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规范及操作流程(1)

合集下载

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操作规范以下是静脉输血器的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 检查输血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清洁输血器以确保卫生。

-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液体和输血袋。

2. 消毒:-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确保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

- 准备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对输血器的连接部分进行消毒。

3. 连接输血袋:- 拆下输血袋的保护盖,并用消毒剂擦拭输血袋的连接部分。

- 将输血袋连接到输血器的连接管道,并确保连接部分牢固。

4. 排气:- 按照正确的方法将输血器连接到输血者的静脉通路。

- 打开输血器的排气装置,排出空气使输血器内部充满输血液体。

5. 开始输血:- 确认输血前的相关信息,如输血速度、输血时间等。

- 将输血器调整到正确的流速,并维持恒定的输血速度。

- 监测输血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6. 结束输血:- 在输血完成后,关闭输血器的流量调节器。

- 仔细分离输血袋和输血器,并妥善处置。

- 记录输血过程的相关数据,如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流程以下是静脉输血器的基本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输血器和所需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消毒: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对输血器的连接部分进行消毒。

3. 连接输血袋:将输血袋连接到输血器的连接管道,并确保连接部分牢固。

4. 排气:将输血器连接到输血者的静脉通路,并排空内部的空气。

5. 开始输血:调整输血器的流速并监测输血者的生命体征。

6. 结束输血:关闭输血器的流量调节器,并妥善处理输血袋和输血器。

请严格按照以上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静脉输血器的使用,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评估:核对、解释。

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了解输血目的及作用,血液制品的种类,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准备遵医嘱给予抗组胺或者类固醇药物。

为病人测量体温,问二便,准备好输液架。

核对医嘱:输血种类、量,输血前用药,配血单血型用物准备:一次性输血器、0.9%生理盐水、同型血液及配血单、12号备用头皮针头其余用物同密闭式输液法,放置有序,整齐,便于使用治疗室双人核对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

三查:一查血的有效期,二查血的质量,三查输血装置核对血液制品是否完好。

(治疗室)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品种和剂量。

输血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及血型。

再次核对输血前再次核对血袋包装、血液性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及配血报告单上的各(病床旁)项信息,检查血袋有没有破坏渗漏及血液有没有溶血征象,确定无误方可实施输血贴标签血袋及配血单上贴上相应标签。

再核对姓名、协助患者取适合体位挂补液检查生理盐水有效期、有否漏水,消毒输注口插入输液管(检查有效期、有否漏气)挂于输液架上排出的药液盛于医治碗内排气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排净管内小气泡备输液贴戴手套脉选静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止血带,开口向上选择适合血管范围:直径5×5cm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连接8号以上的头皮针再次排气查对、进针核对进针:与皮肤呈20°角见回血降低角度再进少XXX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固定输液贴:针翼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胶布、小纱:胶布贴针翼小纱盖于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贴于小纱上输液管贴于前臂上接血:核对无误血袋平放于治疗车上撕接血开胶套刺入输血管针头确定无渗漏挂于输液架上前15分钟:不跨越20滴/分钟的速度滴注,15分钟后,若无不良回响反映产生,则按医嘱调速,成人:40 ~60滴/min调滴速老人、儿童:20 ~ 40滴/min,根据病情、年龄小儿:输血速度宜慢,一般每分钟输入1-2ml,新生儿:每分钟不超过8-10滴严重血容量缺乏者:应按照病情需要快速输血。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给身体补充缺少的血液或输注药物。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简要的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核对医嘱:核对医生的输血医嘱,并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查对输血血液:通过条码扫描机或其他验证方法,查对输血袋上的信息,包括献血者的血型、血液类型、过期日期等,确保与医嘱一致。

- 核对患者身份:与患者核对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确保与医嘱一致。

- 洗手:对手部进行必要的手卫生,戴上无菌手套。

2. 设置输血装置:- 选择适当的输血装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输血装置,包括输血芯片、输血袋、输血管等。

- 检查输血装置完整性:检查输血装置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检查输血管是否畅通。

