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配植模式的研究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合肥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行道树在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功能。
合肥市为了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也在不断地推进行道树的种植工作。
而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将对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合肥地区乡土树种的选择1. 土壤适应性强合肥地区的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而且含铁量较高,因此乡土树种的选择应当考虑其对土壤适应性的要求。
例如香樟、水杉等树种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酸性土壤中正常生长。
2. 抗逆性强合肥地区虽然气候湿润,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雨,因此选用的乡土树种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杨树、银杏等树种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合在合肥地区种植。
3. 抗病虫害能力在城市环境中,树木往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所以选择的乡土树种应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对树木的损害。
榉树、槐树等树种都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是合适的选择。
1. 香樟香樟是一种较为适合在城市行道树中应用的乡土树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树形美观、耐修剪等特点,适合用于城市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种植。
而且香樟的树冠密集,能够很好地阻挡阳光,起到了遮阴的作用。
2. 杨树3. 银杏银杏是一种在城市中比较受欢迎的行道树种,它的观赏价值很高,而且它的叶片特别大,不仅可以遮阳,还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合肥地区,银杏也是一种很适合的乡土树种。
4. 榉树榉树是一种耐寒耐旱的乡土树种,适合用于城市行道树的种植。
榉树的叶片翠绿,非常美丽,而且它还能够很好地阻挡风沙,减少了城市中的扬尘,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择乡土树种,并在城市中进行适当的种植,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合肥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对于城市绿化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作为行道树,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本文将探讨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旨在为合肥地区的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合肥地区的气候特点合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地处内陆,受半湿润大陆型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充足,日照时间充足,适宜植物生长。
合肥地区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适宜许多乡土树种的生长。
在选择合肥地区的城市行道树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
二、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在选择合肥地区的城市行道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抗逆性强:由于合肥地区的气候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需要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
这些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不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能够稳定地生长。
2. 适应性广:合肥地区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因此需要选择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也需要选择对污染和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树种。
3. 观赏价值高:在选择城市行道树时,还需要考虑其观赏价值,选择外观美观,叶色丰富,开花结果较好的乡土树种,能够在城市环境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可以选择适合合肥地区的乡土树种,如银杏、国槐、香樟、榉树等。
三、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应用选择好乡土树种后,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其在城市行道树中的应用,以确保其在城市环境中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发挥最大的作用。
1. 科学布局:在城市行道树的种植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树木的布局,合理配置不同树种的比例和数量,以实现视觉美感与生长环境的协调。
2. 合理修剪:乡土树种的种植后,需要进行合理的修剪和护理工作,保持树木的整齐美观,并保持其生长的健康状态。
浅谈合肥市城市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

浅谈合肥市城市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城市居住区的绿化工作得到了大力推进,许多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都进行了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更新改造。
植物配置与造景是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精心的造景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在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中,植物配置应该以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为基础,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乔木和灌木,以增加居住区的绿化面积和植被覆盖度。
