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补强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

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位于尤溪县洋中镇,设计全长约5556.98米,属III级城市次干路。

为改善我镇交通环境,洋中镇镇政府决定,2012年对镇区道路进行改造。

该改造工程以形象工程、精品工程、科技工程为理念,树立我镇交通新形象,为洋中镇镇区再次增添一道靓丽的城市交通风景线。

其中一期施工范围为B0+000~B0+650,C0+000~C0+390,D0+000~D0+280,一期施工总长为1320米。

其他路段为二期施工范围,二期施工总长为4236.98米。

二、设计依据1.<<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合同>>2.设计范围现场勘测成果3.业主提供1:1000电子地形图.三、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本次道路设计范围为整个洋中镇镇区内的主要道路,施工全长为约5556.98米。

本次工程设计内容包含路基路面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

四、主要技术规范本设计道路作为III级城市次干路,综合采用国家建设部和交通部颁布的城市和公路设计规范,具体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7-98)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所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如下: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五、设计标准1、设计等级: III城市级次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30km/h和20km/h(车行道路面宽小于15米时,设计车为20km/h)3、道路红线宽度:保持原有道路宽度不变4、机动车道路面设计轴载:BZZ-1005、路面类型: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6、人行道火烧板7、设计停车视距:30米和20米(20米对应20km/h设计车速)8、构造物设计荷载:城-B级9、抗震设计裂度:6度设防六、设计概要1、道路平面设计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全长约5556.98米,全线为在原有路线上进行加铺改造,线形不变。

工程建设资料-B3-沥青路面设计说明

工程建设资料-B3-沥青路面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及编制范围福建省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龙岩段B3标段主线设计起点桩号为(YK158+850)位于新罗区雁石镇雁江村西南的中洋隧道内,终点桩号为(K198+100)位于龙门镇赤水村,即土建部分的A8标段至A11标段,其间断链六处(具体位置见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路线增长0.872108m,B3合同段实际有效里程长为 39.9734959Km,其主要工程如下:路面工程:主线沥青砼路面713.602千平方米,(不含桥、隧、互通匝道);大、中桥工程:3184米/12座(仅计沥青铺装层);分离式立交桥(主线上跨):623米/3座(仅计沥青铺装层);互通立交、湖洋服务区匝道:48703/3平方米/处;互通立交桥:2943.3米/10座(仅计沥青铺装层);隧道工程:7959.0米/7.5座(仅计沥青铺装层);声屏障:1900米;沿线设施:39.9734959公里。

本册工程编制内容为主线及匝道路床以上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不含隧道[中短隧道及长隧道洞内进口500米除外]及洞外10米、洞外转向车道、收费广场及广场外连接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土路肩加固工程、中央分隔带排水工程(土建部分已施工的除外)、超高路段路面排水工程、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中短隧道及长隧道进口洞内500米处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声屏障工程(不含土建部分已施工的基础及预埋件)等。

二、各设计阶段审查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1、福建省交通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组合式路面结构形式,上面层改用改性沥青砼(AC-16C)。

下一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各结构层厚度。

【执行情况】:按会议纪要执行,施工图阶段将对路面面层结构厚度进行优化。

(2)原则同意中短隧道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

【执行情况】:按会议纪要执行。

(3)隧道三级围岩以上的洞渣,应考虑作为路面碎石材料,并测算出每个隧道可利用作为路面碎石材料的储量。

沥青路面补强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补强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补强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项目调研与规划:详细了解道路使用状况、历史维修记录及交通流量,确定补强范围和预期目标。

编制施工计划: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时间、人员、设备配置。

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确认现场环境、排水系统、地下管线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材料选择与准备材料选择: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沥青、集料等原材料,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

材料检验:对采购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材料存储:合理安排材料存储,避免材料受潮、污染,确保施工用料的质量。

三、交通管制与安全措施交通管制:在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进行交通管制,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

安全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对过往司乘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理。

四、破损路面评估与处理破损评估:对破损路面进行详细评估,记录破损类型、程度和范围。

破损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处理,如填补坑槽、处理裂缝等。

五、补强材料铺设与压实铺设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铺设方法,如层铺法、热拌热铺法等。

铺设工艺:确保铺设工艺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

压实措施: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确保沥青路面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六、路面养护与质量控制养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对路面进行养护,如洒水、覆盖等,防止路面开裂、起皮。

