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临床应用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为了确保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有效应用,制定本指导原则,以便指导临床医师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
二、适应症2.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风湿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2.2 其他疾病:糖皮质激素在某些特定疾病中也有应用价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
三、用药原则3.1 选用适当剂型:糖皮质激素存在不同的剂型,应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剂型。
3.2 合理调整剂量:剂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病情、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3.3 注意给药时间和疗程:给药时间和疗程应根据炎症程度和疾病类型进行制定,应遵循短疗程、低剂量原则。
3.4 避免突然停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
四、不良反应与预防4.1 常见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应予以重视。
4.2 预防措施: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血压等指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骨密度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5.1 禁忌症:对糖皮质激素过敏的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某些具有感染风险的疾病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也是禁忌症。
5.2 注意事项: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特别注意儿童、老年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附件2: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7.2 炎症性疾病:指各种由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病变,表现为局部炎症病灶和全身症状。
7.3 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糖皮质激素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有一下情况应严格用药指证 严重感染 严重骨质疏松 严重糖尿病 严重高血压 精神病、青光眼等
7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前: 清除活动性感染 排除结核、乙肝及HP感染(胸片、乙肝三 对、及HP检测) 测骨密度、血压、眼压、血糖及电解质 基础皮质醇测定 签署知情同意书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10版)
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适用范围 用药注意事项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 则 严格掌握治疗的使用证并合理制定治疗方 案
1
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
严格限制没有适应证的使用 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特别是在感染 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均属 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 不适用于所有免疫性疾病治疗
9
糖皮质激素道
二补充:补钙及维生素AD 一使用:免疫抑制剂? 监测血压、眼压、电解质、骨密度、血糖及皮质 醇等 大剂量使用避免预防接种
10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撤药问题: 减药和撤药的速度依激素的疗程而定
短程疗法可快速减药,长程者需缓慢减药 避免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小于7天迅速 撤药,大于7天先减药后撤药 泼尼松2周者每3-5天减少泼尼松5mg/d的剂量 泼尼松8周者则需每10-14天减少泼尼松5mg/d的 剂量
13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注意事项
激素应用应计划而行
患者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必须清楚疗程计划有 多长 疾病只需很短疗程的激素,如1-3天,最多不超 过5天 偶然发生的过敏性疾病,则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 最强的药物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 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不需要太多地顾及激素的 远期副作用
14
总体原则
3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 12.活动性肺结核; 13.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14.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15.寻常型银屑病。
医院药学实务
第九章 合理用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选用品种、 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2
糖皮质激素疗程
4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 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等。冲击治疗 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 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 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 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 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 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 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 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 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 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减退症,并于各种应 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3. 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2 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 3 其他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寻常型银屑病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 12.活动性肺结核; 染)
• 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 药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光化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疱病 • 血管炎性疾病 :血管炎、脂膜炎 •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白癜风、红皮病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中国药师,2012,15(7):1009-1011
糖皮质激素 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1. 糖皮质激素概念及作用 2. 发展及使用现状
1.1 糖皮质激素概念
糖皮质激素(Gc)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 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还具有抑制 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因 为其调节糖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所以称其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缺乏时则发生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一、概述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苗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1)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1按来源分为内源性的: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外源性的: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2、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长效:地塞米松3、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静脉、局部外用、吸入4、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区别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氢化可的松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可的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肝脏代谢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药代动力学吸收差异氢化可的松生物利用度高于可的松,因此同等疗效,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小于可的松代谢差异氢化可的松无需转化,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及急性或严重应激状态药效学与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同时具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活性适用于生理替代疗治疗用于药理作用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副作用明显5、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的区别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泼尼松龙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泼尼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代谢中相互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药代动力学一代谢差异,肝功能障碍患者直接使用活性成分泼尼松龙药效学一作用完全相同,可等剂量交换6、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作用抗毒抗休克作用内分泌系统疾病替代治疗、紧急情况抢救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联合化疗方案组分之一肾脏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伴有休克或与感染有关的脏器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7、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严重精神病史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8、药物相互作用避孕药、雌激素:药理作用增加或减少非苗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反应增加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药排钾利尿药9、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10、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I1糖皮质激素常见不合理使用主要类型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配伍禁忌重复给药。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1)

给药途径选择
口服给药
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具有方便、经济等优点。但长期大量 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吸入给药
适用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支气管哮喘等。吸入给药可直 接作用于呼吸道,减少全身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 用
汇报人:XX
目 录
• 糖皮质激素概述 •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常见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 特殊人群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糖皮质激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 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 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THANKS
感谢观看
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免疫机制参与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
肾脏疾病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及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减少渗出、细胞增生 和浸润,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达到利尿消肿,减少、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
对于患有哮喘、肾病综合症等疾病的 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 素,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副作用情 况。
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根据年龄、 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尤其是在怀孕早期,因此应尽量避 免使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影响婴儿健康, 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 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根据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天然糖皮质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天然糖皮质激素 如皮质醇,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根据作用时间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类型。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溃疡性结肠炎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 控制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
对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 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有助 于缓解症状和促进肠道愈 合。
肝功能衰竭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 可用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但需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 常用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和蛋白