合肥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这就要求选择适应热湿和寒冷干燥的植物。
在乔木种植上,可以选择杨树、槐树、梧桐等树种,这些树木生长迅速,树冠茂密,可提供丰富的阴凉和氧气。
在灌木种植上,可以选择月季、吊兰、常春藤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增加居住区的绿意,还可以吸收城市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除了植物配置外,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还重视造景设计。
合理的造景设计可以提升居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在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上,可以考虑树木和灌木的组合种植,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层次感。
通过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卉,可以增加居住区的色彩和生机。
在居住区的道路和广场的设计上,可以考虑设置花坛和草坪,将建筑和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的景观。
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还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肥市有许多河流和湖泊,这些水体可以成为城市居住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居住区附近修建湖泊和人工河流,种植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增加湿地面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并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
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还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浅谈合肥市城市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

浅谈合肥市城市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好的城市居住区不仅需要有舒适的住房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绿化环境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合肥市作为中国的大城市之一,其城市居住区的绿化工作备受关注,植物配置与造景是绿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就合肥市城市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进行浅谈。
一、植物配置1. 原生植物的选择在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中,选择原生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原生植物指的是在该地区自然生长的植物,它们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更为适应,能够更好地生长并发挥绿化作用。
在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中,应该优先选择一些适合于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原生植物,如桂花、紫薇、芙蓉等,它们不仅能够提升绿化效果,还能够保持地方特色。
2.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在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中,应该尽量避免单一化的植物配置,而是要追求多样化。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增加绿化的美感,还能够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的平衡。
在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花灌木、乔木、草本植物等多种植物,以营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3. 抗逆性植物的引入在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中,应该引入一些抗逆性植物,以提高绿化的抗灾能力。
合肥市地处江淮平原,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潮湿,植物所面临的环境压力较大,因此需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植物,如柏树、梧桐等,以确保城市居住区的绿化能够长期保持。
二、造景设计1. 主题性景观在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进行主题性景观设计。
合肥市地处江南水乡,具有丰富的水文化底蕴,因此可以在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中,融入水景元素,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主题性景观,如荷塘月色、水榭亭台等,营造出一种充满江南情怀的绿化环境。
在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中,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具有艺术性的景观元素,如雕塑、景观灯光等,以提升城市绿化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在合肥市的城市居住区绿化中,可以利用景观雕塑、水池喷泉等艺术性元素,打造出一种具有现代都市风情的绿化环境。
合肥市环城公园绿带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环城公园绿带成功的做法分析
合肥市环城公园的银河景 区 、 包河景区以及西 山景
区这 3 个 园区 在规 划 设计 之 初 , 就 进 行 了立 意 , 这 几 个 图
区湖光山色 , 绿树葱茏 , 错落有致 , 植物配置与园林建筑 相得益彰 , 十分秀美 , 最终形成了以历史人文为特色的包 河景区, 以水景为特色的银河景区 , 以动物雕塑和植物秋 季色叶为特色的西山景 区。例如 , 包河景区里包公祠景 点, 一进门 , 采用对称式布置, 两边种植高大的水杉 , 路旁 摆放 了常绿 的松柏 , 形成 了庄严 、 肃穆的气氛。回澜轩里
摘
要: 通过 对 合肥 市环城 公 园绿 带植 物配 置 的调 查 总结 , 指 出部 分环城 绿 带 目前 存在 的 突 出问题 , 结合 现
