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合集下载

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的分类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材料,通常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等领域。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耐火材料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耐火材料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化学成分分类。

1. 氧化物耐火材料。

氧化物耐火材料是指以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等。

这类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高温炉窑的内衬和隔热材料。

2. 酸性耐火材料。

酸性耐火材料主要由硅酸盐、石英等酸性物质组成,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于化工设备和冶金炉的内衬。

3. 碱性耐火材料。

碱性耐火材料主要由氧化钙、氧化镁等碱性物质组成,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于玻璃窑和水泥窑的内衬。

二、按物理性质分类。

1. 质地密实耐火材料。

质地密实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能够抵抗高温下的热应力和侵蚀,常用于高温炉窑的内衬和隔热材料。

2. 多孔质耐火材料。

多孔质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吸水性能,能够有效隔热和保温,常用于炉窑的隔热层和吸声材料。

3. 纤维耐火材料。

纤维耐火材料由耐火纤维组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常用于高温设备的隔热和保温。

三、按用途分类。

1. 冶金耐火材料。

冶金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冶金炉的内衬和隔热材料,能够承受高温下的侵蚀和热应力。

2. 建筑耐火材料。

建筑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防火隔离和防火保护,能够有效延缓火灾蔓延。

3. 化工耐火材料。

化工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化工设备的内衬和耐腐蚀材料,能够抵抗化学腐蚀和高温侵蚀。

综上所述,耐火材料根据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不同类型的耐火材料在不同领域具有各自独特的应用特点和优势,为高温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耐火材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耐火材料范文

耐火材料范文

耐火材料范文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

由于耐火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耐火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领域。

耐火材料通常用于保护设备和结构不被高温环境破坏,同时能够承受高温条件下的各种化学反应。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高熔点、低导热性、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根据其组成和使用温度的不同,耐火材料可以进一步分为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和复合耐火材料。

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是指由矿石、天然矿物、粉煤灰等原料制备的耐火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常见的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包括石墨、氧化铝、石膏、电熔渣、白云石等。

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中的高温装备和设备的保护。

复合耐火材料是指通过将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增韧剂等添加剂组合而成的材料。

这些材料的优点在于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导热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能。

其典型代表包括硅酸盐纤维增强耐火材料、碳化硅增强耐火材料和氧化锆增强耐火材料等。

复合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

耐火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耐热性、耐磨性、渗透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

耐热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其原有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耐磨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抵抗物理磨损和化学侵蚀的能力。

渗透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粒子等渗透性的抵抗能力。

化学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对各种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和抵抗性能。

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冶金行业中,耐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炉、转炉、电炉以及各种冶金装备和设备的内衬和保护层。

在化工行业中,耐火材料被用作高温反应器、管道、储罐和炉窑等的衬里和保护层。

在电力行业中,耐火材料被用作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和燃烧室的内衬和保护层。

在建筑行业中,耐火材料被用作高温炉窑、烟囱、锅炉以及建筑物的隔热层和耐火层。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

5.良好的抗蚀性。 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受到液态熔液、 炉尘、气态介质或固态物质的化学作用,使制 品被侵蚀损坏。因此,耐火材料必须具有强的 抵抗这种蚀损的性能。此外,要求耐火材料具 有一定的耐磨性,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有一定的 透气性、导热性、导电性和硬火材料(原料或制品)的化学组成
耐火材料种类繁多,通常按耐火度高低分为: 普通耐火材料(1580~1770℃) 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 特级耐火材料(2000℃以上)
按化学特性分为:
酸性耐火材料 中性耐火材料 碱性耐火材料
酸性耐火材料以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常用的有 硅砖和粘土砖。 硅砖是含氧化硅93%以上的硅质制品,使用的 原料有硅石、废硅砖等,其抗酸性炉渣侵蚀能力 强,荷重软化温度高,重复煅烧后体积不收缩, 甚至略有膨胀;但其易受碱性渣的侵蚀,抗热振 性差。硅砖主要用于焦炉、玻璃熔窑、酸性炼钢 炉等热工设备。粘土砖以耐火粘土为主要原料, 含有30%~46%的氧化铝,属弱酸性耐火材料, 抗热振性好,对酸性炉渣有抗蚀性,应用广泛。
碱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镁、氧化钙为主要成分,常用的 是镁砖。含氧化镁80%~85%以上的镁砖,对碱性渣和铁 渣有很好的抵抗性,耐火度比粘土砖和硅砖高。主要用于 平炉、吹氧转炉、电炉、有色金属冶炼设备以及一些高温 设备上。 在特殊场合应用的耐火材料有高温氧化物材料,如氧化 铝、氧化镧、氧化铍、氧化钙、氧化锆等,难熔化合物材 料,如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等;高 温复合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和纤维增强 陶瓷等。
耐火材料(原料或制品)的化学组成,一般用化学分析的 方法进行测定。耐火材料通常测定Al203,Si02,Fe203, CaO,MgO,Ti02,ZrO2,Na20,K20等氧化物。

