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比和比例人教版(共13张PPT)

三、课后作业
1.第85页练习十七,第2题。
2.练习册中与本课时有关系的练习题。
世上最可贵的是时间,世上最 奢靡的是挥霍时光。
——莫扎特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比和例比人例教人版教版(共(共 131张3张 PPT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例人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例人教版 (共13张PPT)
判断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即找到的两 种变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 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 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例人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比和例比人例教人版教版(共(共 131张3张 PPT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比和例比人例教人版教版(共(共 131张3张 PPTP)PT)
6.六年级(2)班乘车去农家果园采摘草莓,汽 车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行驶1小时到达果园, 在果园活动了2小时,然后乘车以相同速度返 回。观察下面两幅图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例人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课时4 比和比例人教版 (共13张PPT)
4.你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 是成反比例关系?请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例: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用煤天数一定,每天用煤量与总用煤量。 (2)一本书页数一定,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 (3)三角形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与该底边 上的高。 解答:(1)成比例,成正比例。(2)不成比 例。(3)成比例,成反比例。
比和比例的应用(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 (阳江市江城区)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0,差与减数的比是 1∶4,差是( 10 ),减数是( 40 ),被减数是( 50 )。
4. (佛山市三水区)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 3∶5,未看的有40页,这本书共有( 64 )页,已看( 24 )页。 5. (潮州市湘桥区)如图是一张地图上的比例尺,将它转换为数值比 例尺是( 1∶3000000 )。在这张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为8.5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255 )千米。
2. (深圳市福田区)《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棒,第一天截取它长度的一半,以后每天 都截取它前一天的一半,那么将永远也截取不完。如果按照这种截取方 法,那么第3天截取的木棒长度与原来的木棒总长度的比是( D )。
A. 1∶2 C. 1∶6
B. 1∶3 D. 1∶8
x=35 答∶这些A4纸实际可用35天。
跟踪训练 1. 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 km,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 km。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 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解∶设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x小时。 120∶1.5=430∶x
解∶设小芳6分钟能做x道题。 x∶6=25∶2
2x=6×25 x=75
2. 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 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解∶设需要x块。 4×4x=9×96
x=54
3. (济南市市中区)公园里有一个花坛,面积是100平方米,其中的 30%种月季,剩下的面积按3∶4的比分别种玫瑰与牡丹,种玫瑰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100×(1-30%)×3+34=30(平方米)
《认识比》比和比例PPT课件

1千克水泥和3千克沙子的关系可表示为:
像这样的 表示方法,
1:3,读作1比3。
叫做比。
叫做比号。
3千克沙子和1千克水泥的关系可表示为:
3:1,读作3比1。
5比4 写作:5:4
书写时,应先写比号前面的数, 再写比号后面的数,顺序不能颠倒。
环卫工人用6千克白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 调成比较浅的蓝色涂料。
说一说
白色涂料的质量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比是:6:3,读作6比3。 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质量的比是:3:6,读作3比6。
6:3=6÷3=2
3:6= 3= 1
62
3:6= 3= 1
62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叫做比值。
3 :6 =
1 2
分有 什么关系?
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区别
(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量(或数)的一种关系;除 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
(2)表示方法不同。 比(:b≠a:0)b(;b分≠数0)a(;b除≠法0)a÷。b b
(3)结果表示不同。 除法一般要求出商;比只有要求 计算比值时,才通过计算求出比 值;而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 无需计算。
总结:求两个数的比的比 值,就是用比的前 项除以后项。
练一练
1. 红红、丫丫、亮亮和聪聪做偷懒练习,每人投了10 次。成绩如下表。写出他们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的比。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认识比
-.
