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之人际交往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5.CA对 AC型
• 在这种类型中,一方表 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 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 的行为。这在同事之 间、夫妻之间经常会 发生。
(二) PAC理论的十种类型
6.PA对 AP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 方表现为有理智, 但又担心自己控 制不住自己。
7.PC对 AA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 方要求乙方以理 智对待他,但乙方 则以高压方式对 待甲方。这在上 下级、同事之间 经常发生。
(二) PAC理论的十种类型
1.PP对 PP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 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 气使的武断,比如甲说 :“你把这项任务完成 一下。”乙却说:“你没 见我正忙着吗? 找别 人干去吧!”
2.AA对 AA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 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 对待对方,比如甲问:“ 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 吗?”乙说:“如果没有 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 完成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第七章
PART
07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一)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互动过程。而人际关系是 指在人际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表现为亲近、疏远、友好、敌对等人与人之间的 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对爱与归宿等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是两个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而人际关系则是人 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接触的过程、行为 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人际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和结果状态。
(四)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着关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比如,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年轻人举止轻浮,办事不牢靠;北方人性情豪爽、胆大 正直;南方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等等。 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 过程;消极作用在于它常使人以点带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 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

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精选]

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精选]

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精选]教案名称: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3. 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 活动材料,如小组讨论题目。

3. 录音设备。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他们对人际交往的理解和经验,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第二步:介绍人际交往的概念及重要性(10分钟)通过PPT讲解,向学生介绍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人际交往对健康和幸福的影响,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2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并讲解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等。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并讨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

3. 给予学生一些案例或情景,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运用适当的人际交往技巧解决问题。

第四步: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15分钟)1. 通过录音播放或PPT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如互助合作、包容理解、分享与尊重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分享他们认为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拓展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教学手段:1. 演讲与讨论:通过讲解和讨论交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3. 录音播放:通过播放录音设备,展示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与反馈:1. 基于小组活动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人际交往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供反馈,并向学生指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并接受学生的反馈和反思。

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育

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育

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育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教育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教育的关系、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的行为。

而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精神、情感和认知方面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的存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有利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教育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使其在社会中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2. 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育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通过培养个体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个体积极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和困难。

3. 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际交往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的教育,可以减少各类社会问题的发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三、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育的实施方法1.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心理健康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2. 加强人际交往技巧培训:通过开展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帮助个体学习和掌握主动沟通、倾听、合作等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和质量。

3. 建设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个体在社会中的互动,提高人际交往的机会和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

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人际交往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交往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学会尊重、理解、合作与包容。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重要性2.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3. 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4. 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5. 交往中的情绪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基本原则及交往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5. 情绪管理等心理技巧训练: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案、PPT、案例及活动材料。

2. 安排适当的教学场地,配备必要设施。

3. 准备角色扮演的服装、道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活动表现。

2. 交往技巧掌握情况: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估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的程度。

3. 情绪管理能力:观察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是否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改进后续教学。

六、教学安排第1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与重要性第2节: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第3节: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上)第4节: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下)第5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兴趣。

2. 讲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介绍平等、尊重、真诚、互助等原则。

4. 讲解人际交往技巧:教授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技巧。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7.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心得体会篇1成为一名大学生是每一名学生的梦想,而我有幸的成为一名皖南医学院的学生。

在这里,我学习到知识,认识许多关系要好的同学,同样还过着自己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过,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里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条了解自己,改正自己不良习惯并获得自我提升的途径。

学习这门课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使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悟。

在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等内容。

这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过去和这些内容有关的课是非常少的。

此后老师们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让我体会到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的继续,我又了解到了许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十分贴切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小嗜好。

但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适合的。

比方说我就有几位喜欢晚上在宿舍熬夜打电话或者干其他事情的同学。

他们经常在夜里弄到很晚都不睡觉,还发出很大的声音。

这种行为其实会影响到同寝室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但由于既是同学又是室友的关系,其他室友又不好意思提出意见。

结果导致他们一直忍受着学习和休息受到影响的折磨。

其实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我们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保证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在同一个寝室中,大家享有共同的空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仅仅只关乎我们自己,更关乎别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与情感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与情感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与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和情感管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人际交往和情感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人际交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时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时期,他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通过人际交往,大学生可以获取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力:大学生应学会与他人积极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2. empathy:大学生需要培养同理心,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提高自己的情感智力。

3. 冲突解决能力:大学生需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解决与他人的冲突,避免冲突升级和损害双方关系。

4. 适度的亲密关系:大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建立适度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恋爱关系。

适度的亲密关系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提升心理幸福感。

二、情感管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情感管理是指人们有效地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合理地对待他人的情绪。

情感管理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

情感管理也有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避免情绪冲突和人际关系的破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管理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情绪调节:大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通过运动、音乐、艺术等方式来缓解负面情绪。