耐火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质

耐火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质
第四篇 耐火材料工学基础
主讲:廖桂华 电话:65928200(o) E-mail: guihua.liao@
2020/7/12
第四篇 耐火材料工学基础
耐火材料是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工业高温窑 炉的重要基础材料。了解它们的性能并选用合适的耐 火材料对于生产控制及降低成本有重要的意义。本课 程介绍常用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能,应用范围以及易懂 的生产工艺与原料知识。
MgO含量大于80%的碱性耐火材料。
2020/7/12
1.2.2 按化学矿物组成分类
(4)白云石质耐火材料
以天然白云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碱性耐火材料称为白云石 质耐火材料。主要化学成分为30-42%的MgO和40-60%的CaO, 二者之和一般应大于90%。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方镁石和方钙石 (氧化钙)。
MgO、CaO、 Al2O3、Cr2O3、 SiO2、C
方镁石、方钙 石、镁铝(铬) 尖晶石、镁橄 榄石
镁砖、白云石砖、镁橄 榄石砖、镁铝(铬、钙) 砖、镁碳砖等
Cr2O3(>
铬镁尖晶石、
90%)、MgO、 铬铁矿
Fe2O3
ZrO2、 锆英石砖
C、SiC
无定形碳、石 炭砖、石墨制品、碳化
按化学属性分类 按化学矿物组成分类 其他分类方法
2020/7/12
1.2.1 按化学性质分类
耐火材料按化学属性分可分为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 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
● 按化学属性分类对于 了解耐火材料的化学性 质,判断耐火材料在实 际使用过程中与接触物 之间的化学作用情况具 有重要意义。
2020/7/12
2020/7/12
耐火材料工业曾被描绘为冶金工业和其它高温行业 的“支撑工业”和“先行工业”。耐火材料是高温技术 的基础材料,它与高温技术,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发展有 很密切的关系,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在一 定的条件下,耐火材料的质量、品种对高温技术发展起 着关键作用。

耐火

耐火

1、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与高温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力学性质:表征耐火材料抵抗不同温度下外力造成的形变和应力而不破坏的能力。

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质通常包括耐压强度、抗折强度、扭转强度、耐磨性、弹性模量及高温蠕变等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其在高温条件下抵抗来自外部的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性质。

主要包括:耐火度。

荷重软化温度。

重烧线变化率。

抗热震性。

抗渣性。

抗酸性。

抗氧化性。

抗水化性和一氧化碳侵蚀性。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主要包括比热容、热膨胀性、导热性,是衡量耐火制品能否适应具体热过程和进行工业窑炉设计的重要依据。

2耐火度与熔点的区别:1、熔点指纯物质的结晶相与液湘处于平衡时的温度;2、熔点是一个物理常数;3、耐火材料为多相混合体,其熔融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是一个工艺指标3)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热导率、热震稳定性、抗渣蚀性等的定义与物理意义。

1)耐火制品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称为体积密度,通常用kg/m3或g/cm3表示。

对于同一种耐火制品而言,其体积密度与显气孔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制品的体积密度大则显气孔率就低。

