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避雷针引下线标准工艺安装

合集下载

避雷针设置要求

避雷针设置要求

一,基础制作,需要浇灌0.8*0.8*2.5基础,预埋螺栓M24* 8,基础选用c20号混泥土。

垫层选用C10号混泥土。

基坑四周土壤切勿扰动,如果部分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

GH系列环形钢管避雷针,钢管的壁厚必须达到5MM,总重量为597kg,当然越重越好,抗风压的能力强。

地脚螺栓安装时选用m24双螺母。

防腐问题:材料最好选用热镀材料。

由于电焊时会破坏镀锌的结构,所以焊接处选敲掉焊杂,然后刷防锈漆,然后再刷银粉漆。

很多人只刷银粉器,这样的效果比较差,1-2年后,全部腐蚀了。

抗风压能力:如果按照前面的要求制作基础,选择用材,在地面上,不需要加揽风绳,(99D501) 如果避雷针安装在屋顶上,那最好加揽风绳这样比较安全可靠。

接地系统注意事项:1)雷接地必须小于10欧姆。

(第一类防雷建筑,必须离建筑物或者保护物3米以上距离)保护易燃物或者电气设备最好小于4欧姆2)室外接地装置方式:A 镀锌扁铁埋地水平组成地网,埋地不小于1米。

B 人工接地模块埋地,埋地不小于0.5米。

C 2.5米镀锌钢钎垂直打入地下,多根时,相互间距必须大于5米。

D 2.5米镀锌钢钎加镀锌扁铁网。

3)室外接地引线必须与埋地接地装置采用焊接,并作防腐处理(刷沥青等)4)接地引线线径:机房到室外接地装置引线(圆钢直径要大于10mm,扁钢截面大于80mm2)。

5)铜线与扁铁必须采用焊接或机械式连接,并作防腐处理。

6)避雷针安装参照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安全问题:避雷针(避雷带)把雷电印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房子免遭雷击。

但如果避雷针出现锈蚀现象,或者引下线断了,必须进行更换,否则可能反而会主动引来雷击。

引下线要有足够的强度,耐腐蚀、耐热;不得用铝线做引下线;要教育孩子不要拉引下线玩。

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接地装置距建筑物的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

单独防雷接地电阻要小于10欧,避雷针联合接地要小于1欧。

1、变电站设备接地工艺标准

1、变电站设备接地工艺标准

变电站设备接地工艺标准项目编号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工艺要点图片示例1屋外接地装置安装1.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角钢。

2.接地体顶面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

3.垂直接地体间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

4.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钢材采用电焊,铜排采用热熔焊),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钢接地体的搭接应使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应该符合以下规定:1)扁钢-扁钢:搭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2)圆钢-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

3)扁钢-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

4)在“十”字搭接处,应采取弥补搭接面不足的措施以满足上述要求。

5.焊接结束后,首先应去处焊接部位残留的焊药、表面除锈后作防腐处理。

)镀锌钢材在锌层破坏处也应进行防腐处理。

钢材的切断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6.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工作。

1.根据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接地沟开挖深度以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较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余度。

如无特殊要求,变电站接地材料一般如下:110kV变电站水平接地体采用-60×6镀锌扁钢,220kV变电站水平接地体采用-80×8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2.5米长L50×50×5镀锌角钢,接地引下线采用-60×6镀锌扁钢2.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坏锌层。

3.焊接位置(焊缝100mm范围内)及锌层破损处应防腐。

4.在接地沟回填土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

同时做记录工作完成情况的记录和隐蔽工程的记录签证。

回填土内不得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屋外水平接地装置安装水平接地体“十”字搭接2屋内接地装置安装1.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宜明敷。

避雷针有哪些安装规范

避雷针有哪些安装规范

避雷针有哪些安装规范
避雷针安装规范尤为重要,避雷针在安装时有很多的讲究,那么避雷针有哪些安装规范?今天所采用的圆钢或钢管的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针长Im以下:圆钢为12mm;钢管为16mm。

