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金典期考试题-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试题与答案解析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试题与答案解析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试题与答案解析专业资料回顾人类寄生虫学的问题和答案试题一(一)选择题1.生物蠕虫是因为:ca.必须在外部世界发育;B.必须通过口腔感染c.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e.以上说法都不对2.承运人指英国航空公司。

患者b.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c.无免疫力的人d.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3.以下卵发育最快:Da钩虫卵B.蛔虫卵C.鞭虫卵D.蛲虫卵E.姜饼卵4.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da.蛔虫b.蛲虫c.丝虫d、猪带绦虫5.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a.丝虫b.蛲虫c.华枝睾吸虫d.日本血吸虫e.肺吸虫6.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有:Da。

蛔虫精心整理专业信息b.丝虫c.旋毛虫d.鞭虫e.钩虫7.新鲜粪便污染食物,人们食用后可能会感染:EA。

蛔虫B.旋毛虫C.钩虫D.旋毛虫E.上述均不可能8.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ca.摄取大量营养b.喜欢钻孔的习性c.特殊的产卵习性d、成虫固着会对肠壁造成损害,如昆虫代谢产物的刺激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ca.虫体大小b.口囊中的口甲c.体形d、口囊和连合伞E.外阴位置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a.钩虫b.丝虫c.旋毛虫d.日本血吸虫e.华枝睾吸虫11.微丝蚴是寄生虫:BA的幼虫。

钩虫丝虫病旋毛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12.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da.丝虫b.华枝睾吸虫c.肺吸虫精心安排专业资料d、猪绦虫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a.接触土壤中的丝状蚴b.丝状蚴通过蚊虫c.经口食人感染期虫卵d.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e.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有:杆菌性囊蚴B.微丝蚴C.丝状囊蚴D.尾蚴E.以上均无15.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da.钩虫卵b.肺吸虫卵c.鞭虫卵d.蛔虫卵e.猪带绦虫卵16.哪种蠕虫会导致贫血:BA。

蛔虫B.钩虫C.日本血吸虫D.囊虫病E.丝虫病17.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a.小肠b.盲肠c.结肠d.肺部e、肠系膜下静脉18.引起象皮肿的寄生虫是:ea.日本血吸虫b.肺吸虫c.旋毛虫d.钩虫e.丝虫精心安排专业资料19.在患者粪便中发现的寄生虫有:BA。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试题一(一)选择题1.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CA.必须在外界发育B.必须经口感染C.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E.以上说法都不对2.带虫者是指:BA.病人B.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C.无免疫力的人D.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3.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DA.钩虫卵B.蛔虫卵C.鞭虫卵D.蛲虫卵E.姜片虫卵4.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DA.蛔虫B.蛲虫C.丝虫D.斯氏狸殖吸虫E.猪带绦虫5.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 A.丝虫B.蛲虫C.华枝睾吸虫D.日本血吸虫E.肺吸虫6.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是:DA.蛔虫B.丝虫C.旋毛虫D.鞭虫E.钩虫7.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人食后可能感染:EA.蛔虫B.鞭虫C.钩虫D.旋毛虫E.以上都不可能8.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CA.摄取大量营养B.喜欢钻孔的习性C.特殊的产卵习性D.成虫固着造成肠壁的损伤E.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C A.虫体大小B.口囊中的口甲C.体形D.口囊和交合伞E.阴门的位置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 A.钩虫B.丝虫C.旋毛虫D.日本血吸虫E.华枝睾吸虫11.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BA.钩虫B.丝虫C.旋毛虫D.日本血吸虫E.细粒棘球绦虫12.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D A.丝虫B.华枝睾吸虫C.肺吸虫D.猪肉绦虫E.牛肉绦虫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A.接触土壤中的丝状蚴B.丝状蚴通过蚊虫C.经口食人感染期虫卵D.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E.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CA.杆状蚴B.微丝蚴C.丝状蚴D.蜡肠期蚴E.以上都不是15.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D A.钩虫卵B.肺吸虫卵C.鞭虫卵D.蛔虫卵E.猪带绦虫卵16.哪种蠕虫可以引起贫血:BA.蛔虫B.钩虫C.日本血吸虫D.猪囊虫E.丝虫17.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A.小肠B.盲肠C.结肠D.肺部E.肠系膜下静脉18.引起象皮肿的寄生虫是:EA.日本血吸虫B.肺吸虫C.旋毛虫D.钩虫E.丝虫19.在病人的粪便中可查到虫卵的寄生虫是:BA.细粒棘球绦虫B.钩虫C.旋毛虫D.斯氏狸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20.哪种蠕虫寄生在淋巴系统:BA.钩虫B.丝虫C.华枝睾吸虫D.牛肉绦虫E.旋毛虫(二)填空题1.人体寄生的蠕虫中,虫卵最小的是(华支睾吸虫),最大的是(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总结要点(本科).doc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总结要点(本科).doc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总论部分:1.人体寄生虫学分类: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2.WHO热带病特别规划署规定的5类7种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2种)、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锥虫病(2种);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钩虫病;4.三种共生现象及例举:1)共栖(偏利共生):稣鱼与大鱼;2)互利共生:白蚁与鞭毛虫;3)寄生:5.保虫宿主举例:生食鱼虾的猫、狗等为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的中间宿主;6.转续宿主举例:野猪为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的转续宿主7.寄生虫分类举例:1)偶然寄生虫:蝇蛆病2)专性寄生虫:疟原虫、钩虫3)体外寄生虫:蚊、白蛉、虱、蚤等4)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隐抱子虫,肺抱子虫8.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1)形态特征的改变:体形的改变;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某些器官发达;新器官的产生;2)生理特征的改变:抗消化液的作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方式获得能量;生殖能力普遍增强;9.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和免疫损伤;10.寄生虫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方式:1)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的伴随免疫;2)消除性免疫:皮肤利什曼病;11.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2.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1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1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5.简答: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是否总是对宿主有利,为什么?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时可表现为对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可导致I、II、III、IV型超敏反应。