2)耐火材料的热导率是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

表示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3)耐火材料抵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被破坏的性能称为热震稳定性或抗热冲击性能。

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运行温度常常发生变化甚至剧烈的波动。

这种温度的急剧变化常常会导致耐火材料产生裂纹、剥落、崩裂等结构性的破坏,而影响热工设备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生产的连续性。

4)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熔渣侵蚀的性能称为抗渣蚀性能,简称抗渣性。

高温环境下,熔渣物质与耐火材料相接触,并与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导致耐火材料的侵蚀损毁。

占耐火材料被损坏原因的50%以上。

4)耐火材料低温绝缘、高温导电的原因与工业安全防范。

(硅质、镁质耐火材料的导电性)导电性通常用电阻率表示。

电阻率与热力学温度间的关系为TeBA=ρ式中:(ρ—材料的电阻率,T—热力学温度,A,B—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常数。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承受高温和侵蚀的矿物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等工业领域。

耐火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与其矿物组成密切相关。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耐火材料矿物组成及其特点。

1.硅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是耐火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长石、粘土、滑石等。

这些矿物具有较高的熔点、耐火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硅酸盐矿物在耐火材料中起到骨架和高温结构的作用,提高了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2.铝酸盐矿物铝酸盐矿物主要包括莫来石、刚玉等,具有较高的熔点、耐火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们在高温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抗侵蚀能力。

铝酸盐矿物在耐火材料中起到高温结构的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

3.镁质矿物镁质矿物包括滑石、菱镁矿等,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它们在耐火材料中起到高温结构的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

镁质矿物还能够吸收材料中的水分,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

4.钙质矿物钙质矿物包括方解石、石灰石等,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它们在耐火材料中起到高温结构的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

钙质矿物还能够吸收材料中的杂质和水分,提高材料的纯度和性能。

5.碳质耐火材料碳质耐火材料主要由碳素组成,包括石墨、碳砖等。

碳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具有高熔点、高导热系数和良好的抗侵蚀性。

碳质耐火材料在高温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和抗腐蚀性。

总之,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对其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熔点、耐火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特点,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耐火材料时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

同时,针对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还需要对耐火材料进行不断的研发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2024/1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3、添加成分
在耐火制品生产中,为了促进其高温变化 和降低烧结温度,有时加入少量的添加成分。 添加成分按其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矿化剂、 稳定剂和烧结助剂。除可烧掉成分外,它们都 包含在制品的化学成分中。
(1) 矿化剂:促进某相转变而加入的成分。
如:在硅砖生产中,加入的铁鳞、石灰乳作 为矿化剂使高温α-方石英转变成α-鳞石英。
如:石墨(单质C,鳞片状结构)、刚玉(简 单化合物Al2O3、三方晶系,呈桶状,短柱状)
目前还存在“人造矿物”如:人造金刚石, 水泥熟料中的A矿(C3S)、B矿(C2S)等。
2024/1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2.矿物的同质多象现象
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 可生成结构不同,形态和物理性质方面均有差异 的矿物,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象现象(变体)。
2024/1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MgO SiO2 CaO (wt%) A 24.83 39.09 36.08
B 11.70 37.00 51.30
C 11.54 36.29 52.17
MgO
A
B
C
耐火材料中陶瓷结合示意图
2024/1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b、直接结合:指耐火制品中,高熔点的主晶相之 间或主晶相与次晶相间直接接触产生结晶网络的 一种结合,而不是靠低熔点的硅酸盐相产生结合。
如:镁铬砖中的主晶相是方镁石; 镁铝砖中的主晶相是方镁石等。
2024/10/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主晶相
次晶相又称第二固相,是在高温下与主晶相共 存的第二晶相。次晶相也是熔点较高的晶体,它 的存在可以提高耐火制品中固相间的直接结合, 同时可以改善制品的某些特定的性能。