质量检测: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平整度、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七、施工后期维护与监测维护计划:制定后期维护计划,定期对路面进行巡查、保养,确保路面性能稳定。

监测措施:对路面使用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详细规划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进行沥青路面补强施工,提高道路使用性能,保障交通安全。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沥青路面)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沥青路面)

.. XXXXX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况XXX位于XXX市的北面;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实行高效能管理、培育高品位文化、体现高文明素质为目标,着力建设科技园区、生态科技产业园、文明园区。

园区内现有西南通道——高速公路、三环线——西北绕城高速公路、210国道等多条主干公路从园区内穿过,交通优势明显。

作为一个生态科技产业园,园区内除镇中心以外,基本无市政道路和配套管网设施,根据片区的总体规划,片区内部主骨架路网将为“一纵一横”。

为了园区的发展建设,首先应尽快启动实施园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因此,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就迫在眉睫。

XXXXX道路工程是园区即将开发的南部园区内“四纵五横”路网中横向主干道之一,它与多条道路一起,构成园区前期开发地块的骨架路网。

本工程是园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对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XX路由西向东横穿生态园区,全长3963.789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40m,计算行车速度60km/h,按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工程设计合同》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参照)5、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参照)6、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20-2004)7、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81-2006)8、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9、部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10、《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三、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Ⅰ级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60Km/h3、路面结构设计使用车限:15年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20年4、荷载等级:BZZ-100 型标准车5、路幅宽度道路红线宽度为40m,其横断面布置为:6.5m(人行道含非机动车道)+12m(车行道)+3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6.5m(人行道含非机动车道)=40m城市主干道路缘带0.5m外侧大、小型车道宽3.75m内侧小型车道宽3.0m交叉口渠化拓宽3.5m公交车港湾停靠站宽3.0m6、道路净空道路主线:≥5.0m人行道:≥2.5m7、平纵指标..8、路基设计要求:路基采用重型压实度标准,路基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得小于30Mpa,换算计算弯沉值0.361mm,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不得小于100Mpa,换算允许允许弯沉值0.113mm。

沥青路面的加铺与翻修

沥青路面的加铺与翻修

沥青路面的加铺与翻修一、沥青路面加铺方案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不断降低,直至无法满足正常通行的要求,此时就需要采用厚加铺层即结构加铺层以处理路面结构性损坏,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在原有路面上进行结构加铺层补强处理时,应按照规范规定的加铺层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从形式上来讲,罩面作为加铺在旧路面上的结构层,也是一种加铺方案,但罩面是用来改善路面结构性能或功能性能的(控制指标是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而结构加铺层是用来提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控制指标是弯沉值)。

通常,罩面只有一个层次(沥青层),而结构加铺层由一个、两个或更多的层次组成,其设计方法类似于新建路面。

但在实际应用中,罩面和补强并无明确的区分。

有时,罩面厚度大时,也能起到补强的作用。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中指出,当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时,需要铺补强层;当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符合要求,但平整度差、路面产生车辙或沥青老化开裂时,可设计沥青罩面。

结构加铺层设计应遵循“预防恢复、经济、安全”的总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加铺前要对现有路面病害进行全面、彻底的治理,系统地考虑由于加铺所带来的诸如道路纵横坡调整、路面排水、桥面处理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②根据道路的地理位置及自身特点,结合道路交通的车辆组成、区段交通量等因素,制订在通车运营情况下的沥青路面加铺层施工组织方案。

③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与法规,制订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以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加铺层施工与社会行驶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最大限度地保证路面在加铺层施工期间的安全、畅通。

④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加铺层的特点,对施工质量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便于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与检查。

1.常用的加铺层形式结构加铺层是提高沥青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常用方案。

根据加铺作业方法,结构加铺层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原有路面上直接铺设加铺层。

此方法多用于损坏情形并不严重的路面。

最新版沥青路面毕业设计说明书

最新版沥青路面毕业设计说明书

沥青路面毕业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任务(1)了解设计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查阅资料。

(3)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IG D50-2006》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5)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采用指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设计:沥青路面的设计,在完成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后,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层厚度计算及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在设计说明书(设计报告书)中应画计算图,采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书。