16.举例说明人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书19-20页,答案巳给出)医学寄生虫部分:_、形态1.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蟆虫、钩虫、鞭虫;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丝虫、旋毛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棘球绦虫2.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特点:1)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端向腹侧弯曲或膨大成交合伞结构;2)消化系统简单而完整,有简单的神经系统,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3)生活史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3.似蚓蛔线虫(蛔虫):1)成虫属大型线虫,体长平均25cm, 口孔有3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2)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的区别:4.蠕形住肠线虫(螃虫):1)成虫小型线虫,雌雄大小差异最显著,体长1cm,成虫特征:头翼和咽管球(食管球);2)虫卵卵壳外形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无色透明,内含蝌蚪期胚胎或者幼虫;5.钩虫:D寄生于人体的钩虫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体长1cm,两种钩虫成虫鉴别要点:2)虫卵: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内含不同分裂时期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明显间隙; 3)杆状蝴:有口,能在外界环境中自主摄食;4)丝状蝴:口囊封闭,有向温性,向湿性和穿刺能力;6.毛首鞭形线虫(鞭虫):1)成虫细小,前段尖细,后2/5粗大,形似马鞭;2)虫卵纺锤状或腰鼓状,卵壳厚,两端各1个透明栓,卵壳内含一个椭圆形卵细胞;7.丝虫:1)我国感染的丝虫有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两种;2)两种丝.虫微幺幺蝴的形态鉴别:8.旋毛形线虫(旋毛虫):1)成虫为寄生于人体最小线虫;2)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横纹肌中,形成幼虫囊包,也称囊包蝴;9.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特点:1)叶状或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2)有口、腹吸盘;3)消化道不完整,肠支末端形成盲管,无肛门;4)除血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5)生活史复杂,需要水环境和中间宿主,发育过程有世代交替现象;10.华支睾吸虫(肝吸虫):1)成虫0.5cm,葵花籽状,虫体后端有分支状前后排列的睾丸;2)虫卵为常见寄生虫虫卵中最小的,形似芝麻粒,有卵盖、肩峰、小棘(小疣);卵内含一毛蝴;11.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1)雌雄异体,雌雄合抱,雄虫有抱雌沟,雌虫因吸食血液虫体后半部为黑褐色;2)虫卵大,椭圆形淡黄色,卵壳一侧有侧刺,卵壳表面常有坏死组织等污物,内含一葫芦状毛蝴;3)尾蝴分叉,有穿刺腺;12.绦虫形态共同特点:1)成虫白色或乳白色,背腹扁平,带状,分节,大小因种而异;2)虫体由头节、颈部、链体组成,链体依次分为幼节,成节和孕节;3)头节有吸盘,顶突小钩等固着器官;颈部有生发功能;成节有完整成熟的雌雄生殖系统;孕节内只有子宫,充满虫卵,成熟后可自动脱落;4)虫体无消化系统,靠体壁直接吸收营养;13.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形态鉴别:膜;15.棘球绦虫成虫:细粒棘球绦虫体长2-7mm,多房棘球绦虫更小;头节上有4个吸摘和顶突小钩,顶突可伸缩;16.棘球蝴结构:1)圆形囊状物,大小不一,直径可达几十厘米;2)棘球蝴由囊壁和囊内容物组成:囊壁外层为角皮层,无细胞结构,起保护虫体作用;囊壁内层为生发层,有生发作用,角皮层和囊内容物均由此长出;囊内容物包括囊液和棘球蝴沙,囊液无色澄清具有强致敏性;棘球蝴沙包括育囊,子囊,原头蝴,每条原头蝴内有与成虫相同的头节,均可发育为一条成虫;17.微小膜壳绦虫形态特点:1)节片均宽大于长,为宽扁状,成节有3个横列的睾丸,头节上顶突小钩可伸缩;2)虫卵由卵壳、胚膜、六钩蝴组成,胚膜较厚无条纹,胚膜与卵壳间有4-8根极丝;18.