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生平简谱
李商隐生平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生平经历:1.早年生活:李商隐约813年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亲李嗣曾任获嘉县令。
他十岁丧父,随母回乡务农,家境贫寒。
但他勤奋好学,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资助。
2.科举之路:李商隐在十七岁时即以文章闻名。
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中进士,随后在秘书省任职。
3.仕途坎坷:李商隐的一生始终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开成四年(839年),他在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帮助下,得到王茂元的器重,并娶其女儿为妻。
然而,这却遭到牛党的排挤。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中,郁郁而不得志。
4.晚年生活: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病故于郑州,享年约46岁。
5. 作品创作:李商隐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多数为婉约风格,善于用典,构思精巧。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
6. 历史评价:李商隐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著称,被誉为“唐朝诗歌艺术的瑰宝”。
尽管他生前郁郁不得志,但他的诗歌却在后世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明朝人胡应麟将李商隐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代文学家王士祯则称赞他为“晚唐诗之冠”。
7. 后世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婉约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启发,他善于用典的创作手法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借鉴。
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doc

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你是否也读过他的诗句呢?你了解他的生平吗?的我为大家整理了“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李商隐生平个人简历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四首,数量位列第四。
二、李商隐生平故事家世李商隐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是北齐光州中从事李凝之的后代。
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
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早年生活及教育李商隐生于浙江,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
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
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
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
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
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
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
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犹豫、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郑州市)。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商隐三岁时,父亲受聘为浙东(后转浙西)观察使幕僚。
他随父由获嘉至江浙度过童年时代。
李家从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
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
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虽在故乡,却情同外来的逃荒者。
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在“悬头苦学”中获得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谒令狐楚,受到赏识。
令狐楚将他聘入幕府,亲自指点,教写今体文。
楚子令狐綯又在开成二年(837)帮助他中进士。
但就在这一年底,令狐楚病逝。
李商隐于次年春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
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牛党要员,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的武人。
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綯所不满。
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他一直沉沦下僚,在朝廷仅任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和闲冷的六品太学博士。
为时都很短。
从大和三年踏入仕途,到大中十二年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
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
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五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病故,子女寄居长安,更加重了精神痛苦。
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
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
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
“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9、李商隐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流水对:文意相接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其二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倾城最在著戎衣:为博美人一笑,不理国政
(万机)。换上猎装的小怜丰姿尤美。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北齐 书》:周师取晋阳,帝猎于三堆,晋州告急。 帝将返,淑妃请更猎一围,从之。
爱情诗:
无题四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一次推向高峰,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牛党——令狐楚、令狐绹
师生关系
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 翁婿关系
资料: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 科举考试。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在试卷中 抨击时政,遭到宰相李吉甫的打击。这笔恩怨 后来被李吉甫之子李德裕所继承。以牛僧孺、 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 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商隐(812年~约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李商隐早期受知于牛党要员令狐楚,后依李党
李商隐简介个人资料及代表作品

李商隐简介个人资料及代表作品(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商隐简介个人资料及代表作品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813年出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
李商隐生平简介

● 会昌四年(844年)暮春,自关中移家永乐。五年冬(845年),服阕入京,仍为秘省正字。这一次, 他的职位(“正字”)品阶比之前的(“校书郎”)还低。即便如此,李商隐毕竟又有了一个新 的发展起点。在唐代,大家普遍认为在京城里的任职会比外派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升迁,而李商 隐所在的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对李商隐而言,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 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这位精干的政治家几乎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 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11]
李商隐生平简介
李商隐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 (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
● 李商隐幼年丧父,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十六岁时,因擅长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 结识令狐楚等前辈。“牛党”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给予资助,后又聘其入幕, 至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不久娶王女为妻。从此陷入“牛李党争”漩涡,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次年应“博学鸿词科” 考试,已被录取再遭刷落。会昌二年(842年)应“书判拔萃试”,被授秘书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党得 势,其随即放弃京职,随李党郑亚赴桂海。后期十几年时间,都漂流各地,为各地幕僚,开始笃信佛教。大 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职还乡,在郑州去世。
李商隐人物生平简介介绍

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人品辩诬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
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
少年丧父,他协助母亲千里迢迢带着父亲的灵柩归里。
弱小孤男,撑持门面,佣书贩舂,备尝艰辛。
家境困厄,不费学业,16岁即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间,先得白居易赏识,再得令狐楚知遇,对其培植奖掖。
然科场不公,五考方得一第;官场污浊,十年不离青袍。
就婚王氏夫妻恩爱情笃,却给仕途带来厄运,致使终生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说不清,道不明,受尽夹板气。
虽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致使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就生活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中,本人又遭逢种种不幸。
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
他的精美绝伦的诗文便是抗争与控诉的记录。
他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绝非是势利轻浮不讲信义的轻薄小人。
只要认真考察几件事,便可以真正理解李商隐的政治品质和生活品质,而正是这两个方面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
先说政治品质。
此方面之关节点则在于所谓的“去牛就李”的问题。
李商隐受知于令狐楚,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有恩,这是毫无疑问的。
令狐楚终生都非常器重爱护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临死时还将写《遗表》的任务交给他,可谓知遇至深。
李商隐

