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
YWT1800调速器主要技术参数

YWT1800调速器主要参数性能保证符合如下有关技术标准(1)《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 9652.1;(2)《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范》GB/T9652.2;(3)《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563;(4)《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5)《大型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产品质量分等》JB/T 56079。
◆导叶接力器开启和关闭全行程所需时间是独立可调的,提供安全可靠而简单的锁定装置锁住接力器开关时间的整定值,避免接力器以非整定的速度移动。
◆调速器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在接力器全行程范围内转速对接力器位置的关系曲线近似直线,其非线性度不大于2%。
在额定转速和任何导叶开度下,测至主接力器的转速死区不超过0.03%,导叶接力器能够反应的最小转速变化对额定转速之比的百分值定义为转速死区的一半。
◆调速器有良好的动态特性(1) 机组甩100%额定负荷后,在转速变化过程中偏离额定转速3%以上的波峰不超过2次。
(2) 机组甩100%额定负荷后,从接力器第一次向开启方向运动起,到机组转速波动相对值不超过±0.5%止所经历的时间不大于40s。
(3) 接力器不动时间:机组输出功率突变10%额定负荷,从转速变化0.01~0.02%额定转速开始,到导叶接力器开始动作的时间间隔,不超过0.2s。
(4) 从调速器动态特性示波图上求取的比例增益Kp、积分增益Ki值与理论值的偏差不超过±10%。
◆调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机组在额定转速空载运行和带孤立负荷时,调速系统能稳定地控制机组转速。
当发电机与电站其它发电机或电力系统并联运行时,调速系统也能在零到最大出力范围内控制机组出力稳定地运行。
(如果水轮机和引水管道的水力系统本身是稳定的。
)(1)发电机在额定转速空载运行,由调速系统控制的机组转速波动值不超过额定转速的±0.15%,试验时测量持续时间为3min。
水轮机调节

1.油压装置安其布置方式可以分为分离式和组合式两种.2.调速器的油压装置是由:压力油罐、回油箱、中间油罐、螺杆油泵、补气阀、安全阀等组成。
3.齿盘测频回路具有输出频率信号电压的漂移量小,测频精度高的特点。
4.引入测频微分回路可以改善过渡过程的调节品质,提高速度性、缩短调节时间、减少超调量。
5.位电转换器就是将机械位移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位电转换元件。
6.电液转换器室友电气-位移转换和液压放大两部分组成。
7.微机调速器由两部分组成,即微机调节器和液压随动系统。
8.微机型调速器按照输入信号种类的不同,分为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等。
9.电液随动系统由电液转换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等组成。
10.PLC微机调速器的频率测量采用残压测频时,信号取自母线电压互感器(TV)或者发电机出口电压互感器;采用齿盘测频时,信号引自安装在水轮机大轴或发电机大轴上的齿盘脉冲转速探测器。
12.微机调速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采用不同的调节规律、控制结构、调节参数和调节模式。
13.微机型调速器的调节模式有频率调节模式、功率调节模式、开度调节模式。
14.频率调节模式是一种适用于机组空载运行、并入小电网或孤立电网运行和在大电网以调频方式运行的自动调节模式。
15.若机组并入电网运行,微机调速器一般采用开度调节模式或功率调节模式进行控制,其调节规律PI运算。
16.在模拟型电气液压调速器中,一般采用电液转换器将电气信号转换成机械液压信号。
17.微机调速器的电液伺服系统中所采用的电机转换装置有电液伺服阀、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式电液转换器。
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数字阀。
18.调速器整机静态特性实验母的:通过对调速器静特性曲线y=f(n)的测定,确定调速器的转速死区i,校验永态转差系数bp值,以鉴别调速器的制造和安x装质量。
19.调速器的动态实验主要指空载实验、突变负荷实验和甩负荷实验等。
20.空载扰动实验的目的:实在空载工况下以人为的方法向调节系统输入一个阶跃的转速扰动量,在此阶跃输入下,测出不同调节参数时的动态品质,从而确定空载运行时的最佳调节参数,并为带负荷运行确定参数参数提供初步依据。
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新)

1.3 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白溪水库电站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的运行规范、运行方式、运行操作、设备检查、事故处理及相关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宁波市白溪水库水力发电厂。
2引用标准DL/T792—2001 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GB/T9652.1—1997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数字调速器原理说明书、触摸屏操作说明书SLT-16Mpa系列全数字高油压组合式调速器机械液压系统说明书3概述水轮机调速器是用以调节控制机组转速和负荷的自动调节装置,当机组事故或电力系统甩负荷时,起紧急事故停机和快速关闭导叶、以抑制机组过速和稳定转速。
水轮机调速器是由实现水轮机调节及相应控制的电气控制装置和机械执行机构组成的。
3.1各项技术参数白溪水库水力发电厂采用武汉三联水电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SLT-5000-16MPa型全数字高油压组合式调速器。
