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合集下载

医院输血流程图

医院输血流程图

医院输血流程图引言概述:输血是医院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输送给患者,以帮助恢复其健康。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医院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输血流程图的五个部分,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血液样本采集、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输血操作以及输血后的监测和护理。

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的输血指征和需要的输血成分: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确定所需的输血成分,如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等。

1.2 患者的血型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以确保输血成分的选择和配型的准确性。

1.3 输血前的准备措施:包括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认输血医嘱、检查输血设备和输血袋的完整性,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管道、输血针头等。

二、血液样本采集:2.1 采集血液样本:护士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通过穿刺患者的静脉或者采用其他合适的方法,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确保采集的血液量满足实验室检测的要求。

2.2 标本标识和保存: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标识,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样本采集时间等信息,并妥善保存,以确保后续的血型鉴定和配型工作的准确性。

2.3 送检实验室处理:将血液样本送至医院实验室进行血型鉴定和血液成分的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3.1 血型鉴定和配型:实验室根据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确定患者的血型,同时进行输血成分的配型,确保输血成分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3.2 交叉配血:在确定血型匹配后,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将患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反应,以排除存在的不良反应风险。

3.3 配血结果确认:根据交叉配血实验的结果,确认输血成分的选择和匹配,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输血操作:4.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认输血医嘱、准备输血设备和输血袋,检查输血管道的完整性和无菌性等。

儿科护理_工作流程图

儿科护理_工作流程图

儿科护理工作流程急诊抢救患儿处置[规要求]使急、危重患儿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抢救、治疗和护理。

[处置步骤](图1-13)1、听到救护车声,接诊护士迅速将患儿接入急诊室,妥善安置在抢救床上,确保患儿安全,通知医。

2.评估病情,注意评估患儿的反应、呼吸、循环,作出抢救判断,及时进行复。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肺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测量体温,及时给氧。

4.配合抢救,按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注意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特殊药品两人核对,安瓿暂保留,待查对后方可丢弃。

做好抢救登记。

5.做好进一步评估和对症处理。

6.电脑通费,通知家长付费、取药,核对患儿用药,补齐抢救药品。

7.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病情观察,准确记录。

8.如需住院,联系有关病房,告知患儿的病情及需准备的抢救用物。

并通知家长办理住院手续。

9.待家长办好住院手续,护士护送患儿至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结果标准】1.患儿家长对于抢救、治疗及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和配合。

2.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3.正确的记录。

4.患儿被安全转送到指定科室。

5.与病区护士做好清楚的交接工作。

图1-3 急诊抢救患儿处置流程一般患儿入院处置[规要求]根据患儿的需要,提供环境舒适的病房。

[处置步骤](图1-16)新患儿入院时须热情、及时接待。

迅速评估患儿的面色及一般情况,若一般情况良好,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置:1.值班护士收下所有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证、住院病历首页。

2.详细核对患儿的、性别、年龄。

3.安排床位,通知主班(责任班)护士准备好备用床。

4.安排家长及患儿就座,测量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并记录。

5.做好病历、床头卡、患儿信息腕带、一览表小卡,将腕带系在患儿手腕部,注意松紧合适。

将患儿及家长带至床位上或治疗室(无空床时),通知医生及主班(责任班)护士接收新患儿,同时向主班(责任班)护士交代必要的病情(如患儿的体温,是否用过退热药等)。

医院用血流程图

医院用血流程图

医院用血流程图在医院中,用血是一个常见的临床操作过程。

为了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内部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用血流程图,以确保血液的有效供应,同时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效果。

下面是一个医院用血的流程图:1.需血申请:当医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确定需要补充血液时,首先要填写一份需血申请表。

该表格需要详细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同时注明血型、用血原因、用血量等重要信息。

2.审批:一旦需血申请表填写完毕,医生需要将其提交给相关的医生或负责补血的科室进行审批。

审批部门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对需血申请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批准供血。

3.供血:如果被审批通过,血液库或相关供血单位将根据需求供应所需的血液产品。

供血单位负责进行血型鉴定,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血液成分,如全血、血小板浓缩物、红细胞悬液等。

4.交接:供血单位将血液产品交付给相关的护士或承担治疗工作的医生。

血液交接时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血液产品与需血申请表上的信息一致。

5.输血前准备:在输血前,护士或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血型,确认患者没有输血禁忌症,准备输血所需的设备和药物。

