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培训资料修订稿

合集下载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 第一章 林火基本知识 一森林火灾 1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 第一章 林火基本知识 一森林火灾 1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讲义稿第一章森林火灾相关知识概念: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发展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

引发森林火灾的三个基本条件:因为森林燃烧是一种开放式燃烧它不受供氧的限制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有火源即可燃烧。

森林可燃物植被如蕨箕、杂草等、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火险天气高温、干旱、低湿、大风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三个基本条件。

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种类: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可燃物本身温度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燃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

如果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没有火源不管气温多高风多大连续干旱时间多长森林火灾是不可能发生的。

火源分为两大类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自然火源如雷击火、火山爆发等引起的。

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我国的雷击火占火源比例很少只有人为火源可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

生产性用火常见的有烧田埂草、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炭、炼山造林等。

非生产性用火吸烟时乱丢烟头、上坟烧纸、烧香敬神、燃放烟花鞭炮、烤火、打火把、烧饭、疯、痴、呆、傻病人及小孩玩火。

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按燃烧位臵分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

按燃烧方向分上山火和下山火。

地下火在泥炭和腐殖层燃烧的火称为地下火。

地下火在地面下燃烧一般见不到火焰只有少量的烟。

地下火蔓延速度较为缓慢仅4——5米/小时但不易扑救温度高破坏力强火灾后树木枯黄而死出现大量倒木。

地表火林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下部枝叶以及露出地面的树根此类火称为地表火。

按蔓延速度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

按火强度可分为轻度、低度、中度、高度、强度地表火。

急进地表火蔓延速度快火速度在5米/分以上。

稳进地表火蔓延速度较为缓慢温度高燃烧彻底火速度在5米/分以下。

树冠火引起树冠层燃烧的林火。

树冠火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不易扑救。

树冠火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幼林、中龄林或针叶异龄林里。

急进树冠火的顺风速度可达8——25公里/小时甚至更大。

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材料

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材料

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材料尊敬的各位参训人员: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大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认识和技能,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森林火灾的发生。

以下是本次培训材料,请各位认真学习。

一、森林防火意识的重要性森林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自然财富,维护好森林的生态平衡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森林火灾是对我们森林资源的巨大威胁,因此,树立森林防火意识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防火观念和技能,才能做到预防森林火灾,保护好我们的森林。

二、森林火灾的危害1. 森林火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内复杂的生态系统,烧毁物种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火灾还可能烧毁种子和种植的植物,造成植被无法恢复,从而影响生态平衡的稳定。

2. 森林火灾对土壤的破坏火灾会烧毁森林覆盖层,使得土壤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土壤水分迅速蒸发,进而加速土壤侵蚀。

同时,火灾还能够造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破坏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给后续的植被生长带来困难。

3. 森林火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火灾燃烧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如烟雾、二氧化碳等,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流行。

三、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1.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如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公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宣传防火意识,提高公众对森林火灾的重视度。

2. 制定森林防火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和执法措施,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3. 加强巡护和监控通过加强森林区域的巡护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报告火灾隐患,采取措施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

四、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理1. 发现火情,迅速报警每个参训人员都必须具备及时发现火情的能力,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迅速报警,确保火灾得到及时处理。

2. 切勿盲目扑救对于无法控制或无法扑灭的火情,切勿盲目扑救,应迅速报告火灾部门,并迅速撤离附近人员,确保自身安全。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一、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森林面临着严重的火灾威胁,火灾不仅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还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森林防火工作至关重要。

二、火灾的危害1.生态破坏:火灾瞬间可以烧毁大片森林,破坏了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区,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地球生态平衡。

2.经济损失:森林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火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方面,烧毁的林木不能正常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森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会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导致经济损失严重。

3.空气污染:火灾烧毁植物产生的烟雾和灰尘会引起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火灾发生的原因1.人为原因:人类不注意森林火险等级,野火、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不慎引发森林火灾。

2.自然因素:雷电、高温干燥等自然现象引发的火灾。

四、森林防火措施1.加强火源的管理:减少或禁止火源的产生和使用,严格控制野火和烧荒活动,加强对烟花爆竹的监管。

2.加强巡逻和监测工作:加大森林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火灾,迅速进行救火。

3.提高警觉性:加强火灾防范意识,树立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4.建设防火设施: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如建设消防水池、林火道、湿地等,以提高处理火灾的能力。

5.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和分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五、火灾应急处理2.安全疏散:将人员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带,远离火灾现场。

3.使用灭火器:如果火势较小且能够掌控,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注意使用灭火器时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灭火器爆炸。