其各项性能指标参数如下:3.1.1主要技术指标★额定输入电压:AC220V±10%,DC110V±10%;★调节规律:补偿PID;★整机平均无故障时间:≥25000小时;★测频方式:残压测频;★暂态转差系数:bt=0-200%(调整分辨率1%);★永态转差系数:bp=0-10%(调整分辨率1%);★积分时间常数:Td=0-20S(调整分辨率1S);★加速度时间常数:Tn=0-5S(调整分辨率0.1S);★频率给定范围:FG=45.0-55.0HZ(调整分辨率0.01HZ);★频率人工范围:E=0-0.5HZ(调整分辨率0.01HZ);★功率死区范围:i=0-5%;★功率给定范围:P=0-100%(以机组最大能发有功为额定值)3.1.2调节性能指标◆测频误差:≤0.00034%;◆静特性转速死区:ix<0.04%最大非线性度ε<5%;◆空载频率摆动值:≤±0.15%(即≤±0.075HZ);◆甩25%负荷接力器不动时间:≤0.2S;◆甩100%负荷,过渡过程超过3%额定转速的波峰数N<2,调节时间T<40S。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要求制定的。
汽轮机、水轮机(包括燃气轮机)技术监督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适应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的迅速发展及厂网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格局的形成,本标准从全过程技术监督的角度制定了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所、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丰、郭芸、黄青松、姚泽、林清如、阚伟民、马斌、何宏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火电厂")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水电厂")水轮机技术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在15MW及以上各种类型水轮机和单机容量为125MW及以上汽轮机的技术监督。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厂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厂燃气轮机的技术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578 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技术条件GB 7520 汽轮机保温技术条件GB 811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 9782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GB 11120 L—TSA汽轮机油GB/T 8174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564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 9652。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doc 14页)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doc 14页)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of governors and pressure oil supply units for hydraulic turbinesGB/T9652.1—1997(代替GB9652—88)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工作条件4 技术要求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 供货成套性前言本标准是在GB9652—88《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第3章“技术要求”和第5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基础上参考IEC308:1970“水轮机调速器试验国际规范”并结合我国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编制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非等效。
本标准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各类调速器的转速死区这一重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对微机调速器、电调电气装置电磁兼容性和电气协联函数GB150—89 《钢制压力容器》GB3797—88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4588—89 《单、双面印制板技术条件》GB10886—89 《三螺杆泵型式与基本参数》GB11120—89 《L—TSA汽轮机油》JB/T8091—1995《螺杆泵试验方法》3 工作条件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调节系统静态及动态特性指标均系在下列条件下制定:3.1 水轮机所选定的调速器与油压装置合理。
3.1.1 接力器最大行程与导叶全开度相适应。
对中、小型和特小型调速器,导叶实际最大开度至少对应于接力器最大行程的80%以上。
3.1.2 调速器与油压装置的工作容量选择是合适的。
3.2 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正常。
3.2.1 水轮机在制造厂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3.2.2 测速信号源、水轮机导水机构、转叶机构、喷针及折向器机构、调速轴及反馈传动机构应无制造和安装上缺陷,并应符合各部件的技术要求。
3.2.3 水轮发电机组应能在手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
GB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 8564-200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验的要求。
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及验收:a) 单机容量为15MW及以上;b) 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1.5m及以上;c)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2.0m及以上;d) 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3.0m及以上。
