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主合作课堂模式初探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教学作为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不足。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合作性,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绩。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而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局面。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探讨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和优势。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该教学模式在化学教育中的理论基础,探讨其适用性和可行性;2.探究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评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考察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动力的影响;4.探讨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介绍了自主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其理论基础。
随后详细阐述了实践环节设计与实施,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展示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及效果。
结合实践效果评估,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出了一些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构建更有效的化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实践环节、案例分析、实践效果评估、教学模式的价值、研究展望、总结与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而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性和探究性。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热点之一。
自主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倡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和合作,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借助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旨在通过引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合作、交流,营造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自主合作探究(IPL)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展开探讨,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建立在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
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学生主体性突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是学习任务合作性强。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时要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和交流来促进学习。
三是教学资源多元化。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供应者,学习资源来源多元化,包括书本、网络、实验室等方式。
四是评价形式多元化。
教师不仅通过考试、测验等传统形式进行评价,还包括观察、访谈、日常表现等途径。
1、变革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接受并应用IPL教学模式。
学生也应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调整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设定合适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化学实验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设计学习任务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提出“以化学为主题的综合问题”、“针对某一化学知识点的深入探究”等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和化学学习的特点,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和化学学习的特点,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探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一、以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
通过学案导学,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合作,能够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
教师不再进行简单陈述式的讲解,而是以指导者的角色,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联系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既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化学教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被passively 接收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actively 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讨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推动化学教育的创新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研究表明,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在课堂上创造更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2. 正文2.1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自主学习理论是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实践背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这种模式虽然能让学生快速地接受并掌握知识,但缺乏实践性与合作性,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开始尝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践过程1.确定任务:在课堂上,分组让学生自主选定一个化学反应实验,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共同设计反应过程,制定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
2.合作学习: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完成实验计划。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有时需要相互帮助,进行合作学习。
3.自主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反应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等,自主探究化学反应的机理、特点、原理等。
4.成果展示: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且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教师辅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同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难,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效果。
三、实践效果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发现,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机理、应用、原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总结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实验精神。
四、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主体、实践性和合作性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精神,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意义。
首先从理论基础入手,介绍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理论支撑。
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包括设立适合学生的任务和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氛围。
还探讨了教师在自主合作模式中的角色转变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理论基础,任务设立,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自主学习,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繁杂的内容。
研究背景部分的内容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
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则打破了这种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化学课堂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愿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多可能性。
1.2 研究意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课堂管理水平,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达到真正的教育教学效果。
自主合作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质 教 育 是 教 学 最 终 目标 之 一 。本 文 分析 了 高
中化学新课程教 学改革 中 自主合作模 式的重 要 作 用 ,并根 据 实践 经 验 阐述 了 自主 合 作 模
式 的具 体 实践 方 法。 从 理 论 与 实践 两个 方 面 ,