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特点:1)滋养体形态不规则,内含红细胞吞噬泡、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周染色质颗粒、核仁小且居中;2)包囊球形,内含1-4个核,核结构同滋养体,未成熟包囊内有棒状拟染色体和糖原泡;3)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巳形态鉴别要点:19.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水滴状或梨形,鞭毛5根(4前1后);实质核1个,贯穿虫体轴柱1根,虫体1 侧有波动膜;20.贾第虫:滋养体鞭毛4对8根,泡状核2个,吸器2个,轴柱1根不贯穿虫体;包囊有厚囊壁,囊壁与虫体间有空隙,2-4个核,内含鞭毛、轴柱前体及中体结构;2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也称利杜体,为常见人体寄生虫中最小,内含1个核,1个动基体;前鞭毛体鞭毛1根且与虫体等长,虫体梭形,核位于中央,前端有动基体;22.原虫形态学特点:1)细胞质分为:内质、外质;主要的运动细胞器有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2)细胞核分为:泡状核(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实质核(阴道毛滴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弓形虫)二、生活史1.人作为终宿主的寄生虫有:蛔虫、蝶虫、钩虫、鞭虫、丝虫、旋毛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2.人作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有:旋毛虫、猪带绦虫、棘球绦虫、疟原虫、弓形虫3.具有保虫宿主的医学蠕虫:1)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2)猪,鼠为旋毛虫的保虫宿主;3)生食鱼虾的猫、狗为肝吸虫的保虫宿主;4)接触疫水的牛,犬,鼠等多数动物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5)犬、鼠可作为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保虫宿主6)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可作为弓形虫的保虫宿主4.特殊的终宿主:1)犬科动物为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2)狐为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3)按蚊为疟原虫的终宿主;我国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4)猫科动物为弓形虫的终宿主;5.特殊的中间宿主:1)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2)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3)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涵螺、沼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4)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只有钉螺1种;5)猪、牛分别为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6)羊、牛等食草类动物为细粒棘求绦虫的中间宿主;7)鼠等啮齿类动物为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而人不是多房棘球绦虫的正常宿主8)蚤类幼虫、面粉甲虫、赤拟谷盗等为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6.直接产幼虫的寄生虫是:丝虫和旋毛虫7.发育过程:1 )蛔、城、鞭、:虫卵一感染期虫卵一幼虫一成虫;2)钩虫:虫卵一杆状蝴(1、2期)一丝状蝴一成虫3)旋毛虫:幼虫一幼虫囊包(囊包蝴)一成虫;4)丝虫:微丝蝴一腊肠期幼虫一丝状蝴一成虫;5)肝吸虫:虫卵T毛蝴T胞蝴T雷蝴T尾蝴一囊蜘T童虫T成虫;6)日本血吸虫:虫卵一毛蝴T母胞蝴T子胞蝴一尾蝴一■童虫一成虫;7)猪带、牛带绦虫:(孕节)虫卵一六钩蝴-囊尾蝴-成虫;8)棘球绦虫:孕节)虫卵—六钩蝴一棘球蝴/泡球蝴—成虫;9)溶组织内阿米巴:4核包囊一滋养体一4核包囊;10)贾第虫:4核包囊一滋养体一4核包囊;1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前鞭毛体-无鞭毛体;12)疟原虫:红内期(环状体一晚期滋养体一成熟裂殖体一环状体)红内期(环状体-雌雄配子体)-蚊内期(雌雄配子-合子-动合子一囊合子-子抱子)- 肝内期/红外期(子抱子-裂殖体-裂殖子)一红内期(环状体)8.幼虫移行:1)蛔虫:肠壁小血管一门脉一肝一门脉一右心一肺一咽一消化道;2)钩虫:皮下小血管一右心T肺T咽一消化道;3)旋毛虫:肠壁小血管一宿主横纹肌;4)肝吸虫:消化道一肝胆管;5)日本血吸虫:皮下小血管一右心一肺一左心一体循环一肝内门脉系统一门脉-肠系膜静脉6)猪带绦虫:肠壁小血管一皮下、肌肉、脑、眼7)棘球蝴:肝、肺、骨、脑9.