3. 压力管理:大学生需要学会应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合理安排时间、寻求支持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人际交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人际交往
沟通频繁
保持经常和他人的沟通,分享生活和经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 五章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沟通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中,人际交往是一个关键的主题,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 影响。
人际交往介绍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他人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和合作,人们 能够建立联系、分享信息和解决问题。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建立关系
人际交往是建立友谊、亲密关系和社会网络的关键。
提升能力
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学习和发展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进幸福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快乐、支持和满足感,促进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的原则
1 尊重
2 倾听
3 诚实
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隐 私。
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并给予合适的反馈。
争权斗力
力求控制和支配他人。
人际冲突的处理方法
1
冷静分析
冷静地分析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2
主动沟通
积极主动地与对方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3
妥协和协商
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通过妥协和协商达成共识。
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发展
关注他人
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并提供支持。
共同利益
寻找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建立共同的话题和动。保持诚实和透明,避免欺骗 和误导。
人际交往的技巧
非语言交流
利用姿态、面部表情和手势来传达 信息和情感。
积极倾听
注意他人的言辞和肢体语言,给予 肯定性的回应。
冲突解决
通过沟通和妥协来解决冲突并寻求 双赢的解决方案。
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社交焦虑
害怕与他人交流和社交场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
提供个体和团体辅导:学校 可以提供个体和团体辅导服 务,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提
供支持和指导
建立学生社团和活动:鼓励 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志愿者 服务,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 社交机会,并帮助学生发展 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 上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 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案例 研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
2
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教导学生如何培养同理心,以便更好地 与他人相处,并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3
处理冲突:冲突在大学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提供冲突解决技巧的培训,包括有效协 商、妥协和寻求第三方帮助等
4
增强自尊和自信心:自尊和自信心是有效人际交往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 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心
5
结论
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良好的沟通 技巧、同理心、冲突 解决技巧、自尊和自 信心等方面的培训和 支持,可以帮助学生 在大学期间建立健康 的人际关系,促进个
人成长和心理健康
实践方法包括开展讲 座和研讨会、提供个 体和团体辅导、建立 学生社团和活动以及
加强课堂互动等
提供社交支持:大学可能是一个孤独的地方,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或首次离家的大学生。
5 心理健康教育应提供社交支持服务,如心理咨询、互助小组等,以帮助学生建立社交网络并应对孤独

实践方法
实践方法
开展讲座和研讨会:学校可 以定期组织关于人际交往的 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业人
士和学生分享经验和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人际交往
XXXXXXXX;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需求互补性因素

所谓互补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恰好可以互相满足对方的某种需 要,如外向的人需要一个内向的善于倾听的人作为听众,而内向 的人则需要一个喜欢说话的人给他排解寂寞。一个支配型和一个 服从型的人有着互补的人格。因此,能形成一种巩固的关系,并 能相互喜欢。
(四) 个性因素(人格因素)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 为的整合模式,它包括了个人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稳 定而统一的各种特点及特质。在心理学中也经常用“个性”一词 来表达人格的概念。真诚是人格因素中影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 个因素。

6、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并且有谦逊的品质; 7、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8、有审美眼光和幽默感,但不尖酸刻薄; 9、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
不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
1、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不为突然的处境着想, 有极强的妒嫉心; 2、对班集体工作缺乏责任感,敷衍了事或浮夸不诚 实或完全置身于集体之外; 3、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 4、不尊重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强; 5、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 6、有敌对、猜疑和报复的性格; 7、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暴,粗鲁,神经质;
(二) 大学生如何做一个人际达人
1 、主动交往 2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3 、把握好交往的度 4 、换位思考
有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 2、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 3、持重,耐心,忠厚老实; 4、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 5、聪颖,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乐于助人;
1、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科学家发现,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心脏跳动 频率极不规则,同朋友在一起时心律便恢复正常。现 代医学研究证实,孤独确实对健康有直接的不利影响。 由此看来,正常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 中间的,或者说,脱离一切人际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 即使存在,也必定不属于正常人的范围内了。据估计, 大学生每天除了睡觉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 人际交往。
8、狂妄自大,自命不凡; 9、学习成绩好,但不肯帮助别人,甚至瞧不起他人; 10、自我期望很高,气量狭小,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 11、势利眼,想方设法巴结领导而不听取群众意见; 12、学习不努力,无组织,无纪律,不求上进; 13、兴趣贫乏; 14、生活无拘束。
思考与反思:

四十年过去了,赛尼已经在商界小有成就, 他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但是从未涉足过埃 及。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个梦想,但是作为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诚信的商人,他不能 去埃及,因为他已经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个 梦一起卖掉了。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不 住了,决定赎回那个梦想,他觉得只有那 样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于是他向法 院递交了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 的权利。
四、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般因素

在大学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密切程度是不同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人际 关系密切程度主要有下列几个因素:
(一) 时空邻近性因素