3. 插穿静脉导管:- 找到合适的静脉:找到适合插穿静脉导管的静脉,通常选择手臂上的腕静脉或肘静脉。

- 皮肤消毒: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插针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可能的细菌。

- 麻醉:使用麻醉剂麻醉插针部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插入导管:用针刺穿静脉,并以导管替代针头,确保血液顺利流入。

4. 开始输血:- 检查输血装置无空气:确保输血装置中无残余空气,以免引起气栓。

- 使用适当的输血速度:根据医嘱,调节输血速率,并逐渐增加至最终速率。

- 监测患者状况:开始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 定期更换输血装置:根据医嘱和输血设备的规定,定期更换输血装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5. 监测输血过程:- 监测输血速度:定期检查输血速度和输血装置的流量,确保以正确的速率输注血液。

- 观察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发热、呼吸困难等,及时采取措施。

6. 输血结束:- 断开输血管路:当输完指定的输血量后,轻轻拧松输血管路,断开输血装置与患者的连接。

- 观察患者状况:输血结束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如血压下降、头晕等。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静脉输血技术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其目的是:①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回升血压,促进循环。

②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促进携氧功能。

③增加血红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

④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

⑤补充各种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⑥促进骨髓系统造血功能。

【操作评估】1. 评估医嘱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当面核对患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或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查对输血卡、交叉配备单,血型、交叉配备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输血剂量。

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感染等,静脉是否显露、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3)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合作程度,有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 4)健康知识:了解患者对静脉输血的认识及接纳程度。

3. 环境评估与准备环境要求清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符合输血要求。

4. 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静脉输血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着装整洁,熟悉患者病情。

5. 用物准备与评估(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注射盘内放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缸、一次性输血管1套、等渗无菌盐水、同型血液、交叉合血化验单、网套、止血带、治疗巾、小枕、弯盘2个、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启子、砂轮、剪刀、输液卡、输液架、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便盆。

(2)取血时准确核对: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查血液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和年龄特征、病历号或病室门急诊号、血型、诊断、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在交叉配备试验单上签名。

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

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

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补充失血、改善贫血等症状。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确保输血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以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1. 确认医嘱。

在进行静脉输血前,首先需要确认医生的输血医嘱,包括输血的血液成分、数量、速度等信息。

同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的患者与医嘱一致。

2. 准备输血器材。

接下来需要准备输血所需的器材,包括输血管、输液器、输血袋、消毒棉球、胶布等。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确保输血器材的清洁和无菌。

3. 穿刺静脉。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可以选择患者的前臂静脉或手背静脉进行穿刺。

在进行穿刺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然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穿刺。

穿刺后,需要固定输血管和输液器,确保输血管的通畅和固定。

4. 开始输血。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输血。

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需要根据医嘱控制输血速度,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5. 输血结束。

当输血完成后,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并拔除输血管。

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没有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在停止输血后,需要妥善处理输血器材,包括输血袋、输血管等,确保无菌和安全。

6. 记录和观察。

最后,需要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的时间、数量、速度、患者的反应等内容。

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输血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稳定。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可以确保静脉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在进行输血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输血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临床医护工作有所帮助,确保静脉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静脉输血流程

静脉输血流程

静脉输血流程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促进康复。

在进行静脉输血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输血的流程,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操作,保障患者的健康。

1. 患者评估。

在进行静脉输血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方面的了解,以及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静脉输血,以及确定输血的血液成分和数量。

2. 输血准备。

在确定患者适合进行静脉输血后,需要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

包括血液成分、输液器、输血管等设备和物品。

同时,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输血医嘱,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输血操作。

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手部卫生,戴上手套,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设备和物品。

然后,将输血管插入患者的静脉内,连接输液器和输血袋,开始进行输血。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4. 输血监测。

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

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5. 输血结束。

当输血完成后,需要及时停止输血,拔除输血管,做好输血现场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观察和护理,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6. 输血记录。

在完成输血工作后,需要及时做好输血记录。

包括输血的血液成分和数量、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观察情况、患者的输血反应等内容。

