些都会促进风化作用的进行。
风化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风化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了解风化作用的机理和过程;加强应用研究, 将风化作用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将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研究风化作用。

第九章风化作用

第九章风化作用

各种风化作用的关系 • 同时发生、 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 物理风化使岩石破碎,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水溶 液的渗透,为化学风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化学风化溶解了岩石中易溶物质,改变了岩石的 物理性质(致密疏松)从而加速了物理风化的进 行。生物风化则总是与各种物理化学风化作用配 合发生的。
• 但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表现的风化类型的强弱、 主次程度不同。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 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 一、气候条件
• 二、地形条件
• 三、岩石性质
一、气候因素 • 气候通过气温、降雨量、生物繁殖 状况而表现。气候的分带性:由纬 度、地势、距离海洋远近等控制。
气候影响到
地表温度 降水量 降水性质 水溶液性质 生物活动状况
4.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 (1)地壳运动与古地理:长期稳定或隆起,风化壳得以 充分发育,古风化壳代表古代沉积间断,发育构造运 动。 • (2)古地理:陆地,不同气候条件,风化壳特征不一。 • (3)矿产:残余型矿床,残积砂矿床(金、金刚石)。 • (4)工程建设:对近代埋藏的风化壳应填重对待。某水 库工程对风化壳厚度估计不够,蓄水后坝下渗漏严重 。
复习
九、风化作用
• 风化作用的概念
• 风化作用类型(机械风化、化学风化、生物 风化),具体的类型 • 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性质 • 残积物、风化壳、风化壳剖面、矿产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植物和细菌在陈代谢中常常析出有机
酸及CO2。这些物质一方面酸化土壤,
另一方面腐蚀岩石。生物死亡后,腐 烂分解形成一种腐植质(胶状的物质), 是一种有机酸,对岩石起腐蚀作用。
地壳表层岩石经机械破碎,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松 散物,再经过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加了有机 物质-腐殖质,这种具有腐殖质、矿物质、水和 空气的松散物质叫做土壤。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有些矿物可被完全溶解: CaCO3 + CO2 + H2O = Ca2+ + HCO3-
溶洞(贵州)
(3)水化作用: 有些矿物与水起反应,吸收水分子形成新的矿物。
例如:硬石膏与水作用后形成石膏,体积增大60%, 对周围岩石产生很大压力,因而促进了物理的破坏作用。
CaSO4 + 2H2O = CaSO4· 2H2O 硬石膏 石膏
经过水化作用而形成的石膏较硬石膏的 溶解度要大得多,加速了石膏被水的溶解。
(4)水解作用:
矿物与含有自由离子H+和[OH]-的水作用,能使矿 物的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从矿物中解脱出来,因而 破坏了矿物。 例如:正长石与水作用,可使正长石中的钾形成 KOH溶于水中,正长石最后变为高岭石而被破坏。 4KAlSi3O8 + 6[H + + (OH) - ]=Al4Si4O10(OH)8 + 8SiO2 + 4KOH 正长石 离解水 高岭石
一般的残积土的特征
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成土状,锹镐易开挖,干钻易钻进,具可 塑
全风化花岗岩的特征
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 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孔隙水和裂隙水有何特征?
:主要赋存在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在堆积平 原和山间盆地内的第四纪地层中分布广泛。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的重要供水水源。孔隙水的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决定于沉积 物的类型、地质构造和地貌等。不同成因的沉积物中 ,存在着不 同的孔 隙水 。在山前地带形成的洪积扇内,近山处的卵砾石层中 有巨厚的孔隙潜水含水层;到了平原或盆地内部,由于砂砾层与 粘土层交互成层 ,形成承压孔隙水含水层 。在平原河 流的中 、 下游地区的河床 相的砂砾层中,存在着宽度和厚度不大的带状孔 隙水含水层。在湖泊成因的岸边缘相的粗粒沉积物中,多形成厚 而稳定的层状孔隙水含水层。在冰川消融水搬运分选而形成的冰 水沉积物中,有透水性较好的孔隙水含水层。深层孔隙承压水往 往远离补给区。离补给区越远,补给条件越差,补给量有限,故 深层孔隙承压水的开采应有所节制。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与孔隙水相比较,它分布不 均匀,往往无统一的水力联系。是丘陵、山区供水的重要水源, 也是矿坑充水的重要来源。按含水介质裂隙的成因,可分为风化 裂隙水、成岩裂隙水与构造裂隙水。按埋藏条件,可以是潜水或 承压水。按裂隙水的水力联系程度分为风化壳网状裂隙水、层状 裂隙水和脉状裂隙水。与孔隙水比较,裂隙水分布不均匀,水力 联系不好,介质的渗透性具有不均一性与各向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石场中岩石的席理
(2)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发生剥离作用 )岩石、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长期的昼 夜、季节性温差变化的影响下,岩 体表里受热不均,胀缩交替,反复 进行,致使岩体表里间产生裂隙甚 至崩解成碎块。