寄生部位:1)寄生于人体小肠的蠕虫:蛔、鞭、蝶、钩、旋毛虫、猪带、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2)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组织;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深、浅淋巴系统;3)肝吸虫寄生于肝胆管;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4)猪带绦虫囊尾蝴可寄生人体皮下及肌肉、眼、脑;5)棘球蝴寄生于人体肝、肺、腹腔、肾、骨、脑;泡球蝴寄生于人体肝;6)溶组织阿米巴寄生于人体结肠粘膜皱褶,也可经血道播散寄生于肝、肺、脑等;7)贾第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和胆囊;8)阴道毛滴虫寄生于女性阴道和男性尿道、前列腺;9)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10)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11)弓形虫可寄生于所有脊椎动物的有核细胞内;10.感染阶段:1)蛔虫、鞭虫、蟆虫——感染期虫卵;2)钩虫、丝虫一一丝状蝴;3)旋毛虫——幼虫囊包(囊包蝴);4)肝吸虫一一囊蝴;5)日本血吸虫——尾蝴;6)猪带绦虫一一囊尾蝴,虫卵;7)牛带绦虫一一囊尾蝴;8)棘球绦虫——虫卵;9)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一一四核包囊;10)贾第虫——四核包囊;11)阴道毛滴虫——滋养体;12)杜氏利什曼原虫 - 前鞭毛体;13)疟原虫——子也子;14)弓形虫——滋养体、包囊、卵囊;11.感染途径:1)经口感染的寄生虫:蛔虫、鞭虫、蜂虫、旋毛虫、肝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弓形虫;2)可通过吃肉感染的寄生虫:旋毛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弓形虫3)通过生食鱼虾感染的寄生虫:肝吸虫;4)经皮感染的寄生虫:钩虫、丝虫、日本血吸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5)接触感染的寄生虫:阴道毛滴虫;6)蟆虫和猪带绦虫虫卵都有自体感染和异体感染两种方式;7)生活史中存在逆行感染现象的寄生虫:蜂虫、猪带绦虫;12.诊断阶段:1)蛔、鞭、蝶、钩、肝吸虫、日本血吸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的诊断阶段均为虫卵;2)丝虫的诊断阶段为微丝蝴;旋毛虫的诊断阶段为旋毛虫幼虫囊包(囊包蝴);3)棘球绦虫的诊断阶段为棘球蝴/泡球蝴;4)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诊断阶段为滋养体和包囊;5)阴道毛滴虫诊断阶段为滋养体;6)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阶段为滋养体和包囊;7)杜氏利什曼原虫诊断阶段为无鞭毛体;8)疟原虫诊断阶段为红内期原虫形态;9)弓形虫诊断阶段为滋养体(速殖子)或包囊;13.特殊的生活史特点:1)丝虫微丝蝴有夜现周期性;2)旋毛虫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3)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的寄生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疟原虫、弓形虫4)微小膜壳绦虫既可不经过中间宿主直接发育,也可经过中间宿主间接发育;5)简答: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门脉系统,为什么能在粪便中发现虫卵?答案见书110页,课堂已给出;6)阴道毛滴虫生活史中仅有滋养体一个时期;14.原虫生活史主要阶段:滋养体期(活动期);包囊期(静止期);15.原虫生活史类型:1)人际传播型: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2)循环传播型:弓形虫;3)虫媒传播型: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16.原虫的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2)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三、致病:1.蛔虫致病阶段包括幼虫和成虫:1)幼虫致病:蛔虫性肺炎和尊麻疹2)成虫致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全身过敏反应、儿童发育障碍;3)蛔虫成虫的并发症主要由于蛔虫“钻孔”习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此外还有肠梗阻、胰腺炎、阑尾炎。