单机容量小于15MW的水轮发电机组和水轮机转轮的名义直径小于b)、c)、d) 项规定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也适用于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的安装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 7409.3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GB/T 7894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9652.1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 9652.2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 10969 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条件GB/T 11120 L-TSA汽轮机油GB 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T 18482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验规程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07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 827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JB/T 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 6204 大型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JB/T 8439 高压电机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防电晕技术要求JB/T 8660 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3 总则3.1 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应根据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已审定的机组安装图及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要求进行。
调速器运行规程

QB/JDXGS 甘肃电投九甸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系统文件QB/JDXGS J01-03-2009技术文件(峡城水电站调速器运行规程)2009-10-01发布 2009-10-01实施甘肃电投九甸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目录前言 (Ⅱ)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设备规范 (1)4运行方式 (5)5运行规定 (5)6运行操作 (3)7运行监视、检查及维护 (7)8事故处理 (7)前言为了加强莲麓二级(峡城)水电站水轮机调速器设备的运行管理,保证调速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莲麓二级(峡城)水电站DFWST-100-4.0自复中式可编程控制水轮机调速器的运行规定、操作要求、运行方式、巡回检查及故障事故处理的具体规定、内容和要求。
本规程依据变压器的国家标准和设备厂家的相关要求制定。
本规程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规程由公司计划经营部归口。
本规程起草人:罗宏、马海军、师瑞通、徐涛、马楠本标准审核人:周毓林、潘存斌、张军、王建杰、蒋晓燕、焦建伟本标准批准人:党海燕QB/JDXGS J01-03-2009调速器运行规程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峡城水电站自复中式可编程控制调速器运行规定,运行方式、运行操作,巡检和故障、事故处理。
1.2 本规程适用于莲麓水电站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对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的运行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9652.1-1997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9652.2-1997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DL/T492-2001 《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DFWST-80-4.0 《DFWST-100-4.0微机自复中调速器说明书》HYZ-2.5-4.0 《HYZ-2.5-4.0油压装置使用说明书》LHY-0.3 《LHY-0.3漏油装置说明书》3 设备规范3.2 调速器机械液压系统3.6 调速器数据调节范围3.9 油压装置控制及指示灯4 运行方式4.1 调速器的运行方式4.1.1 自动运行方式4.1.1.1 按功率调节;4.1.1.2 按频率调节;4.1.1.3 按开度调节。
04调速器及其油压装置运行规

调速器及其油压装置运行规程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1本规程对#1~#4调速器及其#1~#4油压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运行操作、运行监视检查和维护、故障和事故处理等作出了规定。
1.2本规程适应于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并适应于现场工作人员。
生产管理和检修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全体运行人员应熟练掌握本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DL/T563-2004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范》2.2 GB/T9652.1-2007《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基本技术条件》2.3 GB/T9652.2-2007《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2.4 GB/T8564-2003《水轮机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2.5 DL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2.6 DL/T792—2001《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3 基本要求3.1 调速器3.1.1 接力器关闭时间整定为6.8s,开启时间整定为12-15s。