代化发展进程 中人们对景观建设提 出的新要求, 参照公 园绿带的成功做 法, 提 出环城公 园绿带的解决对策 , 以期进一步完善环城公 园绿带的生态、 观赏功能, 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效益 , 为合肥市民创造更优的生活环境 ,
肥市环城公园植物配置方面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 ( 1 )
许 多树木老龄化, 长势衰弱 , 甚 至滋生病虫害 , 观赏功能 大打折扣。 ( 2 ) 树木品种单调 , 乔木密度过大, 没有稳定的 植物群落。环城公 园主要树种为构树 、 枫杨 、 女 贞、 刺槐 、
杨树 、 柏树等 , 7 ~ 8 株/ m , 这 些 树种 大 部分 为速 生树 种 , 繁 殖 容易 , 抗 逆 性强 , 栽 植 后 可 以保 证 迅 速 成景 , 但 是 共 同
l 合肥 市环 城公 园概 述
合肥市道路绿地的调查与分析

合肥市道路绿地的调查与分析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城市生态廊道,联系了城市的各个斑块,展现了城市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是调节城市气候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构成城市带状景观的重要部分,能有效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是实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架构。
1道路绿化系统建设的原则合肥市的道路绿化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安全适用、整洁优美、生活舒适的花园城市,实现省市提出的将合肥建成在全国具有文明示范作用的森林城目标。
1. 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提高城市街道绿地在整个城市道路中用地的比率,拟提高城市绿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生态效益,为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社会效益服务。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开放式绿色空间,让市民亲近绿地,利于行车、利于人流流通、利于人们休闲。
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使其达到景观、生态、游憩功能的和谐统一。
坚持道路绿化建设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原则要将道路绿化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和谐统一,体现道路特色,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保持规划设计先行。
按规划设计施工,充分应用高科技材料,不断改善施工工艺。
要运用高科技与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进行管理工作。
2合肥市街道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2. 1 城市道路绿化系统建设现状合肥市近30 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迅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开放式园林”和“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思想,开创了开敞空间建设的序幕。
按时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遵循开放空间的理论对合肥护城墙进行了成功改造,建成了环城公园这一绿色项链;相继建设了淮河路园林道、花园街等市区园林路,荣获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
90 年代,建成了琥珀潭黑池坝公园、和平广场、市政府广场、五里墩立交桥绿地、胜利广场等大型公共绿地,完成了多条道路如二环路、黄山路、美菱大道、一环路等绿带建设和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滨河路段绿带的改造,做到了提高植物配置合理性,和谐处理了各个景观范路”。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摘要】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合肥地区乡土树种的特点和城市行道树的需求。
接着提出了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原则,并给出了一些应用案例。
最后讨论了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管理与维护。
通过研究合肥地区乡土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城市绿化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城市行道树,选择原则,应用案例,管理与维护,城市环境,应用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合肥地区作为中国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城市绿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行道树的种植也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选择行道树种时,合肥地区的乡土树种无疑是一种优选。
乡土树种是指在该地区自然生长的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环境的优势。
在城市行道树的种植中,选择合肥地区乡土树种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化的整体效果。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深入研究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从合肥地区乡土树种的特点、城市行道树的需求、选择原则、应用案例以及管理与维护等方面探讨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作用和意义。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更好地推动合肥地区城市绿化工作的发展,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品质和生态效益。
1.2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合肥地区乡土树种在城市行道树中的选择与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绿化树种资源,还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植物遗传资源,促进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利用。
合肥常见行道树研究