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于距离的 接近,如紧邻、同宿舍的同学、同科室的同事等,反而人际关系 比较紧张。可见,距离因素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利用的因 素,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五) 外表因素
个人的长相、穿着、仪表、风度等外貌特征,都会影响人们彼 此间的吸引,尤其是第一次见面,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外表特 征因素往往占主要地位。
(六) 才能与专长因素
大学生比较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说来,一个人 的才能出众或有某方面的专长,对别人就有一种吸引力。当然, 有时候过于精明强干的人也不一定都受人喜欢。 个体在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有 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产生钦佩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之接近。
“远亲不如近邻”
(二) 相似性因素
人际关系的双方在某些方面或多方面的相似性(志同道合: 共同语言、相似的成长背景、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 偶像等)交往双方在个人特征方面越相似,就越能相互吸引,产 生亲密感。相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兴趣、爱好的相似;二是 地位、经历的相似;三是态度、观点的相似。
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对他人或自己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带 来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大学生交往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客观地说,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第一印 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第一印象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
2、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在生活中 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突然在某一方面一鸣 惊人,很多人马上对他刮目相看,这就是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这两个心理活 动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但很有价值的道理:在一般情况 下,第一印象和最近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 既要重视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
2、社交嫉妒感
3、 社交猜疑心
⊙猜疑心理
“你们这么热情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 “现在的坏人多得很,我还是小心为妙。” “这些人一看就像坏人。” “ ”
4、 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 “我才不与哪些地位比我低的人说话。” “我讨厌别人来打扰我,我宁愿一个待在一个清净的地方。” “要是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
投射效应指人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 人接纳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 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 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心理。
5 、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就是人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 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刻板效应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 现的一种相当普通的现象。如常常听到的“北方人豪爽,南方人 自私小气”; 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南方人 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等。
3、真诚的原则
真诚待人通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 只有诚以待人,胸无城府,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收获真正 的友谊,没有人会喜欢虚情假意,多少夸夸其谈都会败下阵来。
4 、 宽容的原则

宽以待人,就是对别人的不是,不要求全责备,要宽恕、原谅 别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去足赤,人去完人”。交 往中,我们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只有宽以待人,才能扩大交往 空间,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
我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怎么才能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 我怎么才能让别人都喜欢我? 如何与宿舍的同学搞好关系? 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知己?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有哪些应对的技巧?
第六章 真诚面对你我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第三节 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6 、定势效应
所谓定势效应是指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 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一种固定了的观念或倾向进行评判。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 其调适
1 、社交自卑感
⊙自卑心理 “我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还是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免得又多一个人讨厌我。” “从来就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朋友。” “我的样子令人看到就讨厌,我最好还是坐得离别人 远一点。” “我能说出什么好的建议呢?还是不说话为妙。” “ ”
经联邦法院审定,那个梦想价值3000万美元。 但是赛尼表示,哪怕花3个亿,把官司打到自 己的曾孙那一代,也要赎回自己儿时的那 个梦想。 目前,此案尚未了结。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
一、 人际关系的涵义 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 心理上的关系,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 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的寻求满足的心理 状态。
然而,杰米却在答辩状中拒绝了他的要求,杰米 是这样说的:接到诉状副本的时候,我正在打点行装, 准备全家一起去埃及。但是,我拒绝他的真正理由是 这个梦想的价值,小时候我是个穷孩子,穷得不敢有 自己的梦想。然而自从买下那个梦想后,我彻底改变 了。我考上好的大学,因为我想去埃及;我和现在的 妻子在图书馆里相遇,她是一个对埃及文明着迷的人; 我从小就告诉我的儿子,如果他能取得好的成绩,我 就带他去美丽的埃及,所以我的儿子也考上了很好的 大学;我的财富也是基于实现这个梦想而取得的。所 以我拒绝。
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需经过定向 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 定交往四个阶段:
三、 人际关系的意义与作用
1、人际交往是人心理发展的需要 2、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进程 3、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确立自我价值的重要 帮手 4、人际交往是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交往是人类必 然的伴侣。 —马克思
诚信的力量
一次,老师让班上的学生各说出一个自己 的梦想,一个叫赛尼的6岁小男孩一口气说 出了两个:一是拥有自己的一头小母牛, 二是去埃及旅行一次。另一个叫杰米的学 生却说不出自己的梦想。于是在老师的建 议和见证下,杰米就用三美分向拥有两个 梦想的赛尼买了一个--去埃及旅行。
5、 理解的原则
相互理解是人际沟通、促进交往的条件。理解主要是指体察了 了解别人的需要,明了他人言行的动机和意义,并帮助和促成他 人合理需要的满足,对他人生活和言行的有价值部分给予鼓励、 支持和认可。
6、 信用原则
所谓信用,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说真话而不要说假话, 要遵守诺言,兑现诺言。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易许下诺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