(6)出图:沥青路面设计不出图(留待毕业设计时训练出图)二、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一)初始条件:区)某新建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拟采用沥青广西南宁地区(IV7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1m,路基填土高度1.2m,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表一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2)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专用程序,输入设计弯沉值及设计参数汇总表的设计参数后,对需进行厚度计算的结构层进行厚度计算,并进行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1.基本资料确定1.1确定公路等级1.1.1计算通车初年的折算交通量其中折算系数查《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 2003),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表一:各车辆的折算系数由上表可知初年的平均日交通量为3650辆/日1.1.2设计交通量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3.1.3各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

1(1)n=⨯+γAADT ADT-其中:AADT —设计交通量(pcu/d);ADT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γ—年平均增长率(%);n —预测年限则15年后的设计交通量为:1=⨯+γ=3650×(1+7%)15−1=9412 (pcu/d)(1)nAADT ADT-1.2拟定路基宽度和设计速度及其他资料1)拟定设计速度为:100km/h2)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 表3.0.11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6m;3) 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4)沿线土质为粘土;5)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因无实测条件,由查表法预测土基回弹模量:(1)确定临界高度查《路基路面工程》邓学均,表1-9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公路自然区划属IV7区得:1H=1.8m,2H= 1.5m,3H= 1.2m。

沥青路面设计说明书

沥青路面设计说明书

沥青路面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沈抚新城园区路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路段区间:
路面宽度:23m 路基宽度:40m
工程拟建时间:2011-6
2、标准荷载
标准轴载名称:BZZ-100
标准轴载:100KN 轮胎接地压强:0.7MPa
当量圆半径:10.65cm 两轮中心距离:31.95cm
3、轴载换算与累计轴载
累计轴次(弯沉设计或沥青层弯拉设计):780.53万次
4、修建类型与设计指标
修建类型:新建设计路段等级:一级公路基层类型:半刚性基层设计指标:设计弯沉
6、设计厚度
以弯沉为设计指标时的设计厚度:19.2cm
7、设计结构
注:
(2)路基表面弯沉值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式(5.1.8-1)计算,其参考结果为:
当K=1.3(干燥)时为:238.9(0.01mm);
当K=1.6(中湿)时为:194.1(0.01mm);
当K=1.9(潮湿)时为:163.4(0.01mm)。

大修路面设计说明书

大修路面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路面现况及破损情况
据北京鑫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对本路的检测报告结论及现场观察,病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路面裂缝、麻面、松散、沉降、拥包,路缘石松散。

二、路面及路缘石破损情况原因分析
1、路面坑槽、麻面:路面坑槽类损坏大多出现在雨后,由于水降
低沥青的粘附性并阻断与石料的相互粘结所致。

2、路面松散:由于面层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或基本丧失,导致
面层的部分区域明显不成整体。

3、路面拥包:拥包是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

经现场观
察普遍产生在车辆经常起动、制动的地方,如停车站、出入口
等。

4、路面裂缝:由于路基的不稳定,导致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板
底脱空而断裂。

5、路缘石松散:由于长年的雨水侵蚀和冻融,路缘石已出现严重
的松散现象。

三、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2、简明公路工程施工手册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5、交通部部颁各现行设计规范
四、补强措施
1、铣刨Z1、Z
2、Z
3、Z4(见平面图)水泥混凝土路面10677m2,加铺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2、其余道路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沥青混凝土路面16364m2,新做二灰稳定碎石13cm后加铺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3、挖方64.8m3(60*6*0.18m),新做二灰稳定13cm,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4、拆除原路缘石,依据路面高程重新铺砌,共计7963m。

5、横坡为双向1.5%,纵坡与旧路面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京北大街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路段区间:K0+000-K10+400 路面宽度:10m 路基宽度:16.5m
工程拟建时间:2007-04-15
2、标准荷载
标准轴载名称:BZZ-100
标准轴载:100KN 轮胎接地压强:0.7MPa
当量圆半径:10.65cm 两轮中心距离:31.95cm 3、交通参数
交通量预测:
换算轴载数(沥青层):762.09轴次/日
换算轴载数(半刚性基层):411.49轴次/日
累计轴次(弯沉设计):296.64万次
累计轴次(拉应力设计):160.17万次
4、修建类型与设计指标
修建类型:改建
设计指标:设计弯沉、容许弯拉应力
6、设计厚度
以弯沉为设计指标时的设计厚度:1.1cm
以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设计厚度:1cm 7、设计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