岩石热胀冷缩导致岩石 破坏过程示意图
(3)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引起冰劈作用 ) 冰劈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冻结成冰,使岩石受撑而破裂 的作用。
类型 碎屑型 硅铝—氮化物 硫酸盐型 硅铝—碳酸盐 型
气候条件 寒带及高山 寒冷气候区 干旱气候
标型元素
标型矿物 原生矿物
风化作用程度标志 物理风化形成的碎屑物
Cl、Na、 岩盐、硝石、芒硝、 Na、Ca、Mg析出的形 S(Ca、Mg) 硬石膏等 成氮化物,硫酸盐富集 Ca、Mg (Na) 碳酸盐、芒硝、高 岭石、有时有锰的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及粘土矿物 二氧化硅部分流失、主 要聚集Ca、Mg碳酸盐, Mg、Na元素部分聚集
褐铁矿
黄铁矿
常见的金属硫化物中往往共生 有铁的硫化物,在地表风化形成 残留原地的褐铁矿顶盖,叫“铁 帽”。
(2)溶解作用 )
水是天然的优良溶剂。水分子是偶极分子,能与偶极型或离子型的分 子相结合。大部分矿物是离子键型化合物,当其与天然水接触时,部分 易溶离子脱离矿物进入水中,呈溶解状态被水带走。矿物的溶解度取 决于矿物的化学特性,以及温度、压力、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和pH值等。 卤化物类、硫酸盐和碳酸盐类矿物为易溶或较易溶矿物,而硅酸盐类 矿物为难溶矿物。溶解作用可以选择性地带走岩石中的易溶矿物,留 下一些空洞;也可以把可溶性单矿物岩溶解殆尽,而难溶物质则残留 原地。 常见矿物的溶解度从大到小顺序为: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和植被。
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 黑土和黑钙土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低、冰冻期 长,年降水量不大,约 400~500mm 主要特征 分布地区 腐殖质丰富,颜色深灰到 东北北部 黑色,化学风化程度较浅, 黑土中有二氧化硅粉末, 黑钙土中含有碳酸结核
红壤、黄壤、砖 红壤
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各种风化过程非常强烈, 华南地区,包括东南沿 土壤中腐殖质较少,但黄 海、云贵高原、四川盆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 1200~2500mm气温较 壤中较多,土中富含铁铝, 地及喜马拉雅山南麓 高 土壤呈酸性 温带季风气候,夏暖冬 凉,年降雨量 500~750mm 风化较强,腐殖质多在表 层,粘土矿物多,土层粘 性大,在底部有钙质积聚 层,土壤呈酸性 东北的东部,华北地区, 江淮地区,秦岭山地
(5)碳酸化作用 )
碳酸化作用——当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时,水溶液中除了含有氢 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还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它们遇碱金属 及碱土金属后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的作用。 如钾长石经碳酸化作用后分解成高岭土、蛋白石和碳酸钾等 ,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4 KAlSi3O8 + 2CO3 + 4 H 2 O Al 4 ( Si4 O10 )(OH ) 8 + 8SiO2 + 2 K 2 CO3 →
(1)岩石释重引起的剥落或崩解作用 ) 地下深处的岩石都承 受着上覆岩层的巨大 静压力,岩石内部质 点在围压下呈紧密排 列状态,一旦上覆岩 层遭受剥蚀而升至地 表,岩石因卸荷而释 重,岩体趋向于向上 或向外产生膨胀,形 成与地表近于平行的 裂隙,叫做席理,从 而使岩石表层产生层 状剥落或发生崩解。
一、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 地仅发生机械破碎的风化作用,又称机械风化 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的释重和 温度的变化,主要作用方式包括崩解作用、剥 离作用、冰劈作用、结晶撑裂作用等。 在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矿物、岩石的物质成 风不发生变化,只是由整体或大块崩解为大小 不等的碎块。
球状风化产生的条件:
发育纵横交错的节理; 厚层状或块状的岩石; 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难于溶解的岩石类型。 球状风化
(a)岩石被节理条切割
(b)球状风化初期
(c)球状风化晚期
球状风化的发育过程
(3)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较稳定的地区,地形平缓,风化作用得以持续缓慢 的进行,风化的深度比较深; 构造运动上升地区,剥蚀作用强烈、地面切割破碎,地形陡 峭,风化产物易于转运,因而风化层较薄。
(1)氧化作用 )
矿物中的变价元素与大气中和水中的游离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地表稳定的高价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作用。 氧化作用是地壳表层充气带中最常见的风化方式。 自然界中的有机物、低价氧化物及硫化物容易发生氧化作用, 如黄铁矿在表生条件下,极易风化为褐铁矿,其化学反应式如 下:
FeS 2 + H 2 O + O2 Fe(OH ) 3 + H 2 SO4 →
渗入岩石裂隙的水,在气 温降到0℃以下时结成冰, 0 体积膨胀约9%,对两壁 施加的撑胀压力达(94~ 196)×106帕。气温回升 到0℃以上,冰融化为水, 渗入新裂开的部位。气温 在0℃上下波动,冻结-融 化反复发生,最后岩石裂 为碎块。
冰劈作用示意图
在冰岛 冰岛南部的一块岩石因冻融风化而分解 冰岛
降水量和温度从极地到 赤道呈上升的趋势,植 被主要分布于温带和赤 道热带地区。地表的气 候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决定了地表风化作用的 速度、风化作用的方式 以及风化的产物也具有 明显的分带性。
地表气候带与风化作用关系的示意图
二、地形因素