合肥常见行道树研究合肥八中高一(22)班汪龙飞调查发现合肥东西向道路的行道树有广玉兰、女贞、香樟、国槐、悬铃木等;一板二带式的道路另一模式是在人行道外侧设有绿化带,种植了大量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如淠河路、环城路、沿河路等,树种多以观赏为主,如雪松、黑松、紫叶李、苦楝、女贞、国槐、枫香等。
合肥南北向道路的绿化行道树多以常绿树木为主,少量配植落叶树种女贞、香樟、广玉兰、国槐等。
【悬铃木】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目,悬铃木科,科下仅有一属即悬铃木属,属下约7种,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
但我国引入栽培的仅3种,即二球悬铃木(也称英桐)和该杂交种的亲本一球悬铃木(又称美桐)、三球悬铃木(又称法桐)。
现在我们通常把这三个种统称"法桐"。
悬铃木高20-30m,树冠呈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
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
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
花序头状,黄绿色,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
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原产欧洲,印度、小亚细亚亦有分布。
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抗逆性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耐移植,大树移植成活率极高。
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
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街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果可入药据文献记载三球悬铃木在我国晋代时即从陆路传入我国,被称为祛汗树、净土树。
相传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入我国宣扬佛法时携入栽植,西安市西南户县鸠摩罗什庙曾有两株大树,直径达3米,上世纪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其寿命已达一千七百年,虽然传入我国较早,但长时间未能继续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5 六安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6 铜陵南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一板两带式
7 宣城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一板两带式
8 宁国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一板两带式
9
徽州大道
景观 、交通 、 生活性主干道
一板两带式 三板四带式
10 铜陵北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三板四带式
11
潜山路
交通性主干道
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
129
三板四带式 共有 6条 ,占 3513% ,主要应用于生活性 主干道 。行道树 A 是悬铃木 、香樟等 , B 有白玉兰 、广玉 兰 、女贞 、国槐 、悬铃木 、紫叶李等 (图 4) 。
四板五带式 主要见于交通性主干道 ,同时也是景观 性主干道 ,共有 3条 ,占 1716%。该道路中央有一条绿化 分隔带 ,配植以小乔木和色块 。行道树选择 A 是臭椿和香 樟 , B 是悬铃木和榉树 , C是紫叶李 、香樟 、广玉兰 、杂交鹅 掌楸等 。 (图 5)
(4)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 , 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 。
(5)其它形式 。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 、环境条件特 点 , 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 ,如山坡道路 、水旁道路的绿化 形式 。 112. 1 合肥市东西向道路 本次调查了合肥市二环以内 东西向道路 17条路 ,绿化情况见表 1。
至路 、贵池路 、祁门路等 ; (4)支道 ,如官亭路 、陈村路 、无为 路 、龙河路等 。 112 合肥市道路绿化现状模式 城市道路绿化的配植模 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 主要模式 。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7 ] :
(1)一板二带式 。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 种植行道树的一种形式 。此形式用地经济 、管理方便 ,但 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 。
序号 道路名称 道路性质
形式
1 和平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一板两带式
2 淮河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一板两带式
3 安庆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4 沿河东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5 环城南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6 淠河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7 环城北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8 黄山路 景观性主干道 两板三带式
9 长江西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三板四带式
20
马鞍山路
生活性主干道
三板四带式 四板五带式
21 合作化路 交通性住干道 四板五带式
行道树 广玉兰 、女贞
广玉兰 国槐 、香樟
香樟 悬铃木 香樟 、晚樱 广玉兰 女贞
银杏 、乌桕 、广玉兰
栾树 、香樟
广玉兰
香樟 、无患子 国槐 、香樟 广玉兰 、国槐
广玉兰 女贞 、银杏 、香樟
女贞 国槐 广玉兰 、悬铃木
图 5 合肥市东西向道路四板五带式配植模式图
11212 南北向道路 本次调查合肥市二环内南北向道 路 21条 ,绿化模式见表 2。
表 2 合肥市城市南北走向道路绿化模式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道路性质
形式
1 滁州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2 桐城南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3 长丰路
次干道 一板两带式
4 青阳路