教学目标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课件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意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义 比。
名 部 分 名 称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做比例。 5 : 6 = 20 :24
内项 外项
0.9 : 0.6=1.5
前项 后项 比值
基 本 性 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 在比例里,两个 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内项的积等于两 个外项的积。 比值不变。
2 5 2 = 4× = 10 求比值:4 : = 4÷ 5 2 5
2 化简比:4 : 5
2 = (4×5):( ×5)=10 :1 5
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 是一个商,可 除以后项。 以是整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 是一个比,它 化简比 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 的前项和后项 以相同的数(0除外)。 都是整数。
例:解比例
3 1 5 :X = 3 :5
3 1 解: 5 :X = :5 3 1 3 3 X = 5 ×5X = 9练习题:
(1)( 9 )÷24 =
3
8 (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那么差与减数的比是
= 24 :(64)=(0.375)%
( 2 ):( 3 )
(3)把( 1吨 ):( 250千克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 ):( 1 ),它的比值是( 4 )。
(4)如果2X = 5y,那么 X :y=( 5 ):( 2 )
比
除法
分数
3 =1.5 = 2
例如 3 :2 = 3 ÷ 2
两个数的关系
一种运算
是一个数
; 在线配资平台 ;
者嘴角挂着冷笑.“拜吙使者!”“人族在开天城联盟之中,算不上哪个.至于俺为何想要他们死,自然有俺の原因.俺出壹百斤混沌之气
比 意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义 比。
名 部 分 名 称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做比例。 5 : 6 = 20 :24
内项 外项
0.9 : 0.6=1.5
前项 后项 比值
基 本 性 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 在比例里,两个 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内项的积等于两 个外项的积。 比值不变。
2 5 2 = 4× = 10 求比值:4 : = 4÷ 5 2 5
2 化简比:4 : 5
2 = (4×5):( ×5)=10 :1 5
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 是一个商,可 除以后项。 以是整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 是一个比,它 化简比 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 的前项和后项 以相同的数(0除外)。 都是整数。
例:解比例
3 1 5 :X = 3 :5
3 1 解: 5 :X = :5 3 1 3 3 X = 5 ×5X = 9练习题:
(1)( 9 )÷24 =
3
8 (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那么差与减数的比是
= 24 :(64)=(0.375)%
( 2 ):( 3 )
(3)把( 1吨 ):( 250千克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 ):( 1 ),它的比值是( 4 )。
(4)如果2X = 5y,那么 X :y=( 5 ):( 2 )
比
除法
分数
3 =1.5 = 2
例如 3 :2 = 3 ÷ 2
两个数的关系
一种运算
是一个数
; 在线配资平台 ;
者嘴角挂着冷笑.“拜吙使者!”“人族在开天城联盟之中,算不上哪个.至于俺为何想要他们死,自然有俺の原因.俺出壹百斤混沌之气
比和比例(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答:需要糖0.1千克,水1.9千克。
➢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甲工程队铺一条路,前5天 乙工程队铺路,原计划每天
铺了1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 铺3.2千米,15天铺完。实
铺完这条路用了15天。这条 际每天铺4千米,实际需要
路长多少千米? 正比例
多少天铺完? 反比例
在练习本上解 答这两题。
➢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解题步骤 ✓ 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 ✓ 找等量关系。若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 若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 列比例。设未知数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 ✓ 解比例。 ✓ 检验写答。
=
5 32
前比 后
比
项号 项
值
3∶ 2 = 6 ∶4
内项 外项
➢ 比和比例的区别
• 基本性质
化简比 的根据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解比例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相等。
的根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
➢ 比和比例的联系 • 比是比例的基础,比例是比的扩展; • 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
一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二看: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 三判断: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
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如果乘积和比值都不一定,不成比例
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按一定的比分配问题
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 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成整数比再化简。 把比的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 分数比 数比再化简。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1第8课时比和比例(2)》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2024年)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单元整体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 8 课时 比和比例(2)
整理复习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 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载重为30吨的大货车运这批货物, 几次可以运完?
120÷30=4(次)
答:4次可以运完。
3.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受到了消费者 的喜爱。小丽的爸爸买了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带全家外 出旅行,途中小丽记录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相关数 据,整理结果如下表:
行驶路程/ km 100 120 130 140 150 …
3000000
比例尺:6∶24000000 =1∶4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设该车从甲地到丙地大约需要x小时。
200 2.5
=
200+280 x
x=6
答:该车从甲地到丙地大约需要6小时。
5.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 两地的距离是8cm。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 的距离是6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实际距离: 8÷
1
=24000000(cm)
(2)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千瓦时,行驶280 km ,够吗? (用比例解答。)
解:设汽车电池充满后可以行驶xkm。 x∶45=100∶15
15x=4500 x=300
300>280
答: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千瓦时,够行驶280km 。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 8 课时 比和比例(2)
整理复习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 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载重为30吨的大货车运这批货物, 几次可以运完?
