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统计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附件3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统计指标解释2007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41.铁矿石52.生铁63.粗钢64.钢材6第二部分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6一、烧结工序指标解释71.烧结矿品位72.烧结矿碱度73.烧结矿转鼓指数84.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85.烧结机有效面积利用系数96.日历作业率97.人造块矿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9二、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91.生铁合格率102.生铁燃料比103.炼铁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14.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115.休风率116.人造块矿矿率127.入炉铁矿品位128.平均热风温度12三、炼钢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3(一)转炉炼钢131.转炉(锭坯)合格率132.转炉钢金属料消耗143.氧气消耗15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155.转炉日历作业率166.转炉冶炼时间167.转炉炉衬寿命178.转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7 (二)电炉炼钢171.电炉锭坯合格率172.电炉钢金属料消耗183.电极消耗194.电力消耗205.电炉日历利用系数206.电炉日历作业率207.电炉炼钢出钢至出钢时间208.电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1四、钢加工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11.轧钢综合合格率212.锭坯~材综合成材率223.钢加工日历作业率224.钢加工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3五、炼焦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31.焦炭机械强度232.冶金焦灰分243.冶金焦硫分244.冶金焦率245.炼焦耗洗精煤24六、工序能耗241.烧结工序单位能耗242.炼铁工序单位能耗253.高炉煤气放散量(万m3)254.转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55.电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66.钢加工(轧钢)工序单位能耗26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268.焦炉煤气放散量(万m3)27七、综合能耗271.总能耗272.吨钢综合能耗273.吨钢可比能耗284.吨钢耗电285.吨钢耗新水28第三部分钢加产品分类28一、轧制、锻造钢坯28二、钢材28(一)钢材产品的分类28(二)本《体系》与1989年颁布的《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中有关钢材产品分类对比29(三)主要钢材类别、品种的名词解释291.铁道用钢材302.大型型钢(高度≥80毫M)303.中小型型钢(高度≤80毫M)304.棒材315.钢筋316.线材(盘条)317.特厚板(厚度≥50毫M)318.厚板(厚度≤20毫M<50毫M)319.中板(厚度≤3毫M<20毫M)3110.热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1.冷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2.中厚宽钢带(3毫M≤厚度<20毫M,宽度≥600毫M)3213.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4.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5.热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6.冷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7.镀层板(带)3218.涂层板(带)3219.电工钢板(带)3220.无缝钢管3321.焊接钢管3322.其他钢材33第四部分企业主要经营与财务指标解释34一、资产运行状况341.资产总额342.所有者权益343.固定资产总额344.资产负债率345.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348.流动比率349.流动资产周转率35二、效益指标351.主营业务收入352.销售收入353.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354.销售税金及附加355.销售费用356.经管费用357.财务费用358.利润总额(补贴后)359.实现利税36三、人均指标361.从业人员人均利润362.从业人员人均资产363.全年职工人均工资364.全员劳动生产率365.人均实际上缴税金367.技术投入比率368.光彩事业支出36四、企业主要生产成本指标371.吨钢材销售收入(元/吨)372.吨钢材销售成本(元/吨)373.吨钢材销售费用(元/吨)374.吨钢材经管费用(元/吨)375.吨钢材财务费用(元/吨)376.吨钢材利润(元/吨)377.人均人工成本(元)37附录1:37附录2:38附录3:39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钢铁工业统计指标解释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门类,是对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的统称,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家,钢铁工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钢铁工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的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

二、宏观层面1.钢铁生产总量钢铁生产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钢铁生产总量的统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和趋势,为政府制定钢铁工业政策提供依据。

2.钢铁产品种类钢铁产品种类可以细分为板材、型材、管材、线材等多个细分行业。

通过统计不同种类钢铁产品的生产情况,可以深入了解各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促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3.钢铁产能利用率钢铁产能利用率是衡量钢铁行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高产能利用率意味着行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低产能利用率则意味着资源浪费。

通过对钢铁产能利用率的统计,可以发现产能过剩和产能瓶颈,为政府调控产能提供数据支持。

4.钢铁行业利润率钢铁行业的利润率是评价钢铁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行业利润率,可以了解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和变化趋势,为投资者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五、微观层面1.企业产量通过对钢铁企业生产量的统计,可以了解每家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市场地位。

这对于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效率指标企业效率指标包括产能利用率、单位能耗、单位原材料消耗量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可以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3.企业质量指标企业质量指标包括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质量损失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可以发现企业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4.企业经济指标企业经济指标包括利润、销售额、回款周期等。