人体寄生虫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在我国,人兽共患虫媒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猪B、猴C、狗D、猫E^鼠正确答案:E2、对猪肉绦虫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孕节中子宫侧支为7-13支B、古代医书上称为寸白虫C、人误食了“米猪肉”可患囊尾坳病D、卵巢分三叶E、头节呈球形正确答案:C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定义是()A、人传给脊椎动物的寄生虫病B、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C、需要人和脊椎动物参与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病D、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E、脊椎动物传给人的寄生虫病正确答案:D4、血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通常采用()A、粪便自然沉淀法B、粪便直接涂片法C、沉淀孵化法D、饱和盐水浮聚法E、离心沉淀法正确答案:C5、烧虫的主要致病机制在于()A、成虫特殊的产卵习性B、喜欢钻孔的习性C、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D、摄取宿主大量营养E、成虫固着肠壁造成的损伤正确答案:A6、疟原虫生活史复杂,抗原复杂,人体对疟原虫的免疫具有明显A、种特异性B、株特异性C、种、株特异性D、期特异性E、种、株特异性以及发育阶段特异性正确答案:E7、下列节肢动物中仅吸人血的是:A、中华按蚊B、印鼠客蚤C^中华白蛉D、人体虱E、台湾嫁正确答案:D8、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鼠B、猫C、犬D、猪E、人正确答案:D9、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寄生部位是()A、门静脉系统B、小肠C、脾脏D、回盲部E、淋巴管和淋巴结正确答案:E10、牛带绦虫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A、夺取营养B、脱落的节片可引起阑尾坳病C、虫体可引起肠梗阻D、可因体内自体感染引起牛囊尾坳病E、异位寄生正确答案:D11、溶组织内阿米巴造成的病变,好发部位在A、肝B、小肠上段C、小肠下段D、肺E、回盲部,乙状结肠及直肠正确答案:E12、棘球蝴在人体最常见的寄生部位是()A、肺脏B、肝脏C、腹腔D、脑E、脾脏正确答案:B13、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染源不是()A、猫、犬B、病人C、带虫者D、虎、狼E、石蟹、螂蛀正确答案:E14、下列各类积水中适合中华按蚊孳生的是:A、稻田B、沼泽C、池塘D、湖滨E、污水坑正确答案:A15、关于蝉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婢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B、软婢多栖息于家畜圈舍、野生动物洞穴及人房的缝隙中C、螂的幼虫、若虫、成虫都吸血D、硬睥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E、婢常寄生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正确答案:D16、致病的自生生活阿米巴侵入人体的途径()A、耳道B、昆虫叮刺接种C、口腔D、鼻腔E、破损的皮肤正确答案:D17、细粒棘球绦虫的致病阶段是()A、棘球蝴B、六钩蝴C、虫卵D、成虫E、原头蝴正确答案:A18、能引起脑部损害的人体寄生虫除疟原虫和日本血吸虫外还有()A、棘球蝴和牛带绦虫B、钩虫和旋毛虫C、丝虫和蛔虫D、猪囊尾物和丝虫E、猪囊尾坳和棘球坳正确答案:E19、微小膜壳绦虫卵和缩小膜壳绦虫卵的鉴别不在于()A、六钩拗形态B、胚膜两端有无极丝C、卵壳厚薄D、虫卵大小E、颜色正确答案:A20、应用乙胺嗪治疗丝虫感染常发生过敏症状,其原因主要是:A、乙胺嗪的抗原性强B、乙胺嗪的代谢物抗原性强C、乙胺嗪与虫体相结合后抗原性变强D、由虫体死亡所释放出的蛋白质引起E以上均不是。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试题一(一)选择题1.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CA.必须在外界发育B.必须经口感染C.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E.以上说法都不对2.带虫者是指:BA.病人B.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C.无免疫力的人D.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3.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DA.钩虫卵B.蛔虫卵C.鞭虫卵D.蛲虫卵E.姜片虫卵4.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DA.蛔虫B.蛲虫C.丝虫D.斯氏狸殖吸虫E.猪带绦虫5.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 A.丝虫B.蛲虫C.华枝睾吸虫D.日本血吸虫E.肺吸虫6.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是:DA.蛔虫B.丝虫C.旋毛虫D.鞭虫E.钩虫7.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人食后可能感染:EA.蛔虫B.鞭虫C.钩虫D.旋毛虫E.以上都不可能8.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CA.摄取大量营养B.喜欢钻孔的性C.特殊的产卵性D.成虫固着造成肠壁的损伤E.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C A.虫体大小B.口囊中的口甲C.体形D.口囊和交合伞E.阴门的位置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 A.钩虫B.丝虫C.旋毛虫D.日本血吸虫E.华枝睾吸虫11.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BA.钩虫B.丝虫C.旋毛虫D.日本血吸虫E.细粒棘球绦虫12.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央宿主的寄生虫是:D A.丝虫B.华枝睾吸虫C.肺吸虫D.猪肉绦虫E.牛肉绦虫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A.打仗土壤中的丝状蚴B.丝状蚴经由过程蚊虫C.经口食人熏染期虫卵D.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E.熏染性虫卵经由过程饮水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CA.杆状蚴B.微丝蚴C.丝状蚴D.蜡肠期蚴E.以上都不是15.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D A.钩虫卵B.肺吸虫卵C.鞭虫卵D.蛔虫卵E.猪带绦虫卵16.哪种蠕虫可以引起贫血:BA.蛔虫B.钩虫C.日本血吸虫D.猪囊虫E.丝虫17.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A.小肠B.盲肠C.结肠D.肺部E.肠系膜下静脉18.引发象皮肿的寄生虫是:EA.日本血吸虫B.肺吸虫C.旋毛虫D.钩虫E.丝虫19.在病人的粪便中可查到虫卵的寄生虫是:B A.细粒棘球绦虫B.钩虫C.旋毛虫D.斯氏狸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20.哪种蠕虫寄生在淋巴系统:BA.钩虫B.丝虫C.华枝睾吸虫D.牛肉绦虫E.旋毛虫(二)填空题1.人体寄生的蠕虫中,虫卵最小的是(华支睾吸虫),最大的是(布氏姜片吸虫)。