对高中化 学实施 自主合作教 学模式进行探讨。
【 关键词 】自主合作模 式;素质教 育;
高中化 学;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与新教 材的应用 ,表明以素 质教育 为核心理 念的教育改革 已经进入全面 展开 的阶段 。在现代教 育理 念不断深入的应 用 中,自主合作学 习模 式咋不见普及。提倡 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 ,就是 为了转 变这种忽视人 的灵性与创造性 的被动 的学 习 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 、能动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 以生成 、张扬、发展、
一
、
课 堂测 验可以通过习题 的方式完成 ,寻 找学生学 习中存在 的问题 ,并及 时解决 。测 验的 目标是信息 的反馈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 况的及时 了解 ,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 行分析 ,判 定学习 目标的完成 ,找出缺陷并 研究应对措施。同时收集各 个合 作小组 的研 究结果 ,通过课后的分析掌握学 习情况 ,确 保后续教学 的针对性 、有效性与及时性 ,避 免知识系统缺陷的不断累积。而课 后与学生 起 完成的课堂活动总结 ,可以包 括教 学活 动的 目标、内容、思维方法 与规 律。对教 学 过程中存在疑问的环节与问题进行 引导 与矫 正,总结课堂 教学 的内容 ,完成知识结构 的 系统 化 、规 律化 与 整体 化 。 5 .有效的课外延伸 通过叫次啊 中探究与实践 的活动,解决 实际生 活中的问题 ,获取化学知识学 习的不 同体验 与经历 。在完成知识 点的学习后 ,设 计相关 的合作学 习探究实验 ,完成知识延伸 与拓展 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 验仪器与药品,让学生完成 自主方案设计 。 三 、结 束 语 课 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接受的学 习状态 ,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 习方式 ,让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变 为 主动 的 、独 立 的 、个 性 化的体验过程。当然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 过程 中,教师应该充 当引领者 的角色。师生 通 过 相 互 交 流 、相 互 启 发 ,分 享 彼 此 的 思 考 与收获 ,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 ,从而实现 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应 用 自主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教 师的作用 即为显 著,从课 前预案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引导 、 课后知识的总结到课外延伸的辅助 ,都需要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激发学 生 的探究 需求,培养学 生的创 新能力,实现课 程 改 革 的 目标 。 3 .结 果 探 究与 点 评 结合 参考文献: 在小组 内部研究 与讨 论后,进 一步进 行 [ 1 ] 姚斌 . 浅谈新 课程 高 中化 学课 堂教 组间相互点评 。点评的内容可以包括知识点的 学 中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 [ J ] . 当代教育论坛, 01 1. ( 3 0 ) : 1 l 9 一l 2 0 . 把握、理解的角度 、成果表达的规范等,进一 2 步认识具体知识 的内容。在这个过程 中可 以 [ 2 ] 李勇. 中学化学教 学中开展 自主、合 将小组 内部探究 中存 在质 疑和无法解决 的问 作 、 探 究 学 习的研 究 [ J ] . 中国科 教 创 新导 刊 , 题进行讨论 ,以思辨 的方式完成更大范 围的 2 01 3, ( 2 4 ) : 31 . 合作学 习。探究是 自主合作学习的必要形式, [ 3 ]吕海平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 中化学教 通过化学实验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 能够培养学 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 D ] . 四川师范大学, 0 10 . 生的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比如 “ 浓硫酸导致 2 湿润蔗糖碳化 变黑,并 同时产生泡 沫”教学 [ 4 ] 刘帮 .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的 自主 中, 可能存在泡沫与刺激性气味产生的疑问。 合作武学习探讨 [ J ] . 学周 刊B 版, 2 0 1 3 , ( 2 ) : 4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自主合作课堂模式初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首先得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他们不断探索成功的信心。
而现实中,化学在初三才开设,经过一年学习就得参加中考并显现成效。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课堂增加容量和加快节奏的方式,为中考赢得复习的时间。
而按照传统的讲授灌输,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很快被教师的教学摧残得荡然无存。
如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呢!我想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化学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学生的“学”才是目的,老师的“教”只是学生“学”的辅助手段。
最近,在我们学校听了张扬老师一堂初三化学复习课,感受很深。
这是一堂愉快的课,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积极、听者感到愉快。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动”得了,而且“动”得好。
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大胆发言,有话能说,而且说得透彻,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新。
这就是“自主合作,引领提升”的新课堂模式。
在该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先自主后合作,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考。
在这种状态下,容易产生灵感,见解最为独到,思维更为敏捷。
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让人活泼不得,课堂气氛肯定沉闷,学生难产生对知识的兴奋。
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喜欢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三、推行自主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不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还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也不论如今各种新的课堂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适当的指导。
1、教学目标,三中心。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围绕“学生能参与哪些内容?”“能参与到哪种程度?”“如何组织他们参与?”这三个问题进行。
2、教学组织,重生成。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改变单一的“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和演算,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学生的疑惑之處也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解疑释难的方式。
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辨析,让知识自然生成。
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教师也不要忙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各自申述自己的理由,展示争论才是我们的理想境界,不管争论双方所持观点正确与否,学生都能在争论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而我们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教师包办太多,哪不讲都不放心。
很多学生能够做的事,能够做好的事,教师也不敢放手。
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很明白,教学过程很流畅,一节课教师上的很舒服,但学生却很少动脑,遇到问题学生还是不会解决。
这就是一直困扰我们的“教了也不会”的问题,虽然老师讲得很明白,学生反映听懂了,但是一做题还是不会,很多老师对此很恼火,但是没有想一想问题出在哪儿呢?例如下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碳酸钠氢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该混合溶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5g、30g、45g、6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1)第Ⅱ组数据n为______________g.
(2)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该题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问题。
任何一个问题学生都会做,而且都能做正确,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完成不了上题。
原因在于没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从无到有,从旧到新,完成知识的整理、重建,认识化学反应方程式过量问题,最终转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一定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知识学得越多,就越混乱”。
3.教学难易,有梯度。
在教学难度的标高上,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
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
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大多数人陪少数人读书。
让所有学生有能力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新的课堂改革形式下,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学生得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运用“自主合作”的课堂模式,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知识的能力,也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将
会进一步地探索这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