第二章 耐火材料的性能

第二章 耐火材料的性能

1-刚玉砖;2-粘土砖; 3-高铝砖;4-镁砖; 5、6-硅砖
3、抗折强度
抗折强度:亦称抗弯强度或断裂模量,是指材料单位面积 所能承受的极限弯曲应力。
耐火材料的抗折强度分为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 在 常 温 下 测 得 的 抗 折 强 度 为 常 温 抗 折 强 度 ; 在 10001200º C的某一特定温度下测得的抗折强度为高温抗折强度。
Db—体积密度,g/cm3; M —试样的质量,g/cm3; Vt—试样中材料的实际体积,cm3; Vo—试样中开口气孔的体积,cm3; Vc—试样中闭口气孔的体积,cm3。
M Dt Vt
气孔率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Db Pa (1 ) 100% Da
Db Pt (1 ) 100% Dt
常用耐火材料的常温耐压强度
一般制品:10-15MPa 高级制品:25-30MPa
2、高温耐压强度
高温耐压强度:耐火材料在1000-1200℃的高温热态下单 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以N/mm2表示。
常用耐火材料的高温耐压强度
耐火制品高温耐压强度的这种变化是受材料中 的某些组分、特别是其中的基质或其结合相在 高温下发生的变化所控制。一般而言,完全由 晶体构成的烧结耐火材料,因高温下其中晶粒 及晶界易发生塑性变形,特别是当其加荷速度 较小时更易发生塑性变形,故其强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降低。当其中部分晶相间在高温下熔融 或形成熔融体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此种多相 材料的强度也因显微结构随温度变化而降低。 但当温度进一步提高后,由于玻璃相的粘度由 脆性变为强韧性,使材料颗粒间结合更为牢固, 从而使强度明显提高。而后,随着温度升高, 因材料中熔体粘度急剧下降,材料的强度也随 之急剧下降。
§2.2 耐火材料的宏观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 除上述三个主要方面外液相的性质;如粘度大 小也有影响,而用相图来分析杂质的熔剂用时 注意相图是处于平衡状态,而实际制品制造和 使用是不平衡的,但是仍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 杂质成分是降低其耐火材料性能,起着有害作 用;同时还具有降低制品(原料)的烧结温度, 处进制品烧结的有利作用,应全面考虑。
20
• 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是两个不同概念又互相 联系。
– 化学成分相同,矿物组成不同: C,金刚石,石墨; TiO2,金红石。 Al2O3.SiO2,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 ZnS,纤维锌矿,闪锌矿。
说明化学组成相同,但可成为不同的矿物, 既两个不同的概念。
21
• 制品矿物组成取决于制品的化学组成和工艺 条件。
15
添加成分
• 在耐火制品中生产,为了处进其高温变化和降低烧结 温度,有时加入少量添加成分,按其目的和作用不同 可分为矿化剂、稳定剂和烧结剂等。除可烧掉成分都 包含在制品的化学组成中。
– 如:硅砖中加入CaO,Fe2O3为矿化剂; 氧化锆制品中加入CaO,Y2O3作稳定剂; 氧化锆制品中为降低烧成温度可加1~2TiO2%等。
• 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 1、耐高温; 2、耐热冲击; 3、高温荷重; 4、抗侵蚀。
3
耐火材料的性质
• 化学矿物组成—化学成分; • 组织结构—气孔率、体积密度、吸水率、真比
重、透气度; • 力学性质—常温耐压强度、高温耐压强度及抗
折强度; • 热学性质—导热率; • 高温工作性质—耐火度、荷重软化点、热震稳
– 氧化物:如SiO2,MgO等; – 元素:如各种形态的碳; – 非氧化物的化合物:SiC。
• 主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性质: 例如镁砖中主成分为MgO,其熔点2800℃, 化学性质为碱性氧化物。
10
• 杂质成分的大部分在高温下起着熔剂作用,对 其熔剂作用有两种看法:
• 由于化学反应生成低熔性液相; • 虽然不一定是低熔性的,但在相同温度下生成的液
12
• 分析氧化物对SiO2的溶剂作用强弱可以排成如 下顺序: – Na2OAl2O3TiO2Fe2O3… …
13
• 比较结果为Al2O3和TiO2与SiO2都有共熔关系:
共熔温度差别不大 Al2O3—SiO2 1545℃ TiO2—SiO2 1550℃; 在1600℃ 0.7%含量时,液相量差别都很大: Al2O3—SiO2系为19% TiO2—SiO2 系为 8% 所以Al2O3对SiO2的熔剂作用比TiO2强。
相量较多。
• 由于溶剂作用,降低制品耐火性能,通常视为 有害成分,既使含量甚微也是不容忽视的。因 此在标准内都有一定的规定。
11
• 可从下述三方面来衡量杂质成份溶剂作用的强 弱:
– 系统中开始生成共熔液相温度的高低; – 单位熔剂(杂质)作用生成液相量的多少; – 随温度升高,液相量的增长速度。
• 即共熔液相生成温度愈低,生成液相量愈高, 液相量随温度升高增加速度愈快则杂质成分的 熔剂作用愈强,对制品的耐火性能影响愈大。
8
化学组成—主成分与副成分
• 化学组成是构成耐火材料的基础,是耐火制品基本特 征。通常按各成分含量多少和其作用分为两部分。
• 主成分—占绝对多量的基本成分; 副成分—占少量的从属的成分 。
• 原料中伴随的杂质成分; • 工艺过程中加入的添加成分。
9
• 主成分是构成制品中耐火基体的成分,是耐火 材料特性的基础。作为主成分可以是 :
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 耐火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 • 耐火材料的组织结构 • 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质和导电性 • 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质 • 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质
1
耐火材料的使用环境
• 机械磨损 • 热应力 • 化学反应
2
• 耐火材料的工作条件为:高温(1000~ 1800℃);高温下的物理、化学、机械作用; 温度的急剧变化、热冲击。
定性、抗渣性、高温体积稳定性。
4
判定的意义 :
• 评价制品质量的标准; • 制定和改进生产、检查生产过程是否正确 稳
定的依据; • 正确合理选用耐火材料的重要依据。
5
• 实验条件与实际使用条件不完全符合,仍可作 为签定耐火材料质量的有效手段。
• 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耐火材料本身及使用损 毁机理认识的深化,并不断增加检验项目,不 断革新改进其方法和技术.
6
耐火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
• 耐火材料不是一种均匀的物质组成的,而是一 种人工制成的非均质的人造岩石。
• 其化学组成、组织结构以及所形成各种结晶形 状,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差别很大,这些差 别直接影响到耐火材料的基本特性
7
• 为了掌握耐火材料的本质必从下述三个方面来 理解耐火材料:
– 构成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 – 化学组成是以何种结合状态存在的矿物组成; – 这些矿物组成集合构成何种微观组织结构。
– 例:镁质制品主要成分MgO,矿物成分为方镁石; 杂质成分SiO2,CaO,Fe2O3,Al2O3。 又根据杂质成分中CaO/SiO2分子比: 1 1 1.5 >2 M2S CMS C3MS2 C2S
– 杂质成分中MgO与Fe2O3和Al2O3分别形成:MF,MA,表明 知道化学组成可估计其矿物组成,即又相互联系。
16
测定化学成分的作用
• 1、初步判定制品的基本化学特性。
• 例: 制品 主成分 化学特性 硅砖 SiO2 酸性耐火材料 镁砖 MgO 碱性耐火材料 炭砖 C 中性耐火材料
17
测定化学成分的Biblioteka 用• 2、判断原料的纯度,作为选取原料和制 定工艺过程的依据。
• 作为选取原料和制定工艺过程的依据,检查工艺操 作过程,寻找发生某些问题的原因。耐火材料通常 测定的氧化物Al2O3,SiO2,Fe2O3,CaO,MgO, TiO2,R2O及灼烧减量。 特殊制品或原料根据要求加以分析。
18
• 灼烧减量(简称灼减) —表征原料加热分解的气态产物(如H2O, CO2等)
和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
• 测灼减意义在于:判断原料加热过程中是否需 要预先对其进行煅烧,是否原料体积稳定。
19
矿物组成
• 耐火制品是矿物的组成体,制品的性质是其 组成矿物和微观结构的综合反映。单纯从化学 组成出发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应进一步观察其 化学矿物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