寄生虫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汇总

寄生虫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汇总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一.定义与范畴:•定义:人体寄生虫学( ) 也称医学寄生虫学( )•范畴: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生活规律,阐明寄生虫与宿主和外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生物的共生与寄生关系• 1.在自然界中,当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称为共生。

• 2.根据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共生现象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共栖、互利共生、寄生关系•1).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例如海洋中鮣鱼与大型鱼类的关系•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例如海洋中鮣鱼与大型鱼类的关系•3).寄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3.寄生虫:•在寄生关系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其中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和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称为寄生虫。

•自然界中一些低等动物失去了自生生活能力,暂时或长期地生活于其它动物体内或体表,以获取营养,并对后者带来一定的损害,这些低等动物就称为寄生虫4.宿主:•在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给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给寄生物提供居住场所•在寄生关系中,给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并且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三、寄生虫生活史及宿主种类•1、寄生虫生活史:•指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不同寄生虫种类,其生活史过程各不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很复杂,需要转换多个宿主。

2、中间宿主与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有的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有多个,则按其寄生的先后次序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3.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或原虫的某一个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又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动物,且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传给人,这些脊椎动物就称为保虫宿主(也称储存宿主)。

•4.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非适宜宿主)后,不能继续发育,长期处于某一幼虫阶段,当有机会进入适宜的宿主体内后,又可继续发育。

复习重点、试题-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复习重点、试题-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一、定义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

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1、先天性免疫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1、异位寄生;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医学蠕虫学第一章线虫第一节似蚓蛔线虫一、形态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2、虫卵: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人体寄生虫》 复习题