输血记录是对输血过程的一种重要总结和反馈,也是对患者安全的一种保障。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清晰地了解静脉输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遵循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做好输血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补充体内缺少的血液成分或血容量。

正确的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静脉输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医嘱,确认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血的具体情况;b. 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c. 准备所需物品,包括输血袋、输液管、静脉置管器材、消毒酒精棉球、手套等;d. 在安静、整洁、明亮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区域清洁。

2. 输血前准备a. 与患者沟通,解释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获得患者的同意;b. 评估患者的静脉条件,选择适合的静脉置管部位;c. 静脉置管前进行手部消毒,佩戴洁净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

3. 静脉置管a. 选择静脉置管部位,通常在前臂内侧或手背表面;b. 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置管部位,确保无菌;c. 使用适当的置管器材,穿刺患者的静脉,将输液管连接至静脉置管;d. 确定置管位置,避免漏血或血管外渗;4. 输血操作a. 将预备好的输血袋连接至输液管,检查连接是否牢固;b. 开启输血袋的流速控制装置,设定合适的输血速度;c. 监测患者的输血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5. 输血后处理a.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袋的流速控制装置;b. 拆卸输血袋和输液管,进行正确的处置;c. 对患者的静脉置管部位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出血或渗漏;d. 记录输血的详细情况,包括输血开始和结束时间、输血量、患者的反应等。

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静脉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需要建立相应的评分标准,对静脉输血过程进行评估和监测。

1. 输血反应评分a. 评估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皮疹等,根据严重程度进行评分;b. 根据患者的输血反应评分,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2. 静脉置管评分a. 评估静脉置管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渗出、漏血等情况;b. 对静脉置管的穿刺部位、固定情况、血管状况等进行评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穿刺置管)是一种通过皮肤直接插入到静脉内的导管,
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PICC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
的医疗操作,下面将介绍PICC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
患者身份和医嘱内容。

检查PICC导管是否通畅,准备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药物。

接着,进行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应先洗手,然后戴上手套,用
含氯己定的皮肤消毒剂对患者手臂进行消毒,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然后,准备输血器材。

将输血袋挂在输液架上,连接输血管和
输血针,调整输血速度和压力,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药物和辅助器材。

接下来,进行PICC导管连接。

将输血管插入PICC导管的连接口,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血或感染。

然后,进行输血操作。

打开输血器材的夹子,开始输血,注意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速度,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压力,确保输血
顺利进行。

最后,进行术后处理。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器材的夹子,拔
出输血管,用无菌纱布和胶布包扎伤口,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效
果,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部消毒、准备输血器材、PICC导管连接、输血操作和术后处理等步骤。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也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配合和沟通,以确保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血操作规范及流程
【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血液循环。

2.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输入新鲜血液,补充血浆蛋白,改善营养状态。

5.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增加机体抵抗力。

6.排除有害物质,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态。

【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用物一套、弯盘、血液制品、配血单、生理盐水、注射器和针头、止血带、治疗巾、无菌棉签、胶布、医嘱卡、输液卡、砂轮、开瓶器、一次性输液器一套、另备输液架、笔、手表、一次性手套。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所输入血液制品的种类。

2.告知患者常见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不可随意调节滴数,注意保护输液部位,如有异常或出现不适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
1.在取血及输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在输血时,一定要由两名护士根据需查对的项目再次进行查对,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血液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3.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4.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对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衰患者应谨慎,滴数宜慢。

5.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

6.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以备患者在输血后发生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时检查、分析原因。

【相关知识】
1.常见输血反应:①发热反应②过敏反应③溶血反应④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2.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①一般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发生②畏寒、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
③可伴有皮肤发红、头痛、恶心、呕吐。

④症状持续1-2h后缓解。

3.输血前准备
(1)备血:根据医嘱抽取血标本,与已填写的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往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采血时不能同时采取两个人的血标本,以免发生混淆。

(2)取血:护士凭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查对无误后,护士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名后方可提血。

(3)取血后:勿剧烈震荡血液,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

不能将血液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不良反应。

如为库存血,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

(4)核对:输血前必须与另一护士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5)知情同意:输血前应征求患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