作者简介 :梁莉莉 (1963 - ) ,女 ,安徽利辛人 ,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主要从事园林科研 、工程和管理工作 。 3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 2008 - 09 - 26
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 Agri1Sci1Bull12008, 14 (21)
表 1 合肥市城市东西走向道路绿化模式
(2)二板三带式 。即道路中间以 1条绿带分隔 ,成单 向行驶的 2条车行道 ,并在两侧人行道布置行道树 。这种 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对外交通干道 。
(3)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 块 , 中间为机动车道 , 两侧为非机动车道 , 连同车道两侧 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 。该形式占地面积较大 ,绿量也 大 ,夏季蔽荫效果好 。
showed that there are 4 patterns of match p lants, including single carriageway w ith two green belts, dual carriageways w ith
three belts, three carriageways w ith four belts, four carriageways w ith five belts, the dom inant patterns are single carriageway w ith two green belts and three carriageways with four belts, which are occup ied 42% and 46% respectively1 The dual car2 riageways w ith three belts and the three carriageways w ith four belts are occup ied 5% and 7% 1There are 16 fam ilies, 20 generas and 22 species roadside trees, the dom inant species are Cinnamomum camphora ,M agonolia grandiflora , Platanus acerifolia , Sophora japonica , L igustrum lusidum1 The new p lanting arrangement model and roadside trees are put forward basis for the different culture、trend、the w idth of the footway and the section structure, which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di2 tions and using the successful p lanting arrangement model of the other cities for reference1 W e hope it can give reference for p lanting arrange the road afforestation p lanting arrangement model of hefei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 1 Key words: Roadside trees, U rban road, Road afforestation, ment model, Hefei
128
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 Agri1Sci1Bull12008, 14 (21)
合肥市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配植模式的研究
梁莉莉 1 洪家友 1 黄成林 23 黄媛媛 2
(1合肥市园林局 , 安徽合肥 230036; 2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6)
摘 要 :调查分析了合肥市二环内 38条道路的城市道路绿化配置模式 ,结果表明 :合肥市道路绿化配植模式有 :一板 二带式 ,二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 ,其中以一板二带式和三板四带式为主 ,分别占调查道路总数的 42% 和 46% ,二板三带式和四板五带式仅占 5%和 7% ;行道树现有树种 22种 ,隶属 16科 20属 ,以香樟 、广玉兰 、悬铃木 、 国槐 、女贞为主 。根据现状 ,并借鉴其它城市道路绿化配植成功的模式 ,依据不同的道路性质、走向、人行道宽度和断面 结构 ,提出新的道路绿化配植模式和行道树 ,为今后合肥市及其周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道树 ; 城市道路 ;道路绿化 ; 配植模式 ;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S73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731 (2008) 21 - 128 - 04
种 B 多以观赏为主 ,如雪松 、黑松 、紫叶李 、苦楝 、女贞 、国
槐 、枫香等 (图 2) 。
二板三带式 仅有黄山路一条 ,占 519%。该道路中央 有一条绿化分割带 ,中间配植小乔木和花灌木 ,既是生活 型主干道 ,也是景观性主干道 。行道树 A 是广玉兰和枫 香 ,中央绿化带树种 B 主要有合欢 、水杉 、银杏 、乌桕 、棕 榈 、海桐 、大叶黄杨 、金丝桃等 (图 3) 。
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市行道树现状调查 ,了解合肥市行 道树的生长 、适应环境的能力 、功能发挥的情况 ,通过对合 肥市城市不同类型道路 、不同道路断面绿化带以及不同走 向道路行道树配植模式优缺点的分析 ,选择适合合肥道路 绿化行道树的配置模式 ,为合肥市大建设中道路绿化行道 树的选择和科学配植提供理论依据 。 1 合肥道路绿化现状调查 111 合肥市城市道路类型 经调查 ,结合我国城市道路 分类方法 ,合肥市的城市道路可分为四级 : ( 1)快速道 ,如 郎溪路 、裕溪路 、长江东路 、巢湖南路 、包公路 、方兴大道 、 宿松路 、繁华大道等 ; ( 2)主干道 ,如金寨路 、安庆路 、望江 东路 、四里河路 、濉溪路 、西一环路 、董铺路 、黄山路 、徽州 大道 、玉兰大道 、马鞍山路 、玉兰大道 、望江东路 、金寨路 、 铜陵南路 、锦绣大道 、方兴大道 、翡翠路 、巢湖南路等 ; ( 3) 次干道 ,如休宁路 、西二环路 、宁国路 、石台路 、望江路 、东
行道树 女贞 、黑松 、广玉兰 、国槐
悬铃木 、香樟 国槐 女贞
雪松 、苦楝 、紫叶李 新栽广玉兰
雪松 、黑松 、女贞 广玉兰 、枫香等 香樟 、白玉兰 、广玉兰
香樟 、女贞 国槐 、女贞 香樟 、紫叶李
悬铃木 广玉兰 、香樟 香樟 、国槐 香樟 、榉树 香樟 、悬铃木
由表 环境建设的背景下 ,城 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合 肥市大建设中 ,道路绿化行道树选择和配植越来越引起各 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关注 。行道树是城市的天然制氧厂 、 绿色吸毒器 、噪音消减器 ,行道树的美丽姿态与茂密的树 冠也构成了美丽的街景 ,因此行道树在遮荫和美化道路中 的作用举足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