3.1.2 调节参数整定正确。
3.1.3 交直流电源自动回路工作正常,信号正确。
3.1.4 远方及现地开(停)机、负荷调整、事故停机等动作正确。
3.1.5 机组频率信号回路和电网频率信号回路、PT低压侧熔断器完好并已投入。
3.1.6 主令控制器完好,传动灵活。
3.1.7 调速器与监控系统通信工作正常。
3.1.8 事故紧急停机电磁阀动作正常。
3.1.9 锁锭装置动作正常、指示正确。
(#4机调速器锁锭备用状态不投入)3.1.10 调速器A、B套在运行时应互为备用,若一机有故障应自动切至另一机运行;3.1.11 如调速器电气部分有故障时应能改手动运行;3.1.12 调速器在手动运行时应有专人监视。
3.2 油压装置3.2.1 油质合格。
3.2.2 油泵及阀组工作正常,运行平稳。
3.2.3 压力油罐油位与回油箱油位在规定范围内。
3.2.4 油压信号装置动作正常。
3.2.5 事故低油压的整定值在规定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of governors and pressure oilsupply units for hydraulic turbinesGB/T9652.1—1997(代替GB9652—88)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工作条件4 技术要求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 供货成套性前言本标准是在GB9652—88《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第3章“技术要求”和第5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基础上参考IEC308:1970“水轮机调速器试验国际规范”并结合我国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编制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非等效。
本标准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各类调速器的转速死区这一重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对微机调速器、电调电气装置电磁兼容性和电气协联函数发生器等的要求,随着新技术的飞跃发展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原标准的第4章“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充实编制为GB/T9652.2—1997《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与GB/T9652.1为独立的两个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9652—88。
本标准由全国水轮机标准化委员会控制设备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控制设备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自动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郜瑞阁、孔昭年、李晃、吴应文、邵宜祥、董于青。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于1997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水轮机标准化委员会控制设备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容量350N·m及以上的水轮机调速器,包括机械液压调速器(以下简称机调)和电气液压调速器(以下简称电调)以及油压装置。
本标准不适用于可逆式及双向发电机组的水轮机调速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0—89 《钢制压力容器》GB3797—88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4588—89 《单、双面印制板技术条件》GB10886—89 《三螺杆泵型式与基本参数》GB11120—89 《L—TSA汽轮机油》JB/T8091—1995《螺杆泵试验方法》3 工作条件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调节系统静态及动态特性指标均系在下列条件下制定:3.1 水轮机所选定的调速器与油压装置合理。
3.1.1 接力器最大行程与导叶全开度相适应。
对中、小型和特小型调速器,导叶实际最大开度至少对应于接力器最大行程的80%以上。
3.1.2 调速器与油压装置的工作容量选择是合适的。
3.2 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正常。
3.2.1 水轮机在制造厂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3.2.2 测速信号源、水轮机导水机构、转叶机构、喷针及折向器机构、调速轴及反馈传动机构应无制造和安装上缺陷,并应符合各部件的技术要求。
3.2.3 水轮发电机组应能在手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
在手动空载工况(发电机励磁在自动方式下工作)运行时,水轮发电机组转速摆动相对值对大型调速器不超过±0.2%;对中、小型和特小型调速器均不超过±0.3%。
3.3 水轮机引水系统的水流惯性时间常数Tw对比例积分微分(PID)型调速器不大于4s;对于比例积分(PI)型调速器不大于2.5s,且水流惯性时间常数了。
与机组惯性时间常数T a的比值不大于0.4,反击式机组的T a不小于4s,冲击式机组的T a不小于2s。
3.4 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
3.5 调速器周围空气温度。
a)不同海拔高度的最高空气温度见表1。
表1b)最低空气温度5℃。
3.6 空气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3.7 调速系统所用油的质量必须符合GB11120中46号汽轮机油或粘度相近的同类型油的规定,使用油温范围为10~50℃。