《人体寄生虫》 复习题
18.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的孕节区别主要是---------------.牛带绦虫有_____________,猪带绦虫有____________.
19.猪带绦虫头节有----------------和--------------------。
20.人是细粒棘球蚴绦虫的-----------------宿主,终宿主是-------------------和------------------------。
35.弓形虫的感染阶段包括----------------,-----------------,和-------------------等阶段。
36.弓形虫病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7.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的疾病称-----------------------。
38.医学节肢动物主要分为----------------纲,------------------纲。
39.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40.医学节肢动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
13成人护理《人体寄生虫》复习题
一,解释(3分/个共30分)
寄生虫:
生活史: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夜现周期性
囊虫病
疟疾再燃
疟疾复发
发作:
阴道的自净作用
二,填空(1分/空共160分)
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先天性免疫
2 获得性免疫: 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性感染
3、慢性感染和急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
一、形态
第一节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 20-35cm ,尾直
雄虫:较小,长 15-31cm ,尾端向腹面弯曲
1、成虫:丝线状,乳白色
雌性: 58、 5-105 × 0、 2-0 、 3mm,尾端略向腹面弯曲
雄性: 28、 2-42 × 0、 1-0 、 15mm,尾端向腹面弯曲 2-3 圈
2、微丝蚴:卵胎生幼虫,状如小蛇,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体核,
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
二、生活史
幼虫:蚊体内,成虫:人体内。
2— 8 细胞
成虫→虫卵→杆状蚴→丝状蚴→真皮的血管、 小肠→成虫
淋巴管→右心→肺→气管→咽喉部→胃→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丝状蚴从皮肤钻入人体
三、致病 幼虫 ::钩蚴性皮炎
呼吸道症状:肺部炎症 成虫:⑴贫血:成虫吸血,且边吸边排
分泌抗凝素,是伤口血流不止
不断更换吸血部位,是新旧伤口同时流血 十二指肠钩虫: 0、 25ml/ 天 美洲钩虫: 0、 05ml/天
第二节 一、形态
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1、成虫: A 、虫体细长, 10mm 雌虫:尾端呈圆锥状 雄虫:尾端膨大成交合伞
B、头部具头腺,可分泌抗凝素 C、口囊发达:十二指肠钩虫: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一对板齿 2、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刚排出虫体的的虫卵内含 二、生活史
2、虫卵:无色透明,椭圆形,两侧不对称,卵内有一卷曲幼虫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寄生部位:回盲部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成虫寿命 : 2-4 周
三 致病:
1、肛周及会阴皮肤瘙痒、炎症; 2、异位寄生及损害。
四、实验诊断:
1、查虫卵,清晨便前;肛周拭子法 :透明胶纸法和棉签拭子法。
2、慢性阻塞期
A、象皮肿:局部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增生
班氏丝虫:
马来丝虫:
B、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
四、实验诊断
血液检查:厚血膜法,鲜血片法
采血时间:晚上 9 时至次日清晨 2 时
五、流行:
1、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寄生部位:人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三、致病
幼虫:蛔蚴性肺炎
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并发症(肠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 80%,三张 95%
2、试验驱虫法
五、流行因素:
1、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
2、虫卵抵抗力强
六、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 2、加强粪便管理; 3、普查普治。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
/ 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 .掠夺营养; B、机械性损伤; C、毒性反应; 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成虫→微丝蚴→腊肠期幼虫→丝状蚴→成虫


蚊胃→蚊子胸肌→蚊下唇
成虫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马来丝虫:
班氏丝虫:
2、终宿主:
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
3
4、感染方式:
5、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三、致病: 主要为成虫对淋巴系统的损害
1、急性炎症和过敏应用期
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
班氏丝虫:急性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线虫
似蚓蛔线虫
1
2、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
卵细胞。
未受精卵: 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
也称屈光颗
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盘曲在壳内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 (小肠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 咽喉→胃→小肠)成虫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 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 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 :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2、查成虫:宿主入睡后 2-3 小时
五、流行
分布于世界各地,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
因素: 1、传染源:病人与带虫者; 2、生活史简单; 3、感染方式简单,机会多
2 、自体感染:肛门——手——口 3 、间接感染
4、虫卵抵抗力强
第四节 丝虫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一、形态
⑵消化道症状;
⑶异嗜症。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钩蚴培养法
2
五、流行
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广泛。
因素:有传染源存在;病人粪便污染土壤;人与土壤接触。
第三节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一、形态
1、成虫:细小,乳白色
雌性: 8-13cm,尾端长而尖细
雄性: 2-5cm,尾端向腹面曲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类健康、 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 包括 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 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