120÷30=4(次)
答:4次可以运完。
3.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受到了消费者 的喜爱。小丽的爸爸买了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带全家外 出旅行,途中小丽记录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相关数 据,整理结果如下表:
行驶路程/ km 100 120 130 140 150 …
3000000
比例尺:6∶24000000 =1∶4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设该车从甲地到丙地大约需要x小时。
200 2.5
=
200+280 x
x=6
答:该车从甲地到丙地大约需要6小时。
5.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 两地的距离是8cm。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 的距离是6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实际距离: 8÷
1
=24000000(cm)
(2)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千瓦时,行驶280 km ,够吗? (用比例解答。)
解:设汽车电池充满后可以行驶xkm。 x∶45=100∶15
15x=4500 x=300
300>280
答: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千瓦时,够行驶280km 。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课件

义务教育(2024年)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4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环节一
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15
∶10=
3 2
前比后 比 项号项 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6∶72
1.3∶2.6
8∶18
0.9∶1.5
36∶72 = 36÷72 =0.5
1.3∶2.6 =1.3÷2.6 = 0.5
8∶18
=
8÷18
=
4 9
0.9∶1.5 = 0.9÷1.5 = 0.6
哪两个比的 比值相等?
环节二
国旗长5m, 宽10 m。
3
国旗长2.4m, 国旗长60cm,
宽1.6m。
宽40cm。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3
,16
和
1 4
1:1 = 1:1
23 46
(答案不唯一)
环节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20∶5和1∶4 因为20∶5=4 1∶4=0.25
所以6∶10=9∶15
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1
(3)2
:
1 3
和6∶4
因为
1:1 23
3 2
6:4 3 2
所以 12∶13 =6∶4
(4)0.6∶0.2和 3 : 1 44
因为 0.6 : 0.2 3 3:1 3 44
所以0.6∶0.2= 34∶14
国旗长5m, 宽10 m。
3
国旗长2.4m, 宽1.6m。
国旗长60cm, 宽40cm。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4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环节一
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15
∶10=
3 2
前比后 比 项号项 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6∶72
1.3∶2.6
8∶18
0.9∶1.5
36∶72 = 36÷72 =0.5
1.3∶2.6 =1.3÷2.6 = 0.5
8∶18
=
8÷18
=
4 9
0.9∶1.5 = 0.9÷1.5 = 0.6
哪两个比的 比值相等?
环节二
国旗长5m, 宽10 m。
3
国旗长2.4m, 国旗长60cm,
宽1.6m。
宽40cm。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3
,16
和
1 4
1:1 = 1:1
23 46
(答案不唯一)
环节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20∶5和1∶4 因为20∶5=4 1∶4=0.25
所以6∶10=9∶15
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1
(3)2
:
1 3
和6∶4
因为
1:1 23
3 2
6:4 3 2
所以 12∶13 =6∶4
(4)0.6∶0.2和 3 : 1 44
因为 0.6 : 0.2 3 3:1 3 44
所以0.6∶0.2= 34∶14
国旗长5m, 宽10 m。
3
国旗长2.4m, 宽1.6m。
国旗长60cm, 宽40cm。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比和比例PPT课件

利用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根据乘法的意义列乘法算式计算。
表示把代表队人数平均分成13份, 男生人数占8份,女生人数占5份。
学校体育代表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8∶5, 其中男生有32名。女生有多少名?
解:设女生有 x 名。
32∶x=8 ∶ 5 或 32=8
x5
8x =32×5
x =20
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2÷8×5=20(人)
解:设这棵树高 x 米。 1:1.5= x :9
1.5x =9 x =6
答:这棵树高6米。
4.育英小学师生坐两辆汽车去郊游,大巴车和中巴车上乘坐 的人数的比是5:2。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4题]
中巴车上坐了多少人?
解:设中巴车坐了x人。
45= 5 x2
x=18 答:中巴车上坐了18人。
4.育英小学师生坐两辆汽车去郊游,大巴车和中巴车上乘坐 的人数的比是5:2。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4题]
2.用药剂和水配制一种农药,药剂和水的质量比是1:10。
(1)要配制这种农药275千克,需要药剂和水各多少千克?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2题]
方法一:275÷(1+10)=25 (千克) 方法二:1+10=11
25×1=25(千克)
275×111 =25(千克)
25×10=250(千克)
275×1101 =250(千克)
答:需要加水75千克。
2.用药剂和水配制一种农药,药剂和水的质量比是1:10。
(3)用500千克水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方法一:
方法二: [选自教材P22 练一练 第2题]
解:设需要加入 x 千克药剂。
1= x 10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