4.避免逆风方向:在火灾蔓延时,避免逆风方向,以免烟雾中毒或被火焰包围。

5.迅速撤离:如果火势较大,不能控制,应迅速撤离现场,尽量远离火源。

6.寻求救助:及时向救援力量寻求帮助,协助救火工作。

森林防火知识与技能培训

森林防火知识与技能培训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火灾不仅会造成林木损失,还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提高森林防火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减少火灾发生的风 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展
森林防火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森林防火工 作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望未来森林防火工作林火灾案例
案例一
某市山区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发现及时,当地消防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和设备进 行扑救,最终成功控制火势,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案例二
某林区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当地居民和林业部门紧密配合,采取科学有效的扑 救措施,经过数小时奋战,成功将火扑灭,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森林火灾事故案例
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会污 染空气,影响人类健康, 同时火灾也会威胁到人类 的生命安全。
损失经济利益
森林火灾会给国家和社会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包 括林木资源损失、灭火成 本、生态修复费用等。
森林火灾的起因
人为火源
人类活动是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 ,包括野外露营、野炊、烧荒等 行为。
自然火源
自然环境中的雷电、火山活动等 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之一。

防火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

火险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火险预警系统,及 时发布火险等级和预警信息。
应急处置与救援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 的灭火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
提高森林防火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
森林是地球的重要生态资源,森林火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 严重破坏。提高森林防火意识与能力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 要措施。
加强林区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 理火源,防止火灾发生。

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一、林业灾害的危害林业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林火、林突、林防范、树木病虫害等是林业灾害的主要形式。

这些灾害不仅给森林资源造成直接损失,还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破坏。

因此,了解和掌握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对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二、森林火灾的防控林火是最常见的林业灾害之一,它不仅能迅速毁坏森林资源,还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水资源等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林火是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1.加强宣传教育。

组织广泛的林火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能力,普及林业消防安全知识。

2.完善防火体系。

建立健全的防火体系,包括火灾预警系统、监控设备、消防队伍等,提前发现和快速处置火灾。

3.加强巡逻监测。

加强对火险区域的巡逻监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防止火灾的发生。

4.规范施工作业。

严格执行火源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作业,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火灾事故。

5.组织灭火救援。

建立灭火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灭火装备,提高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三、其他林业灾害的防控1.林突的防控。

林突是指森林中突然出现的自然灾害,如龙卷风、暴雨、冰雹等。

这些突发灾害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往往较大。

因此,要做好林突的防控工作,包括建立监测体系、加强预警系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等。

2.林防范的防控。

林防范主要包括防治森林病虫害和采取相应的灭鼠、灭鸟措施,以保护森林的健康发展。

四、森林消防安全知识1.防火工具的使用。

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具等防火工具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2.火灾逃生知识。

了解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快速撤离、保护呼吸道、使用灭火器具等。

3.急救常识。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烧伤处理等,以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4.防火安全常识。

了解防火安全常识,包括禁止乱扔烟蒂、禁止使用明火、禁止焚烧垃圾等。

五、林业消防安全管理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责任制、巡查制、记录制等,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森林防火基础理论与实例培训汇报材料

森林防火基础理论与实例培训汇报材料

森林防火基础理论与实例培训汇报材料
为了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强化森林防火技能,我们在某某日期举办
了森林防火基础理论与实例培训。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汇报材料:
一、森林防火基础理论
1. 森林火灾危害
森林火灾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高度重视。

2. 森林防火意识
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做好平时的防火措施至关重要。

3. 森林防火法律法规
了解相关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做到合法防火,加强管理。

二、森林防火实例
1. 森林防火装备介绍
展示森林防火装备,包括灭火器、火焰枪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

2. 火灾扑救演练
组织火灾扑救演练,让每位参与者亲自实践,加深理解并掌握扑火
技能。

3. 森林防火策略分享
分享森林防火的策略与经验,包括森林巡查、火源管控等方面的实
用方法。

通过本次培训,参与者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
高了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

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谢谢!。

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林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第一部分:概论一、火灾的定义和危害1.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不受控制的燃烧现象。

2. 火灾的危害:a. 人员伤亡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b. 财产损失严重,包括自然资源(森林、植被等)和人造财产(建筑物、设备等);c. 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d. 社会秩序受到影响。

二、林业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林业消防安全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林业消防安全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3. 林业消防安全是国家战略和法律法规规定的重要工作。

第二部分:林火的起因和预防一、林火的起因1. 自然原因:雷击、干旱等自然灾害。

2. 人为原因:烟蒂、焚烧农作物、焚烧垃圾、野外用火等。

二、预防林火的措施1. 森林火灾预防要点:a. 严禁火源进入森林;b. 禁止野外用火;c. 禁止焚烧农作物、垃圾等;d. 加强巡护监管;e.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f. 森林干旱时期提前采取防火措施。

2. 林区人员防火要点:a. 在可燃物附近不要使用明火;b. 不随意丢弃烟蒂,要进行熄灭;c. 严禁舞火,烟火爆竹等;d.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e. 驻地时要随时保持沟通,掌握火情信息。

第三部分:林地防火一、林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建设1. 林地通信设备的选择:a. 可靠性和稳定性高;b. 通信范围广;c. 可以实现紧急呼叫和组呼功能。

2. 通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a.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b. 存放和使用设备时要注意防水、防尘,防止损坏。

二、林地防火道路和设施的建设1. 林地防火道路的规划和修建:a. 按照林区自然条件和森林防火需要进行规划;b. 选择适宜的位置和线路,确保道路通畅、使用方便;c. 定期对道路进行维护和修复。