04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
急性炎症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应选用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慢性炎症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应选用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等,应选用长效糖 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02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 生理调节作用,参与应激反应、 免疫调节和抗炎等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代谢
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异生,抑制糖 酵解,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还 能促进脂肪分解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 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2.激素类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 ▪ 分为短效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中效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和长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 长效激素的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PA )
的抑制较严重,适宜于长疗程用药,但只作为临时性用药。 ▪ 短效激素临床上主要用其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 中效激素主要用于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是泼尼松。肝
功能不良时选用泼尼松龙,如需静脉给药选用则选用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3.激素的疗程
▪ 当病人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我们应该知道激素的疗程计划。如果该疾病只需要很短疗程的 激素, 如1-3d, 最多不超过5d。如果是过敏性病变,则应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较强的药物 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大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100mg/d。由于激素受体的饱和度增加, 剂量依赖性越 来越小,当达到100mg/d时几乎全部受体都被结合,糖皮质激素的基因效应达到最 大值。但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急 性重症感染、肾上腺危象、急性过敏反应和器官移植起始剂量, 经常中、短期应 用大剂量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妊娠期: ▪ 妊娠24-34周内发生不可避免的早产、产前出血建议使用糖皮质激
素。 ▪ 哺乳期: ▪ 激素可由乳汁微量分泌,乳汁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25%,经乳
汁摄入的药量<0.1%的母体剂量,不足婴儿内源性激素分泌量的 10%。故一般来讲,服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妇女哺乳是安全的。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三)激素的选用 1.激素剂量的划分 ▪ 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mg/d以下。激素占据糖皮质激素受体的50% 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
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
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 (一)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 时;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 多在1236小时;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 时间多在3654小时。 •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注射、局部外用或 吸入。
五、临床应用原则
• •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 、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 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 ,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 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 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 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 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 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 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四)抗休克作用
较大剂量能抑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血管
紧张素、5-羟色胺和钙离子的收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
还能稳定溶酶体膜,使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减少 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 尤其是感染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全,糖皮质激 素抵抗: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休克逆转时间,提高器官 灌注)和过敏性休克。
疗某些疾病也十分普遍。因其不良反应严重,与这
类药物有关的并发症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 含量;抑制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 脂肪代谢 :促进其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 蛋白质代谢:促进组织(除肝脏)蛋白质分解、 抑制蛋白质合成,升高血中氨基酸水平,导致 负氮平衡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糖皮质激素在 1948年被 Hench用于急性 风湿病的治疗并收到神奇疗效后,其治疗的 范围迅速扩展到许多种疾病 ,震动了当时 的医学界。1950 年Hench也因此获得了当 年的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至今 ,糖皮质激 素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 • 据处方调查 ,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 药物就是抗菌药物、激素和维生素三大类。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 。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 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 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 (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 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 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 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表1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对糖皮
类别 药物 质激素 受体的 亲和力 氢化可的 短效 松 可的松 泼尼松 1.00 0.01 0.05 水盐 代谢 (比值) 糖代谢 (比值) 抗 炎 作 用 衰 期 续时间 量( mg ) (比值) ( min ) ( h) 等效剂 血浆半 作用持
1.0 0.8 0.8 0.8 0.5 0 0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都有抑制作用,包括防 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 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
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 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可用于治疗许多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的疾病。
20.0
30.0 20.0 30.0
~
30.0
100 ~
300 100 ~ 300
长效
倍他米松 5.40 0
~ 25.0 35.0
0.60
36~54
注:表中水盐代谢、糖代谢、抗炎作用的比值均以氢化可的松为1计;等效剂量 以氢化可的松为标准计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 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 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 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 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述作用增强外,还表现为:“四抗”,即药理作用。
三、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可归纳为“四 抗”,即抗炎、抗免疫、抗毒素和抗休克等 作用。 此外,糖皮质激素对血液与造血系统(如升 高白细胞,促进骨髓造血等) 、中枢神经系 统等也有广泛的影响。
(一)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本身并无抗菌作用,但对各种化学物质、机械、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
水和电解质代谢:较弱的盐皮质激素样潴钠排钾的
作用—低血钾;弱的促进尿钙排泄的作用—低血钙。 允许作用:机体内的一些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质发挥 其作用需有适当的糖皮质激素存在,此即糖皮质激 素的“允许作用”,主要为肾上腺素类和胰高糖素。
当糖皮质激素超过生理剂量即为药理剂量时,除上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 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 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
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 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 可维持约1周。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 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 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 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 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 3.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等全身用药,以及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等局部用 药。 • 4.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 几种情况: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二、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基本 原则 (一)儿童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儿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更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妥当选用 治疗方法。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更佳)、疾病严 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更 应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以避免或降低糖皮质激素对患 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 糖皮质激素减量应在严密观察病情与糖皮质激素反应的前 提下个体化处理,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以下现象: 1.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 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 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 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 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 2.反跳现象: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 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 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
化学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概述
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糖、脂 肪、蛋白质、水电解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 有重要影响。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 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临床过度或不合理或不正确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 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 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 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 。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 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 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
•
•
五、临床应用原则
• (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在许多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治疗仅是疾病综合治疗的一部 分,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如严 重感染病人,在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和各种支持治疗的 前提下,为缓解症状,确实需要的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 (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品种、剂量、疗程、剂型及 用法等明显相关,在使用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感染 、代谢紊乱(水电解质、血糖、血脂)、体重增加、出血 倾向、血压异常、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小儿应监测 生长和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