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西方经济学专题知识讲义

消费者用货币购置商品,就是用货币旳效用去互换商品 旳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一般假定货币旳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旳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
收入量中旳很小部分,支出旳货币旳边际效用旳变化非 常小,能够略去不计。
10
7.基数效用论旳消费者均衡
假设前提
消费者偏好既定 消费者收入既定 商品价格既定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佳吃旳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究竟什么东西最佳 吃?
阐明效用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旳心理感觉。 不同旳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旳不同评价。
3
对效用旳了解——《傻子地主》
无差别曲线是一条斜率不 变旳直线。 MRS12=常数,
牛奶 3
2
1 U1 U2 U3 0
123
咖啡
完全替代品旳无差别曲线
24
(2)完全互补。
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旳百分比配协议步被 使用。
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 两片眼镜片同步配合,才 干构成一副可供使用旳眼 镜。
无差别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 横轴)或为∞(垂直于横 轴)。
6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品消
费中得到旳总旳满足程度。
TU f (Q)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长一单位商品所 增长旳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宏观
经济
复习
习题
经济学
真题
宏观经济
第版
经济学
名校 名校
模型
笔记
凯恩斯主义
内容摘要
21.1复习笔记
2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 映人们的生活质量。⑤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 量。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前面的储蓄-投 资恒等式是两回事。
目录分析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西方经济学基本定义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研究内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经济学是15世纪经济学产生,18世纪经济学建立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其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
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经典著作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本书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人耳熟能详,就其概述的经济学现象对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选了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是瓦尔拉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费雪(美国)《利息理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获得的报酬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认为是个人理性通过自由性质与性质的竞争,自然产生社会理性这一理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遭到质疑和批判的原因,是其在国家政治干预时引起的争议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他说,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新的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经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第二节:需求曲线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word精品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序论「存量与流量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彳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序论■ z 古典学派 J'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I 新制度经济学派-重要名词区别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J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L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c Ed 与总收益E d <1 P 与TR 成正比-完全无弹性:|E|=0相当缺乏弹性:|E| <0 V 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 >1I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 <0■独立品: Exy =0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均衡 Q = Q 蛛网理论E d , E s (注意:转嫁与E d , E s 的关系)应用题Y(TR 的关系E d >1 P 与TR 成反比 < E d =1 P 与TR 无关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弹性EM>1 则为奢侈品0< EM<1则为必需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Y第三章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MU 1 /P 1= MU 2/P 2 =……=MU n /P n =入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f (Q )dQ -P 0Q 0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 MRS 递减规律)「预算线:P i X 计P 2X 2=1消费者均衡J[均衡条件:MU i /P i = MU 2/P 2价格一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一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第四章生产论z 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TP 、AP 、MP广等产量曲线生产论<长期生产函数规模报酬I 0=f (L, K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不确定性和风险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分析)效•用]序数效用分析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Y 等成本线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I 扩展线递增: f (入L, 入K ) >XB 固定: f (入L, 入K ) =XB不变: f ( XL, 入K ) <XB成本论第五章成本论「机会成本r成本的概念J显成本与隐成本I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AC递减时,AC > MC AC递增时,AC < MC AC最低时,AC= MCSMC呈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J后fMC与MP L的关系AVC与AP L的关系r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LTC, LAC, LMC 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例如:农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短期均衡-厂商的均衡条件:-生产者剩余MR=SMC, MR=AR=P-个别厂商:P >AVC最低点的MC曲线供给曲线-I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厂商的均衡条件:-行业的长期均衡MR=LMC=SMC= LAC=SAC, MR=AR=P-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收益曲线第八章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一一卡特尔模型、博弈论、 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其逻辑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解西方经济学——(超强总结,吐血推荐)

微观经济学小结(1)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弹性分析微观经济学小结(2)定义微观经济学小结(3)定义要点:愿意提供、提供能力微观经济学小结(4)定义图表微观经济学小结(5)定义特点:负值、用绝对值表示微观经济学小结(6)要点:只有一种商品数量变动研究对象:商品与效用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7)要点:只有一个要素变动研究对象: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8)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研究对象:成本与产出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9)基本特征: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特点:价格既定、产品同质、要素自由、信息充分微观经济学小结(10)基本特征:一个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无相似产品、进入被封锁微观经济学小结(11)基本特征:几个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产品较相似、明显的进入障碍(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微观经济学小结(12)基本特征:许多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相似而不相同的产品、进出容易微观经济学小结(13)MU X MU Y=消费者均衡Cx1+p DO●生产函数一般可表述为:Q=f(x 1,x 2,…,x n )。
其中,x 1,x 2,…,x n 表示n 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Q 表示最大产量。
●生产函数可以告诉我们:①对于给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②对于给定产出量,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
●简单生产函数记为:Q=f(L,K)。
其中,L 表示劳动投入量,K 表示资本投入量。
(一)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线性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假定只有两种生产函数劳动(L )和资本(K ),则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为:其中a 和b 都大于0,此时可以得到一条线性的等产量线。
bKaL Q +=(二)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 和K ,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 (L/u ,K/v )u 为固定的劳动生产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v 为固定的资本生产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西方经济学(思维导图)

西方经济学主要历史人物1.威廉·配第(1623—1687)地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成就:首先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作品:《赋税论》(1662年)2.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经济要自由放任,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国富论》(1776年)3.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4.卡尔·马克思(1818—1883)看出自由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来解决的思路《资本论》(1867年)5.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为经济自由主义作了总结《经济学原理》(1890年)6.凯恩斯(1883—194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标志着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开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克思受其影响)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含义是集中于对家庭和厂商的决策、特定产业的价格和产量的具体研究,它研究单个经济体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内容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二、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与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就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沉没成本,就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比如“覆水难收”边际成本,就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图像

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图像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着重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现象。
从亚当·斯密到约瑟夫·斯坦格尔斯,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经济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通过图像的形式,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大一知识点。
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市场经济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
在图像中,可以用一个交叉轴表示商品的供求关系,一个竖直轴表示价格。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求大于供时,价格上升。
通过这个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供需平衡和价格调控的原理。
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当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时,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满足感或效用逐渐减弱。
这一原理可以用图像中的曲线表示,曲线呈现递减趋势。
这个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对于同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3.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用来表示一个经济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生产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组合关系。
在图像中,横轴表示一种商品的生产,纵轴表示另一种商品的生产。
生产可能性边界通常是一个下凸曲线,表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体在两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的限制。
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研究市场经济的重要工具。
供给曲线表示一个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供应量,需求曲线表示一个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
这两条曲线交汇的点即为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的概念。
5.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付出的代价,边际收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获取的收益。
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图像中的曲线表示,边际成本曲线呈递增趋势,边际收益曲线呈递减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效用论
第四章生产论
第五章成本论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