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护理常规
脑梗塞护理常规

脑梗塞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病情评估 a: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b:偏瘫、失语的程度及吞咽功能2、心理状况【护理要点】非溶栓者: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
2、特殊用药期间皮肤、消化道有无出血倾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有脑水肿者予快速输入脱水剂,防止脑疝。
3、轻症患者卧床休息,急性重症者绝对卧床休息,意识障碍痰液黏稠者给予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鼻饲病人抬高床头。
4、中枢性高热者,遵医嘱予冰块物理降温。
5、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有吞咽困难者,予鼻饲饮食并保持口腔清洁。
6、对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期翻身,动作轻柔,防止压疮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加床栏保护,防止病人跌倒或坠床。
7、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施以相应的康复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摩及抬高患肢,必要时给予弹力袜,防止静脉血栓发生。
避免患肢受压,勿对患肢进行冷敷和热敷,防止冻伤和烫伤。
8、训练床上大小便,必要时予以留置导尿,做好基础护理。
9、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溶栓者:术前:a:术前做好心理护理b:物品(监护仪、注射泵)药品(溶栓剂、甘露醇)准备c:建立可靠的两条静脉通道,防止药物外渗。
术中:a:遵医嘱准确给药,并做好相关记录b: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血压每15分钟一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术后:a: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b:遵医嘱监测凝血四项c: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消化道等部位出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注意:其余护理要点与非溶栓者一致【健康指导】1、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安静。
2、正确口服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
3、戒烟限酒,清淡饮食为宜。
4、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师行吞咽、肢体、语言功能的训练,减少废用综合症的发生。
5、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定期门诊复诊。
脑梗死的护理常规

脑梗死的护理常规脑梗死是指因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的病情。
对于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及时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以下是脑梗死的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和口唇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和咳嗽困难等问题,护士应为其保持清洁的气道,防止呼吸道阻塞。
定期转身或改变体位可以帮助预防因分泌物积聚引起的呼吸问题。
3.心电监测: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护士应进行心电图监测,了解心脏功能情况,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4.保持液体平衡:恢复或维持体液平衡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尿量、出汗情况等,合理安排液体摄入和排出。
5.饮食护理:脑梗死患者一般需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护士应协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入营养物质,避免摄入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
6.管理疼痛: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感。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并根据医生的处方合理给予相应的药物镇痛。
7.皮肤护理:长时间卧床易导致褥疮的形成。
护士应定期翻身或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护士还需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发现红肿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预防血栓形成: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肢体活动减少,易发生血栓形成。
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袜子、药物等抗凝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9.促进康复:康复是脑梗死患者重要的一环。
护士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10.心理支持:脑梗死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健康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信心。
除了以上的护理常规,护士还应做好患者的家庭教育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脑梗死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减少病情的恶化和复发的风险。
脑梗塞的护理常规

脑梗塞的护理常规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造成的疾病。
护理常规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脑梗塞的护理常规措施:1.监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观察患者的定向力、意识状态、肌力、视力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2.病房环境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床铺要保持干燥,保证舒适。
照明要柔和,避免刺激患者的视觉。
房间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预防并发症:脑梗塞患者易患肺炎、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道清洁护理,如咳痰、呼吸操和保持气道通畅。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肢体运动、床上坐位活动,避免静脉血液淤积。
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等问题。
4.促进康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训练等。
同时,要引导患者进行语言和认知功能的训练,以恢复失去的能力。
护理人员还应教育患者家属关于康复的重要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提供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脑梗塞的有关知识,如病因、病程、治疗方法等。
教育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强调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6.心理支持:脑梗塞的护理不仅包括身体的护理,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的支持。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困惑和焦虑,帮助其适应疾病的变化,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激励。
7.定期随访和复查:脑梗塞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随访患者的病情,及时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需定期进行复查,如脑部CT检查、脑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梗塞重症护理常规

整理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2
• 5、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如有烦躁不安或抽搐 者,遵医嘱给镇静剂。
• 6、根据医嘱给予抗凝治疗。要观察出血倾向,如 检查皮肤黏膜、针孔有出血点等异常时及时通知 医师处理。
• 7、加强皮肤呼吸和排便护理,每日温水擦浴。保 持皮肤清洁,保持呼吸道通畅,每两小时翻身拍 背一次,必要时启用医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和肺 部感染。
• 分类: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型,低钾型多见。
•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表现及特点为发作性肌无 力、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能迅速缓解。20-40岁 男性多见,发作时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 。发作持续时间自数小、时至数日不等,最先受累 的肌肉最先恢复。检查:血钾低于3.5mmol/L。 心电图呈低钾性改变,U波出现,T波低平或倒 置,ST段下降,QRS波增宽。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整理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5
雾化吸入工作规范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给药 的原则
2、遵医嘱准确药物和雾化装置,并检查装置 性能。
3、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用药目的、患 者呼吸状况及配合能力。
4、告知患者治疗目的、药物名称,指导患者 配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无忧PPT整理发布
• 2、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目的,做好准备。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状况。
• 3、确认血糖仪的型号与试纸型号一致,正 确安装采血针,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如 空腹餐后2小时等)。
• 4、确认患者手指消毒剂干透后实施采血, 采血量充足,应使试纸区完全变成红色。
无忧PPT整理发布
整理ppt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
一 脑梗塞重症护理常规
二 雾化吸入及血糖监测 工作规范,护理关键技 术准入制度
脑梗塞及脑炎的护理常规