6.输血:一切准备就绪后,护士或医生开始进行输血操作。

他们会将血液产品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路上,确保血液顺利进入患者的血管系统中。

7.观察和监测:在输血过程中,护士或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他们会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8.输血结束:一旦输血结束,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关闭输血通路,并记录输血的实际用量。

他们还要评估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记录任何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

9.清洁和归档:输血结束后,护士或医生需要清理输血设备和消毒相应的器械。

同时,它们还必须像化验单和其他与输血相关的文件进行归档,以备将来参考。

10.随访: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或护士会进行输血后的随访与护理。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①输血开始时,记录生命体征、输血时间、种类、血型、滴速、核 对者的姓名及输血反应。②输注15分钟后,记录生命体征、调节滴 数及有无不良反应。③输血结束时,记录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
①输血结束后,在血袋上注明结束时间。②取下血袋条形码粘贴在 《交叉配血报告与发血记录单》表格中间空白处。③血袋在2-6℃ 下
由医护人员或护理辅助员将《临床输血与血液申请单》及交叉配 血标本一并下送输血科,并由下送人及输血科接收人员在血标本 交接记录本上进行查对签字。
①配血合格后,再次查看输血医嘱,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体温 ≥38.5℃不宜输血,避免夜间输血)②医护人员或护理辅助员携 PDA
①双人携病历、《交叉配血报告与发血记录单》、血制品、医嘱执 行 单到患者床旁核对“三查十对”(三查:血型(ABO血型、Rh)、 血 液质量(有无凝血、溶血)、血袋有无破损;十对:科室、床号、 姓 名、ID号、年龄、性别、血袋号、血液名称、血量、失效血袋条形码粘贴在 《交叉配血报告与发血记录单》表格中间空白处。③血袋在2-6℃ 下
①测量生命体征。②建立输血通道,先输注30-50ml生理盐水,确 认输注通畅,准备输血。③再次“三查十对”血制品,轻轻旋转将 血制品输入。④开始输血速度宜慢15-30滴/分,观察15分钟后无不 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速度,成年人一般40-60滴/分,儿童酌减, 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衰者应谨慎,速度宜慢。⑤输注两袋以上 血制品时,两袋之间输入生理盐水30-50ml进行冲管。
操作流程 输血前准 备 核对医嘱
标本采集
下送输血 科 取血
输血前查 对
输血时
输血记录 输血完毕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图
注意点与说明
查看《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情况、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

规范输血流程ppt课件

规范输血流程ppt课件
医师签名:
输血疗效评价
_年_月_日_时_分 患者今日复查血常规:RBC:___×10^12/L; HB:____g/L;PLT:____×10^9/L;
APTT_____s;PT____s;患者_______(临床症状)。认为本次输血有效/无效(无效原因 分析________________)
医师签名:
规范输血流程
随着外科手术和创伤救治 医学的快速发展,血源紧张已 经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我 国的临床血液需求量由十年前 800吨增至2010年的4000吨左 右,今后预计还将以上一年基
数的20%增加。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称:“我国临床 不合理用血达50%以上”。我国血液供 应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血液制品 已成为稀缺资源 ,各地频传“血荒”现 象就是当前临床用血形势十分严峻的真 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十分严 峻的真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 传播又使得人们对输异体想血液制品产 生了很大的忧虑。因此,如何安全用血、
• 2.血小板:血液出库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
• 3.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每袋血浆一般 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
• 4.冷沉淀: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快速 度输注。
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应先慢后快,刚开始输血的10- 15分钟,一般不超过2ml/min,再根据病情和 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 速度为5-10ml/min,年老或心脏病病人1- 2ml/min,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 宜慢0.5-1ml/min,记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时 需快速输血,可达50-100ml/min。
目的:交叉配血用的标本必须代表的是病人当前 的免疫状态,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晶体溶液 的分子小, 在血管内 存留时间短
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
常用的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5%GS、10%GS 等渗电解质溶液:0.9 %NS、 5 %GNS、复方氯化钠溶液 碱性溶液:常用4%、1.4%NaHCO3 (呼吸功能不全者限用)、11.2 %、 1.84%乳酸钠(休克、肝功能不全、缺 氧、右心衰或新生儿不宜)


