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公园特征及其规划布局

合集下载

2022长治公园规划方案

2022长治公园规划方案

2022长治公园规划方案简介长治市公园位于长治市区中心,总占地面积为100公顷,规划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该公园规划将覆盖包括绿地、休闲广场、运动场馆、文化活动中心和游乐设施在内的五大区域,预计建设期为三年。

绿地绿地是公园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60公顷。

规划将园区划分为游园区、植物展示区、小品园艺区、水系区四大区域。

游园区包括自然生态鸟类观测区和花卉园,景观简约大方,富有艺术感;植物展示区将展示本地区近300个品种的珍贵植物和花卉;小品园艺区将展示一系列小品园艺作品,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艺术气息;水系区将建设多个人工湖泊,让市民和游客在观赏绮丽景象的同时,提供野餐、荡舟等休闲娱乐项目。

休闲广场休闲广场占地面积约为10公顷,其中包括音乐广场、散漫广场、儿童游乐区、运动健身活动区、特色商业广场等区域。

音乐广场将定期举行音乐会、歌手演唱会和其他文化活动;散漫广场将设置凉亭、长椅等休闲设施,供市民和游客休息,同时也是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的场所;儿童游乐区将设置多个未来主义风格的游乐设施;运动健身活动区将设置多个体育设施,包括篮球场、足球场和网球场等,提供运动和健身场所;特色商业广场将包括美食街、手工艺品店等,展示品味和创造力。

运动场馆运动场馆包括游泳馆、足球场、篮球馆、保龄球馆、网球场等,占地面积约5公顷。

游泳馆将设置标准泳池和儿童泳池,供市民和游客进行游泳和娱乐;足球场将设置人造草地,可用于足球比赛和训练;篮球馆将提供标准大小的球场,让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室内打篮球;保龄球馆将设置10条火车头保龄球巷,提供休闲娱乐项目;网球场将设置6个标准大小的球场,供市民和游客进行网球运动。

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是公园内的文化交流场所,包括文化会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占地面积约10公顷。

文化会堂将举办音乐会、演讲会、戏剧表演等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享受;图书馆将设立大量书籍和信息资源,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和阅读空间;博物馆将展示长治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展览馆将举办大型展览活动,展示多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和摄影,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

论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及建设

论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及建设

论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及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设置的一片绿地区域,以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和接触自然的场所。

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和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1. 生态保护功能: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它能够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多功能性:城市生态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区,还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如散步、跑步、游玩等,让居民能够接触大自然,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3. 社会互动性:城市生态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公园内结识新朋友,参加社交活动,增进社区凝聚力和邻里关系。

4. 教育功能:城市生态公园可以成为城市居民了解自然、学习环保知识的教育平台。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举办讲座和展览等形式,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 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生态公园可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它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打造城市的绿色品牌,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1. 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确定公园的位置和规模,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居民的需求。

其次要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绿地布局、植被选择、道路设置等,确保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2. 绿化与植被: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离不开绿化和植被的种植。

要选择适宜的树木、花草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要进行合理的绿地布局,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

3.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桥梁、园林设施等,以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休闲环境。

生态公园设计知识点

生态公园设计知识点

生态公园设计知识点生态公园是当今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它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

为了有效地设计一个生态公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分析与规划:在设计生态公园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分析。

这包括评估土壤质量、水体状况、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等。

另外,根据人口密度和社区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2. 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生态公园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这需要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和水体,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恢复和保护。

例如,对于受损的湿地,可以建立人工湿地来提供滋养和栖息地。

3. 景观设计与植被选择: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应符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并充分考虑植被选择。

植被的种类和布局应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

种植本土植物有助于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吸引本地野生动物。

4. 水资源管理:生态公园中的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设计可提高自然水文循环的生态系统,如湿地和雨水收集系统,以满足公园内不同区域的水需求。

这样可以减少对外部供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消耗。

5. 可持续能源利用: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生态公园设计应考虑并整合可再生能源。

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公园提供能源,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和设备。

6. 教育与参与:生态公园还应具备教育功能,以增加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提供丰富的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吸引人们了解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如植树、垃圾回收等。