钢铁行业指标排序计算公式及指标依据

钢铁行业指标排序计算公式及指标依据
附件二:钢铁行业指标排序பைடு நூலகம்算公式及指标依据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指标说明及计算依据
1
总资产贡献率
(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利润总额: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利润总额。2.利息支出:利润分配表中的财务费用和在建工程两项的利息支出之和。3.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4、税金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全部税金。
转炉炼钢工序净耗能量(吨标准煤)÷粗钢合格产出量(吨)
不含连铸工序炼钢
24
电炉炼钢工序能耗
电炉炼钢工序净耗能量(千克标准煤)÷粗钢合格产出量(吨)
25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6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27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营业收入
19
水资源回收利用率
(水资源投入使用量-补充的新水量)÷水资源投入使用的总量×100%
用水总量:即企业工业用水总量,包括新水用量和重复用水量。
重复用水量:即生产用水经处理后再重新用于生产的水量,重复用于生产的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循环”使用,即一个工序用水经处理后,仍返回本工序使用;另一种为“串级”使用,即一个工序用水经处理后,不适宜本工序使用,而供另一工序使用,不使其外排,形成“串级”重复使用。
{(年利润总额÷三年前年利润总额)1/3-1}×100%
年末利润总额::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利润总额。
15
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年营业收入÷三年前年营业收入)1/3-1}×100%
16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目录前言 (1)1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2)2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2)3 钢铁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7)4 钢铁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11)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1)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3)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13)4.4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4)5 指标解释 (14)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钢铁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钢铁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包括由烧结、焦化、炼铁、炼钢以及轧钢等各主要工序组成的长流程生产企业和由电炉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组成的短流程生产企业。

2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也应运而生,为监测和评估钢铁工业生产状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总量、产品结构、效益指标等多个方面。

首先,生产总量是评价一国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和分析钢铁工业的原材料消耗量、产成品产量等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趋势。

其次,产品结构是评价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业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是钢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再次,效益指标是评价企业运营绩效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铁矿石进口价格、钢材出口量、企业盈利能力等指标,可以全面评价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能力。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正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约束严重、环境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绿色发展指标、忽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等。

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研究和完善,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钢铁工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

其次,要注重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对接。

制定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充分考虑钢铁企业实际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统计指标与实际生产经营相结合,既能科学反映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又能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再次,要加强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钢铁工业生产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建立动态监测和分析机制,及时了解钢铁工业的生产动态和发展趋势,对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一、产量指标产量是衡量钢铁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原料产量、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

原料产量指的是钢铁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原料的产出量,包括铁矿石、焦炭、燃料等;粗钢产量是指未经过二次加工的钢铁产品的产量;钢材产量是指经过加工后的各类成品钢的产量。

通过监测这些产量指标,可以及时了解产能利用情况,为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质量指标质量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质量指数和产品技术等级等。

产品合格率是指生产的钢铁产品中合格产品所占比例;产品质量指数是指通过对产品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出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产品技术等级是指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划分,以便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衡量和比较。

通过监测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能耗指标能耗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电耗和单位产品水耗等。

单位产品能耗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能量,包括原料能量、电能、燃料等所有消耗能量的总和;单位产品电耗是指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电能量;单位产品水耗是指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量。

通过监测能耗指标,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优化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

四、成本指标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总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生产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和费用;固定成本是指与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关的不变成本。

通过监测成本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生产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五、市场指标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出口量和库存量等。

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的总收入;出口量是企业产品出口到国外的数量;库存量是企业产品存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主要修订情况统计指标体系不但是钢铁工业统计的基础,也是整个钢铁工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从明年1月1日起,钢铁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将推行新的统计指标体系,钢材等产品的分类、一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发生改变。

为了便于有关人士概要了解新《体系》,本文简要介绍新体系的主要修订情况和重大修订内容。

现行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于1989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已不能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以及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等新形势的要求。