评价

正确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操作规范,准确,能达到治疗目的。 局部无肿胀、疼痛,未出现输液反应。 治疗性沟通有效,病人感到安全,能 够配合。
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
适用于:

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
物,或静脉高营养疗法

周围循环衰竭需测中心静脉压者
输液微粒
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 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
1~15μm , 大 的 直 径 可 达
50~300μm。
输液微粒污染
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
粒随液体进入人体 ,对人 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微粒的来源
溶液水质及原材料 制剂生产过程污染 输液容器材料、玻璃、橡胶塞
输液器具及加药器具
输液环境与操作过程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仔细选择穿刺点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防止硅胶管内发生凝血 穿刺点上的敷料应每日更换,潮湿后要 立即更换,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适用于

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大量液体者 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 需较长时间接受化疗的患者 需测定中心静脉压或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 搏导管的患者

静脉输血操作规范

静脉输血操作规范

静脉输血操作规范【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复合碘医用棉签、污物杯、砂轮、胶布、压脉带)、标准输血器、静脉留置针、敷贴、速干手消毒液、污物桶、锐器盒等。

血袋、交叉配血单、病历本、生理盐水。

一、评估要点1.评估病情、年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输血史、过敏史等;3.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通路的状况。

4.输血过程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二、操作要点1、收到有备血的通知电话,测病人生命体征确认可以输血,通知送血。

2.收到血制品,先三查:检查血袋装置是否完好、血液质量、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核对血型及血袋号与血交叉单是否相符。

3..自身准备及用物准备,符合规范。

4.确认检查输血前免疫四项及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如无报告医生处理。

双人确认电脑的该病人基本信息与血单和血袋是否相符,根据医嘱准备相关用物及药品,持血单双人来到床前。

5.向患者解释输血目的、血液种类,询问有无输血史、输血反应史及血型,评估局部皮肤、血管情况,协助患者排尿、取舒适卧位,挂NS冲管。

6、双人再次与病人或陪人核对腕带信息、血单、血袋信息是否相符,转动血袋混匀,插入输血器,调节血液滴速,先慢后快,根据病人年龄、血制品种类、病情酌情调整滴速。

7.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血型、住院号码,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8.做好宣教,安置病人。

9. 在病历医嘱单、交叉配血单上双签名。

10、输血15min观察患者无不适后,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10、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11、血液输毕,输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

12.做好记录。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输血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3. 告知患者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双人查对:查对血制品名称、血量、有效期;血袋有无渗漏;血制品有无溶血、血凝块。

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流程图 (1)

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流程图 (1)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二、准备1、个人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治疗盘、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1-2个、真空采血管,污物杯、输液贴、一次性治疗巾,试管架、手消毒凝胶、锐器盒3、环境准备:洁净,宽敞,光线适宜三、评估要点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2、是否空腹3、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4、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四、操作程序1、核对医嘱及试管条形码。

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向患者解释目的和注意问题、询问患者是否进食3、一看:初步选择采血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治疗巾、止血带二扎: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末端向上,嘱患者握拳三摸:以手指探明所选静脉的走向和深浅4、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待干,消毒直径范围大于5cm5、再次核对患者检验时间、项目及标本容器是否一致。

6、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

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用胶贴固定蝶翼,采血针另一端与真空管相连,当采集到需要量时反折针头,换采血管,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7、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8、再次核对标本标签条形码内容、床号姓名,撤去治疗巾。

9、协助取舒适卧位,予相关知识宣教,整理床单位,处理生物垃圾,洗手。

五、注意事项1、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电子条形码、腕带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需空腹采血者了解空腹时间、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等3、采集:按无菌操作原则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采试管中(血培养—红管—蓝管—绿管—紫管—黑管)4、操作完毕宣教:穿刺部位压迫力度、时间以不出血为宣,禁止局部按摩5、一般在早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或禁食6h以上采集,输入脂肪乳时应等待8h后采集,否则为脂血6、禁止从输液测肢体采血,避免用力挤压或指腹按摩取血7、同时采集多种标本时,根据采血管的要求依次采集8、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9、采集时血液速勿过快或过慢,以免引起溶血;血液沿着试管壁流入10、标本避免过度震荡及禁止旋转在高温、低温的环境中以免溶血11、注意不同体位采血,检验的结果不同,如:立位比卧位血浆总量少12%12、及时送检13如遇多项检验者,应捆绑送检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图静脉采血考核标准科室:姓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