7. 渗透性道路与雨水管理:生态公园的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渗透性,通过利用透水材料和排水系统,降低雨水径流污染和洪水风险。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 生态公园管理与维护:生态公园的管理与维护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植被、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定期监测和评估生态公园的健康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进。

室内生态公园规划方案

室内生态公园规划方案

室内生态公园规划方案1. 引言室内生态公园是一种创新的城市绿色建筑项目,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休闲和娱乐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室内生态公园的规划方案,包括设计理念、功能布局、景观设计以及设施设备等内容,旨在打造一个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绿色空间。

2. 设计理念室内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中,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活空间。

该项目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创造出一个真实的自然环境,提供绿色植物、清新空气和舒适氛围,让人们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又免受恶劣天气和污染的影响。

3. 功能布局3.1. 主题区域室内生态公园将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多个区域,如热带雨林区、沙漠景观区、温带森林区等,每个区域都将依据其特点设置相应的植物、水景以及动物展示等,使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不同的自然风貌。

3.2. 休闲区域在整个室内生态公园中,将设置多个休闲区域,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休息设施供游客休憩。

这些区域将布局合理,避免拥挤和噪音,让人们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3. 娱乐设施区域除了休闲区域,室内生态公园还将配备一些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游泳池、健身房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些设施将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注重人体工程学,保证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4. 景观设计室内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将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以及景观元素的组合。

植物将选择适应室内环境的品种,包括各种常见的绿植和花卉,通过合理的摆放和灯光的照射,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同时,水景和人工山石等元素也将被巧妙地融入景观中,营造出一个和谐、自然的氛围。

5. 设施设备室内生态公园的设施设备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效能和节能减排。

首先,空气循环系统将提供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其次,灯光系统将采用LED节能灯具,以提高照明效果并降低能耗。

第三,自动喷水系统将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并确保植物得到适当的灌溉。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构建“绿色城市”也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生态公园集休闲娱乐、生活、环保于一体,不仅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城市风貌与城市的经济繁荣。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设计师们不仅要立足本国国情,在生态公园中加入本土特色,更要走向国际,吸取国际相关经验教训。

文章探究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态公园与一般公园的不同,提出了生态公园的设计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特点与不同中图分类号: [tu98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建设规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也随之成为各市建设重点。

城市公园的发展经历了由一般公园到更具观赏及环保价值的生态公园的演变,其中,生态公园的环保价值以及为城市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不可忽视。

了解生态公园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是设计出既合理又具有特色的生态公园的前提,下面我们先了解下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历程。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历程城市生态公园是利用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以及城郊地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自然植被的结构和过程进行公园绿地设计、建设和管理,是以城市生态保护和恢复为目的的一种城市绿地类型。

生态公园是在一般公园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发展,以生态学与生态链发展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出的多功能、多结构、多层次、更科学的城市动植物生态系统。

从构成公园绿地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四要素出发,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对城市的各类园林绿地进行生态建设,建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城市公园。

1、20世纪60年代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国际社会对城市化工业化导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空前重视。

西方“绿色城市运动”的兴起,使得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城市生态公园的模式和设计方法得到了推广。

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现代生活中,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

因此,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愈发重要。

在此,我们将讨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重要性、生态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空间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共同生态系统,它在维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可帮助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性。

从城市经济角度来看,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不仅能带来绿色生态效益,还能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例如,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区域景区的建设,能够带来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经济效益,促进城市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生态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生态空间规划是将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序、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

其中,生态公园和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空间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包括:1. 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等,保护和重建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复原力和适应性。

2. 城市森林规划:通过建立城市森林、城市绿带、城市绿化带等,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和城市之间的有效融合,营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空间规划的核心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管理措施等手段实现。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尽管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缺乏强制性约束。

当前,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强制性约束,导致规划的质量和实施效果参差不齐。

2. 规划实施难度大。

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使得规划的实施面临巨大的困难。

3. 缺乏投入。

城市生态空间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缺乏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就难以实现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目标。

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

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

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自然生态公园是指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友好城市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

自然生态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地理位置选择:自然生态公园的选择应考虑到城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物资源等因素。

一般选择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好、生态保护价值高的地区来建设。

2.规划设计:自然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景观美观、生态保护、功能完善等因素。

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和水域资源,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同时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需求。

3.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公园的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建筑物等设施布局,避免破坏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多样性。