脑梗塞及脑炎的护理常规
引言
脑梗塞和脑炎是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
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护
理常规。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和脑炎的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1. 保持患者安静:脑梗塞和脑炎患者往往需要休息和恢复,因
此保持室内安静是非常重要的。
2.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温、呼吸和脉搏等
指标,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维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患者需保持头部稍微仰起的姿势,
以减少气道阻塞的风险。
定期翻身和气道清洁也是必要的。
4. 合理饮食:采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和高纳的食物,同时增加蔬果摄入,有助于健康恢复。
5.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注意温度升高、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
6. 提供心理支持:脑梗塞和脑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7.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改善。
8. 适度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康复。
结论
脑梗塞和脑炎的护理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通过提供适时的护理和心理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更新知识,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脑梗塞护理常规

2、吞咽困难护理
• 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病人如果出 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症状, 则需要鼻饲饮食,即通过鼻孔 将一根胶管插入胃内,将米汤、 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 入胃中,以保证足够的营养。 同样可将口服药物从胃管中注 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药物 一定不能有大的颗粒,以免堵 塞胃管。鼻饲在一定阶段是保 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 到病人抢救的成败。有的病人 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病人 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 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 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 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4、有效调整情绪
•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面对既 成的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综合 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 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 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 的作用。
5、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 • • • (1)语言障碍 (2)肢体功能障碍 (3)口眼歪斜 (4)吞咽困难
二、在医院和医生的配合护理
• 1、偏瘫护理 • 2、吞咽困难护理 •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 报告医护人员 • 4、早期帮助病人活动瘫痪肢体、促进康复 • 5、情还 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 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 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 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 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 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 家属在陪护时应注意定时给病 人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 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 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 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 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如 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时报 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有大小 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 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 干并扑上爽身粉。
脑梗塞护理常规

脑梗塞护理常规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相同。
一般护理包括休息、心理护理、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护感觉障碍的肢体、尿潴留的观察、大便通畅、瘫痪肢体的保持功能位、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
对于病人的休息,轻症病人需要卧床休息,而危重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针对昏迷、偏瘫、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者,需要放置床档以防止坠床和自伤。
心理护理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安定情绪,消除顾虑,使其配合治疗。
饮食方面,需要给予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对于轻度吞咽困难者,需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进食宜慢以免呛咳。
对于昏迷、吞咽困难者,需要视病情给予鼻饲。
保持呼吸道通畅需要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保护感觉障碍的肢体,禁止使用热水袋。
对于尿潴留者,需要给予保留导尿,并观察尿量、性质、颜色等。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需要给予缓泻剂。
对于瘫痪肢体,需要保持功能位,定时进行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鼓励尽早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痉挛畸形。
病情观察需要注意神经系统症状、生命体征、抽搐、呕吐、脑疝等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皮肤的完整性、吞咽功能评估、并发症先兆以及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对于昏迷患者需要按昏迷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护理措施包括入院介绍、根据病情和医嘱行等级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及时用药、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防褥疮、防坠床、防误吸、窒息、防便秘等。
健康教育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消除紧张、恐惧、忧郁等不利因素。
需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惯,切忌大便用力过度。
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功能训练,如语言、肢体功能的训练等。
需要指导患者正规服药,勿擅自服药,并定期复查。
脑梗死护理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护理_常规

脑梗死护理_常规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疾病。
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将从常规护理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环境创造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温度适宜。
2.防止灯光刺激,防止过度噪音。
3.保持床单、衣物整洁干净。
二、床位护理1.设置便盆或尿壶,随时准备纸巾、湿巾、洗手液等。
2.改变体位时要轻柔,避免剧烈晃动。
3.改变体位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呕吐、呼吸困难等。
三、饮食护理1.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以避免血脂升高。
3.饮食应分次进食,细嚼慢咽,避免剧烈咀嚼和吸裂等动作。
4.维持水分平衡,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但避免过度饮水。
四、卧床护理1.卧床期间,患者应保持平卧,使用枕头进行头部升高。
2.定期翻身,保持肢体活动,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3.防止患者坐起、下床活动,以防止发生跌倒。
五、护理观察1.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表情、意识清醒度和语言交流能力。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3.观察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如尿量、颜色、是否有血尿等。
4.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是病变部位。
六、灌肠护理1.灌肠前要指导患者排空,并让患者保持便意。
2.灌肠时要注意温度及流速,以免刺激患者。
3.患者排便后,要嘱咐患者注意便便的颜色和质地。
七、预防血栓1.患者需戴弹力袜,穿宽松舒适的衣物,以防止静脉曲张。
2.定期为患者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3.适当进行被动活动,预防肢体肌肉松弛。
八、康复护理1.慢性期患者进行语言、认知、肌力及平衡训练,促进康复。
2.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步态训练。
3.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需要全面而细致的护理。
通过合理的环境创造、床位护理、饮食护理、卧床护理、护理观察、灌肠护理、预防血栓和康复护理等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脑梗塞病人护理常规
培训时间:2016年11月17日
参加人员:N1护士主讲人:王娅
一、脑梗塞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二、临床表现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三、护理常规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肢体活动;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2、把握溶栓治疗药物剂量,密切观察意识和血压变化,注意检测有无活动出血,如牙龈和鼻腔粘膜出血,黑便,皮肤青紫和瘀斑。
3、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脑疝发生的先兆,评估肢体瘫痪程度,注意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备好各种药品和急救设备。
4、给与病人低盐低脂高营养易消化饮食,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粗糙,干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5、病人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易引起便秘,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番泻叶等。
6、预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7、康复期护理
(1)保持肢体功能位;放置足下垂,关节强直,肌肉挛缩。
(2)对于失语的病人给予言语功能训练,促进言语功能恢复。
8、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动态变化,尽量满足病人的正常需要,解除其不良情绪,增强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