(2)针长1—2m: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

(3)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

避雷针较长时,针体可由针尖和不同管径的钢管段焊接而成。

避雷针一般安装在支柱(电杆)上或其他构架、建筑物上。

避雷针必须通过引下线与接地体可靠联接。

避雷针(线、带)的接地除必须符合接地的一般要求外,还应遵下列规定:
(1)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2)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简体(如烟囱),当其厚度大于4mm时,可作为避雷针的引下线,但筒底部应有对称两处与接地体相连。

(3)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人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

(4)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立独立的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n.m的地区,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fl。

(5)其他接地体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地中距离不应小于
3m。

(6)不得在避雷针构架或电杆上架设低压电力线或通信线。

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能装设在人、畜经常通行的地方,距道路应3m
屋顶上装设多支避雷针时,两针之间距离不宜大于30m;屋顶上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60。

保护角确定。

上面对其避雷针安装规范有详细的介绍,让更多人对其避雷针安装规范有详细的讲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等了解,这里有很多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5506.06独立避雷针安装(针高30m以内)

5506.06独立避雷针安装(针高30m以内)
工程名称
工序成本费用计算表
公路工程
编号
工程细目
独立避雷针安装(针高30m以内)
单位
工作内容
人机配组
工程数量
序号
费用名称

人工费
1001001
人工
接地极制作安装、接地母线敷设、架设天线铁塔避雷装置、避雷 针安装、避雷针引下线敷设、天线铁塔消雷器安装、接地模块安 装、漏电浪涌保护安装;接地装置:1)接地电阻测试、控制装 置、电流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测量仪表及一二次回路调整; 避雷针:1)母线耐压试验、接触电阻测量、避雷器、母线绝缘 监视装置、电测量仪表一二次回路的调整、接地电阻测试;
m
7801001
其他材料费

3333.33 4.36
3547.01 4179.49
5.73 7.35 3.42 1.00
218.09 0.034 113.33 0.034 5.000 21.80 5.000 0.006 21.28 0.006
0.00 0.000 1.500 8.60 1.500 4.800 35.28 4.800
8099001
小型机具使用费
台班 台班

484.19 654.97 826.59
974.50 213.24 1.00
415.06 0.000 0.180 87.15 0.180
0.00 0.000 0.290 239.71 0.290
0.00 0.000
0.370 78.90 9.300 9.30
0.370 9.300
1
单位
单价

工日 136.28
单位量
合计量
定 额 定额单价 数 量
790.42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标准工艺设计

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标准工艺设计

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标准工艺设计
目录
一、遵循标准 (3)
二、工艺设计应用内容 (3)
一、遵循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3年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第二辑)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六)》工艺设计图集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4 二、工艺设计应用内容
本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3年版)中标准工艺可应用项共计108项,其中土建工程可应用项66项,电气工程可应用项目42项,具体详下表:
(1)通用建筑工程部分
(2)户外配电装置土建工程部分
(3)户外场地工程部分
(4)站区及主变压器消防工程部分
(5)变电电气工程子库。

(整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整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 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08-01-01站区避雷针及接地线安装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2)

08-01-01站区避雷针及接地线安装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2)
避雷针(线、带、网)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表5-B-14 编号:46-07-01-00-01
单位工程名称
全场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分部工程名称
避雷针及引下线安装
检查项目
避雷针及引下线安装
施工单位
XXX
项目经理
XXX
强制性条文内容
执行要素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施工程序
符合要求
施工记录编号:
46-07-01-00-01
项目部质检员:
年 月 日
总承包专业工程师: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两点对称
3处连接
接地检查记录编号:
46-07-01-00-01
5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安装距离
铺设卵石
接地检查记录编号:
46-07-01-00-01
均压措施
表5-B-14续
强制性条文内容
执行要素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6 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集中接地装置
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接地检查记录编号:
第3.5.1条
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热剂焊(放热焊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