在公园内设立监测站点,定期监测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建设基础设施:自然生态公园的建设还需要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停车场、厕所、游客中心等。

这些设施应有利于保护环境、提供便利,并兼顾美观与实用性。

同时,应重视公园的通道设计、游步道、养护道路等,方便游客的参观和管理人员的养护。

5.促进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公园的建设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采取节水、节能、减少碳排放等措施,加强与周边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1.建设完善,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自然生态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公园管理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力度,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加强对各类污染物的治理,保持公园环境的优良状况。

3.推动科普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开设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自然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4.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公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消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的建设及规划

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的建设及规划

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的建设及规划关键词:建设生态规划一、规划的理念在整体的设计与思路当中,重点突出以下理念:1、融合渗透,共建城市生态景观会龙山公园及其周边区域是益阳市市区的绿肺之一,是城市景观生态中的特大型斑块。

本规划在充分考虑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共它专项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规划的支持与协调,依据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美学的原理,注重其与秀峰湖公园、裴公亭公园、滨江绿带、白鹿寺等的有机结合。

通过与这些景观元素,以及周边道路、湿地、绿地、公共空间系统等零散分布的绿色斑块与廊道有机配合的融合渗透,使会龙山生态公园与其它景观元素一起,构建了益阳市城市的整体生态网络,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使得益阳市的城市景观面貌得到了大幅的改进,并为打造益阳市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生态建园,修复山水生态景观会龙山公园内具备真山真水的生态景观格局,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现有山水的生态格局破坏严重。

规划试图通过绿地的自然化,建设用地的生态恢复、湿地保护、自然山林保留地划定、以及人工野生动植物栖地创建等,对会龙山内的山水实施生态恢复工程,以保持自然过程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形成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相协调一体的生态景观风貌。

3、有机更新,构建森林系统景观大量运用与栽植乡土树种,研究和借鉴区域植被的演替历史,利用“潜在植被”型论对公园内的植物群落进行有机更新。

通过对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与人工植物群落的运用,,实现植物群落的调整和增加,以达到植物群落的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

植物群落形成一定规模后,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公园最终成为与益阳市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生态森林,形成具有综合生态环境利益的近自然生态型森林生态系统,4、延续文脉,梳理文化生态景观结合益阳市的城市历史与文化,注意益阳市有记忆和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发掘,特别是要延续会龙山公园作为湘中佛教圣地的文脉,打造以白鹿寺为中心的佛文化生态。

通过对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与利用,丰富了会龙山公园的生态文化内涵,提高了绿地的内涵性与外延性,能为湘中的宗教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分析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指出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布局要按照“系统保护、区域分异、生态修复、留有余地、城乡一体”等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并要求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应遵循“生态系统完整性、近自然森林建设、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生物气候区适应、以人为本、工程带动”等原则,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原则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8-0035-04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9-05-22;修回日期:2009-07-13Abstract: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ve l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In 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cological park,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its construction are pointed out,and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planning layout of urban ecological park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ystematic protection,regional diversity,ecological restoration,leaving adequate leeway,and the urban and rural as an organic whole ”,and the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cosystem integrity,near-natural forestation,community succession,biodiversity,adaptable bio-climatic zone,people-oriented,and engineering-led ”,so as to create a good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for citizens.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urban ecological park;planning;construction;principle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 Layout of Urban Ecological Park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城市公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一种新的公园类型:城市生态公园。

1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在保留基地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以多样性的本土植物为主,在城市公园中塑造区域性特色景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这些是最早的城市生态公园雏形。

至6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国际社会开始高度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指出城镇建设要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生态原则。

随着“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实施和西方“绿色城市”运动的兴起,城市自然保护和生态重建得到广泛的发展。

英国是最早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国家。

1977年,英国在伦敦塔桥附近建立了威廉·柯蒂斯生态公园(William Curtis Natural Park),其原址是停放货车的场地,经过栽培植物和植被的自然演替而成。

早期的城市生态公园大多是利用市区的小块荒地或废弃地以及城郊地区,通过引进乡土植物及抗逆性强的物种进行改建。

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为城市公园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生态公园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强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至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0年国际生态城市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城市生态建设再次掀起高潮,城市生态公园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在我国也逐步开始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