3.8 调速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油压变化值不超过名义工作油压的±10%。
通流式调速系统不超过±15%。
3.9 调整试验前,应排除调速系统可能存在的缺陷,如机械传动系统的死区、卡阻及液压系统可能存在的空气等。
3.10 上述某些工作条件如不满足要求,有关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4 技术要求4.1 产品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4.2 调速系统接力器容量应保证达到设计规定值。
4.3 调速系统静态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 静态特性曲线应近似为直线。
4.3.2 测至主接力器的转速死区不超过表2规定值。
表24.3.3 转桨式水轮机调速系统,转叶随动系统的不准确度不大于1.5%。
电气协联,实测协联曲线与理论协联关系曲线偏差不大于设计规定值。
4.3.4 冲击式水轮机调速系统静态品质应达到:4.3.4.1 测至喷针接力器的转速死区应符合表2规定;4.3.4.2 在稳态工况下,对多喷嘴冲击式水轮机的对称两喷针之间的位置偏差,在整个范围内均不大于2%。
4.4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 调速器应保证机组在各种工况和运行方式下的稳定性。
在空载工况自动运行时,施加一阶跃型转速指令信号,观察过渡过程,以便选择调速器的运行参数。
待稳定后记录转速摆动相对值,对大型电调不超过±0.15%,对大型机调和中、小型调速器不超过±0.25%,特小型调速器不超过±0.3%。
机组如果手动空载转速摆动相对值大于规定值,其自动空载转速摆动相对值不得大于相应手动空载转速摆动相对值。
4.4.2 机组甩负荷后动态品质应达到:4.4.2.1 甩100%额定负荷后,在转速变化过程中,超过稳态转速3%额定转速值以上的波峰不超过两次;4.4.2.2 机组甩100%额定负荷后,从接力器第一次向开启方向移动起,到机组转速摆动值不超过±0.5%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应不大于40s;4.4.2.3 转速或指令信号按规定形式变化,接力器不动时间:对电调不大于0.2s,机调不大于0.3s。
4.5 油压装置正常工作油压的变化范围为名义工作压力的±5%以内。
当油压高于工作油压上限2%以上时,安全阀应开始排油;当油压高于工作油压上限的16%以前,安全阀应全部开启,并使压力罐中油压不再升高。
当油压低于工作油压下限以前,安全阀应完全关闭,此时安全阀的泄漏量不大于油泵输油量的1%。
当油压低于工作油压下限的6%~8%,有备用油泵的油压装置,则应启动备用油泵,当油压继续降低至事故低压时,作用于紧急停机的压力信号器应立即动作。
油压装置各压力信号器整定值的动作偏差,不超过整定值的±2%。
4.6 对调速器各机构的要求。
4.6.1 暂态转差系数应能在设计范围内整定,其最大值不小于80%,最小值不大于5%。
缓冲时间常数可在设计范围内整定,小型及以上的调速器最大值不小于20s,特小型不小于12s;最小值不大于2s。
4.6.2 永态转差系数应能在自零至最大值范围内整定,最大值不小于8%。
零刻度实测值不应为负值,其值不大于0.1%。
4.6.3 零行程的转速调整范围的上限应大于永态转差系数的最大值,其下限一般为-10%。
如设有远距离控制装置时,其动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4.6.4 对串联控制方式的PID型调速器,加速时间常数应能在设计范围内整定,最大值不小于2s,最小值为零。
4.6.5 开度限制机构应能在自零至最大开度范围内任意整定。
对大型电调和重要电站的中型电调其机械和电气开度限制机构应设有远距离控制装置,其动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4.6.6 接力器的关闭与开启时间应能在设计范围内任意整定。
4.6.7 调速器应能实现机组的自动、手动起动和停机。
当调速器自动部分失灵时,应能手动运行。
如无接力器手动操作机构时,油压装置必须装有备用油泵;对通流式调速器,必须装设接力器手动操作机构。
4.6.8 带有压力罐的调速器应装设紧急停机装置,并动作可靠。
4.6.9 按水头自动调整协联关系的机构,应能手动设定水头。
如设有远距离控制装置时,其动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4.6.10 对电调各机构尚有下列要求:4.6.10.1 电气装置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相互切换时,或多微机电调的工作机和备用机相互切换时,水轮机主接力器的开度变化均不得超过其全行程的±1%。
4.6.10.2 大型电调应设置人工失灵区,其最大值不小于额定转速1%,并能在其设计范围内调整。
4.6.10.3 对大型电调和重要电站的中型电调,当测速装置输入信号或水头信号消失时,应能使机组保持所带的负荷,同时要求不影响机组的正常停机和事故停机。
4.6.10.4 对大型微机电调和重要电站的中型微机电调宜以工业控制级微机为核心。
除调速器基本功能外,并具有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等功能。
如用户要求,应配置与上位机通讯的接口。
4.6.10.5 对采用并联控制方式的PID型调速器,其调整参数应能在设计范围内整定:比例增益最小不大于0.5,最大值不小于20;积分增益最小值不大于0.051/s最大值不小于101/s;微分增益最小值为零,最大值不小于5s。
4.6.11 大型和中小型电液调速器的综合漂移量折算为转速相对值,分别不得超过0.3%和0.6%。
4.7 对调速器及油压装置各装置的要求。
4.7.1 测速装置4.7.1.1 在额定转速±10%范围内,静态特性曲线应近似直线,其转速死区应符合设计规定值;在额定转速±2%范围内,其放大系数的实测值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5%。
4.7.1.2 机械式测速装置(飞摆),在经过超速试验后不得出现变形和裂纹等不正常现象。
4.7.1.3 电气测速装置最小工作信号电压不大于设计值。
4.7.2 缓冲装置输出特性应平滑且近似为指数衰减曲线,与理论曲线比较,其时间常数偏差:对电调不超过±10%,对大、中、小型机调和特小型机调分别不超过±20%和±30%。
特性曲线的对称性:对大、中、小型调速器和特小型调速器,在同一时间坐标位置两个方向的输出值偏差分别不超过平均值的±10%和±15%。
对大、中、小型机调和特小型机调,缓冲装置从动活塞恢复到中间位置的行程偏差折算为转速相对值,分别不超过调速系统转速死区规定值的1/3和1/2。
4.7.3 电调电气装置4.7.3.1 电气柜和液压柜中带电回路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温度为15~35℃及相对湿度为45%~75%环境下测量,应不小于1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