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等新形势,基本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管理及国际交流合作需要,与国际、海关统计接轨的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增强统计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比性,提高钢铁工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于2002年3月25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修订工作的通知》(钢协[2002]43号),组织全行业力量,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现行的冶金部1989年版《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及说明》和《钢铁工业生产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的原则是:(1)在充分汲取过去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国际惯例,先立后破、多立少破地建立新体系,尽可能保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2)新《体系》的作用定位不再局限于仅仅作为国家和钢铁行业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钢铁企业上报给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报表的填报目录及计算方法,而是充分考虑、尽量满足各相关行业和钢铁工业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之间对比分析的需要,使国家、钢铁行业及各相关行业、企业能够在同一套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的指标解释和计算口径下,根据各自需要选择统计指标、建立统计报表制度;(3)虽然世界各国由于钢铁产品生产的特色和历史原因造成钢铁统计中也各有特点,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统一规范的钢铁产品分类,如美国、日本、欧盟的钢铁产品分类就不完全一致,但是为了国际交流和对比,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尽量与各国共性和国际惯例接轨,特别注意与国际钢铁协会的产品分类接轨;(4)由于海关统计目录中钢铁产品部份的编码、商品名称、归类原则和方法与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完全一致,该目录已为国际贸易上广泛采用,接轨有利于综合分析钢铁产品的生产、进口、出口情况,满足行业管理和产业预警的需要,但海关目录侧重于列举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品种、规格,如果直接用于国内生产统计,则全面性、系统性不够,因此应以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品种为主,在全面、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将海关目录作为新体系中的“其中”项分别插入相应品种、规格下列出;(5)尽量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与标准的产品分类尽量一致,使统计与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的分类尽量一致;(6)切实解决因产品分类、指标体系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钢材、铁合金等产品的重复计算问题,使各种产品产量的统计数据尽可能接近实际;(7)各专业、各章节之间和指标解释与指标目录之间在内容编排、分类层次、计算口径等方面保持对应配套、统一规范。

新《体系》与现行体系相比,在产量计算口径、钢材品种分类、消除重复计算办法、计算技术经济指标所采用的产品量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和修改,整个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严谨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更趋于完善,基本实现了与市场接轨、与海关接轨、与国际接轨的预期目标。

主要重大修改内容如下:一、钢铁工业产品产量的计算原则和计算口径有较大变化1.产品产量的计算原则增加了权属原则和不重复原则。

在旧体系中,产品产量的计算原则只有质量原则、时限和入库原则、目录原则、度量原则四条,新体系增加了权属原则和不重复原则两条。

权属原则是指企业统计产量的产品,必须是所有权归属于本企业、本企业有权销售和处置的产品。

因此,凡不属于本企业的产品,不能计入本企业产品产量。

增加了权属原则,有效地保证了产量与销售量、库存量的相对应、同口径,以便于综合分析产量与销售量、库存量的对应变化情况。

不重复原则是指填报企业(或填报单位)在统计产品产量时,应消除本企业(或本单位)范围内小工序之间中间产品相互供料造成的内部重复计算。

因此,当集团作为一个填报单位时,必须消除本集团内的重复计算。

增加了不重复原则,是消除产量重复计算的重要措施之一。

2.对产品产量中来料加工量和委外加工量的计算口径作了较大调整。

旧体系规定:对国(境)外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企业只收取加工费、成品交由外商经销的,产量不包括在国内生产的产品产量中,可另行统计、单独列出;对境内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由承接加工的企业统计产品产量,发出方(委托方)不得重复计算产量。

新体系规定:对国(境)外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不论在国内或国外销售,都由加工企业统计产量,以与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定保持一致;对境内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不论委托方是工业企业还是非工业企业,按照权属原则,均由委托方统计产品产量,受委托加工的企业不作产量统计,而应单独填报“境内订货者来料加工量”,以便于全国汇总;与来料加工的情况相反,委外加工的产品,虽不是本企业加工生产,但所有权归属于本企业,本企业有权销售和处置,因此应统计为本企业的产品产量。

二、钢和钢材的分类有较大调整1.将完成了冶炼过程、未经塑性加工的钢,按国际惯例改称为粗钢,并对其按冶炼方法分、按化学成分分、按状态分作了较大调整。

(1)按冶炼方法分:根据目前全国已全部淘汰平炉的实际情况,在粗钢按冶炼方法分中取消了平炉炼钢。

(2)按化学成分分:从普通钢(包括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优质钢(包括合金钢、其它优质钢、高合金钢)二类调整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不含不锈钢)、不锈钢四类。

在199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钢分类》国家标准GB/T13304-91中,钢按化学成分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三类。

由于该标准参照国际标准ISO4948/1和ISO4948/2,并结合国内情况编制,已于1992年10月1日实施,因此,新《体系》参照该标准的分类,以保证生产统计与技术、质量等管理的一致。

不锈钢虽就其合金元素含量而言属于合金钢范畴,但由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和国际钢铁统计都将不锈钢作为一类特殊品种进行统计,为了与海关和国际接轨,新《体系》将其从合金钢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类。

(3)按状态分:从铸钢水、钢锭(包括模铸钢钢锭、连续铸钢锭)二类调整为连铸坯、模铸锭、铸造用液态钢三类,并在连铸坯下按断面形状细分了方坯、矩形坯、板坯、圆坯、异形坯和管坯。