如:成都活水公园展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南昌象湖公园是对废弃砖瓦窑取土生境破碎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唐山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是对煤炭采矿塌陷区的利用;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则将防护绿地规划与生态恢复及群众游憩相结合。

这些都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典范。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概括出城市生态公园的一些明显特征[1]:1)在功能上,城市生态公园主要是保护和修复区域性生态系统;2)在空间布局上,城市生态公园以满足生态系统要求为前提,构建景观生态格局;3)在群落组成上,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群落由乔木、灌木、地被配置而成,接近自然群落,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明显地域特色;4)在植被选择上,在保留原有野生种类的基础上,以绿地生态系统健康为出发点,借鉴自然植被结构和演替过程进行设计,并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和地带性植物种类为主;5)在功能目的上,强调公园的生态效应,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为首要目的,并兼有娱乐游憩、自然生态教育的功能;6)在养护管理上,依赖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和较强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进行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自我维持,不必人工投入大量的水、能量、杀虫剂和化肥等进行维护。

2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应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协同作用的角度来合理布局城市生态空间。

在系统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城市生态公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系统保护原则城市生态公园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区域性生态系统,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时,要从城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连续性、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保持生态资源的稳定性角度,保留城市自然生态绿地和废弃地建设城市生态公园。

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

保持城市生态公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

保持城市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生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还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维系和发扬地区特色文化。

2.2区域分异原则根据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保护价值和环境本身状况予以空间上的划分。

区域分异是空间载体的共有规律。

城市生态公园布局要根据城市自然地理地貌特征和生态敏感性,以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划定城市生态公园。

针对不同区域如城市湿地、风景林地、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产地等,因地制宜确定功能各异的生态公园,提出不同的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合理引导城市生态系统向良性转变,保障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南昌市在城郊的艾溪湖建立了森林湿地公园,这里原本是高新工业开发区,前些年数百公顷湖水曾遭到污染,高新区领导决定拯救、保护这块湿地,净化水源,复植了5万多株树木,建造了森林湿地公园,使得这个工业区的每立方米灰尘颗粒大大下降,极大地提升了空气品质(图1)。

在南昌市城市建成区内,距市中心“八一”广场仅4km的天香园,曾是一块普通的城市绿地,自1997年以来,因为其较优越的湿地环境吸引了夏候鸟,如夜鹭、白鹭、中白鹭、牛背鹭、池鹭等迁来筑巢繁殖。

甚至时值寒冬,园内依旧栖满了鹭鸟,“白鹭越冬不南下”已成为一大生态奇观。

据此优越条件建立的天香园生态公园,在人类干扰较轻的地段,以杉木、榔榆、构骨等乔木为建群种,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半天然、半人工的植物群落,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护了“鸟类、城市、湿地”共存的景观(图2)。

因地制宜,建设多种类型的城市生态公园,既美化了环境,也为经济建设的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

2.3生态修复原则城市建设的扩张和不合理的利用,使城市地形地貌、水系湖泊、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生境破碎化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失衡。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修复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功能,规划布局时,要根据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利用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以及城郊地区规划建设成城市生态公园,尤其是对废弃的城市湿地进行恢复重建,使城市破碎化的生境得以恢复。

南昌市象湖公园是利用几十年砖瓦窑取土形成的大小低洼地建设的一个城市湿地生态公园。

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等原理,将生境破碎化大的水塘修复成景观宜人的4.55km2水体,并保护原生的湿地植被,经过10多年的规划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一环、二堤、三带、六区、八景”的景观格局,成为江西利用城区废弃地进行恢复重建,使城市破碎化的生境得以恢复的典范(图3)。

2.4城乡一体原则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统筹布局城市生态公园。

构筑点、廊、块相结合的生态网络,增加开敞空间和各生境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面,促进生物间的联系,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问题,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公园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直到20世纪末,这里还只是杭州下属县余杭的一个芦苇荡,水网纵横,城市西扩之后,这里变成了杭州的一个区。

幸运的是这片城市中的农耕景观被保存下来,以其质朴的自然景观与精雕细刻的西湖形成对照,构造了有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优化了城市生态系统,沟通了城、乡生态走廊(图4)。

3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原则3.1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一个生态系统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必须有合理的时序和空间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