地势的高低,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的不同高度上有不同的气 地势的高低 候带; 阳坡、阴坡,山脉坡地的朝向造成不同的局部小气候,因 阳坡、阴坡 而风化类型、风化产物有不同。 地形的陡缓,直接影响风化作用的进展状况和风化产物保 地形的陡缓 存条件。地形平缓,地下水位高,有利于化学风化和风化产 物的保存,残积层厚利于风化作用发展到最后阶段。地形 陡峻,利于水的排泄,元素容易迁移,风化产物不易保存, 因而残积层薄,物理风化比较显著。
三、地质因素
(1)岩石类型和矿物成分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不同,岩浆岩中先结晶出的 矿物更容易风化,石英抗风化能力最强; 不同岩石抗风化能力不同,沉积岩比岩浆岩和变 质岩更难风化。 差异风化——由于岩性不同引起的风化程度的差 异现象。
(2)岩石的结构和地质构造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同一种岩石其结构不同抗风化能力也存在着差异。 细粒、等粒的岩石较粗粒、不等粒岩石抵抗物理风化能 力强些; 断裂构造发育的岩石更容易风化; 岩石裂隙发育使其更容易风化;
第九章 风化作用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 风化壳与土壤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指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条件下, 坚硬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风化作用 柱状节理 根据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方式及其产物的特点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岩石的性质是影响风化作用的内在因素,决定 了风化产物的性质; 气候条件是影响风化作用的外在因素,决定了 风化作用的方式和强度。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质 等
一、气候因素
影响风化作用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量和温度。 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较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 的进行;温度的升高可加快各种化学反应的速度,有 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
盐结晶作用引起的蜂窝状风化
建筑物上的石头的盐风化,位于马耳他上的戈 佐(Gozo)岛
沙岩上的盐风化,位于阿塞拜疆上的科布斯坦
二、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氧和水溶液使地表层的岩石、矿物 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氧和水溶液。主要的 作用方式包括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合作用、水解 作用、碳酸化作用等。 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包括新形成的矿物、溶液物质母 岩中性质稳定的物质。 在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不仅岩石发生破碎、崩解, 而且在温度及含有化学组分的水溶液影响下,岩石的 物质成分也将发生变化,这与物理风化作用有着本质 的区别。
4 KAlSi3O8 + 6 H 2 O Al 4 ( Si4 O10 )(OH ) 8 + 8SiO2 + 4 KOH →
正长石 高岭土
Al 4 ( Si4 O10 )(OH ) 8 + mH 2 O 2 Al 2 O3 • nH 2 O + 4SiO2 + 4 H 2 O →
高岭土 铝土矿
(4)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 结晶撑裂作用 )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结晶撑裂作用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蒸发量大,岩石裂缝中 的含盐溶液易于饱和而 结晶,结晶时体积增大, 对两壁也施加压力。当 空气湿度增加时,已结 晶的盐类又潮解为溶液, 进一步渗入岩石内部。 盐类的结晶-潮解反复进 行,使岩石破裂。
硅铝—铁质— 铝土型
热带、亚热 带湿润气候
Al、Si、 Mn、Fe
三、土壤
பைடு நூலகம்
土壤是指含有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的松散堆积物。 土壤的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这是土壤与其他松散堆 积物的主要区别。 土壤在垂直剖面上可以划分为三层: 表层(A层),土壤顶部,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植物 的根部常残留其中; 淋积层(B层),表层下部,腐殖质和部分矿物物质被 淋滤,颜色变浅; 淀积层(C层),淋积层下部,上部淋滤下来的矿物和 腐殖质沉淀于此。 再往下就是残积层和半风化的岩石层。
3层

古风化壳——风化壳被后来的堆积物覆盖而得以 保存下来,我们将这种地史时期形成的风化壳叫古风化壳。 在地层剖面中的古风化壳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生过沉积间断的最好 标志。
二、风化壳的主要类型
碎屑型风化壳,在寒带及高山寒冷气候区,以机械风化为主; 硅铝—氮化物硫酸盐型风化壳,在干旱气候区,以机械风化为主; 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以机械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弱; 硅铝—粘土型风化壳,温带森林湿润气候区,机械、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并行; 硅铝—铁质—铝土型风化壳,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机械、化学和生物风化 作用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