2. 林地防火设施的建设:a. 建立消防观察塔和观测点;b. 设置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c. 建立灭火水源和水利设施。

三、预防和控制山林火灾的措施1. 建立森林防火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2. 加强火源管理和火情监测;3. 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用火;4. 组织开展林区扑火演练和训练;5. 增加林业消防队伍和装备的建设;6. 加大宣传教育和群众防火意识的提高。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引言】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森林防火知识培训,保护森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地球的肺脏,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生态平衡,还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然而,森林火灾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

为了预防和应对森林火灾,我们必须了解森林防火知识。

本文将介绍森林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导言】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在适宜的气温、干旱的天气条件下,很容易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往往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提高防火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火灾。

【原因分析】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一、人为因素1.1 烟草、火种等的不慎使用。

在森林中抽烟、使用明火和火种是最常见的引发火灾的人为原因之一。

烟蒂乱扔或放置火种不慎都可能引发火灾。

1.2 无秩序的野炊和篝火。

在野外野炊和篝火时,随意丢弃火源、炉具和未熄灭的火焰会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1.3 违法放鞭炮和焚烧垃圾。

某些地区的文化习俗或不法人员的行为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二、自然因素2.1 静电火:在干燥的环境中,因摩擦或电气放电而引起的火灾。

2.2 风灾:强风可以将火焰迅速传播,使火灾失控,并对周围的森林造成破坏。

【预防方法】森林防火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以下是一些预防森林火灾的方法:一、加强宣传教育3.1 举办森林防火知识培训班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的重视和认识。

3.2 制作宣传标语、海报,张贴在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提醒人们注意防火。

二、加强监控管理4.1 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

4.2 设置警示标志,明确禁止使用明火和抛弃烟蒂等行为。

三、加强巡逻和监测5.1 增加巡逻人员数量,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5.2建立火情监测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影像监测森林面积和温度,及时掌握火灾发生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防火培训资料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森林防火培训资料晋城市城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森林防火常识
1、“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么
答: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2、森林扑火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森林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

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

3、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有什么规定
答: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4、在野外用火时必须做到“六不烧”指什么
答:未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不烧;未开好足够20米宽度以上的防火线不烧;未组织好足够人力看守不烧;未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没有用火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在场不烧;刮风、高温、干旱天气不烧。

5、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
答: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6、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答: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

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有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7、什么是森林防火期我省的森林防火期规定在什么时间
答:一般把森林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防火期。

根据气候特点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山西省划定每年的10月15日到第二年的6月15日为森林防火期。

8、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
答: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

9、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10、森林火灾划分几类
答: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11、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在可燃物和天气条件都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

12、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
答: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13、什么是地表火地表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答: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

地表火能烧毁地表米以下的幼苗、幼树、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树皮表层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

林木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

14、什么是树冠火树冠火对森林的危害程度如何
答:地表火遇强风或遇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等,火焰烧至树冠上部,并沿着顺风迅速扩展,而成为树冠火。

树冠火经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烧遍整个林分的地表的树冠,对森林的破坏性大,扑救比较困难。

遇到此类火,一般不打,而是使用隔离带。

15、影响森林火灾的地形因素有哪些
答:有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等。

16、什么叫“冲火”什么叫“坐火”
答:林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称为“冲火”。

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称为“坐火”。

17、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
答:在山地条件下,冲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而坐火。

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

18、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以“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将林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19、扑火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扑救森林火灾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常采用的方法是扑火人员使用手中的工具沿火线直接打灭火。

间接灭火法,是遇猛烈的地表火或树冠火人力无法接近扑打时采用的,以劈火路斩断火源的方式达到灭火目的。

20、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答: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

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

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

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21、扑火中常见的人身伤害事故有几种
(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

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C,人只能生存7.5秒一18秒。

(二)窒息伤亡。

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

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

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 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

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2、怎样控制生产性火源
答: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

控制这些火源,主要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定。

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

23、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

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

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措施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同时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两手都要硬。

14、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有哪几种
答: (一) 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在火场附近五天然和人为防火障碍物,火势可以自由蔓延,这是灭火的主要战略地
带。

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碍物,火势不易扩大,当火势蔓延到防火障碍物是,火会自然熄灭。

这是灭火地次要地带。

先灭主要地带的火,后集中消灭次要地带的火。

(二) 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三) 打防结合,以打为主。

在火势较猛烈的情况下,应在火发展的主要方向的适当地方开设防火线,并扑打火翼侧,防止火灾扩展蔓延。

(四)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火势是在不断变化之二中的,扑火指挥远要纵观全局,重点部位重点部防,危险地带重点看守,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力量扑火头,一举将火消灭。

(五) 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火势猛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措施是必要的。

保护重点和秩序是:先人后物,先重点林区后一般林区;如果火灾危及到林子和历史文物时,应保护文物后保护林子。

(六) 安全第一。

扑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紧张的行动,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事。

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围困和人身伤亡。

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中,各级指挥员要
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