李商隐经典古诗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好樊南生。
幼年丧父,孤苦无依,曾跟一位知识渊博的堂叔学习,“能为古文,不喜偶对”,16岁时写出《才论》、《圣论》,称著于时。
后来跟随令狐楚学习,由散文转骈文,并以骈俪文名世。
17岁即拜入幕僚,后因卷入牛李党争(因为令狐楚是牛当显要),一生沉沦下僚。
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备受器重,王茂元还把女儿嫁给他。
因为当时王茂元和“李党”党魁李德裕交厚,所以王茂元也被人视为李党。
而李商隐受萌于牛党而转入王幕府,便被牛党人视为“背恩”、“无行”。
从此,李商隐在仕途上累遭牛党的排斥打击,仕途坎坷。
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本已录取,复审时被牛党要求除名,改任弘农县尉。
后又因为忤逆上司遭申斥,愤而辞职。
再后来应书判拔萃试,授秘书省正字。
牛党得势后,李商隐远赴桂海,后来又去徐州、梓州。
大中五年,李商隐妻子去世,他精神上大受打击。
后回长安,荐为盐铁推官。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壮志难酬,终身抑郁。
大中十二年(858年),病退还乡,寂寞去世,年仅46岁。
李商隐的格律诗当可和杜甫一较高下,对仗工整,大量创作五七言律诗。
李商隐当时的名气很大,和杜牧合称“李杜”,后人为区别李白和杜甫的合称,把李商隐与杜牧称为“小李杜”,李商隐又和温庭筠合称“温李”。
现存诗约六百首。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尽管这首诗的写作地点以及具体是写给谁的还存在着争议,在《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也就是说是写给作者的妻子的,但是后来学者考证,作者的妻子在这之前已经去世,所以这首诗应该是写给朋友的。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创作出来,对话十分亲切,深情款款,情意绵绵,其中寄予了作者对那个“君”的深厚情谊。
《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
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的生平简谱
(据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年表》):
宪宗元和七年(812)李商隐生。
是年,杜牧十岁,温庭筠生。
元和九年(814)李商隐三岁。
其父罢获嘉令,入浙东幕府。
此后数岁,商隐随父在浙东及浙西生活约六年。
穆宗长庆元年(821)李商隐十岁。
其父卒,归居郑州。
从其从叔李某学经典、为文章。
敬宗宝历二年(826)李商隐十五岁。
学仙玉阳约始于此年。
文宗大和元年(827)李商隐十六岁。
著《才论》、《圣论》(二文今佚),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
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十八岁。
从叔李某卒。
是年底,天平军节度使(驻郓州)令狐楚聘商隐入幕为巡官,亲授为今体文(四六)。
大和六年(832)李商隐二十一岁。
令狐楚调任太原。
大和七年(833)李商隐二十二岁。
应举,不果。
其从表叔崔戎送商隐习业南山。
大和八年(834)李商隐二十三岁。
随崔戎自华州至衮州,掌章奏。
戎卒后,西归。
大和九年(835)李商隐二十四岁。
又应举不果。
文宗开成元年(836)李商隐二十五岁。
令狐楚又聘其入兴元幕。
商隐奉母居济阳,未即赴镇。
开成二年(837)李商隐二十六岁。
又应举;经令狐绹奖荐,商隐登进士第。
是年冬,令狐楚卒,商隐受嘱代草遗表。
开成三年(838)李商隐二十七岁。
应博学宏词科,未中。
落选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王茂元爱其才,以女嫁之。
开成四年(839)李商隐二十八岁。
为秘书省校书郎。
不久,调弘农尉。
开成五年(840)李商隐二十九岁。
有济源移家长安。
是年冬,辞弘农尉以求他职。
武宗会昌元年(841)李商隐三十岁。
暂依周墀于华州府。
会昌二年(842)李商隐三十一岁。
居王茂元陈许幕,为掌书记。
不久,以书判拔萃,入为秘书省正字。
后即因母丧居家。
会昌五年(845)李商隐三十四岁。
十月,服阙,重为秘书省正字。
宣宗大中元年(847)李商隐三十六岁。
桂管观察使郑亚辟商隐入幕,为支使兼掌书记。
大中二年(848)李商隐三十七岁。
二月,郑亚贬官。
冬,商隐返长安,选为盩厔尉。
大中三年(849)李商隐三十八岁。
十月,武宁节度使卢弘正辟商隐入幕为判官,得侍御史。
大中五年(851)李商隐四十岁。
卢弘正卒,商隐罢徐幕。
是年春夏间妻王氏卒,卒前夫妻未及见面。
商隐穷蹙无路,复以文章干令狐绹,补太学博士。
七月,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辟商隐为节度书记。
次年加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九年(855)李商隐四十四岁。
十一月,柳仲郢内徵,商隐随仲郢返长安。
大中十年(856)李商隐四十五岁。
为盐铁推官。
大中十二年(858)李商隐四十七岁。
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