2.钢材的分类作了较大调整(1)按化学成分分:与粗钢按化学成分分一致,从从普通钢(包括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优质钢(包括合金钢、其它优质钢、高合金钢)二类调整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不含不锈钢)、不锈钢四类。

(2)按加工工艺分:从热轧钢材、冷加工钢材、锻压钢材、挤压和液压钢材四种调整为热轧钢材、冷轧(拔)钢材、镀涂层钢材、锻挤旋压钢材、其它加工工艺钢材五种,突出了冷轧和镀涂层加工工艺。

(3)按品种分:钢材品种从18大品种细化为22大品种,调整了型材分类、细化了板带材分类。

主要调整情况是:型材中的普通大型、普通中型、普通小型、优质型钢4个品种调整为大型型钢、中小型型钢、棒材、钢筋4个品种,板带材中的特厚板、中厚板、薄板、钢带4个品种调整为特厚板、厚板、中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热轧窄钢带、冷轧窄钢带12个品种,冷弯型钢、盘环件、锻钢件3个品种并入其它钢材,取消钢球料1个品种。

(4)型材和板带材的品种划分界限和包括范围方面,也有较大调整。

如大型型钢的划分标准从边宽≥150mm或高度≥180mm调整为统一的高度≥80mm;中厚板划分标准从4mm<厚度<50mm调整为3mm≤厚度<20mm;薄板的划分标准从厚度≤4mm调整为厚度<3mm;窄钢带的划分标准从宽度<500mm调整为宽度<600mm;型钢从包括H型钢、工字钢、槽钢、角钢、方钢、圆钢、扁钢、六角钢、八角钢、螺纹钢等调整为仅包括H型钢、工字钢、槽钢、角钢等断面较复杂的型钢,将方钢、圆钢、扁钢、六角钢、八角钢、扁钢等简单断面的型钢分离出来归类为棒材,将螺纹钢分离出来列为钢筋;中厚钢板和薄钢板从既包括单张也包括板卷调整为只包括单张,将板卷归并到钢带中,板与带的划分按成品入库时的状态(既不能按轧机产出时的状态,也不能按产品交货时的状态)。

这些调整,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钢铁工业努力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国内短缺的板带材品种的新形势,满足行业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内生产经营情况与进口、出口情况同口径对比分析的需要和满足国际交流合作、国内外比较分析的需要;既参照国家标准的技术分类,又参照海关和国际钢铁统计的经济分类。

三、消除钢材重复计算的办法有较大修改旧体系根据计划经济时期钢材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统一调拨的管理体制,采取由调出企业统计“成品钢材”和“调出重复加工钢材”的办法,在汇总全国成品钢材总产量时,再将“调出重复加工钢材”扣除。

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钢材流通渠道多、领域广,生产企业难以掌握本企业的钢材销售出去后用户是否再加工成另一钢材品种、是否已成为全社会的成品钢材等情况,不可能统计出“成品钢材”和“重复加工钢材”的数量。

因此,新《体系》取消了企业的“成品钢材”和“调出重复加工材”的概念,建立“企业最终钢材”和“外购原料材”的概念,并将过去由“调出方”统计企业之间的重复量改为由“购入方”统计企业之间的重复量,由再加工的企业统计“外购国产钢材中再加工成钢材的耗用量”,以便在汇总全国成品钢材总产量时,扣除各企业钢材生产中作为原料耗用的外购国产钢材量。

“成品钢材”概念是指全国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

根据“不重不漏”的原则,全国成品钢材总产量的计算方法为:全国成品钢材总产量=各企业钢材产量之和-各企业外购国产钢材中再加工成钢材的耗用量之和+各企业境内订货者来料加工钢材量之和-各企业委外加工钢材量之和。

因此,为了保证汇总全国成品钢材总产量的不重不漏,钢材生产企业在按各种分类分别统计企业最终钢材产量的同时,还需另行分品种统计“外购国产钢材中再加工成钢材的耗用量”、“境内订货者来料加工钢材量”、“委外加工钢材量”。

另外,为了掌握进口钢材在国内钢加工生产中的耗用量,钢材生产企业还需统计“外购进口钢材中再加工成钢材的耗用量”。

即,企业在填报本企业最终钢材产量的同时,还须填报以上四个附件产量。

四、新增了热压延加工钢材量统计由于成品钢材各品种所经历的加工工序长短不一,品种间重复加工现象较多、情况复杂,因此,要完全消除企业之间或品种之间的重复计算、准确统计出全国成品钢材总产量的难度相当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